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十五章:捷報至長安

鄭敬經過了最初的尷尬之後,也意識到了自己剛纔那道軍令的不合理之處,馬上又將注意力投在了城牆內側堆積如小山一般的木料石塊,這些都是應付守城之物,他上前去打量了一圈,心中卻有些打鼓。

靠這些木料石塊能守得多久呢?鄭敬又扭頭看了看面色灰敗的封常清,以及他身邊那些隨從,不禁又多了幾分信心。這些人能在短時間內,將范陽城內原本將近一盤散沙的軍心收拾的服服帖帖,其能力還是可見一斑的。

“擊鼓!”

裘柏忽然高喝了一聲,將鄭敬嚇了一跳,他現在的身份是監國衛率長史,又被史朝清委以重任,自然“有權”指揮城上各部守軍作戰。鄭敬咂了咂嘴,忽然發現自己的位置很尷尬,無論在能力或是膽識上都不如這些人,與其爭着表現而丟醜,不如老老實實的縮在後面,等着現成的勝利就是。

城牆上戰鼓隆隆錘響,城下的戰兵作爲填命的肉牆不被報以多大希望,雖然初接戰時,有大批人四散奔逃,但留下來的一小部分還是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戰鬥力。

這一點,就連封常清都有些吃驚,看來幽燕之兵的強悍,真乃是冠絕天下的啊。他在暗暗的想着:如果當初鎮守洛陽時,他所率領的兵馬能有這種水準,怕也不會敗的那麼慘。

城牆上的戰鼓聲又進一步的激發了城下戰兵的戰鬥意志,抵抗開始變得激烈而又悲壯。一批批無路可逃的戰兵不是力戰而死就是被逼向身後的壕溝,縱身而下。

攻城的史朝義部叛軍採取了分段進攻的方式,只在關鍵處突進到乾涸的護城河邊,傾倒土石以將護城河干涸後形成的壕溝填平。與此同時,大量的攻城器械被推進到了護城河邊緣,這其中就包括牀弩,牀弩的箭矢足有成人手臂粗細,長丈餘,用絞車繃緊弓弦後,射出去便直直的沒入夯土城牆牆壁之上。

如此,一支又一支的牀弩箭矢插在了范陽城的夯土城牆之上,這個時代的城牆清一色均以夯土築就,築成後牆體堅硬堪比鐵石,但卻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怕水,一旦被雨水或是河水浸泡,時日一長就會有坍塌的危險。

這一點,稍有點打仗常識的人都知道,眼看着腳下城牆被牀弩箭矢釘的刺蝟一般,心裡便大是不解。今年眼看着是大旱之年,到現在居然也沒有一場雨。又指望什麼來水淹城牆呢?

如果連降暴雨,再加上水泡,深深沒入城牆的牀弩箭矢就會將水引入牆體內部,加速城牆的坍塌過程。然則,現在連一滴雨水都沒有,就算將牆體插滿了箭矢,也不會對范陽城牆造成多少影響,充其量是難看了一點,看着有些可怖而已。

看來史朝義的叛軍每每攻城都會按照一定的套路行事,鄭敬雖然只是鎮軍的鎮將,但也多少了解一些精銳戰兵的作戰方式。

“護城河被填平以後,攻城戰就會正式開始,傳令各部隨時做好準備!”

裘柏沉聲傳令,別看他在河東神武軍中只是個小小的司馬,卻從天寶十五年開始就參加了大大小小部下五十次的防守戰。因爲河東神武軍向來以守城爲主,所以防守而言,他的經驗也豐富至極。

派往各段城牆瞭解情況的軍卒也陸續返回,其中面對攻城壓力最大的方向位於城北。一行人便離開了西段城牆,而趕去了北段城牆。剛剛轉到了城牆北段,便能聽到異常激烈的呼和吶喊之聲,顯然這裡的戰鬥要激烈的多。

攻城戰時,雖然攻方在擁有優勢兵力的情況下會發動全面攻城,但還是會挑幾段城牆作爲重點攻擊的位置。很顯然,北段的城牆就被史朝義部叛軍選做了重點進攻的位置。

鄭敬向城外忘了一眼,差點被嚇的靈魂出竅,原來一整段的護城河居然都已經被填平了。大量的攻城器械竟有一眼望不到盡頭的架勢,不少雲梯甚至已經靠上了范陽城牆。

攻城的史思明部叛軍有節奏的喊着號子,像潮水般,一浪猛過一浪,涌向了范陽城牆。

鄭敬不過是個小小的鎮將,何曾見過這等駭人的場面,不免有些驚慌失措,失聲道:

“這,這可如何是好?”

