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回 李巖兵投大唐

炎黃七年註定着是個戰爭頻繁的一年,註定着是個天下大變的日子,剛出頭的時候,李自成東征,崇禎在煤山上上吊,大明朝滅亡。

三月份,李無庸誓師伐明,兵鋒席捲,大明朝的糧倉,賦稅重地江南爲其所得,又在南京自稱爲唐王,建立了與大明對立的政權。

而就在前不久,李自成與吳三桂大戰山海關,在雙方激戰時,多爾袞率領後金大軍,以逸待勞,從背後衝出,大順軍大將劉宗敏負傷,大軍也損失慘重,李自成不得不敗退至北京,在北京匆忙即位,然後就快速的退出北京,準備班師回長安。而多爾袞也趁機進入中原。

同年的十月十三日,李無庸部與黃得功部大戰龍泉,擊斃劉良佐,黃得功率領殘部投降唐軍,李無庸於是引大軍直趨杭州城下,準備與史可法部決戰,而史可法見機不妙,在大軍未到前,以重兵殺出重圍,大軍退到湖北境內,與左良玉回合,經營湖北、安徽等地,積蓄實力,以投東山再起。而李無庸控制了整個江南,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省,天下最富裕的地方都納入了唐軍的控制範圍,勢力一時大漲,爲天下之首。

“陛下,聽說李將軍在河南弄的不錯,那些小蟊賊都畏懼副軍師的威名,要麼直接投降,要麼就是畏縮到了山裡,都不敢出來了。副軍師真是好手段。”劉宗敏哈哈的笑道。自從在山海關失敗後,劉宗敏倒是第一次這麼高興,同樣是書生,劉宗敏倒是更喜歡李巖一點。

牛金星眼中寒光一閃,冷冷的說道:“制將軍是河南人,在沒有投入我大順軍的時候,在河南可是個響噹噹的人物,如今又是陛下的部將,回到故里,當然威風了。那些宵小也就不敢鬧事了。”牛金星是有才,但是他的最大缺點就是嫉妒,嫉妒別人的功勞,嫉妒別人的官位,想當初剛進北京的時候,他爲儘快的建立起大順王朝的官僚體系,儘快的讓李自成登基,儘快的讓自己過上開國功臣的癮,對大順軍隊的張揚跋扈、驕傲自滿的情況沒有加以約束,導致了大順軍隊的一些士兵在北京城中胡作非爲,欺負前明留下的官吏;而更是對劉宗敏在吳三桂家中的一切持縱容的態度,也不可能弄到如今的場面了。一般的一個王朝取代另一個王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安撫前朝官吏,這點李無庸做到了,多爾袞也做到了,而大順王朝就不同了,那些王公貴族,哪家有錢,就會引起大順士兵的仇視,這樣一來,大順王朝想不失掉民心都難。可以說大順王朝之所以有今天,牛金星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

“真的有那麼威風嗎?”旁邊的李自成狠狠的皺了一下眉頭,自從山海關失利後,李自成的脾氣變的越來月暴躁了,連劉宗敏與牛金星都害怕。

“聽說…聽說制將軍在河南爲了對付那些蟊賊與豪強,拉起了數萬精兵。”牛金星很老實的說道。雖然話說的也是真的,不過他的這句話說的不是時候。河南局勢糜爛,憑李自成給李巖當時的人馬,別說整頓河南了,就是自保都是個問題,招兵買馬也是必要的。而李自成不這麼認爲,帝王最大的毛病就是疑心了,大將手握重兵更是引起帝王的猜忌,更何況是在沒有經過李自成同意的情況下。

“哼,好大的膽子。”李自成冷哼道,眼中的殺機連旁邊的牛金星都能感覺的到,“傳旨,制將軍李巖,極其夫人紅娘子私自招募兵馬,圖謀不軌,聖旨所到之日,着其二人自裁。”

“陛下!”牛金星與劉宗敏大驚。沒想到自己二人的一席話居然給李巖引來了殺身之禍,兩人不由的後悔不已。

“陛下,李將軍奉命鎮守河南,責任重大,如果以一個莫須有的罪名來賜死,恐怕難以讓衆軍信服,李副軍師在軍中威望甚高,在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前,殺了他不但會有可能丟失河南,更有可能會導致軍心不穩,還請陛下三思。”牛金星這時才感覺事情大條了。

“哼,朕纔是真命天子。”李自成更是大怒了。一個人,他不是帝王,卻得到了全軍的軍心,這更讓上位者猜忌了。“傳朕旨意,賜死。”周圍的隨駕大臣很快的把李自成的聖旨傳了過去。

