第三百五十五章:**欲出擊

意識到了孫孝哲的詭計之後,高仙芝下令南下的偏師集中精力救援商陽關,而且只需成功,不許失敗,若不成功就提頭來見。

這並非是高仙芝強人所難,而是他篤定了孫孝哲如果僅以佯動的兵力和戰鬥意志,是絕對拿不下商陽關的,所以只須以偏師一部與商陽關守軍做內外夾擊,就可以輕而易舉的達成目標。

……

形勢的發展一如孫孝哲所料,幾名素來與之不和的裨將在他面前哭的鼻涕一把,淚一把,請求他給部衆留下一點血脈。

如果是往日,孫孝哲一定會答應他們的請求,以此來收買人心。但此番關乎事大,已經顧不得收買人心了。而且這些人又豈是輕易能被收買的?與其費時費力的收買,不如讓他們在戰陣中去死吧!

孫孝哲嘆了口氣。

“目下正是我大燕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各部都在浴血奮戰,而且也都做好了玉碎成仁的打算……爲國捐軀,不正是求仁得仁嗎?”

“你,你,孫孝哲,你這個小妾養的……不,姘婦生的……”

幽州軍中,孫孝哲的來歷無人不知,其母常年與安祿山私通,一衆上下軍將都對其甚爲不屑,暗地裡以此爲笑談。但隨着孫孝哲在軍中的地位節節攀升,及至大燕朝建立,又兼領兵副帥,便再沒有幾個人敢當面如此羞辱於他了。

今日也是被孫孝哲冠冕堂皇的反話逼急了,一名幽州軍的老將就忍不住破口大罵。

這一罵正是孫孝哲求之不得的,只見他面色頓時寒若冰霜,冷冷的斥道:

“辱罵主將,不遵軍令,可知道該領何罪嗎?”

“老子管你怎麼處置,今日就是要罵你個姘婦養的……”

孫孝哲放聲大笑,右臂用力一揮。

“左右甲士何在?”

“末將在!”

“此人無視軍令,辱罵副帥,散佈謠言動搖軍心,拉出去梟首示衆!”

四名甲士轟然應諾,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便將那老將按翻在地,當着一衆軍將的面,扒掉了他的鎧甲,然後生生拖了出去……

“孫孝哲,你敢殺我,皇帝陛下不會同意的,我要上告天子,讓你不得好死……啊……”

聲聲慘叫自帳外傳來,顯然是有人以毆打阻止了他的叫罵。帳中上下軍將大眼瞪小眼,誰也不敢說話了。原本這些人是來找孫孝哲興師問罪的,不想卻被孫孝哲演了一出下馬威。

不多時,一顆血淋淋的首級被甲士提到了帳中,一干軍將看的不認,暗暗唏噓,想不到眨眼的功夫,一個活蹦亂跳的人就已經成了一團死肉。

就此,再沒人敢質疑孫孝哲的軍令,拼命催促麾下軍卒與**決一死戰。

當然,也並非所有人都老老實實的閉上了嘴巴,一些膽子大的還是質疑孫孝哲的嫡系人馬有八成以上都在按兵不動,要他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孫孝哲這一回沒有以殺人迴應,而是淡然道:“他們現在之所以按兵不動,是等着攻打城高池深的潼關,到那時死傷又豈會弱於爾等?”

商陽關外的戰鬥一連持續了旬日,結果卻大出孫孝哲所料,**在此地展現了驚人的戰鬥力,粗略清點人馬之後,竟損失了超過三萬人。

其中損失的幽州精銳,就佔到了三成以上。

孫孝哲很是頭疼,心裡也在滴血,他只想藉着攻城戰不利斬殺那幾個裨將,卻不想連精銳的軍卒都損失了。幽州軍的人馬就那麼多,打沒了一點,就少一點。

不過這樣也好,只有演的逼真,纔會使高仙芝上當。畢竟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唐.軍在此次大戰中也損失慘重,如果再對商陽關加緊攻勢,唐.軍再不派人來援,結果就難以預料了。

這一日晚間,忽有人送來密信一封,孫孝哲聞言震驚之後喜笑顏開。

……

“相公,商陽關一戰雖然斬敵三萬,但**損失慘重,若再不派遣援兵,只怕就守不住了。”

契苾賀自哥舒翰死後,仍舊爲高仙芝所看重,但有軍情,必定招其商議。與契苾賀一同得到高仙芝看重的還有火拔歸仁,此人自從親手殺了哥舒翰以後,就此淪爲河西軍人人唾棄仇恨的對象,恨不得剝其皮,食其肉。

但不知何故,高仙芝仍舊對這樣一個聲名狼藉的人予以信重

火拔歸仁見高仙芝面無表情,亦沒有表態,便跟在契苾賀之後試探着說道:

“以卑下之見,叛賊孫孝哲意在潼關,如果咱們大舉向南恐怕正中其人下懷,據細作情報,叛軍至少有半數人馬仍舊按兵不動,跡象不明!”

