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以身擋萬箭

龍武軍剛剛接管了東宮,在其中搜捕到了未及被轉移走的楊國忠,以及楊國忠的一衆黨徒。李泌得到消息後,眨眼的功夫就有了決斷,一個不留全都殺掉。

像楊國忠這種人留着,除了禍國殃民沒有任何用處,而且此人幾次三番的針對太子,李泌自然必欲除之而後快。

李泌的親信聞言後愣怔了一下,直到李泌再三喚他,才猛然反應過來。

“楊國忠畢竟牽扯甚廣,是不是請示太子之後,再做決斷?”

“不必,太子殿下心慈仁義,如果一時心軟放縱此人,將來必然遺禍無窮。”

說着,李泌瞪了親信一眼。

“還不快去?盡在這裡囉嗦個甚?”

那親信領命而去,李泌的注意力重又迴轉到了興慶門下,龍武軍兵精悍勇,攻下小小的興慶宮自不再話下。像秦晉那般的畏首畏尾,既做**又想立牌坊的做法,他完全是嗤之以鼻。

自古以來成大事者不拘小節,關鍵時刻出手就要既快且狠,以雷霆之勢徹底消滅一切隱患,絕不能有半分手軟。如果秦晉當初能夠再決斷一些,狠辣一些,他李泌又何能有今日的機會?

這也是李泌十分慶幸的,如果讓秦晉那小豎子成功的打下了興慶宮,對太子殿下而言,則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可以想見,朝廷內外權柄則必然大半歸於此人。

戰鼓隆隆,喊殺嘶鳴,興慶門外已經殺成了一片。

李泌的目光隨之投向了興慶門的城樓,其中充滿了憐憫之色,宮城內宿衛已經成了強弩之末,明日太陽升起之時,也許這些人都已經成了地下一鬼。以他的本性是不想多造殺孽的,但爲了太子殿下,爲了大唐的將來,只能違背本心。

……

“你們知道我是誰嗎?我是楊國忠,你們不能如此對我!”

“楊國忠?是楊國忠就對了,先生有令,裡面的人犯一律即刻處死!”

一名青袍小吏聲色俱厲,聲音裡帶着不加掩飾的興奮。

堂堂宰相死在他的手裡,僅僅這一樁事,就夠他吹噓半生了。

“都還愣着作甚?把裡面的人都拖出去,甚?在何處行刑?東宮大門口,動作都快着點,先生等着楊國忠的首級震懾人心呢……”

聞言之後,楊國忠失魂落魄如喪考妣,任由軍卒將他從屋子裡拖了出去,隨之響起的還有一片哀聲求饒。

“饒命啊,饒命……”

而一片饒命之聲中,卻有個不合時宜的聲音突兀響起。

“一羣慫包軟蛋,人死不過碗大的疤,這般卑躬屈漆,豈非辱沒了先祖?”

說話的是一位鬚髮皆白的老者,而這位老者,並非楊國忠的親信,甚至不是大唐的官員。

“老雜毛,你說的輕巧,哎呦……”

“範長明,如果不是你的注意,楊某又豈會有今日?”

一羣人約有二十上下被趕豬一樣集中到了庭院裡,一個個就像待宰的豬狗。

楊國忠灰頭土臉的跌坐在地上,沒好氣的數落着範長明,那位鬚髮皆白的老者,正是來自新安的鄉嗇夫範長明。

豈料這個範長明卻一改了往日的奴顏婢膝,連聲冷笑。

“主意是好主意,可惜毀在了一羣蠢貨手裡!”

楊國忠被氣的渾身顫抖,但不等他發怒,便有軍卒持着軍棍上來毆打那些哭天搶地求饒的官員。

“都別鬧了,留着力氣到下面好趕路!”

一句話彷彿宣佈了末日的到來,這些人的哭鬧之聲不免低了下來,很快便有十人被挑了出來,在衆目睽睽之下逼着跪成一排,雪亮的陌刀麾下,一顆顆大好頭顱紛紛滾落,鮮血屎尿便立時上下齊飛。

強烈的刺激使得剩下的人陷入了無比的恐懼之中,他們甚至連哭喊和求饒都忘了。楊國忠從未覺得自己距離死亡如此之近,他想呼救,也想求饒,卻知道一切都於事無補。他只覺得跨間一片溼熱,竟是不知何時失禁了,但到了這等生死關頭,哪裡還有時間在乎這等醜事顏面?

