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反擊方法

品圳衆個份卜。不管奧康納說什麼都改變不了美國率朱隊聯縱武器的事實。

問題是,就算美國使用了核武器,又能怎麼樣?

情況不但比想像的嚴重,還要比李一帆說的嚴重。在這波由十八架礬轟炸機與四十四架一刀起的戰略打擊中,美軍投下一百六十枚炸彈、命中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七,摧毀各類目標一百一十八個,包括分佈在甘肅、河北與湖北的七十處導彈射井,個於大西南與大西北的兩處導彈基地,二十四輛公路機動部署的導彈射車,一座戰略核潛艇基地與數座核武器庫。

雖然美軍沒能炸掉全部核武器庫,但是中國大6已經喪失了戰略打擊能力。

倖存的導彈中,射程最遠的也就只有三千五百公里,最多能夠打到關島,而且數量只有幾枚。

空軍的轟炸機早就參與臺海作戰,一直分散部署,沒有遭到打擊。問題是,即便是最新的“石裝滿燃油、只攜帶一枚核炸彈、做單程飛行也到不了美國本土,最多隻能用射程過一千五百公里的戰略巡航導彈攻擊夏威夷或者阿拉斯加。這些度慢得出奇,沒有隱身能力的轟炸機能不能突破美國的防空網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不管大6當局是否承認,遭到轟炸之後,戰略打擊能力降到了最低限度。

雖然沒有完金喪失,但是也好不了多少。

更重要的是,這也僅僅是第一輪戰略打擊之後的事情。

陳必時與李一帆乘坐的商務飛機降落在北京郊區的空軍基地上的時候,美軍的第二輪戰略打擊開始了。這是一輪純粹性的補充打擊,充當主力的不是2與,而是舊與潁右,也沒有使用核武器,主要使用各類射程過一千二百公里的巡航導彈,只在打擊沿海目標時使用了射程在兩百公里以上的防區外彈藥。

與第二輪戰略打擊同時進行的,還有由美國海軍主導的,針對大6部署在東南沿海地區遠程炮兵與戰術導彈部隊的戰術轟炸。除了空軍的部分邏負責奪取制空權之外。執行轟炸任務的全是海軍的戰鬥機。

隨着中程彈道導彈部隊遭到轟炸,部署轟炸機的空軍基地遭到打擊,大6幾乎徹底喪失了戰略打擊能力。

毫無疑問,照這個趨勢展下去,美軍遲早會對大6的戰術核武器下手。

擺在大6決策者面前的問題非常現實,那就是要不要進行反擊。以及以何種方式進行反擊。不管結論如何,留給大6進行反擊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因爲無法直接打擊美國本土,所以在第一個問題上就出現了嚴重分歧。

以當時的情況,因爲無法打擊美國本土,甚至很難威脅到屬於美國的關島,所以進行戰略反擊的話,只能將矛頭對準美國的海外軍事基地與在戰場上活動的美軍。

雖然軍方最先提出用中子彈對付臺島上的美軍,比如攻擊桃園縣城或者楊梅鎮,但是這一提議立即就被高層否決,因爲在這些美軍集中地區也有不少的臺灣同胞,即便中子彈不會造成嚴重的放射性污染 破壞半徑也非常有限,也會造成大量平民傷亡。讓這場已經對大6非常不利的戰爭變得更加不利。

在軍方的堅持下,這一提議被暫時擱置起來,沒有徹底否決。

不能在臺島使用核武器,只能打擊美國的海外軍事基地。因爲韓國沒有參戰,又不能冒險引朝鮮戰爭,所以只能打擊位於日本的美軍基地,即沖繩島上的嘉手納空軍基地、普天間航空站、那霸軍港,以及位於東京灣的橫須賀軍港。

不管是沖繩、還是東京灣,人口密度都非常大,別說使用幾十萬噸的氫彈,哪怕是使用幾萬噸的原子彈,都會造成無法估量的嚴重後果。要用的話,就只能使用中子彈。問題是這些目標都是軍事基地,美軍已經進入最高戰備狀態,用中子彈去攻擊早有準備的軍隊不會有太大的效果。

更重要的是,這等於直接打擊日本!