高仙芝這時才低低的迴應道:

“的確,孫孝哲的意圖顯而易見。三日前,某已經去信告知馬宣仁,潼關對他的支援只能有這些了,要他務必全力守城。馬宣仁的回信又明確表示,城在人在,城破人亡。”

契苾賀憂心忡忡,他也看清楚了這一點,但是如果什麼都不做,豈非又是下下策了?

“**未必只能坐等捱打,何不伺機主動出擊,打叛軍一個措手不及?”

火拔歸仁眼前一亮,顯然對這個提議十分感興趣,也極爲認同。

“哥舒老相公在時,曾嚴令不許一兵一卒出潼關。兄弟們早都憋壞了,如果能主動出去殺幾個賊寇,一定都搶着要出去。”

對此,高仙芝不置可否,他知道哥舒翰下這道命令一定不是畏敵怯戰,而是老成持重的用兵之法。如果不是哥舒翰用了大半年時間的苦心經營,潼關防備也不會有今日的規模。

只現在是不是合適的出兵時間,還要視叛軍的具體表現而定奪。

機會恰巧就在兩日後不期而至了,大戰頻頻,叛軍各部間的調動也極爲頻繁。也許是哥舒翰曾半年不許**主動出潼關一步使然,叛軍的警惕性也漸漸不再。

一支五千人的步兵向北往黃河岸邊移動,那裡是個死衚衕的地形,向北除非擺渡過河,向東有高阪遮擋,因而出路只有向南,只要將這股人馬堵在黃河岸邊,以多打少,勝算至少就有八成。

高仙芝特地派了契苾賀所部與火拔歸仁所部合力伏擊,以兩萬人打五千人在人數上已經佔盡優勢,再加上突襲,若想不勝都不容易。

戰鬥在兩個時辰之內很快就結束了,一戰斬敵三千,餘者盡皆潰散。而且,這一戰還有了一個意想不到的收穫,繳獲了糧食三萬石,原來這股人馬遮遮掩掩的竟是接應了三萬石糧食。

人頭有戰功可以換,可糧食卻是可以充飢果腹的,潼關的糧食供應一向緊張,平時沒有大戰,絕大多數人都時刻處於飢餓之中,而且就算現在大戰時,能夠吃飽飯的也只有具體參與戰鬥的各營。

由於南部大戰慘烈,每次惡戰之後,存活者十之五六,因而軍中不知何時便有調侃,這是斷頭飯。

在**如此缺糧之際,忽然繳獲了三萬石粟米,連平日裡不苟言笑的高仙芝都露出了驚喜的神情,並承諾將親自上表爲契苾賀與火拔歸仁請功。

然而契苾賀卻拒絕了,末將今次是撿了便宜,如果因此就向天子請功,對那些在商陽關浴血死戰的**將士豈非不公?

火拔歸仁見狀也向高仙芝表態,“卑下也贊同契苾將軍,此番伏擊是撿了便宜,不應領功!”

高仙芝原本就極爲欣賞契苾賀,現在又見他不居功自傲,甚至還極具大局觀的拒絕了請功,又不禁對其刮目相看了。

至於此人與秦晉的關係,高仙芝也逐漸一點點的“淡忘”。說實話,如果秦晉不是爲了自保而選擇兵變,他對此人的印象感官都是上好的。尤其秦晉在練兵上造詣,能夠做到令行禁止的地步,放眼天下恐怕也無人能出其右。

