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七章:使君親拜訪

就在神武軍羣情激憤的同時,在蒲津關內,皇甫恪看着堆積如小山的粟米大笑不止,前仰後合。秦晉這小豎子還真是說話算話,一萬石粟米一斗不多,一都不少。

當天,皇甫恪就召集了一干親信將領,商討對待神武軍的策略。

“諸位各抒己見,說說對待神武軍,怎麼是戰呢還是和?”

幾乎有半數以上的人默不作聲,但也有一小部分慷慨激憤,聲稱要與神武軍決一死戰,打下整個馮翊郡,然後一路打到長安去。

皇甫恪捋着頜下的鬍子,並沒有急於表態,而是將目光投向了身邊的一個年輕人。

“陳劫,你認爲當下與神武軍是戰是和呢?”

叫陳劫的年輕人很顯然對叫囂死戰這種態度不屑一顧,他輕蔑的看了那幾個吵嚷最兇的莽漢,這纔對皇甫恪拱手道:

“下走以爲,我軍與神武軍並無一戰之力,和當爲上策!”

他的話就如一石激起千層浪。

“陳劫豎子,休要漲他人士氣,滅自家威風。神武軍都是一羣紈絝,如何是咱朔方老軍的對手?”

陳劫想也不想,輕蔑的駁斥道:

“朔方軍?敢問將軍咱們還是朔方軍嗎?在神武軍眼裡,咱們不過是叛逆之軍。名不正,言不順此爲不可戰其一。”

“一派胡言,滿嘴放屁……”

面對斥罵,陳劫毫不在意,由繼續說道:

“其二,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點,我軍斷糧了,如果不是秦晉送來的一萬石粟米,諸位就都得喝西北風去……敢問諸位,靠喝西北風能打敗誰?”

這次,陳劫的反問換來了一片沉默。所有人都清楚,名正言順云云不過是說給外人聽的,真正制約他們的,就是該死的軍糧。

“實在不行,咱就投了大燕,有三萬精兵在手,到哪裡還能餓死了?”

“住口,我皇甫恪雖然背叛了大唐,卻還沒到給雜胡兒牽馬墜鐙的地步!”

皇甫恪陡然爆發,陳劫擊掌三聲,哈哈大笑。

“皇甫將軍深明大義,下走感佩之至!安賊不過跳樑小醜,不出五載僞燕必定會覆亡!”

皇甫恪與陳劫一先一後對安祿山的大燕國表達了極大的不屑,使得在場諸位將領也都頓生輕蔑之心,紛紛認爲安祿山這等人不足爲憑。

“既如此,就趁早殺了安賊密使,省得日日看那禿腦門的胡狗在蒲津耀武揚威。”

安祿山一早就派來了密使,向皇甫恪封官許願,只要他肯歸順大燕,就加封御史大夫,爲西京留守,將來長安告破,關中八百里秦川盡握其手。

一張大餅畫的又圓又香,但實際看來卻是一未來許願的無本買賣。安祿山算盤打的精,皇甫恪又豈會輕易入彀?

在場的人都是皇甫恪的親信,因此討論這些隱秘之事時,也就無所避忌。

皇甫恪在發怒之後,便又再一次沉默。說話的仍舊是陳劫。

“不可!安賊密使殺不得,還要遣人與之不厭其煩的商談細節。”

“這是何故?既然打算與神武軍合作,難不成還要將那幾只胡狗放走不成?”

陳劫呵呵一笑。

“自然不能放,但也不能殺,非但不能殺,還要好吃好喝的伺候着。”

又有人質疑道:

“如此做,又與鼠首兩端何異?”

卻聽陳劫冷笑道:

“兵事從來就不是君子之戰,豈不看秦晉食言毀諾在先?如果咱們殺掉了安賊密使,豈非向神武軍亮出了底牌?到時會使皇甫將軍陷於被動之中的。”

……

秦晉進入驛館的時候,杜甫正在院子裡,驛丞則在一旁陰陽怪氣的指桑罵槐。

原來,杜甫罷官之後本沒有資格住進驛館,但是憑藉着神武軍出具的公文,也勉強住了進來。一開始,那驛丞聽說此人乃是神武軍安排進來的候補官員,態度十分殷切。期盼着在博得個好印象的同時,也落下些賞錢。

誰知這個看似來頭不小的傢伙居然出手十分吝嗇,既沒有賞錢,連說話時都少不了那一身的窮酸氣。因此,驛丞對杜甫就漸漸有了牢騷,再加上杜甫住進驛館之後,神武軍中連旅率以上的軍官都沒來過半個探望於他。

由此,見多識廣的驛丞就私底下揣度,杜甫一定是花了錢走了門路,打算到馮翊郡求官的。否則,又怎麼可能是這種待遇呢?

