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石國節度使

秦晉一陣冷笑。

“對作惡者如何懲處,朝廷自是依照法度判決,如果你若覺得無顏苟活,自裁與否便與朝廷無干涉了,又何必在這裡斤斤計較呢?”

“你……”

郭幼明頓時語塞,秦晉的話讓他汗顏了,所有的尊嚴都被打落在地,這讓生性驕傲的他如何能夠承受呢?

秦晉冷冷的看着這個年輕人,此人雖然驕傲,也有些能力,可終究受不得挫折,到現在竟像個鴕鳥一樣,以爲自己將投扎進沙土裡,外界的一切就都不存在了嗎?

當初戰敗時,郭幼明沒有選擇自裁殉戰,就改料到了前路是何等的艱難,難道還指望着所有人和事都會同情他媽?天真,幼稚!

郭子儀何等的英雄,奈何卻有這樣一個爛泥扶不上牆的弟弟,否則又怎麼可能被獨孤良佐這種小人所乘呢?

“去看看你的兄長吧,他病的厲害,能在獨孤良佐那裡撿了一條命,實屬不易。”

獨孤良佐派去殺郭子儀的人只遲了一步,有宦官奉了李豫的命令將其先一步轉移,纔沒有落得個身死異鄉的悲慘下場。

也總算李豫還有些良心,沒有坐視忠於自己的大將枉死。但深思其行爲,半生都爲身邊的親族所累,進而失掉了大唐王朝繼承人的身份,這又能怨得了誰呢?

秦晉和他的神武軍也不是從一開始就有謀朝篡位的野心,總歸是身爲上位者無德無能,失其鹿,有能者逐之而已。

打發走了郭幼明,秦晉又頂住周文遇。

“粟特人反覆無常,不能對它們有多少好臉色,造反首惡的石國首領必須交出來嚴懲,至於石國首領的土地和人口統統予以收繳,另置都督府直接管轄。”

周文遇有些奇怪,這些戰略層面的事宜,丞相怎麼會突然和自己商量了呢?正自疑惑間,秦晉接下來的話讓他目瞪口呆。

“我打算讓你留下來,鎮守石國,領石國節度使。此地的粟特人自高宗時代就左右逢源,落井下石的事也沒少幹。對他們不宜強攻,宜分化瓦解,互相消耗。當年高大夫前車之鑑至今猶在眼前,不可不慎重啊。”

建功立業是投軍者的畢生追求,回到長安等於遠離了建功立業之地,留下來雖然背井離鄉,可只要用命十載,換個封侯拜將卻不是做夢。

“丞相,小人唯恐能力不足,辜負了丞相的信重!”

“你不要妄自菲薄,你的能力在護送郭幼明返回營地的過程中已經顯露無疑,只要切記莫貪功,被狡猾的敵人所乘便可!駐紮在呼羅珊和法爾斯的神武軍中重用了不少粟特人,在這裡卻不能如法炮製了,突厥人、鐵勒人、波斯人都可以重用一些,尤其是波斯人可以委任爲地方官。至於,突厥人、鐵勒人包括各雜胡在內,只任用爲將衝鋒陷陣便可……”

秦晉從未如此事無鉅細的交代,想到哪裡就說到哪裡。

也無怪乎秦晉如此,河中是勾連安西與波斯的重要樞紐,百多年以來形勢複雜,就連大食人對此用兵多年,都不曾完完全全的征服這裡,所以神武軍也要慎之又慎。

“丞相,小人認爲,經略河中之要務是築城,只要在幾處關鍵要隘築堅城,控扼住烏滸河與藥殺水沿岸的肥沃土地,就等於在昭武九姓的脖子上套了枷鎖,再也沒有反抗的餘地。”

昭武九姓便是粟特人,只是時人習慣性的稱呼不一樣。

秦晉點了點頭,來到一副畫在羊皮紙上的地圖前,這是老波斯王扎馬斯在昏陀多時繪製的河中地圖,雖然簡陋,但上面的信息卻十分豐富,其中就包括許多東西商路的必經之地。

“你來說說,大城建在何處,方便經略河中各部粟特人?”

周文遇顯然對河中的局勢頗有些瞭解,他的手指掠過烏滸河向東北劃去,最終停留在了烏滸河的一條支流那密河附近。

“這裡有康國的薩末鞬城,米國的鉢息德城,土地肥沃,又是東西往來商旅的必經之地,適宜建城。不過,如選址這裡,只怕康國人和米國人會有所不滿。”

那密水沿岸實在是河中地帶最肥沃富饒的土地,不僅康國、米國,包括何國、安國、曹國等亦在沿岸築城爲都。其中尤其以康國與米國最爲富庶。所以,周文遇才提議在此地築城。

秦晉想了想,便道:

“他們若一心臣服,就不該有非分之想。如果仍有二心,不妨驅虎吞狼!”