也許李自成也不知道自己的這道聖旨能夠帶來什麼樣的效果,如果他能夠冷靜的考慮一下的時候,也許不會下這麼一道聖旨,但是事情既然做了,就沒有後悔的餘地了。

河南鄭州,自從開封被李自成淹沒後,到現在還沒有恢復過來,治所也有開封改到了鄭州,李巖的將軍府就改在這裡,幾個月前,他與紅娘子奉闖王之命鎮守河南,任務之重,之難讓這位儒雅的將軍變的又黑又瘦,平日裡都是校場上訓練軍隊,要不就是進山剿匪。不過今天他倒是沒有去哪裡,因爲這裡來了客人了。

大廳裡,李巖與紅娘子坐了主席,來客坐了客席。來者是個三四十歲的書生,個頭偏矮,臉孔黑瘦,赫然是大唐帝**師宋獻策。

“宋先生,你我兩國雖然沒有交兵,但是也是兩國,不知爲何到我河南來?”李巖對李無庸的人馬倒是有着一定的好感,河南雖然與安徽、江蘇交界,但是兩人卻沒有動過一兵一卒。

“奉唐王殿下之命,封李將軍爲驍騎大將軍,陽侯。”宋獻策猛的說道。

正在疑慮的李巖一聽大驚,好半響又是一陣大笑。“宋先生真會說笑,李巖現在是我大順朝的制將軍,怎麼可以接受唐王的封賞呢!”

“李將軍,別望了當初我家唐王在運河上的話嗎?”

“哼,當初李無庸在運河上是可以一槍殺了我,自那以後我的命也不是本將自己的,他李無庸要本將的命,本將可以還給他,但是他想借此讓我李巖投降,想都不要想。”

“李將軍,唐王要殺你也不用親自出手,你看看這是什麼?”宋獻策猛的從懷裡拿出一道聖旨來。

李巖遲疑了半響,還是接了過來,打開一看,猛的臉色蒼白,手中的聖旨也落在地上,指着宋獻策問道:“你從哪裡弄來的?”旁邊的紅娘子見狀,揀了起來,打開一看,也吃驚的叫了起來,只見上面寫着要賜死李巖,底下蓋的大印赫然是李自成的玉璽。

“李將軍,你以爲我大唐王朝只有兵強馬壯嗎?你以爲我家唐王殿下是那李自成那個驛卒可以比擬的嗎?我大唐能有今天,殿下在七年前就準備了,那李自成的聖旨剛出大營,就被我軍細作給截殺了,否則,本人又如何能得到這東西呢?”宋獻策對南方拱了拱手道:“我家殿下早就對李將軍聞名以久,南京城中也早就有了將軍之位,今日李自成的聖旨以下,如此自毀長城的舉動與崇禎皇帝有何區別,將軍難道要效忠這樣的人嗎?將軍能夠投奔我軍,這不是將軍不義,而是李自成不仁在先,君王無道,臣則外投,乃千古不變的道理。問天下明君,舍唐王何人。”

“夫君。”旁邊的紅娘子拉了拉李巖。

“好。不過下官還有個要求。”李巖好半響方嘆息道:“殿下以後派臣打仗,不得讓臣與大順軍隊對陣。否則我李巖情願老死山林。”

那宋獻策聞言,哪有不應的道理,連忙答應下來。而李巖在軍中威望甚高,所率領的也都是自己的親兵,只認李巖而不認李自成的,聞聽李自成要賜死李巖,心中大怒,也都跟着反了過來。就這樣,李無庸不廢一兵一卒就得了整個河南,大唐王朝的防線再次向被推移,施郎的水軍也派了一部橫行與黃河之上,協防河南要地。

李巖的投奔,河南的光復,江南的平定等等一系列的勝利讓李無庸的威望達到了頂峰,一時間勸進表不斷的飛進明皇宮。

炎黃七年十一月十日,軍師宋獻策、吏部尚書劉謙、驃騎大將軍施琅、驍騎大將軍李巖、虎威大將軍劉啓等文武重臣聯名上表,要求李無庸即皇帝位,李無庸三辭後方默許。

炎黃七年十二月十三日,晴,李無庸在衆文臣武將的推尊之下,在南京皇宮的乾元宮崇政殿即位稱帝,建國號爲唐,暫定南京爲都城,定次年爲炎黃八年,令商部尚書何斌制銅錢爲龍幣。