第二日晚間,有神武軍中的隊官到驛館中公幹,驛丞就趁機旁敲側擊,打聽口風。對方提及杜甫時語氣輕慢,得出的結論果然與他此前的判斷大致不差。

於是乎,驛丞就開始處處刁難杜甫,先是在熱水飯食上這等小事處處刁難,後來乾脆撕破了臉要收他住宿錢。

對此,杜甫從無一句惡語相向,被驛丞逼急了就亮出神武軍出具的公文,將驛丞頂了回去。

驛丞自然不敢說神武軍出具的公文無效,但也由此恨上了杜甫,今日一早見他在院子裡無所事事的閒逛,就指桑罵槐呵斥驛館中的雜役。

“都是些只知道吃睡閒逛,沒半分本事的夯貨,連豬圈裡豬都不如,豬還能殺了吃肉,看看你們有甚用?還不是白費糧食?”

雜役們爲了保住餬口的差事,當然不敢有一句反駁,都只低着頭顧着手中的活計。

杜甫卻尷尬的走也不是,留也不是。他以往雖然困頓,也沒少受到冷落,但卻從不曾和這種潑婦一般的人物打過交道,猶豫了一陣終於還是出聲道:

“雜役雖然地位低下,但也是人啊,況且他們將這驛館搭理的井井有條,驛丞卻將他們說的豬狗不如,實在有失偏頗”

驛丞本就是在指桑罵槐,見杜甫居然不自量力的教訓自己,頓時發出一陣怪笑。

“是啊,雜役們雖然豬狗不如,卻也自有的價值。閣下呢?”

杜甫沒想到驛丞說話竟如此刻薄,一時間竟語塞了,難道還要與這眼尖嘴利之輩互罵不成?

“雜役們豬狗不如,你就如豬狗了?”

一個冷冷的聲音,從驛館門口傳了過來。

驛丞聞言更是怒上心頭,居然還敢有人奚落他是豬狗,但轉過身看清楚身後之人時,雙腿一軟竟跪在了地上。

“使,使君?卑下,卑下……”

轉瞬間,牙尖嘴利的驛丞竟連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了。因爲他從秦使君的眼中看到了怒氣和殺意。

秦晉正眼都不瞧那驛丞一下,從他身邊走了過去,來到杜甫面前。

“秦某來晚了,子美兄久等!”

秦晉之所以在杜甫住進同州城五日以後纔來見他,乃是因爲在這之前親自出城安排軍糧,以及和皇甫恪的暗中交易。因此,一連耽擱了數日,才倒出功夫,不想剛剛進入驛館就目睹了一出小人勾當的戲碼。

當秦晉說出“子美兄”三個字的時候,那驛丞身子一顫,險些昏死過去,後悔不迭走了眼,居然得罪了秦使君的朋友。

以字號相稱,自然就是親近之人了,比起下屬抑或是親信還要近了一步。

這五日其間,杜甫亦度日如年,日日盼着有任免公文下發,卻總是希望落空,並且還要時時受那驛丞的奚落。不想就在幾近絕望之時,秦晉竟親自登門拜訪了,一時間他竟有些哽咽了。

“杜某此來願爲使君驅策……”

秦晉則道:

“何談驅策?是秦某要借重於子美兄啊!”

秦晉拉着杜甫來到院中的石墩上並肩坐下,這才笑着說道:“馮翊縣令薛景仙尸位素餐,絕不適合在郡中首縣爲縣令,秦某以爲子美兄正是縣令的不二人選!”

此言一出,非杜甫難以置信,就連那心驚欲死的驛丞都差點生出一頭碰死的心思。

在同州城裡,如果說郡太守是第一號人物,那麼馮翊縣的縣令就是第二號人物。就連所謂的郡長史,以及諸多司馬功曹,其地位都遠遠不及這個郡中首縣的縣令。

秦晉讓杜甫做馮翊縣的縣令,驛丞頓覺天塌地陷,將來此人只要隨便尋一個藉口都能讓他萬劫不復。

好在驛丞是個極是變通的人,在杜甫還沒就秦晉的表態做出反應之前,就鼻涕一把淚一把的趴在這位縣令面前。

“卑下,卑下狗眼看人低,有眼不識泰山……明府大人大量,千萬不要與卑下一般見識……明府看在卑下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份上……”

對於驛丞的前倨後恭,秦晉心裡充滿了厭惡,但這是杜甫與此人的矛盾,他也不便插手。至於杜甫如何處置,他更是不打算插手了。

豈料杜甫卻將他扶了起來。

“你可知錯?”

