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回 李無庸活捉黃得功

李無庸的大軍並沒有進杭州城,當然不是他不想進,而是他不願意進,如今浙江雙方集結了四十萬人馬,把整個浙江弄的風聲鶴唳,儘快的解決浙江的事情已經是到了必要的時候,而另李無庸無奈的是這次前來領軍的居然是史可法。

史可法雖然是個書生,對軍事這一套倒是不怎麼擅長,但是他也有優勢,他知道對面的李無庸戰法多端,狡詐無比,所謂敵不動我不動,敵動我還不動,我幾萬人馬就擋在你面前,看你怎麼辦,你如果要走的話,我就跟在你後面,斷你糧草看你如何?你如果不走,我就與你這麼對着,你是兵強馬壯,可我就是防守,你又能拿我如何?而更讓李無庸無奈的是,大明王朝雖然已經滅亡,明末諸皇在民間的威望一落千丈,但百姓所敬佩的官員有兩種,一個一心爲民,另一個就是忠貞之士了,而不妙的是史可法居然是兩者都佔到了,要是殺了史可法,對李無庸的一統江南的大業可是有了不可估量的損失。

在江南,史可法的威望在民間雖然沒有到了一呼百應的程度,但是追隨的人也還是不少的,揮手之間,兵員就可以隨時補充上來,這也是李無庸所擔心的。當然這也是史可法之所以憑仗的。

“殿下,杭州城那麼富饒,您怎麼呆在這個地方。”說話的是剛從帝**校畢業的陳永華。也就是金老爺子書中提到的陳近南了,雖然他是一名書生,但是更重要的是,他自幼習武練劍,倒是有一副好身手,本來是想按照他父親的命令進國子監的,但進了南京後一聞聽帝國學院招生,連忙就跑了進去。沒想到李無庸一看招生的名單中居然有這個名字,當時就來了興趣。

“近南,杭州可是個好地方啊!要是被兩軍的炮火所摧毀了,孤可是心疼啊!”李無庸微笑道。

“可是殿下如今集結重兵在瓶窯鎮,與史可法對峙在杭州城下,本來我軍在數量上就zhan有劣勢,還讓史可法進駐了杭州城,這樣一來,我軍不就是更加zhan有劣勢了,再說我軍要是要擊敗史可法的話,還是要用大炮來的,這樣一來,杭州城恐怕還是要保不了的。”陳永華奇怪的問道。

“誰說孤王要進攻杭州的啊!”李無庸突然一臉的詭異。

“殿下不打算打杭州?”這下不光陳永華奇怪了,其他的將領也都是一臉的好奇,鄭森更是吃驚不已,沒想到李無庸居然奸詐到這種地步,史可法啊!史可法,你怎麼惹上他了。

而此時在杭州城的史可法也同樣是感到奇怪,按照雙方的進軍速度,李無庸應該先到杭州城,憑險而守,一向是兵家的行軍典範,而最重要的是論雙方士兵的素質,唐軍的野戰要比史可法的士兵要強的多,沒想到唐軍居然捨棄優勢不用,退縮到了杭州不遠的小鎮子,這樣一來,攻守異行,進攻的一方劣勢是顯而易見的,李無庸到底是在打什麼主義呢!史可法不知道,許多人都不知道,李無庸的狡詐在中原可是鼎鼎有名的,這一切不由的不讓史可法懷疑與不安。

當然,這些謎底很快就會知曉,當史可法第二天醒來的時候,就發現杭州城外成了黑色的海洋,李無庸的幾萬大軍把杭州城圍的水泄不通。

這個李無庸到底在幹什麼,難道只是雷聲大雨點小?站在城牆上的史可法望着不遠處的黃色大帳,那裡就是李無庸的中軍大帳了,周圍鐵甲保衛,四周各大軍營環衛四周,金鷹大旗隨風飄揚。端顯王者風範。

然而史可法不知道的是,此時的唐軍大營裡,並沒有李無庸的蹤跡,連帶圍困杭州城的四大兵營也不見得都是重兵。八萬大軍被李無庸帶走了四萬人,而如今大軍的主帥就是陳永華了。

龍泉位於浙江省西南部浙閩贛邊境,唐乾元二年(759)置縣,歷史悠久,景色優美,物產豐富,人文薈萃,是著名的青瓷之都、寶劍之邦,龍泉青瓷始於十世紀前期的五代,盛於宋,以其清澈猶如秋氣爽的天空,寧靜似深海的“哥、弟”窯瓷器享譽海內外。龍泉寶劍創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其劍以“堅韌鋒利、剛柔並寓、寒光逼人和紋飾巧致”四大特色而成爲劍中之魁,聞名天下。

在這個小地方,如今卻是南明與新生的唐帝國相持的地方,南明大將黃得功、劉良佐率領大軍十幾萬人馬硬生生的把羅振東與姚啓聖擋在這裡。在龍泉縣的周圍,護城河、戰壕等物,把龍泉圍的象鐵桶一樣,讓在戰場上一向是所向披靡的唐軍碰了個硬釘子,雙方死傷無數,唐軍更是進退兩難。

“大帥,殿下有信來了。”大帳裡羅振東、姚啓聖等將大喜。連月來,進攻受挫,讓衆人都覺得臉上無光,一向自詡聰明才智不下李無庸的姚啓聖更是臉紅不已。

“殿下的命令怎麼說的?”姚啓聖迫不及待的問羅振東道。

“殿下親自率大軍前來支援,現在已經到了松陽。”羅振東一臉的奇怪。

“松陽?”姚啓聖大驚。“這麼快。”

