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一章:相公千叮囑

李隆基一指身側的宦官,又向秦晉投去了一絲頗耐人尋味的目光。

勤政樓正殿內的光線並不亮,秦晉好不容易適應了,仔細一看竟是內監景佑。景佑早先因爲同產兄弟和秦晉有過一些過節,但後來早就冰釋前嫌,甚至還多有交情。秦晉相信,以李隆基的耳目,或多或少也應該知道一些景佑和神武軍的關係淵源。但令人奇怪的是,李隆基似乎仍舊不管不顧的重用了此人,自從兵變以後,興慶宮內的格局已經產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以往得勢的宦官不是死在兵變中,就是失節而失寵。

這個景佑在興慶宮的地位,已經可以和昔日的邊令誠,程元振之流相比。當然,不論何時何地,景佑的身上還有着邊令誠義子的標籤。可這也不能成爲李隆基信重其人的原因。

都說天子心機深似海,僅僅是一個內監的任用就讓人摸不到頭腦。秦晉現在也算是有所領教了。當然,他絕不相信,李隆基任用景佑是老眼昏花,腦筋不靈所致。

“奴婢一定不辜負聖人厚望!”

景佑跪了下來,信誓旦旦的表明着心跡。李隆基也似乎對景佑的反應很是滿意,讓他起身之後,又對高楊二人笑道: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這次亂事朕深有所得,景佑雖然是個宦官,但仍舊能夠做到始終如一,已經勝過百官多矣。”

李隆基很少在臣子面前誇讚宦官,高楊二人的面色都有些尷尬,包括秦晉的臉上都有些熱乎乎的。一句疾風勁草,板蕩誠臣,似乎在有意無意的暗諷他鼠首兩端。

不過,李隆基並沒有糾纏這個話題,而是很快又提及了京師乃至關中的防備。

對此,秦晉並不急於表態,畢竟有高楊二位在前,怎麼也還輪不到他來顯擺。

果然,楊國忠率先開口。

“臣以爲,潼關雖有二十萬大軍,但哥舒翰畢竟病體尚未痊癒,關中還是要擴充軍備以防不測。”

囉哩囉唆的說了小半個時辰,楊國忠的主旨就是一個,長安守軍的防備力量不夠,必須擴軍,而且要獨立於神策軍和北衙三軍之外,另行編練。

對此,高仙芝表示贊同,他的話雖然不多,但句句都在重點上.李隆基頻頻點頭,顯然是對高楊二人的唱和十分滿意,擴充長安防備,的確是首要之務。

秦晉則默默的盤算着,楊國忠這一番建議究竟還有什麼別的企圖。

其實,楊國忠的目的很容易就能猜測得到,吃夠了兵變的虧,自然要親自掌握一隻大軍纔來的安心。神策軍作爲外來戶,起於隴右與潼關的哥舒翰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對他而言無異於枕邊虎狼,雖然由魚朝恩節制,但區區宦官,能不能管住那些半兵半匪的邊軍還是個未知之數。

至於李隆基和高仙芝對此表示滿意,也很容易理解。李隆基最善制衡之道,龍武軍在兵變後背**,神武軍離開長安後,就只剩下了神策軍一家獨大,所以必須在扶起一隻力量與之制約,如此才能高枕無憂。

想明白了其中的關節後,秦晉更是抱定了不發一言的態度。眼下勤政樓中商議的無非是神武軍走後,長安城中空出的權力空間由誰來填補而已。

若論擴軍的合適的人選,當非中書令高仙芝莫屬。但以秦晉對李隆基的瞭解,這位老邁的天子應該有八成以上的可能傾向於楊國忠。

往往在這種局勢複雜的局面中,擇能而擁並非最佳的選擇,相比之下倒是選親更爲絕大多數人所接受。

李隆基之所以屢屢在最後關頭都保着楊國忠,不肯將其逐出長安,心中抱的也就是這個念頭。

果不其然,李隆基沉思了一陣後緩緩說道:“高卿病體未愈,還當將養些時日,擴軍一事便有楊卿勞動。”說着又向高仙芝投去了徵詢目光“待高卿痊癒之後再執掌六軍,如何啊?”