“卑下知錯,卑下知錯,卑下再也不敢了……”

片刻之前還趾高氣昂,一副頤指氣使嘴臉的驛丞,此刻已經哭成了個淚人,腦袋小雞啄米一樣的頻頻點着。

“既然知道了教訓,以後就該寬以待人,焉知眼下落魄之人,他日沒有騰達之時呢?”

杜甫語氣平靜的教訓了那驛丞一句,只覺得人生痛快不過如此,連日來的憋悶之氣竟在瞬間一掃而空。

第二百九十七章:崔使君有禮第七百零五章:樹影稀落落第七百六十一章:不知亡國恨第六百五十章:失敗的收買第三十八章:再遇胡家子第六百章:出手制胡兵第三百六十六章:天子大封賞第八百三十二章:雞飛又蛋打第一百六十三章:天子巧作弊第三十三章:錯與衚衕仇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遊說護聞城第九百一十八章:逃出長安城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法茲勒投降第八百八十八章:逃出長安城第一百一十五章:天子言又止第五百三十六章:天子欲調兵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螳螂欲捕蟬第五百七十六章:終見曙光起第五百零五章:竟是安西軍第三十二章:胡兵欲奪馬第九百九十章:竇嘉欲從軍第二百九十七章:崔使君有禮第二百三十四章:再入太極宮第二百七十一章:兄弟再相見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王子有哀嘆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哈里發送禮第七百一十九章:宰相的疑惑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突然遭遇戰第八百七十四章:宵小盡出洞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猶豫再猶豫第七百八十六章:子琦存死志第一千一十五章:相公力平亂第四百六十五章:後繼豈無人第一千八十二章:有心助范陽第一百九十五章:天子也無奈第八百二十三章:大火驚天子第五百七十九章:旦夕便末日第八百六十二章:遼東爲籌碼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安西望在前第五十章:磨刀向虎狼第四十二章:狂犬吠監門第五十七章:良臣喜復生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開府並建衙第二百六十七章:使君巧計策第七百七十八章:再次反唐營第七百八十七章:斬來使嚇賊第四百四十二章:血戰風陵關第三百四十七章:天子終無力第一千二百九十章:總督的麪條第六百七十六章:義士欲求死第七百六十一章:不知亡國恨第十一章:胡去又復還第九十七章:驚聞哥舒事第六百五十章:失敗的收買第二百一十八章:磨刀霍霍來第四百九十七章:宰相失所望第八百五十七章:心思又深沉第七百五十五章:叛軍臨換將第九百八十七章:李凱芳建言第九十三章:無聲勝有聲第七百四十章:針尖對麥芒第一千一百章:坐守已七日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東返在眼前第六百六十章:宰相被糊弄第一百九十章:摧眉更折腰第六百五十四章:大夫的心思第二百三十四章:再有大變故第四百八十四章:蟲娘傷心思第八百五十章:罰資以贖罪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虛張又聲勢第七百六十四章:執賊首要挾第八百一十二章:昏昏僞朝廷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內鬥終致禍第七百章:忽聞捷報至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馬赫迪之劍第一百六十九章:名門出虎子第五百二十五章:大火熊熊起第五百五十五章:勝利隱危機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翻越焉支山第八百四十三章:大夫終進城第九百八十六章:冤獄終平反第二百二十章:最難是人心第五百一十七章:城門被衝破第一百九十六章:善人以致用第二十五章:射殺呼延將第五百八十三章:善後非易事第六百三十章:宰相自領兵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翻越焉支山第四百九十七章:宰相失所望第五百八十九章:不知胡將假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偷襲埃蘭城第六十八章:胡兒不知禍第六百一十九章:獵物網中圍第二百三十六章:使君不止禍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雄獅在溝渠第九百一十六章:明暗難分辨第六百三十三章:拜訪秦大夫第一千三十三章:陰雲仍密佈第四十七章:皆是狐鼠輩第四百零八章:當頭一棒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