也正是因爲對秦晉有叛逆之心的芥蒂,高仙芝纔有意無意的對秦晉進行打壓,也默許了楊國忠以及天子對他的打壓。

與心思難料的秦晉不同,契苾賀顯然簡單了很多,而且此人出身名門之後,其先祖爲鐵勒可汗契苾何力,後來歸順唐朝爵封涼國公,成爲太宗的得力干將,契苾一門由此顯赫於唐朝。

如果不是武后當政,契苾家受到了宗室的牽連而全數獲罪,也許契苾賀的人生,又是另一番光景了。

也是將門之後本不該蒙塵,一旦有了合適的機會,果然就會如錐入袋脫穎而出。不過,這個契苾賀卻從不以此自傲,提及新安以及陝州、弘農的幾次大戰,他都是張口閉口必提及秦晉,聲言自己不過是一顆馬前卒子而已。如果沒有秦晉的計謀和指揮,也就沒有這一次又一次的大勝。

當然,在絕大多數人的眼裡,契苾賀這麼說僅僅是自謙而已。包括高仙芝在內也是如此認爲的。秦晉此前不過是新安縣的區區縣尉,進士及第出身又從未接觸過刀兵之事,縱使果真才智過人,如果沒有契苾賀這種將門之後相佐,恐怕也未必會有那幾次大勝了。

這也是高仙芝對契苾賀如此看重的原因之一。

第六百一十章:太上皇求封第一百七十五章:激將爲軍心第六百四十六章:亂起突然間第七百一十七章:步步皆爲營第二百五十一章:獄中有生死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對峙顯危機第八百零四章:虎父生犬子第七百五十三章:順水有人情第七百八十五章:天降橫禍也第五百三十七章:大尹心憂慮第五百七十一章:李泌再出醜第二百六十三章:兄弟促膝談第四百四十六章:清虛進逆言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馬赫迪之劍第七百零二章:神威火牛陣第一千八十章:初探識端倪第二百六十八章:結交觀軍使第一千三百八十章:願做忠僕人第六百五十章:失敗的收買第七百二十六章:宰相心如焚第一千六十九章:一日便百年第五百四十五章:棄暗投明也第一百一十五章:天子言又止第七百七十九章:配角成主角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行商不要命第一千二百零三章:木鹿城慘劇第一千二百零八章:兵臨方心驚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禍福兩相依第十七章:兔絲附蓬麻第八百六十三章:公主抵洛陽第七百七十章:蠢上再加蠢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滿朝無忠臣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擅動終得報第八百五十八章:大哉神武軍第一千八十八章:飛來橫禍也第一千八十九章:柳暗竟花明第一百七十六章:玉人失芳蹤第三十一章:奇襲高麗奴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王子的愁雲第二百四十章:衆叛且親離第二百九十四章:皇甫再中計第七十四章 守將欲薰心第三百三十一章:哥舒存忠良第一百三十二章:聖人亦可憐第七百三十九章:從容便脫身第八十二章:衣沾不足惜第六百一十一章:皇后是主謀第一千四十八章:寶刀難出鞘第一千一十章:終以怨報德第八百一十九章:回紇摘桃子第一百一十二章:有賊夜遁逃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突然遭遇戰第四百零一章:使君識奸謀第六百四十二章:突至永嘉坊第九百三十六章:花又落誰家第一千一百章:坐守已七日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聞風便喪膽第四百五十七章:危機重重生第一千二十四章:消息動長安第四百六十九章:利器顯神威第七百零七章:重樓宮闕深第四百九十章:宰相又反撲第五十五章:問君幾多悔第九百六十八章:意外之驚喜第六百六十七章:跨海下揚都第三百三十三章:賊子生惡念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對牛在彈琴第六百五十五章:相由心生也第六十章:父子竊竊語第五百一十二章:直入風陵關第一千一百零二章:惡虎終還山第四百八十章:波瀾平又起第五章:青史誰不見第六百一十六章:儲君位已定第六百八十一章:東市討公道第七百九十五章:初露端倪也第七百二十章:苦果何須嘗第一千二十五章:故人再相逢第三百七十一章:逆胡送和書第五百四十三章:驚聞河東事第九百零六章:野心再膨脹第五百七十一章:李泌再出醜第五百一十四章:巧計下潼關第二百五十六章:深夜有秘聞第一千二十九章:發現突厥人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火路即生路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內憂與外患第七百二十七章:點火出奇跡第三百四十五章:大使生暗心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危險層層疊第九百五十六章:公審快人心第一千四百一十章:典禮籌備中第一百四十二章:此間有巧合第七百一十章:天子忽反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神武軍威武第一千四十五章:小荷露尖角第三百一十九章:明府抽絲繭第一千二百十九章:殺雞取卵也第五百零四章:河西神秘軍第八百六十八章:太白再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