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辣手難翻天

李隆基此時已經隱約知道了高力士曾起兵與神武軍在太極宮決戰的事實,而高力士於李隆基而言,其分量要遠遠重於一般奴僕,現在脫離了被圍困的興慶宮,平安抵達太極宮之後,便惦記起了此人的安危

“啓稟聖人,高將軍只是受了些驚嚇,身體並無大礙!”

秦晉的回答令李隆基緊繃的身體稍稍鬆了一下,知道高力士沒有大礙,便禁不住長長舒了口氣。不過,出乎秦晉意料之外的,李隆基在得知高力士無礙之後,竟話鋒一轉,只說又冷又餓,讓他們準備一些熱食,對高力士則絕口不再提隻言片字。

此時,裴敬也帶着人迎了上來,他剛剛將太極宮從裡到外巡查了一遍,直至確認基本安全之後,纔來向秦晉覆命。

與旁人不同,裴敬的心裡很是鬱悶,因爲長安城內鬧出了這麼大的亂子,全是因爲他草率做出的決斷所累,而中郎將越不責怪他,他便越是心中難安。而此後也不知是不是衰神附體,又接連出了一些列紕漏,更是讓他難以忍受。

現在秦晉迫於形勢,又倒向了天子的一方,這等天上地下般的逆轉,也帶來了更多的顧慮,天子雖然老邁昏聵,卻是個眼睛裡不容沙子的人,神武軍前一夜還步步緊逼,一旦天子定亂之後,會不會秋後算賬呢?

“你是裴敬吧?裴光庭的孫子。”

李隆基的記性很好,在北禁苑演武時曾見過裴敬一面,現在居然又認出了他。

天子的話讓裴敬莫名的一陣激動,能被天子記住名字,這是何等的榮耀?就算此前他還是兵諫坐反的執行者之一,也難以抵禦頭腦中根深蒂固的,對皇權的敬畏。或者說,李隆基畢竟當了四十餘年的太平天子,即便現在落了架,但多年的積威尚存。

“啓稟聖人,正是末將!”五味雜陳之下,裴敬下馬伏地行禮!

李隆基爽利的連笑三聲,“好好好!軍中不講君臣之禮,起來說話!”

“臣死罪,臣不敢!”

“何罪之有?起來說話!”

緊接着李隆基又震聲道:“今夜護駕之人盡皆有功,着即晉升神武軍中郎將秦晉爲神武大將軍,其下校尉亦皆晉爲郎將,裴敬朕晉你爲定遠將軍……待定亂功成,朕還另有封賞……”

秦晉心下暗贊,李隆基果然是個臨危不亂,能屈能伸,又素有決斷的人,現在毫不吝嗇官位,又絕口不提此前兵諫的齟齬,不正是在間接的向衆人表態,前事不咎,只看此後功勞嗎?

在場衆人聞之無不歡欣鼓舞,連連大呼萬歲!

至此,神武軍疑慮盡去。

“報!”

探馬的一聲呼喊,立時讓所有人的心都緊緊懸了起來。

“龍武軍由延政門大舉開入長安,興慶宮已經陷入激戰,另有大股人馬直奔皇城東宮……”

秦晉倒吸一口冷氣,太子動手的好快,竟然想兩線作戰,一面攻打興慶宮,又一面要打神武軍措手不及。

不過,神武軍豈是隨意人人揉捏的?皇城和東宮面積太大,秦晉本也無意守衛,只要守住了城高池深的太極宮,一切便皆有可爲,東宮和皇城,既然他們想要,就讓他們拿去好了,也正好使其麻痹大意。

又過了小半個時辰,盧杞帶着數百馬隊狼狽返回太極宮,其後則是烏壓壓一大片步卒追兵。

只可惜,長安城內不比曠野,戰馬速度提不起來,也因此,馬隊雖然腳力更勝步卒一籌,卻始終無法將之甩掉。見此情景,秦晉不敢貿然下令開宮門放盧杞等人入內。

此前,秦晉爲了防備萬一,以盧杞率數百人的馬隊聲東擊西,引開了盯着通陽門的東宮六率,他這才得以順利帶着天子逃出興慶宮,返回太極宮。

“盧杞,背城一戰,擊潰追兵,再行進城!秦某親自爲你擂鼓助威!”

盧杞被一羣步卒追着滿長安跑,早就憋着一肚子火,如果不是中郎將千叮萬囑不得浪戰,他早就率馬隊將這千餘步卒衝個七零八落

現在得令,正好可以一解心頭之狠。

“調頭,殺回去!”