表面上是與之商量,但高仙芝怎麼可能拒絕,自然是欠身應諾。

得到了天子的支持,楊國忠的一雙眸子裡閃爍着興奮的光芒,兵變之後,重返政事堂不說,手中還掌握着長安新軍,今後還有誰能威脅到他的地位?

突然之間,秦晉的眼前靈光一閃,又想到了一個更爲關鍵的問題,這也是他一直忽略的。

表面上看,天子的安排是爲了之上長安各軍,不使任何一家獨大。但跳出長安這個圈子來評判,難道就沒有防備哥舒翰的意思嗎?

要知道,長安兵變持續了七天以上,隴右兆州的神策軍都能從百里之外趕來,潼關距長安不過是朝發夕至,哥舒翰卻沒派回來一兵一卒,這能不讓多疑的天子心生芥蒂嗎?

如果所料不差,只怕李隆基接下來還會有所動作。

但這些動作對與神武軍無干,秦晉也就不願插一腳進去,袖手旁觀成爲上上之策。

秦晉主動求去,極大的減輕了李隆基的壓力,甚至對神武軍也不似先前那麼着意緊張,只要這些惹是生非的世家子們都離開長安,就不怕他們翻了天去。

李隆基當然不傻,他敢於將神武軍與秦晉一道都派到馮翊郡去,自然是有所依仗。神武軍七成以上的兵員出自關中世家,其中絕大多數,族人家眷都在長安,放了他們出去,就好比放出去的紙鳶,儘管飛得遠,只要將其族人家眷盡握手中,就等於攥牢了拴住紙鳶的絲線。

勤政樓中,天子和高楊兩位重臣商議擴充長安防備,便議論了整整一個時辰,將秦晉晾在一邊,似乎已經把他遺忘了。

秦晉非但沒有受到冷落的感覺,反而樂得置身事外。他現在對長安上下已經厭煩到了骨子裡,從天子到芝麻綠豆大點的官員,共同形成了一潭深不見底的爛泥漩渦,剛剛從中抽身,可不想再重新踏進去。

再以局外人的目光去看長安政局,秦晉竟前所未有的心思澄明瞭。

李隆基置身於漩渦正中,自以爲擺弄朝廷各方勢力於鼓掌之中,但殊不知,這麼做只能將他一步步推向難以挽救的深淵。

而且,隨着李隆基的身體一天比一天蒼老,對權力細節的掌控也將越來越多,還能不能成功擺佈臣下都要劃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此前的兵變就是從“厭勝射偶”大案的失控中突變而來,這不正是李隆基掌控能力大幅下降的明證嗎?

但是,秦晉早不是剛剛來到長安時的秦晉了,他知道任何建議對於李隆基而言都只能是耳旁風,蒼老的天子已經沒有多餘的經歷做出改變,他能夠做的只有維持延續以往駕輕就熟的統治方式,只有這麼做纔會覺得安心。

商議的差不多後,中書令高仙芝將目光轉到了秦晉的身上。

“聽聞黃河面臨斷流的危險,蒲津失卻了大河天險,不知足下打算如何退敵?”

至此,秦晉才明白。原來這次陛見根本就不是李隆基的主意,否則哪輪得到高仙芝先發問呢?想來是高仙芝放心不下,才讓李隆基下敕召見,以做叮囑。

秦晉很識相的欠身施禮道:“還請高相公示下!”

高仙芝正身肅容道:“蒲津乃馮翊於河東的門戶,馮翊又是三輔畿要之地,絕對不能有任何閃失,你可記下了?”

這麼說等於委婉的告訴秦晉,馮翊郡的重要性無可替代,絕對不能放棄。言下之意就是,人在郡在,郡亡人就不要回來了。

“相公叮囑下吏記在心間,一字一句不敢忘!”

高仙芝沒一句話指點秦晉該如何防守,只態度嚴厲半是叮囑半是警告的示意秦晉,須得與馮翊共存亡,絕不能再如新安和陝州一般,打不過就放棄。因爲,馮翊的身後就是長安,已經退無可退。

至此,高仙芝忽然站了起來,來到一旁的屏風處,立時就有內侍跟着過去將屏風前的蠟臺一一點燃,一片燭光通亮之下,秦晉才發現,這屏風上鎖繪製的不是普通圖案,而是一幅關中的地圖。

高仙芝的右手在長安所在位置的左上方重重的點指着。

“馮翊扼長安通往河東的通道,雖然不比潼關,但北連朔方,東接河東。安賊在麥收之後一定會大舉進攻關中,除了潼關即將面臨巨大的攻勢壓力。來自於河東的威脅同樣不能小視。”

他的手向東越過了黃河,“河北道各郡的起事已經接近失敗,史思明穩定河北局勢後先期攻入河東,以作潼關策應。哥舒老相公未必能分身援助於馮翊。秦將軍,你身上的擔子不輕啊!”

