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抵達那密水

“既然丞相打算讓那些叛逆戴罪立功,不如,不如將郭八郎也留下來,他至多隻是個從犯,放在河中總比回去送死強得多!”

秦晉沉吟着不置可否,周文遇有些忐忑的繼續說道:

“攻取叛軍大營,郭八郎也算有反正之功,如果……”

“如果什麼?”

秦晉眯起眼睛,看着周文遇,這讓他打了冷顫,但還是堅持道:

“如果讓他留下來,一定會對朝廷有所價值的!”

“你如何保證他不會再次造反?”

“這……”

周文遇一愣,但馬上就明白了秦晉這一問中所隱藏的另一層意思,當即一揖到地。

“末將替郭八郎謝丞相寬恕之恩!”

秦晉道:

“我知道你有愛惜人才之心,但也不能過於信賴這種本能,郭幼明這種出身的人,既然有過叛亂的經歷,難免在何時的時機會再次出現搖擺。你要做的就是防患於未然,不能使這種機會出現。否則,你將自己的一條命交於他人之手,若被其人反噬,算是查察不明,咎由自取,可朝廷經營西域的總體策略卻要因此而蒙受重大的損失,不知道多少年才能恢復過來啊!”

他很少說話這麼不客氣,但此次東返恐怕就再沒有來到西域的機會了,不說的透徹一些,唯恐這位正值而又感性的近衛軍將領有所麻痹大意。

周文遇當然聽得出來這是丞相在敲打自己,身邊盡是降將降兵,一個不小心當真有可能墜入萬劫不復之地。

“末將多謝丞相提醒,定然不如使命!”

“好了,我話雖說的嚴重了些,可現實殘酷,你若大意了,敵人們可不會心慈手軟啊。”

從安西向西到大食的法爾斯,神武軍的勢力遍佈其間,看似形勢一片絕好,可危機卻也與之相伴相隨。

首先,神武軍的兵力不足,只能分散在幾處重要的城鎮樞紐地區,在短時間內並不能形成有效的統治。這就給了一些人機會產生覬覦之心。

爲了避免不利情況出現,秦晉這些日子以來殫精竭慮,廢寢忘食,爲的就是將一切儘可能的安排妥帖。

在石國之亂前,秦晉本打算授意鎮守木鹿城的秦琰攻掠河中之地,但現在他的中軍跟着李豫的腳印闖進了粟特人的核心地帶,昭武九姓最富庶的那密河沿岸,便不能錯過了機會。

周文遇是他近衛軍中的一個校尉,在此次行動中嶄露頭角,展露出奇過人的一面。

如此,秦晉才臨時起意,決定讓周文遇留下來並派給他少量的兵馬整合降兵,伺機降服粟特各部。

而他的補給則由波斯都護府與安西都護府共同負責。

秦晉只留給粟特諸部首領一天的時間,分別接見之後,便大軍起行開拔趕往那密河沿岸。

此次造反的石國位於藥殺水的北岸,其主力在那密河以南被悉數殲滅,其覆滅只是遲早之事。但這其中說明了一個問題,粟特其餘各部對石國的叛亂是持有一種樂見其成的態度的,所以纔會任由石國的兵馬,李豫的兵馬在自家的領地內自由通行。

秦晉在接見各部首領時曾明確的告知,神武軍將會在那密河沿岸擇地築城,希望各部能夠予以支持。

部落首領們自是擺出一副歡迎又支持的態度,其中康國的首領甚至有些諂媚的拍着胸脯表示,願意將王城薩末建交出來作爲河中節度使的治所所在地。

薩末建就是後世聞名中亞的撒馬爾罕城,地理位置極其重要,秦晉與周文遇商議之後對康國首領的熱情表示了感謝,表示只會借住在薩末建城中,待新城築好自會搬走。

粟特諸部的首領們沒有離開,而是跟隨神武軍一同趕往那密河,打算在那裡再爲神武軍舉行一次盛大的歡迎儀式。

路上,周文遇向秦晉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疑惑,比如康國首領爲什麼願意將王都獻出來,這種行爲在粟特其餘各部看來恐怕與引狼入室無疑了。

秦晉也早就想過這個問題,結論無非有兩點。

第一種可能是康國面臨嚴峻的外敵威脅,需要以神武軍的勢力保全自身,此時便顧不得是否引狼入室,飲鴆止渴了,總要先活下來才能考慮其他。

第二種可能則比較耐人尋味了,康國人大概率在暗中與石國甚至是李豫有着密切的勾連。

這一點也並非無端揣測,因爲李豫大軍駐紮地便是康國的領地,李豫如果沒有得到康國人的同意,怎麼可能大搖大擺的駐紮於此呢?

