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聲名傳坊間

大唐天子李隆基對這個妹妹看起來甚爲照拂,甚至允諾可以在合適的時機,加封裴濟之爲開國縣侯。楊國忠暗暗腹誹,在這之前,天子對霍國長公主爲子求封爵,可是持消極態度的,今日竟一反常態,看來也是年歲大了受不住這女人的眼淚。

這個答覆讓霍國長公主很滿意,又抱怨了幾句後,便知趣的起身告退。她不是個不知道分寸的人,天子與宰相議事,還是少旁聽的好,否則給人留下了有心干政的印象,那就是自取禍事。

也正是一直以來知進退的原因,霍國長公主才得以在天子面前長久恩寵不斷,否則豈不見死在天子手下的親生兒子,又何況他這個妹妹呢!

霍國長公主離開後,李隆基的面色立時就變得越發陰沉,悶坐了好一陣,才低聲道:“說說,何以處置崔氏?”

楊國忠在來大明宮的路上就已經打好了腹稿,在天子的心中任何事都沒有江山重要,因此要保證崔安國不瘋狗亂咬人,唯一的辦法只有一個字,那就是“拖”!

崔安國比旁人有一個優勢,那就是生在了一個好人家,有着強大的家族做後盾,若從這裡入手,或許還有可爲。

“臣建議,當立即將崔安國交付有司審訊定罪,其於城中家產,子女一律籍沒……”

然而天子卻一言不發,一雙因爲蒼老而呈三角形的眼皮底下,眸子裡射出了寒若冰霜的光芒。

這等處置辦法原本就有現成的例子可循,但天子親自召見卻絕不是想聽楊國忠說這些廢話。崔安國事涉刺殺大臣,現在又鬧出了這等鬧劇,還被抓了現形,亂了京城人心,該如何收拾?

楊國忠身爲宰相,京城被攪合的人心惶惶,必然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天子其實已經有幾分慍怒,是在向楊國忠興師問罪,而不是真正想聽他對這次突發事件的處置辦法。

體察到天子心思的楊國忠心中恍然,卻無可奈何。他在來大明宮的路上,事先假設了各種可能,也想了各種應對辦法,卻獨獨沒想到,天子竟然是要興師問罪。

楊國忠畢竟深爲了解天子的脾氣秉性,若是換了旁人可能此刻還要爲自己辯解幾分,而他卻從軟榻上起身,來到天子面前匍匐跪倒,“臣知罪,請聖人責罰!”

大臣的乖乖認罪,往往有很大的機率會換來李隆基的寬大處置,從而不至於徹底罷官奪職。

當然,李隆基今日對楊國忠加以顏色,也絕非是生了罷相的心思。如果罷掉了楊國忠的相位,倉促之間還找不到既有能力又可堪信任的人接替他位置,否則未嘗不會以他人取而代之。

雖然,李隆基近來對哥舒翰大爲提拔重用,可在內心中還是隻用其能而不用其人。楊國忠則與之正好相反,能力上雖然差了不少,但畢竟是皇貴妃的族兄,又在朝中根基淺薄,所以用此人爲相既不用擔心他成爲權臣尾大不掉,又因爲有皇貴妃的原因而不用擔心他勾結太子有不臣之心。

李隆基是個極聰明的人,任命宰相都有着很強的目的性,前半生他力圖光耀大唐,任用的都是些治世能臣,如早期的姚崇宋景,中期的宇文融張九齡等人,這些人很多都不是那種趨炎附勢之徒,但都有着首屈一指的幹才,使得大唐蒸蒸日上,國力一日強過一日。

到了開元末年以後,大唐國力極盛,四夷來朝。他的心思也從銳意進取轉變到了及時行樂上,於是李林甫這種善於鑽營而又趨炎附勢的人便成了宰相的最佳人選。

事實上,李林甫真是一個讓李隆基十分省心的宰相,既會揣摩聖心,又能力不俗,只可惜花無百日好,人無百日紅,再貼心的寵臣也有失寵的一天。所以,李隆基就像丟掉一雙穿久了的鞋子一樣,放棄了垂垂老矣的李林甫,而選擇了同樣善於鑽營又趨炎附勢的楊國忠。