秦晉同樣是肅容擲地有聲。

“秦某自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卻聽楊國忠似語重心長的說道:“秦將軍有此心跡,楊某甚是寬慰,可不能辜負了聖人的一番苦心啊。現在長安城中非議洶洶,聖人將你放在馮翊實際上可全是出自愛才之心,莫要心有芥蒂......”

秦晉冷笑,楊國忠這是生怕天子不知道他有怨憤和芥蒂!

第一千一百零三章:刻舟求劍也第八百二十一章:攻城將開始第四百二十一章:蕃將生懼意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抽絲又剝繭第一千七十二章:慧眼識英才第八百七十四章:宵小盡出洞第六百四十七章:平白又樹敵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兩軍初遭遇第一百二十四章:殿上有危言第二百八十九章:勇士逢對手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叔侄的雄心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骨咄祿之難第六百八十三章:低調返軍中第七百八十八章:真正的內心第九百一十二章:贊普的野心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收降哈西姆第七百七十六章:騎虎又難下第九百九十八章:江南起波瀾第七百三十八章:叛軍終露面第一千四十六章:天家無親情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抽絲又剝繭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擒賊先擒王第二百八十二章:北軍良家子第九百一十五章:浪蕩且迴旋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轉進數千裡第九百五十八章:賠人又折兵第七百七十五章:深入的談話第五十四章:焉知將入彀第一千七十六章:計出半天下第五百二十九章:決戰終開端第七百七十七章:內應會是誰第三百九十三章:將軍絕命書第六百九十九章:舉薦第五琦第七百八十九章:勝利的代價第八百五十一章:捷報入長安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愚蠢的統帥第二百四十七章:將軍起殺心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優素福野望第一千九十五章:捷報至長安第四百四十六章:清虛進逆言第四百零七章:私度使君意第九百八十四章:宰相觀稀奇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衆叛已親離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雲開霧已散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大斗拔谷也第七百五十五章:叛軍臨換將第四百九十三章:原來是虛驚第四百五十八章:亂起肘腋間第七章:鼓角動新安第二百四十章:威武神策軍第四百二十章:兵臨絳城下第九百二十章:亂起深更中第六百四十一章:公主欲質問第二百五十六章:深夜有秘聞第三百二十三章:斷皇甫後路第七百一十六章:天雄節度使第四百二十三章:絕地大反擊第五百二十七章:各自懷心思第六百二十三章:民心未必齊第九百一十一章:成事在老天第八百九十章:翻手未必雨第六百七十九章:惡意度上皇第二百零七章:欲靜風不止第三百一十九章:明府抽絲繭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丞相忽遇刺第二百五十六章:深夜有秘聞第七百四十六章:裴嗣終失敗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轉機似流星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抵達那密水第六百二十一章:一響震四方第九百零三章:欲使其瘋狂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悲慘的葉護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親見前總督第六百一十三章:建寧王發難第一百七十九章:深宅有洞天第五百九十一章:重整政事堂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以彼道還之第一百五十九章:演武分高下第一千八十一章:輕取*城第一千八十七章:輕信於斯人第九百三十五章:贊普巧脫險第二百八十九章:勇士逢對手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形勢陡變化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兩軍有博弈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形勢陡變化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無能爲力也第五百七十六章:終見曙光起第七百三十三章:晉王戲淑妃第二百七十七章:天子輕許諾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援兵向東去第五百九十五章:大夫再面君第一千八十四章:三人有激辯第二百二十三章:黃粱無一夢第四百八十四章:蟲娘傷心思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將計就計也第八百三十一章:小人雙計議第九十三章:無聲勝有聲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變起米底亞第七八四十九章:叛將怒攻心第一千三百三十章:殘酷向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