既然要打擊位於日本的美軍基地,爲什麼不直接對日本進行戰略打擊呢?

從政治上講,用中子彈打擊嘉手納空軍基地與用氫彈摧毀東卓的意義完全一樣,都是針對日本的戰略打擊。

因爲日本已經參戰,與美國承擔同樣的戰爭責任,所以有理由對日本進行戰略反擊。

問題是,這會引起多麼嚴重的後果?

日本的科技實力衆所周知,沒有任何人懷疑,加上近些年來,日本一直以和平利用核能爲由從法國、英國等歐洲國家大量進口核廢料,其囤積的核廢料經過提純之後。足以生產一萬枚原子彈。

十多年前,日本右翼份子就叫囂,能在一個月之內生產

保守估計,以日本的實力,最多一週就能製造出一顆“髒彈。”二十天之內就能製造出第一顆當量在兩萬噸左右的原子彈,最多兩個月就能製造出第一枚氫彈,並且將原子彈實戰化。

對日本進行核打擊,只會產生兩種結果。

一是美國爲了確保在西太平洋地區的霸權地位,按照美日同盟條約,用核武器對中國大6進行更大規模的戰略打擊,而且是懲戒性的戰略打擊,打擊目標會又軍事目標擴大到重要的戰略基礎設施。

二是美國不願意出手,日本以保衛國家安全爲由,名正言順的研製與生產核武器,由此邁入核國家行列。雖然早已擁有核武器的巴基斯坦沒有成爲大國,但是日本擁有強大的綜合國力,只需要加上核武器就能成爲世界大國。

兩種結果,都對中國沒有任何好處。

問題是,如果不進行戰略反擊的話,對中國又有好處嗎?

暫且不說國際社會會怎麼看,以及美國會不會擴大打擊範圍。有一個問題就足以讓高層在做出這個決策的時候三思了。那就是,對美國的戰略打擊不採取任何迴應,肯定會讓日本覺得中國好欺負,從而變本加厲。

因爲美國已經答應給日本鬆綁,加止前些年由釣魚島爭端引的民族情緒,所以只要日本政府認爲能夠在這場戰爭中撈到更多的好處,就會積極行動,通過輿論、宣傳等等方式再次鼓動民族情緒,爲擴大戰爭規模打下基礎。

結果可想而知,即便美國適時收手,中日決戰也在所難免,而且是在大6上決戰、而不是在日本列島上決戰。到時候,不管打成什麼樣子,日本都不會是最後的受害國,真正受到損失的是中國。

也許有人會說,日本輸掉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就不可能再次打敗中國。

問題是,從甲午戰爭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整整過了半個世紀,而在這漫長的五十年間,只有不到五年是日本從巔峰走向徹底戰敗,而在此之前的四十五年,都是日本在亞州大6上興風作浪,受苦受難的絕對不是日本人!

歷史重演的話,也許前期的煎熬會不止四十五年!

在要不要進行戰略反擊的問題上,政治家與軍人的觀點完全一致,即肯定要進行戰略反擊,只是在反擊手段與方式上值得商椎。

軍人的主張很直接,那就是用核彈轟平日本。

就連劉誠志總參謀長都認爲,至少應該用核彈頭幹掉一座日本的大城市,比如神戶、大除或者名古屋,並且做好全面開戰的準備。這麼做,實際上是在與美國賭膽量,即美國有沒有膽量爲了日本打一場全面核戰爭。雖然中國沒有能力幹掉美國,但是有能力幹掉日本,也有能力用核彈頭造成全球性災難。

當然,沒有哪個政治家同意這麼做。

原因很簡單,這麼做有什麼好處?