這些宰相們,姚崇宋景也好,李林甫楊國忠也罷,在李隆基的眼裡都是隨時可以替代的棋子,別看他們爲相時可以禮絕百僚,權勢滔天。李隆基只要一句話,就可以讓他們什麼都不是,對它們的地位,財產,乃至生命都可以予取予求。

要做一個合格天子,就不能過分依賴臣子,否則就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事實上,李隆基對待自己身邊的臣子,也的確是秉持這個原則。然則他畢竟老了,在邊將節帥的任用上,就難免出現了這種過分倚重而又不恩威並施的錯誤。

安祿山就是李隆基由於他的怠政,懶政而一手催生出的怪物。當李隆基明白這一點時,爲時已晚。其實早在一年前,身爲天子的李隆基就已經意識到了安祿山已成尾大不掉之勢。

可他還是太過老邁,已經沒了足夠的精力和魄力來剷除這種邊將隱患,因爲如此做將有很大可能造成叛亂,這是天子所不希望見到的。

結果在收買、猜忌與得過且過中,安祿山還是不可避免的造反了,而且還一鳴驚人,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攻克了東都洛陽,沉重打擊了李隆基四十餘年太平天子的自信,使得他威望與聲明都大爲受損。

失去自信的李隆基,對臣下的忌憚與猜忌也於現在達到了頂峰,處置高仙芝和封常清是如此,提拔重用哥舒翰的同時,而對屢屢昏招迭出的楊國忠又保持應有的恩遇,也未嘗不是時刻保持對哥舒翰的鉗制之法。

看着面前戰戰兢兢的楊國忠,李隆基暗歎了一聲。

“起來吧,知罪就好,長安再也禁不起折騰了,誰再敢胡作非爲,朕畢定追究到底,下去吧!”

看似輕描淡寫的一句話後,李隆基連說話的機會都不給楊國忠,就將他打發了出去。

楊國忠出了大明宮,冷風驟起後,才驚覺滿身衣衫已經被冷汗打了個透溼。

至於崔安國的案子,他哪裡再敢摻着私心到天子那裡去說項?燙手的山芋既然在京兆府少尹王壽的手裡,就讓他去頭疼吧。

回府之後,楊國忠以身體抱恙爲由閉門謝客。京兆府少尹王壽便在此時登門拜訪,楊國忠連府門都沒讓他進,只讓家奴傳了句話,一切依照唐律審訊處置崔安國射殺裴濟之一案。

京兆府少尹王壽離開永嘉坊後,居然不知哪根筋搭錯了,於當天夜裡大索全城,抓獲與崔氏有關聯的親朋故舊百餘人,投入大牢中。

一夜之間,長安城中百姓們紛紛拍手稱快,就連霍國長公主都遣了家奴給王壽送了一箱子重重的大禮。

這樁公案在坊間流傳開去以後,卻傳的又變了樣,都說是身爲神武軍中郎將的秦晉在背後做了手腳,崔安國才落得今日下場。由此,秦晉的狠辣之名也在朝野中流傳開去,若再有人打算動一動秦晉,只怕也要三思而後行了。

除此之外,人們也都在瞪大了眼睛等着看好戲,秦晉既然是個不肯吃虧的性子,哥舒老相公奪了他一手帶出來的新安軍,想必這位中郎將也一定還有後招應對。

豈料好戲並沒有看成,秦晉竟心平氣和的做了交接,並沒有與咄咄逼人的哥舒翰生出半分齟齬。很快,坊間又開始風傳秦晉欺軟怕硬,哥舒老相公根基雄厚,又深得聖眷,自然不敢捋虎鬚了。

這些風言風語傳到秦晉的耳朵裡,他不過是付之一笑,反而是陳千里、契苾賀等人憤憤不平,大罵哥舒老賊不是東西。

哥舒翰明日即將離京趕赴潼關,秦晉擔心的則是天子如何處置高仙芝。這些日子以來,天子出人意料的平靜,沒有對潼關駐軍做半分調整,鄭顯禮認爲天子可能默許了當前局面,不想再大動干戈,而秦晉卻另有預感,這不過是暴風雨前最後的平靜而已。