裘柏卻依舊是一副平靜的面孔,這些年他見過的駭人場面已經數不過來,河北叛軍攻城的套路也早就諳熟於心,這些大型攻城器械看着多如牛毛,但這只是攻城戰的開始,想要攻下城高池深的堅城,沒有十天半月,甚至三兩個月,是不可能的。除非,想到這裡,他看了看身旁臉色灰敗的封常清,他實在想不明白,當年的洛陽城爲何會在短短的幾天內就失陷了,洛陽作爲大唐東都,其城牆甚至比長安還要高還要堅固,城內含嘉倉所儲存的糧食足夠滿城軍民吃用十幾年,就算守城的兵馬是臨時拼湊起來的烏合之衆,也不至於在短短几天內就失陷了吧?

不過,那些都已經成爲前事,現在關鍵在於范陽絕對不能在短短几天內,或是十幾天內失陷。裘柏暗暗想着,他要將范陽當做一顆釘子,狠狠的釘在河北,將河北諸路叛軍牢牢的吸引在城下,將這些虎狼之師徹底折磨成疲敝之師,到那時神武軍大軍開到,就可以從容的摘果子了。

念及種種,裘柏的臉上竟閃過一絲異樣的笑容,但這一絲一閃即逝的笑容還是被鄭敬發現了。鄭敬不免暗暗嘀咕,這個裘柏究竟在想什麼……

……

數千裡之外的長安,隨着接連不斷的快馬馳入城內,來自河東、河北的軍報也陸續被送抵了秦晉的案頭。

顏真卿那裡的情況在秦晉的預料之中,大批的流民一定會成羣的涌向德州一帶,只要神武軍民營按部就班的進行收編安撫,即便會損失一些流民,但總會有結果的。令人意外的情況則出在河東,準確點說是滯留在塞外的封常清殘部,帶來了驚喜。他們居然成功的混入了范陽城,並且將史朝義部叛軍成功的牢牢吸引在城下。

“果然是老天助我大唐,史賊內訌,正可趁此時機一舉克復河北,徹底將叛賊剿滅!”

第五琦興奮的一砸案頭,騰地站了起來。

近日,秦晉爲了方便與政事堂溝通,已經將辦公之所移到了皇城之內。所以,第五琦每日都會到秦晉這裡小坐一陣,以溝通當日的政務。今日正巧,剛剛落座,來自河東的軍報就到了。

一切順利的出人意料,第五琦興奮的在屋內來回轉着圈子,甚至忘記了在秦晉面前這麼做是很失禮的一種行爲。

秦晉待人向來寬和,這種小事也從不放在心上,只微笑着看第五琦激動的轉圈子。不過,第五琦轉了幾圈之後馬上就平復了下來。

“河北道的戰事年內可定,河西道的戰事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秦晉點了點頭。

“河南、河東之兵兩面夾擊,河北道諸部叛軍命不久矣。不過,出兵卻不能急在一時,須得平原郡流民徹底收編完畢。否則,那就是一個隨時都可以爆發的隱患!”

秦晉的話讓第五琦吃了一驚,他馬上就意識到,秦晉令河南的神武軍徘迴於黃河沿岸,其目的也許不僅僅是爲了北上擊賊,恐怕也是在監視着以德州爲中心,聚集的上百萬流民吧。

一念及此,第五琦心中不禁凜然,百萬流民嘯聚一起,稍有個風吹草動,流民恐怕就會邊做流賊。原來,秦晉令河南神武軍徘徊在黃河沿岸,定是隨時做着流民變流賊的準備吧。

“難道河北道的流民還有生變只可能嗎?”

秦晉道:

“如果處置得當,應該不會出什麼意外,顏真卿作爲河北道巡撫倒是稱職,只要開赴河北的民營能夠按部就班的達成計劃,應該不會出現什麼紕漏。大軍在側,也是迫不得已,以防萬一!”