忽得一陣急促的馬蹄聲自外面傳來。

“先生有令,殺掉楊國忠等人,所有人即刻撤離,放火燒宮……”

楊國忠頓時癱倒在地,知道自己今日再沒有生還之理。

……

“殺,殺,殺!”

龍武軍再振士氣,藉助雲梯如洪水般漫上城牆。

李泌的目光中流露出些許焦慮,已經一個時辰過去了,戰鬥的進展和想象中不同,龍武軍雖然氣勢如虹,殺聲震天,卻寸步未進,除了在興慶門上下留下了數百具事體以外,戰局便沒有任何變化。

因此,李泌果斷下令撤離了攻打興慶宮的第一批人馬,以最快的速度換上了第二批人。這一次,龍武軍沒讓李泌失望,三通鼓以後竟一舉攻上了興慶門。

焦慮很快便被激動所驅散,只要佔領了興慶門,整個南內便像一隻剝了殼的雞蛋,再無法抵禦龍武軍的攻擊了。

只是一聲好還未及叫出來,興慶門上卻陡然間火光大起。

“火,火,着火了!”

李泌的眸子裡很快騰起了兩團火焰,燒的他心驚肉跳。不知何故,興慶門竟燃起了熊熊大火,瞬息之間就將攻上宮城城頭的龍武軍軍卒全數吞沒。

很顯然,興慶門上的大火是早有預謀的,李泌的目光裡很快又添了一絲憤怒。

“小瞧了高仙芝,但困獸猶鬥還能剩多少斤兩?”

雖然是赫赫名將,卻是巧婦也難爲無米之炊。

很快,李泌決定轉而攻擊宮城北垣的躍龍門,與此同時他又調了兩千餘人,趕往與東市相對而望的興慶宮西垣,那裡有大唐天子李隆基慣常與官民同樂的勤政樓。

“準備火箭,給我燒了勤政樓!”

一切準備停當之後,綁着易燃物的長箭劃出了無數明亮的弧線砸向勤政樓。

片刻功夫之後,原本黑漆漆的勤政樓便竄起了火苗,如果撲救的不及時,用不了一個時辰勤政樓將毀在一片火海之中。

火燒勤政樓並非李泌頭腦發熱後的泄憤之舉,而是爲了進一步打掉禁中宿衛的士氣,也讓天子徹底放棄抵抗的決心。這座勤政樓年前曾糟了大火,直到入醇之後才修葺一新,現在毀了它,不也隱隱證明了天命之所在嗎?

……

“節帥!賊兵放火燒了勤政樓!”

儘管高仙芝已經身爲宰相,但他從安西帶回來的部將仍舊習慣於稱之爲節帥,高仙芝對此也不以爲意。

然則,聽到勤政樓被燒的消息後,高仙芝面無表情,勤政樓燒了也就燒了,面對龍武軍的四面圍攻,他已經產生了捉襟見肘之感。

“不必理會,全力盯住賊兵的動向!”

“節帥,勤政樓萬萬少不得啊!”

勤政樓於興慶宮的地位相當於太極宮的太極殿,大明宮的含元殿,如果任由賊兵燒燬,天子豈能容忍?

“聒噪!執行軍令!”

高仙芝的親信只得領命而去。

高仙芝擡頭仰望漆黑一片的虛空,他在默默祈禱,希望天子已經平安抵達太極宮,希望秦晉沒有騙他,如此,他在興慶宮所做的一切纔有意義。

如今潼關外有僞燕逆胡虎視眈眈,長安卻在鬧兵變,自己人殺自己人,一旦被窺得了機會,大唐豈非要亡了?即便到了這等生死關頭,高仙芝對潼關外的局勢仍舊耿耿於懷。

而且,即便到了此時此刻,他仍舊沒放棄有朝一日出關平亂的打算,陝州的不戰而虧,比起數年前在安西的怛羅斯,還要令他蒙羞。怛羅斯一戰好歹是力戰之下,遭遇葛邏祿人的倒戈偷襲才全軍慘敗。而陝州一戰,卻是未曾與逆胡叛軍交手,便一把火燒掉了太原倉,倉惶逃亡河東避敵鋒芒。

雖然那麼做也是出於全局考慮,一則他麾下的**俱是一羣烏合之衆,根本不是遼東鐵騎的敵手。二則,太原倉有糧食無數,既然無法堅守,就只有將其燒燬……

“高相公,相公……不好了……”

短暫的失神,很快被一名宦官所打斷。

“何事慌張?”

