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哈里發之怒

南亞次大陸的氣候很適合在冬天用兵,不是很高的溫度,同樣不是很多的雨水。而軍糧不但可以憑藉繳獲自給自足,甚至還會有更多的盈餘。

僅僅一個冬天,神武軍已經完成了戒日王最鼎盛時期都沒能達成的目標。

張元佐在奧里薩等天竺降將的引領下渡過了納巴達河。

早在一百多年前,戒日王曾經對納巴達河南部的遮婁其王朝發起攻擊,但不幸慘敗。從那以後,戒日王朝的南部疆界也就限定在了南亞次大陸中部的這條河流上。

統一北天竺的戒日王朝並沒能持久,在戒日王死後,整個王朝就陷入了內亂和紛爭,最終以宰相阿羅那順的篡位而宣告瓦解。

自那以後,整個北天竺就陷入了各土邦相互攻伐的混亂局面,也再沒有任何一家有能力將其一統了。

神武軍的一部偏師就像秋風掃落葉一樣,橫掃整個北天竺,甚至連讓戒日王都遭受慘敗的遮婁其人也無法抵禦這凌厲的兵鋒。

二月間,張元佐的大軍就已經擊敗了遮婁其的一支由兩萬人組成的軍隊,大舉向納巴達河南部挺近。

到了那裡,北方強悍軍隊最大的敵人不再是遮婁其王朝的軍隊,而是酷熱與雨水。

好在雨季還沒有到來,波斯兵與歸降唐朝的天竺降兵也陸續抵達納巴達河一線。

眼看着即將一戰定乾坤,張元佐卻接到了退兵的命令。

一紙調兵的命令擺在面前,張元佐好生爲難,眼看着就要一戰而竟全功,現在卻要撤離,那些波斯兵與天竺降兵失去了神武軍做主心骨,能夠順利征服遮婁其王朝嗎?

然則,在神武軍中,軍令大如山,就算再不甘心,他也只能領命。

雖然大部偏師都要撤離,但他還是留下了一支大概千人左右的隊伍作爲骨幹,來支持波斯兵與天竺降兵在納巴達河以南的軍事行動。

在南亞次大陸上,隸屬於神武軍的協從軍有庫思老的正宗波斯兵,也有阿布率領的信仰大食教的波斯兵,其中天竺降兵大都是降將奧里薩的部衆。

他雖然沒能如願當上幹陀國的國王,但卻成爲了大唐在本土以外委任的第一批非唐人總督。

另外,來自河中地區的拔汗那人也於天竺的征服之戰中得到了一席之地。

這四股軍隊自從成爲神武軍的協從軍以後,戰鬥力也是前所未有的爆發,所遇之地無一是敵手,他們唯一一次敗績還是奧里薩製造的。

當然,也是一次自滿之後的大意,隨即,奧里薩整頓優勢兵力將擋在南下道路上的敵人一一掃除。

三月的春風帶着幹沙的土味,秦晉摸了摸粗糙乾澀的手背,想必長安此刻應該是春雨如油,楊柳抽枝了吧。

這一瞬間的恍惚,他就恢復了神態,對木鹿城的一戰馬上就要到來。而呼羅珊總督阿巴斯似乎也做好了決戰的準備,他不惜低頭向遠在泰西封的哈里發曼蘇爾請求援助。

曼蘇爾的軍事重心雖然都在西方的羅馬帝國身上,可他還是不能容忍作爲大食腹地的呼羅珊出現強盜。

而且,興風作浪的還是大食曾經的手下敗將唐人。

只可惜,當年打敗唐人的穆斯里姆被處死了,如果此人尚在,怕是隻帶幾千人就能整合那些愚蠢的草原蠻族,再一次擊敗唐人。

阿巴斯的求援信急迫而懇切,作爲這片土地上最有權勢的人,曼蘇爾居高臨下的打量着替堂叔送信的使者。

使者是個陌生人,但舉手投足間無不流露着,這是個見過很多世面的人,在偉大的哈里發面前,還沒有誰能做到面不改色呢!

在帝國境內,就算最勇敢的將軍,哪怕殺人盈野,只要來到偉大的哈里發面前,也會像一隻瑟瑟發抖的老鼠。

不過,曼蘇爾作爲胸懷帝國的哈里發,對使者的“無禮”反而倍加欣賞,仔細的詢問了對方的來歷,這才驚訝的發現,堂叔的使者竟然是個商人。

衆所周知,阿巴斯作爲帝國最有權勢的人之一,對待商人的態度從來都是敵視的,對商人的打擊也不曾有一刻停止過。

不少哈西姆家族的部落酋長都曾向曼蘇爾抱怨過,阿巴斯打擊商人國狠,導致他們的商隊收入也逐年銳減,希望曼蘇爾能夠以哈里發的名義進行干預。

爲此,部落酋長們送來了堆積如山的珍寶和金銀,以求哈里發爲他們做主。

不過,曼蘇爾可不是個爲了蠅頭小利便輕易動心的人。

珍寶和金銀照收不誤,改變阿巴斯抑制東西方商道的策略卻不是現在。

帝國正在對西方的羅馬帝國動兵,在徹底征服小亞細亞之前,還需要阿巴斯這樣王族出身,又能力出衆的鐵腕總督來穩固東方的土地。

呼羅珊每年都會爲帝國提供大量的糧食,是絕對不容有失的。

賽義德看了一眼高高在上的哈里發,這是他第一次見到哈里發,曼蘇爾比想象中年輕了許多,看起來只有三十歲上下,實際上已經是快五十的人了。

他受到阿巴斯的委託,向曼蘇爾求援,希望能夠得到國精銳戰士的援助。

老阿巴斯是個極其自負的人,現在能放下身段來向自己的堂侄求援,可見其境況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程度。