不論哪一種原因,秦晉都不打算戳破,在神武軍到來之前,粟特諸部所做的蠅營狗苟之事他都不打算追究,但從今日開始,若再有人存心與神武軍爲敵,那夜只能讓他們做駭猴的雞了。

康國首領是個聰明人,知道昭武九姓就算全家在一起也不是神武軍的對手,畢竟連黑衣大食這麼龐大的帝國都被打的分崩離析,誰還能沒有自知之明呢?

與其被動的等着對方找上門來來,不如主動示好,也能多一分可以迴旋的餘地。

行軍只用了三日功夫,薩末建便遙遙在望了。

在進城之前,秦晉和周文遇特地在其周圍轉了一大圈,最終選定薩末建東南十里處作爲新城城址。

此處再往東南五十里就是米國的王城,神武軍駐紮在這裡可以輕易的控扼康米二國,任何一方有所異動都可以在一天之內迅速做出反應。

那密河發端于波悉山,自東向西流經粟特諸國領地最終匯入烏滸河中。

只是近年來水量減少,那密河在穿過粟特人最西面的安國以後,會在更西面的沙漠裡斷流。

聽着康國嚮導詳細的介紹着當地的地理水文情況,秦晉若有所思,他擔心這條河究竟是否適宜大規模的開墾和移民,將來形勢穩定之後,第二步就要在安西乃至河西隴右等地向這裡大規模的移民。

如果那密河的水量不足以承載更多的人口,在這裡築城是否合適就要打個問號了。

第六百五十七章:江陵已造反第七百二十八章:破城乃易事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聰明反被誤第一千五十六章:重振千牛衛第一千九十二章:窮途已末路第七百二十八章:破城乃易事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終將有決戰第七百三十一章:活捉令狐潮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波斯人之殤第九百二十四章:大相的虛弱第五十六章:露布傳飛捷第一百一十二章:有賊夜遁逃第四百零八章:當頭一棒喝第七百一十六章:天雄節度使第六百二十二章:留都又失陷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膽怯康多思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孰真孰假邪第七百七十二章:受辱悔莫及第六百四十二章:突至永嘉坊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直抵埃蘭下第八百七十八章:攀咬出大魚第一千四十四章:可嘆興慶宮第三十章:惡向膽邊生第二百二十一章:劍指太極宮第二百九十四章:皇甫再中計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西征先鋒軍第一千六十八章:心累方回家第六百九十六章:內監太心虛第八百零九章:賊營突生亂第六百一十九章:獵物網中圍第一千一百五十章:快哉神威軍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秋風亦蕭瑟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絕命只一戰第六百九十三章:郎將欲行事第一千六十七章:暴起刺少府第三百九十五章:風雨將欲來第四百七十二章:苦心立皇營第三百八十四章:算計反算計第一千七十八章:馬革裹屍還第五百三十二章:喪心病狂也第一千九十四章:叛軍勢如虹第五百三十二章:喪心病狂也第一百六十八章:逆轉已成舟第六百零九章:天子的建議第一百二十五章:突有驚人語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葛羅祿之眼第一百七十三章:得勝未有心第七百九十四章:援兵求不到第四百八十六章:一誤中副車第八百一十七章:火燒豺胡營第五百八十九章:不知胡將假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絕命只一戰第四百零四章:天子最無情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變起米底亞第六百三十一章:公主還長安第一千三百七十章:心向大唐朝第七百章:忽聞捷報至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無人可挑戰第二百五十章:天子心難測第四百一十四章:自願同甘苦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欲走已晚矣第六百四十九章:虛驚又一場第九百六十五章:整肅大風潮第四十九章:山火滾滾來第七百六十八章:石砲再顯威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混亂之痕跡第五百七十二章:決戰一念間第六百四十三章:無聲之答案第六百九十五章:亂上又添亂第七百三十五章:烏鴉一般黑第一百零二章:郎將掩真相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直抵埃蘭下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亂象來臨時第九百八十五章:倉場之談話第一千四十二章:千頭萬緒也第一百四十三章:波瀾復起伏第九百六十二章:神武軍改制第七百五十三章:順水有人情第九百七十八章:執着第五琦第四百八十八章:安然出重圍第二百一十六章:天子傷舊誼第四百七十章:東宮突失火第九百三十九章:大戰終開幕第九百三十七章:接管長安城第五百二十四章:不謀卻相合第一千八十七章:輕信於斯人第三百二十二章:使君與明府第三百七十七章:答案已揭開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殿下非無能第五十四章:焉知將入彀第二百四十章:威武神策軍第四百六十五章:後繼豈無人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火路即生路第九百八十章:興辦新學校第二百五十八章:宰相慼慼然第六百二十三章:民心未必齊第五百六十章:詭計借鼠兵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時機已成熟第一百七十九章:深宅有洞天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幸哉第五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