高仙芝的聲音仍舊不疾不徐,冷的像是出自冰窖一般。

滿臉惶急的宦官帶着哭腔道:“奴婢,奴婢死罪,聖人,聖人不見了!”

此前,李隆基是悄悄離開興慶宮的,消息又被高仙芝嚴密封鎖,知情的人在興慶宮裡不超過五個,但是高仙芝面前的這個宦官卻不在此列。

“高,高相公,說句話啊,聖人不見了……”

驟然間,寒光一閃,那宦官的頭顱已經滾落在地。

高仙芝手中橫刀兀自滴着鮮血,聲音還是那般不疾不徐。

“高某剛剛還向聖人問安,此賊妖言惑衆,哪個再敢胡說八道,此人便是例子!”

高仙芝這麼做也是不得已而爲之,他的左右聚滿了宮中宿衛,如果任由此人說破,天子離宮的消息怕是就隱瞞不住了。因此他必須在天子離宮的“謠言”擴散之前,扼殺掉所有苗頭,否則一旦傳開了,興慶宮則必然不保!

第四十一章:忠魂草離離第二百八十五章:仿長史故事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圍殲神武軍第一千三百章:馬赫迪之怒第一千零五章:故人再相見第二章:胡來但自守第九百六十六章:靈武風來襲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山壁現絕境第九百六十五章:整肅大風潮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一將萬骨枯第一百八十一章:骨肉不相認第六百三十七章:勸說廣平王第四十一章:忠魂草離離第八百一十九章:回紇摘桃子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蔥嶺的巧遇第一千一十八章:軍法與人情第六百九十六章:內監太心虛第一千二百十七章:驚魂一夜間第一百二十六章:生死一念間第三百五十七章:將軍欲聯手第五百三十二章:喪心病狂也第一百一十六章:聲名兩不同第九百六十章:不平難相助第三十一章:奇襲高麗奴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暴雨欲來也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將軍入王都第一千四百零七章:漫步古城下第一千三百零四章:絕地又如何第一千九十八章:心中百味生第六十二章:陰差陽錯也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對峙顯危機第五百八十五章:決心渡渭水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殿下非無能第一千七十三章:無意的對話第四百六十七章:使君驚四座第五百四十九章:城上觀戰急第三百六十三章:一戰解危機第一千三十四章:遭遇遣唐使第一千二百十五章:漫天來要價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丞相之策略第四百八十八章:安然出重圍第五十三章:胡將走麥城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已是驚弓鳥第九百五十二章:郎中家遭劫第七百一十四章:內監又反覆第五百九十二章:重申軍中法第一千四百五十四章:欲投神武軍第一百四十三章:波瀾復起伏第七十四章 守將欲薰心第二百一十九章:太子悲良才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死戰非死戰第六百一十八章:副使急認錯第四百八十八章:安然出重圍第七百七十七章:內應會是誰第四百九十九章:小人亂攀咬第一千二百六十六章:庫思老之戰第八百八十六章:局勢愈複雜第二十六章:借問誰家子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不死不休戰第二百四十五章:宦官露崢嶸第二百三十七章:崔亮將入彀第一千一十三章:亂事再發生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真相大白時第一百六十四章:勝負尚未分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人心不知足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猶豫再猶豫第一千零九章:獨孤倓求救第六百零七章:私相定計議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大戰已在即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馬赫迪落網第一千七十章:意外之所得第九百四十八章:人心蠢蠢動第七百一十七章:步步皆爲營第七十八章:閱兵震朝野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釋放郭八郎第二百九十章:圍城以打援第五百章:設計逼宰相第二百九十九章:沽名又釣譽第一百二十二章:大夫將隕身第一百三十四章:寺中有貴客第五百四十八章:朝廷始招降第八百六十二章:遼東爲籌碼第六百三十七章:勸說廣平王第一千六十一章:大哉千牛衛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變起米底亞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限制叵測者第一千三百零一章:力撼神武軍第九百六十四章:峰迴又路轉第九百八十章:興辦新學校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馬赫迪之夢第一千六十六章:囹圄見故人第六百零二章:廣平王遇襲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未死身受辱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大火亂人心第七百五十六章:註定必落敗第七十一章:驚弓之鳥雀第六百五十八章:左拾遺爲將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意外的發現第七百三十七章:新安有決策第一千七十七章:河東蠢欲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