封劉玲兒爲皇后,總領後宮諸事,封子李定朔爲趙郡王、次子定疆爲賢郡王、長女李汀爲南海公主、四子鬆爲怡郡王。

大唐帝國的官職基本上沿襲了前唐時期的官職,中央設有三省、八部、九寺、五監等職官體系。在中樞機構中,制令機關、封駁審議機關與行政事務機關是分工而又合作的。以中書省長官中書令、門下省長官門下侍中、尚書省長官尚書令共議國政,其中宋獻策爲中書令,劉謙爲門下侍中,顧炎武爲尚書令。佐天子總百官,治萬事。三省之下有八部吏、戶、兵、工、商、刑、禮、參謀等,御使臺、檢察院等作爲新生的大唐帝國的最高機構了。各文武百官皆有封賞,衆人大悅。

[無廣告小說奉獻]

第一零八回 宋獻策憂心忡忡 李無庸左右平衡第一百九十六回 新的開始第九十七回 六總兵狼狽逃竄 洪承疇兵困松山第一百四十一回 李巖兵投大唐第九十八回 吳三桂兵破重圍 崇禎帝無緣遼東第三十九回 收復臺灣 (二)第四十六回 攤丁入畝與家庭聯產承包第三十七回 何斌獻第八十七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七)第四十五回 土地國有 (二)第七十六回 督師薊遼第十九回 媚香樓 (二)第九十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十)第五十三回 《中倭江戶新約》(七)第一百八十六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一)第一百七十三回 大決戰 (十)第六十章 崇禎的心 (一)第一百六十四回 大決戰 (一)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二)第九十七回 六總兵狼狽逃竄 洪承疇兵困松山第一百三十五回 南京城風起雲涌 北京城瘟疫大作第六十六回 校檢三軍第二百一十回 陽謀離間第八回 斂財手段第六回 初萌登龍志(二)第三十八回 收復臺灣 (一)第一零八回 宋獻策憂心忡忡 李無庸左右平衡第一零九 密室裡君臣計議 徵安南惡魔掛帥第二十五回 晉江施琅 (二)第七十八回 梟雄與色鬼 (二)第九十四回 戰 (一)第二回 確定爲明朝末年第一百四十二回 敢問天下誰人主第四十一回 收復臺灣 (四)第七十六回 督師薊遼第一零八回 宋獻策憂心忡忡 李無庸左右平衡第一零四回 多爾袞上呈戰報 皇太極吐血駕崩第一百二十二回 舉義兵唐王伐明 烽火遍盡江南道第二百一十三回 襲營第一百九十五回 最後的輝煌 (二)第六十七回 鷹眼第一百六十四回 大決戰 (一)第十二回 一隻雞的影響第十六回 朝議第三十一回 福建任上 (五)第一百八十一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二)第二百零四回 新的世家 (三)第二百零九回 秦氏忠烈第十一回 狡猾的李無庸第一百五十六回 朕的對手又少了一個第一百九十回 大決戰之多爾袞之死 (二)第三十三回 福建任上 (八)第一百八十六回 大決戰之英雄遲暮 (一)第一百六十二回 定安徽 (二)第十四回 登州之戰 (四)第一百六十四回 大決戰 (一)第十八回 媚香樓第一百五十九回 這年頭,騎驢也能上金鑾殿第一百四十四回 江山爲盤民爲子第一百六十回 北伐第二百零八回 離間君臣第八十六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六)第四十二回 收復臺灣 (五)第一百八十三回 大決戰 (十九)第三十七回 何斌獻第一百三十一回 嬌公主悲傷欲絕 孔胤玉舌燦蓮花第七十八回 梟雄與色鬼 (二)第九十二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十二)第一百八十二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三)第七十二回 李巖第一百五十六回 朕的對手又少了一個第一百四十八回 昭陵與福陵 (上)第一百八十四回 大決戰 (二十)第二十五回 晉江施琅 (二)第二百零六回 姚啓聖的作用第四十回 收復臺灣 (三)第一百五十七回 我要嚇嚇多爾袞第七十回 千里餓殍第十二回 一隻雞的影響第三十九回 收復臺灣 (二)第二十二回 日進斗金第八十二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二)第十四回 登州之戰 (四)第四十二回 收復臺灣 (五)第三十七回 何斌獻第一百七十六回 大決戰之所向披靡第二百零二回 新的世家 (一)第一百六十五回 大決戰之決定天下的兩股力量第八十八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八)第九十三回 圍困第一百三十七回 牛金星難解帝王心第一百五十四回 大封功臣第二百一十一回 沒見過這樣無賴皇帝第二百一十三回 襲營第一百九十五回 最後的輝煌 (二)第一百二十四回 小周後哭勸莊烈帝 姚啓聖大戰廣州城第四回 名不虛傳第四十五回 土地國有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