就在盧杞所部在宮城下調轉馬頭的同時,太極宮上陡而響起了隆隆的戰鼓聲。

“嗷嗚!”

吹角嗚嗚,戰馬嘶鳴。驟然間,一蓬又一蓬箭雨自宮城上拋射出,直奔追擊而來的步卒。

追兵原本追的興起,以爲神武軍都喪失了鬥志,現在正是吃肉喝湯的大好時機,卻不想被對方突然之下打了個措手不及。如簧箭雨一連落下三輪,每一輪過後,便像割韭菜般倒下一片人。

好不容易箭雨稍歇,馬蹄轟鳴,嘶吼陣陣,剛剛如喪家之犬的騎兵馬隊竟如猛虎下山,呼嘯而來!

僅僅一盞茶的功夫,千餘追兵竟被徹底打的作鳥獸山。盧杞正欲緊追窮寇,宮城之上卻偏偏響起了密集的鳴金之聲。

聞聲之後,盧杞於馬上恨恨然一揮手。

“收兵,入宮!”

太極宮長樂門緩緩的敞開了一條縫,盧杞所部魚貫而入。

大唐天子李隆基便在長樂門的宮牆上觀看了神武軍退敵的全過程,卻見他目光閃爍,眉頭微擰。

神武軍打仗直如行雲流水,正如書法大家揮毫潑墨,一氣呵成,毫無阻滯之感,頃刻間便立成一副大作。

此等將才當真難得!

“朕原本還擔心太子人多勢衆,以此戰觀之,卻是兵貴精不貴多!秦晉,你帶的好兵!”

“聖人謬讚!臣不敢當!”

李隆基擺手笑道:

“朕說你當得起就當得起……”

秦晉正欲堅辭,卻又有探馬來報。

“報,捉住奸細數十人!”

捉住間隙本是尋常事,不必一一稟報,但探馬此時來報,便一定是另有因由。

秦晉問道:“這些奸細何人所領?”

探馬果然答道:“爲首之人是杜乾運!”

竟然是他!

杜乾運是楊國忠的親信,與秦晉也算是老相識了,當初在陝州時,便是此人暗結逆胡屢欲壞事,但機緣巧合之下,此人不但未被追究罪責,反而平安返京。數度波折之後,此人又得罪了楊國忠,在秦晉的幫助下才起復爲右領軍衛中郎將。

也就是說,杜乾運在此回到楊國忠身邊時,已經成了秦晉安插在楊國忠身邊的釘子。

只不過,禁苑大演武之後,右領軍衛人事敗壞,名存實亡,秦晉一時間便也將這枚釘子給遺忘了,想不到杜乾運其人竟自己送上了門來。

秦晉親自安排李隆基進入宮中休息,然後才抽出時間來,接見杜乾運。

豈料杜乾運見面之後,竟哭嚎不止。

“秦將軍,末將以爲,以爲再也見不到秦將軍了!”

秦晉安慰了杜乾運一番,讓他慢慢說話。

杜乾運卻說出了一則讓他甚爲震驚的消息。

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大權旁落,龍武軍長史陳千里身受重傷,現在軍權已經全部落入太子的親信,一個叫李泌的待詔翰林手中。而這個李泌雖然是讀書人,但行事卻果決狠辣,一面慫恿太子大舉進攻興慶宮,以求畢其功於一役。又一面在消減太子陣營中的楊國忠以及秦晉的餘黨。

原來,杜乾運在兵變伊始就第一時間與太子聯絡上了,如果不是李泌的突施狠手,他也不會輕兵來投了。

秦晉心中暗暗吃驚,這個李泌行事雖然果決,但似乎也太心急了,在大事未曾底定之前,就敢先一步剪除異己,這也過於孟浪了。但他忽而又是一陣黯然,自己與神武軍不也成了他必須剷除的異己嗎?

儘管秦晉到現在還有些想不通透,李泌其人究竟因何覺得自己會危及太子的地位!但現在追究這些因由已經沒有意義了,事已至此,他能做的只能是先自保,再圖……

“杜乾運,有樁要緊的任務,非你不可!”