所以,秦晉一直在等,等着河北道流民處置的七七八八,局勢已定之後,河南神武軍沒了後顧之憂,自然可以大舉北上,與河東道盧杞的兵馬夾擊史朝義部叛軍了。

“顏真卿的軍報上說,史思明應該是被史朝義困在了苑鄉小城內,不知何故,只圍而不攻。史思明所部也俱被史朝義分化瓦解收編,或許咱們還可以在這裡做點文章!”

“苑鄉?不就是戰國時沙丘宮故地嗎?難怪,難怪……”

第五琦驚奇的嘖嘖連聲。

“也不知是誰給他出的餿主意,居然想要模仿公子成活活餓死趙武靈王,這不是刻舟求劍嗎?”

第五琦絲毫不掩飾自己對史朝義的不屑和嘲諷,的確,史朝義最正確的選擇就是立取史思明性命,以消除一切隱患和不確定的因素,如此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集結河北道所有可以團結的各部兵馬。

可史朝義偏偏在苑鄉耽擱了旬日功夫,又不肯對史思明痛下殺手,也許這就是封常清所部得以順利混入范陽城中的外部原因之一吧……

第四百七十四章:秦使君勸進第六百七十五章:永王的覆滅第八百八十章:天使突遇刺第五百一十二章:直入風陵關第三百三十四章:危機如形影第一百一十八章:此間有春風第四百零九章:入軍爲隊正第三百四十七章:天子終無力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路在哪一方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哈里發之眼第一千五十八章:虛驚又一場第二百二十三章:黃粱無一夢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丞相忽遇刺第一千一百六十章:忠實的僕人第八章:雪暗凋旗畫第五百一十七章:城門被衝破第八十九章:有子重情義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思緒轉長安第七百二十章:苦果何須嘗第八百六十九章:蟲孃的爭執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絕命只一戰第七百零二章:神威火牛陣第九百二十九章:分崩又離析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時機已成熟第五百八十一章:兵潰如山倒第八百四十三章:大夫終進城第一百五十四章:功虧一簣哉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化繭已成蝶第一千四百零一章:雄獅豈甘心第四百四十二章:血戰風陵關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草原有雄鷹第二百三十三章:君臣再相見第一千三百八十章:願做忠僕人第五百三十六章:天子欲調兵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抵達那密水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叔侄的雄心第八百三十二章:雞飛又蛋打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阿巴斯之敗第一千二百零六章:一怒心頭熱第八百二十二章:滾滾的濃煙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南岸的夜襲第四百章:君臣誠可恨第二百六十七章:使君巧計策第一千四十章:閒人自討苦第八百三十一章:小人雙計議第四百六十八章:宗正卿發怒第六百二十八章:東都忽內訌第一千三百章:馬赫迪之怒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戰場生退意第八百三十章:生懼欲遷都第六百零四章:兄弟鬩於牆第九百六十七章:沉着慢處置第四百七十七章:冷眼看君行第六百三十六章:兄妹的對話第一百四十三章:波瀾復起伏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可薩汗來使第六百二十三章:民心未必齊第一百九十四章:力敵軟腳雞第九百一十五章:浪蕩且迴旋第二百零九章:一肩挑天下第二百八十六章:天子擂戰鼓第一百八十五章:使君壯膽氣第二百九十二章:究竟誰中計第一百八十九章:狼狽再爲奸第九十三章:無聲勝有聲第八百五十八章:大哉神武軍第三百一十六章:暗中有款曲第四百四十五章:期盼平安火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探唐兵虛實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優素福反擊第二百三十五章:百姓齊聲討第一千二百零三章:木鹿城慘劇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堂兄尋上門第五百六十九章:侍郎的心思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暴雨欲來也第一千八十章:初探識端倪第一千八十四章:三人有激辯第二百二十八章:反目終有日第二百四十八章:天子積威重第九百零三章:欲使其瘋狂第二百六十八章:結交觀軍使第一千二百六十章:木鹿城之失第三百八十四章:算計反算計第二十七章:不知絆人心第二百四十六章:心生蛇蠍計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心念十八轉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深入圈套中第五百六十五章:天象有異常第一百二十六章:生死一念間第四百六十三章:李唐命猶在第三百二十三章:斷皇甫後路第四百六十三章:李唐命猶在第二百六十四章:長安將東去第三百四十一章:事有大轉機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以夷制夷也第七百五十九章:殺與不殺間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阿斯塔離營第一千五十章:伴君如伴虎第八百七十二章:大夫突遇刺第一百六十七章:演武爲角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