重用和派遣一個商人來向曼蘇爾求援,正是他不得已而改變以往策略的旁證。

當然,在泰西封朝廷內部,阿巴斯並沒有多少盟友,許多人甚至樂於看到這位跋扈的總督陷入窘境之中。

只是這絕非曼蘇爾所樂見到的,

“馬赫迪,你認爲我們該如何對待那些不禮貌的傢伙?”

曼蘇爾在小兒子面前表現的很是和煦,甚至對入侵者的稱呼也僅是用“不禮貌”來形容。但誰都從哈里發如火炬一般的熾烈,老鷹一樣銳利的眼睛裡看到了其中的憤怒和狠辣。

馬赫迪並非曼蘇爾最小的兒子,在他之後還有十六個弟弟,但都很不幸,沒有一個能長到成年便夭折了。

也因此,哈里發對這個長到成年的小兒子格外喜愛

“對待不禮貌的傢伙,就應該用鞋子和皮鞭來招呼他們!”

第二百八十五章:仿長史故事第七百五十一章:秦晉出重手第九百四十七章:選拔新太子第一百五十二章:負荊戲碼足第七百八十一章:誰能做黃雀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自作孽難活第八百三十五章:戴罪將立功第六百九十五章:亂上又添亂第二百七十一章:兄弟再相見第一百七十章:願爲天下哭第三百二十章:肅反捲風潮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驍將王仁禮第七百三十三章:晉王戲淑妃第六百五十六章:宰相的忌憚第九百九十章:竇嘉欲從軍第五十七章:良臣喜復生第三百九十八章:民心不如賊?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返程遇馬匪第二百三十五章:辣手難翻天第八十四章:勇闖龍武軍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化繭已成蝶第九百三十六章:花又落誰家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可薩之盟約第六百三十七章:勸說廣平王第一百二十五章:突有驚人語第三百八十九章:秉燭徹夜談第五百一十七章:城門被衝破第一百零一章:脫險夜深深第一千零三章:清丈土地也第九百六十三章:權貴藏污垢第四百零八章:當頭一棒喝第七百二十四章:佈局心思深第二百三十一章:殘照興慶宮第一百六十九章:名門出虎子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劍指伊拉姆第五百八十章:樹倒猢猻散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軍帳有定策第一千一百六十章:忠實的僕人第三百八十章:鄙視神武軍第一千四百零四章:難逃的宿命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返程遇馬匪第二百三十八章:從此換門庭第三百四十一章:樹倒猢猻散第四百七十七章:冷眼看君行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阿斯塔離營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轉進數千裡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大戰已在即第五百五十四章:反攻終開端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雄獅在溝渠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山壁現絕境第二百三十八章:從此換門庭第八百八十一章:囚室見刺客第六百一十六章:儲君位已定第六十章:父子竊竊語第四百九十一章:驚聞勤王師第八百一十四章:城門驚失火第七百五十四章:奸細來投靠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可薩出英雄第一千二十一章:風雪行惡事第四百二十三章:絕地大反擊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擒賊先擒王第二百三十二章:蠢貨不自知第八十九章:有子重情義第二百二十九章:骨肉爲路人第四百二十八章:燕軍將潰敗第五百八十章:樹倒猢猻散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不是白日夢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驍將王仁禮第五百七十六章:終見曙光起第二百四十四章:再進長安城第八百九十七章:大難各自飛第三百六十六章:天子大封賞第一千一百十一章:末日再瘋狂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雄獅入囚籠第六百零九章:天子的建議第五百零五章:竟是安西軍第二百三十一章:反覆爲難間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狂歡終有期第五百零六章:堅壁又清野第八百三十八章:最後的掙扎第一百三十九章:事發有反覆第四百零八章:當頭一棒喝第一千二百零八章:兵臨方心驚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攻略昭武地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返程遇馬匪第二百三十一章:反覆爲難間第三百九十九章:宰相顯頭角第七百四十二章:唐將甘赴死第一百七十六章:玉人失芳蹤第一千六十七章:暴起刺少府第八百零五章:心如虎狼者第一百九十一章:脫運又交運第一百一十章:相公欲離間第一百四十三章:波瀾復起伏第三百七十四章:二位合一體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可薩汗來使第七百五十八章:山川一片好第九百零二章:秦晉抵潼關第八十七章:磨劍出偏鋒第六百四十五章:大夫亦懼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