現在的長安,消息似乎也極爲閉塞,關於河北的戰局更是傳言紛紛,有人說叛將史思明帶着蕃胡叛軍北上以後打了幾個勝仗,眼看着就要橫掃河北全境。

也有人說封大夫率兵在太行山一帶打了幾場勝仗,形勢的發展於朝廷已經愈發有力。盤踞在洛陽的叛軍沒有繼續向潼關進兵,大舉報復先前的慘敗,就是佐證。

關於戰局的消息傳的很亂,一時間難辨真僞,不過有一則消息確是切切實實的。那就是他們在潼關外崤山點燃的大火已經熄滅了,大火燒了七天七夜,燒掉了數不盡的山林草木,也燒死了不計其數的飛鳥走獸。而崔乾佑所領的幾萬叛軍,除了向唐軍投降的一部分以外,所餘絕大多數人也都在崤山間死傷逃散的化整爲零了。

與此同時,換來的代價也是極爲慘重的,包括弘農郡陝郡的方圓百里之地已經盡爲一片焦土。

然則不論如何,叛軍的兵鋒畢竟受到了重挫,如果河北道的戰況傳言屬實,也許明年今日就已經克復了叛軍的作亂之地。

所有人的判斷都十分樂觀,包括秦晉在內,也覺得他所熟知的歷史似乎已經發生了改變。

第一千一百四十章:異域勝唐朝第九百四十二章:權相終伏法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轉進數千裡第四百零九章:入軍爲隊正第六百二十四章:大夫生負疚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無名河邊計第五百八十六章:胡將再振作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逃出亂兵營第一千二百零二章:色厲內荏哉第一百七十一章:天子厭張韓第四百六十五章:後繼豈無人第七百五十章:裴嗣欲告狀第四百三十一章:大破蔡希德第一百八十五章:使君壯膽氣第七十四章 守將欲薰心第一千一百七十章:張掖之憂慮第八百二十九章:心腹皆反之第七十二章:胡酋怒無常第二百七十章:天子心難測第一千二百三十章:暴雨催憂鬱第一千六十二章:仲春遲改元第八百八十九章:太子西逃路第三百五十三章:河北起波瀾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另立一小國第四百章:君臣誠可恨第一千五十三章:面見聖天子第三百八十五章:直搗絳縣城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路在哪一方第五百三十九章:叛將心思苦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較量初失利第八百八十三章:引出神秘人第六百七十四章:朽木難堪任第一百七十九章:深宅有洞天第二百一十九章:太子悲良才第六百四十九章:虛驚又一場第一千三十八章:巴結反成拙第一百零五章:使君心頭怒第五百八十一章:兵潰如山倒第三百六十三章:一戰解危機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丞相已親臨第六百五十四章:大夫的心思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敲山欲震虎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輕鬆便取勝第三百八十一章:密使生波折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族人的牽絆第一百七十五章:激將爲軍心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援兵向東去第一千零九章:獨孤倓求救第一千一百零六章:父子自相殘第一千六十章:神武軍長史第八百二十五章:攻心方爲上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意奪大纛旗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殿下非無能第五百七十五章:架在火上烤第六百四十九章:虛驚又一場第一千二十二章:抵達張掖城第十二章:沙場碎鐵衣第五百一十五章:語驚朔望朝第三百四十五章:大使生暗心第一百一十三章:聰明反被誤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欲殺大親王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湟水有鄯城第一千三百八十章:願做忠僕人第一百二十三章:郎將巧進諫第九百三十一章:兩相爭熟強第一千五十一章:杞人之憂天第二百五十一章:獄中有生死第十九章:胡將引兵來第五百八十六章:胡將再振作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亂臣賊子也第七百一十四章:內監又反覆第六章:默默以苟生第八百四十五章:雙喜臨門否?第五百二十四章:不謀卻相合第八百三十六章:勸降卻徒勞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莫名的使者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終於要離開第九百六十二章:神武軍改制第一千二百一十章:攻堅顯神威第一千六十八章:心累方回家第一千一百零五章:敢死破敵陣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優素福野望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收降葛羅祿第一百五十六章:捷足又先登第六十一章:有女爲君憂第九百三十四章:無奈自相殘第四百八十二章:大夫亦妄爲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大食吐火羅第二百七十九章:未雨先綢繆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西征先鋒軍第一千一十八章:軍法與人情第四百五十七章:危機重重生第二百八十三章:再無龍武軍第一千四百七十章:連吃閉門羹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忽聞叛亂至第一千一百零三章:刻舟求劍也第一千三十四章:遭遇遣唐使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時機已成熟第三百九十章:胡將生詭計第八百四十五章:雙喜臨門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