只須幾句話,周文遇心領神會,所謂驅虎吞狼正如借刀殺人一樣,策略雖然歹毒了些,可沒有比這代價更小的辦法了。

河中地區早就不是粟特人一家獨大了,這裡有逃亡的突騎施人、突厥人、波斯人、大食人、甚至在北部還有不少可薩人。

隨便哪一方勢力都可以用來當做虎,只看他們與神武軍的遠近親疏了。

周文遇十分清楚,神武軍能夠撥給河中的兵力恐怕不會超過一萬人,他預計只在四五千上下,用這麼少的兵力控制如此廣闊而又複雜的地區,就註定了不可能以優勢兵力橫掃一切,謹慎經營纔是上策。

他遲疑了一下,還是問了最關心的問題。

“不知丞相打算在河中佈置多少兵馬?”

秦晉稍坐思忖,道:

“神武軍擴張的太快,大部分兵力都用來監視大食人,這裡能給你的神武軍,至多隻能有一千人!”

“一千人?”

儘管做好了足夠的心理準備,周文遇還是被這個數字驚呆了。這裡規模稍大的馬匪,規模恐怕也不止一千人呢。

“除此以外,收編的廢太子舊部,可以交由你整編,滿打滿算,湊足一萬人應該不難。然後再由粟特、鐵勒、突騎施等部招募敢戰之士補充不足的兵力,應該綽綽有餘了!”

這還算是個不錯的法子,否則廢太子那些舊部就地遣散肯定是不合適的,都押回長安耗費也將不知凡幾,重新整編加入神武軍正是兩全其美。

突然,周文遇心中一動,便向秦晉提了個要求。

第七十四章 守將欲薰心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禍根已深植第一百二十三章:郎將巧進諫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山窮終有路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波斯波利斯第一千三百零五章:今夜幾人活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呼羅珊總督第六百六十八章:太守甘受戮第一千九十五章:捷報至長安第一百一十八章:此間有春風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開府並建衙第一期前一百四十七章:化險而爲夷第七百五十章:裴嗣欲告狀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南岸的夜襲第四百零三章:天子心難測第九百二十七章:奇哉中護軍第二百三十七章:先生難食言第六百五十八章:左拾遺爲將第八百九十五章:皇帝之廢立第四百五十五章:夜半馬嵬驛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無能爲力也第一百五十七章:胡馬擒飛將第一百四十一章:花開路轉時第三百五十一章:火中成灰燼第七百七十九章:配角成主角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哈里發之眼第九百一十章:戲耍尚悉結第六百六十四章:小吏難遮掩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功虧一簣哉第八十七章:磨劍出偏鋒第四百六十二章:重返長安城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擒賊先擒王第七百零九章:君臣促膝間第六百二十七章:身在夢中邪?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絕路能逢生?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優素福之殤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合併葛羅祿第七百一十六章:天雄節度使第一千二百零一章:爲國散家資第二百二十八章:反目終有日第六百九十五章:亂上又添亂第七百三十五章:烏鴉一般黑第三百七十六章:楊二生死難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盧杞返長安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無能爲力也第九百八十八章:觀摩有感觸第一千二百零一章:爲國散家資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聰明反被誤第八百五十一章:捷報入長安第二百八十六章:天子擂戰鼓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辨華夷之禮第八十九章:有子重情義第一千四十一章:公主突遇刺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馬赫迪落網第一千二十四章:消息動長安第九百四十八章:人心蠢蠢動第七百七十三章:不堪折辱也第八十章:煮酒醉論道第一千一十章:終以怨報德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天公偏作美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商隊先行也第二百五十七章:飛鳥出囚籠第二百八十三章:再無龍武軍第九十章:波瀾又再起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兩軍初遭遇第七百零九章:君臣促膝間第三百一十八章:巧言與重金第二百零六章:臨危有決斷第一千二十二章:抵達張掖城第四百七十四章:秦使君勸進第六百九十二章:舉發謀逆案第八百零六章:敲山震虎也第三百四十六章:大使陰構陷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聰明反被誤第六十章:父子竊竊語第九百七十九章:巧婦難爲炊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庫思老之失第一千二百十二章:再借鬼神力第六十五章:鳥雀有壯志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大仇終得報第三百九十二章:宰相欲投機第七百八十五章:天降橫禍也第九百一十二章:贊普的野心第一百一十五章:天子言又止第九十四章:徒有心事重第五十九章:天子急如焚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奸商有諫言第四十五章:故人今非昨第七百五十章:裴嗣欲告狀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大火亂人心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突然的賭注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優素福反擊第三百五十七章:將軍欲聯手第一百二十二章:大夫將隕身第七百五十八章:山川一片好第九百九十九章:高適的心結第一千六十一章:大哉千牛衛第八百九十二章:吐蕃困長安第二百一十四章:父子將對峙第七百九十四章:援兵求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