即便不考慮個人小集體或者集團利益,從國家與民族的高度出,在周邊地區隨便使用核武器,而且是在臺風頻的季節使用核武器,肯定沒有任何好處可言。別的不說,任何吹向大6的放昧性雲層都能導致一場災難。

在政治家看來,要反擊,但是不能冒險。

會議上,就有人提出,應該在海底使用核彈頭,在西太平洋製造海嘯,用海嘯襲擊日本本土,從而對日本進行戰略反擊。

這個提議確實很有誘惑力。

因爲受到第一島鏈遮擋,所以生在西太平洋上的海峽不會對大6造成嚴重威脅,甚至不會對臺灣造成多大威脅。只要爆炸點合適,引足夠大的海峽,就能對日本列島的南部海岸線造成嚴重衝擊,而日本的大城市與人口主要就集中在南部海岸線上。

問題是,這個提議存在很多現實中難以解決的問題。

先是攜帶了足夠當量核彈頭的潛艇都完蛋了,而沒有完蛋的潛艇又很難在美日海上反潛力量的封鎖下進入西太平洋。只能使用彈道導彈,向西太平洋海域投擲核彈頭。導彈射升空之後,很容易被現,也很容易被對方計算出彈道。只要美日現導彈的落點在西太平洋上,就能做出準確判斷,從而出警報。海嘯的度再快,也不會比無線電波快。只要日本及時進行戰略疏散,就能控制住人員損失。

如果沒辦法幹掉多少日本人,戰略反擊還有什麼意義?

當然,這麼做,也給了美日擴大戰略打擊規模與戰爭規模的充足理由。

直到這個時候,陳必時才提出了他的想法,也是討論到這個時候,唯一具有可行性的反擊方法。

第18章 以少勝多第9章 以進爲退第65章 陰差陽錯第27章 直面難題第77章 彈盡糧絕第140章 戰場降溫第158章 大雪封山第47章 城市遊擊第151章 來勢洶洶第36章 巨大漏洞第20章 火力打擊第159章 另類戰鬥第65章 陰差陽錯第158章 大雪封山第120章 趁熱打鐵第70章 地面救援第144章 現實難題第177章 戰略謀劃第158章 出其不意第60章 一飛沖天第96章 新任司令第36章 進攻受阻第69章 生死之外第78章 關鍵戰役第169章 百團大戰第82章 恰準時機第53章 關鍵一炮第10章 誰主沉浮第2章 戰場小兵第12章 戰略反擊第92章 首尾兼顧第153章 親自出手第62章 蓄勢待發第45章 最後一餐第166章 主輔相承第129章 疑慮重重第72章 心理較量第158章 出其不意第43章 不得不打第71章 出敵不意第83章 查漏補缺第114章 游擊戰爭第99章 只要三天第192章 努力爭取第79章 出其不意第72章 心理較量第23章 發動羣衆第153章 親自出手第35章 坦克大戰第53章 強行上馬第21章 決戰南京第40章 壞的開始第125章 縮小差距第115章 先打再談第122章 釜底抽薪第31章 絕不能退第74章 最後選擇第46章 步兵防線第78章 六雷轟頂第166章 主輔相承第69章 一地得失第5章 大局爲重第96章 新任司令第59章 秘密進駐第192章 努力爭取第110章 三個要求第165章 窮兇極惡第37章 南守北攻第16章 親密接觸第83章 破例而行第41章 預備力量第85章 靠前部署第156章 南方戰場第74章 最後選擇第63章 峰迴路轉第31章 千鈞一髮第117章 廢物利用第84章 託人帶信第49章 精確火力第183章 向着勝利第81章 壓軸大戲第114章 重振雄風第21章 強強對抗第38章 關鍵時刻第34章 以攻對攻第132章 全面開打第4章 突然襲擊第145章 大舉增兵第99章 只要三天第182章 特遣小隊第171章 全線撤退第9章 以進爲退第176章 天賜良機第1章 從天而降第33章 野外決戰第12章 根源問題第13章 假戲真做第23章 竭盡全力第18章 以少勝多第137章 只求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