杜乾運現在早就成了驚弓之鳥,聽秦晉如此說,自然是既擔憂忐忑,又激動欣喜。只要秦晉肯於收留他,使他不至於成了喪家之犬就好,但想到秦晉的脾氣,怕是交給他的任務可沒那麼容易達成。

秦晉的計劃中,正有一個關鍵位置,於合適的人選上,沉吟不決,杜乾運的適時出現,正好解決了這個難題。

……

興慶宮興慶門外,火把之光將之映照的如同白晝。比起此前的神武軍,龍武軍的動靜可要大多了,整個興慶宮北里三層外三層圍了水泄不通,按照李泌的要求,就是連一隻老鼠都不能輕易放出來。

“攻城!”

李泌面色凝重,大手一揮,軍令擲地有聲。

成百上千的軍卒山呼海嘯的涌向了興慶宮的宮牆。

大軍如洪水衝擊堤壩,並不算高大的興慶宮轉瞬間就淹沒在了禁軍人潮的海洋中。與此同時,還有人推着衝車,一步步撞向興慶門木質銅釘的宮門,每撞一下整個興慶門便劇烈的顫抖一下。

忽有親信來到了觀戰的李泌身側,輕輕耳語了幾句。

李泌眉頭微皺一下,有霍然鬆開,嘴角間勾出了一抹頗爲狠辣的笑容。

“一個不留,全都殺掉!”

第四百九十四章:滿城鬧風雨第一百七十章:願爲天下哭第五百三十二章:喪心病狂也第四百三十五章:敕命促進兵第一百二十七章:夜攔宰相車第五百九十二章:重申軍中法第四百三十五章:敕命促進兵第九百九十八章:江南起波瀾第三百一十五章:皇甫興師來第四百一十五章:君山清虛子第三百五十四章:有虛則有實第一百二十九章:金甌不自持第五百一十七章:城門被衝破第七百三十一章:活捉令狐潮第七百八十章:翻臉的前奏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陳兵沙裡河第二百五十八章:宰相慼慼然第七百二十三章:秦琰出奇計第七百二十五章:初戰竟失利第六百五十七章:江陵已造反第一千三十一章:攻打鐵門關第六百八十九章:廷議決生死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阿里的噩夢第一百一十五章:天子言又止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卡扎爾之亂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雄獅在溝渠第六百七十五章:永王的覆滅第一千一十四章:長子突被困第七百七十章:蠢上再加蠢第七百零五章:樹影稀落落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優素福之殤第一百五十三章:天子思良臣第一千五十六章:重振千牛衛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對峙顯危機第三百八十二章:分進再合擊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東返在眼前第六百三十一章:公主還長安第六十章:父子竊竊語第三十五章:孟德惜雲長第七百七十章:蠢上再加蠢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不死不休戰第五百一十八章:澄城將不守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丞相忽遇刺第一百六十九章:名門出虎子第六百八十五章:抽絲繭自開第二百六十六章:二人暢所言第八百三十七章:欲毀洛陽城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可薩出英雄第九十一章:巧借龍武力第一千五十二章:陳王自飲劍第五百九十章:君臣有奏對第九百零七章:權相的權謀第三百七十章:下嫁皇家女第三百三十八章:乾坤乃倒懸第七百九十七章:田某的謀劃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軍旗展神武第一千二百十三章:愈深愈黑暗第七百四十六章:裴嗣終失敗第五百九十五章:大夫再面君第二百零七章:欲靜風不止第二百六十二章:世事難洞明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王子將殉難第九百八十七章:李凱芳建言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行商惹驚奇第二百九十二章:究竟誰中計第九百七十一章:分兵轉鹽州第五百三十一章:駭然竟食人第一千二十七章:戈壁寸寸行第一百二十五章:突有驚人語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兵鋒指南方第六百九十四章:人贓俱獲矣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突發之狀況第一百六十九章:名門出虎子第二百三十九章:宰相鑽狗洞第八百零二章:千金市馬骨第九十三章:無聲勝有聲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興風難作浪第二百三十二章:蠢貨不自知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優素福之殤第六百二十九章:天子提婚事第一百四十三章:波瀾復起伏第五百九十章:君臣有奏對第五百二十二章:半路有奇遇第七十五章:潼關生變故第七百七十六章:騎虎又難下第一千一百四十章:異域勝唐朝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失敗之弱者第二十一章:石砲顯神威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心念十八轉第十三章:血戰新安東第二十章:城東數重圍第七百七十五章:深入的談話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一帽收軍心第一千一十章:終以怨報德第六百九十五章:亂上又添亂第六百七十六章:義士欲求死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安西望在前第二百五十二章:選擇荊棘路第八百七十九章:在劫難逃也第五百三十二章:喪心病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