“史可法的十萬大軍難道被殿下消滅了?”陳大戈有些不相信的說道。

“殿下用兵豈是我輩所能知曉!”羅振東見陳大戈言語中有些對李無庸不敬,當下好不客氣的怒喝道。“既然殿下已經到了松陽,離龍泉不過三天路程,也就是說三天後,我軍要對龍泉發起進攻,牽制其主力,兩面夾擊,打通南方通道。”

“哈哈,好計策,唐王殿下,臣佩服。”旁邊的姚啓聖突然哈哈大笑起來。

“姚窮酸,本將看你以後還有何臉說你與殿下相差無幾。”羅振東毫不猶豫的打擊了一下姚啓聖。

“哼,本將軍與殿下是還有段距離,但是與你這個大塊頭,恐怕要高那麼一籌吧!”姚啓聖不甘示弱的回了一句,論嘴巴上的工夫,在大唐軍中,能找出與姚啓聖對手的幾乎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面前的羅振東就不是他的對手。

三天後,羅振東與姚啓聖對龍泉發起了猛烈的攻擊,而黃得功憑藉地勢與唐軍進行周旋,雙方撕殺到了正午,就在雙方相持時,李無庸親自率領大軍四萬從明軍背後攻入,明軍大亂。是役,南明大軍戰死達三萬人,投降者也有兩萬之衆,劉良佐爲鄭森斬殺,黃得功投降。

[無廣告小說奉獻]

第七十九回 主將無能 累死三軍第一百四十三回 文武相爭是爲何 (二)第一百三十五回 南京城風起雲涌 北京城瘟疫大作第一百八十一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二)第四十三回 收復臺灣 (六)第二百零九回 秦氏忠烈第一百九十八回 回京第二百一十一回 沒見過這樣無賴皇帝第一百七十二回 大決戰 (九)第八十一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一)第四十五回 土地國有 (二)第一百五十一回 昭陵與福陵 (四)第三十三回 福建任上 (八)第二十八回 福建任上 (二)第六十五回 大都督府 (二)第一百四十三回 文武相爭是爲何 (二)第一百九十三回 吳三桂之死 (三)第一百九十五回 最後的輝煌 (二)第六十一回 崇禎的心 (二)第八十五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五)第一百八十一回 大決戰之大沽口 (二)第一百二十九回 朱由檢煤山上吊 李自成箭射承天第六十九回 話運河第一百一十五回 看史書君臣改計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二百零五回 御駕親征第一零四回 多爾袞上呈戰報 皇太極吐血駕崩第十五回 進京第七十七回 梟雄與色鬼 (一)第一百五十一回 昭陵與福陵 (四)第一百一十七回 羅振川總領安南事 李自成自立大元帥第一零五回 清寧宮諸王公爭位 吳三桂兵阻山海關第一百九十九回 家宴第一百三十五回 南京城風起雲涌 北京城瘟疫大作第一百六十六回 大決戰 (三)第五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一)第七十九回 主將無能 累死三軍第七回 籌劃第一百三十九回 李自成兵敗山海關第七十四回 鐵齒銅牙李無庸第一百三十五回 南京城風起雲涌 北京城瘟疫大作第八十七回 北國千里入陣圖 (七)第一百八十四回 大決戰 (二十)第一百五十四回 大封功臣第五十六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第一百一十四回 阿巴泰竊掠十八州 崇禎帝封鎖臺第五十回 《中倭江戶新約》 (四)第一百六十九回 大決戰(六)第五十九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三)第一百六十六回 大決戰 (三)第五十回 《中倭江戶新約》 (四)第一百三十四回 李無庸孝陵祭拜 吳三桂衝冠一怒第一百八十九回 大決戰之多爾袞之死 (一)第九十四回 戰 (一)第二十六回 艦隊第六十五回 大都督府 (二)第三十一回 福建任上 (五)第一百一十二回 李自成無德施水計 開封城災禍二十年第三十九回 收復臺灣 (二)第兩百零一回 “馬皇后” (二)第一百五十一回 昭陵與福陵 (四)第三十一回 福建任上 (五)第一百四十九回 昭陵與福陵 (二)第七十四回 鐵齒銅牙李無庸第三十八回 收復臺灣 (一)第一百四十七回 同樣是人距離怎麼那麼大第一百二十一回 看天下羣雄紛爭 問江山誰人稱王第六回 初萌登龍志(二)第一百一十四回 阿巴泰竊掠十八州 崇禎帝封鎖臺第五十五回 《中倭江戶新約》(九)第五十回 《中倭江戶新約》 (四)第一百九十一回 吳三桂之死 (一)第一百三十一回 嬌公主悲傷欲絕 孔胤玉舌燦蓮花第三十六回 摘花小侯爺第五十五回 《中倭江戶新約》(九)第一百三十三回 顧炎武巧獻糧計 李無庸兵進南京第九十三回 圍困第二十五回 晉江施琅 (二)第五回 初萌登龍志(一)第二百回 “馬皇后” (一)第七十四回 鐵齒銅牙李無庸第六回 初萌登龍志(二)第一百一十八回 安得壯士挽天河 淨洗甲兵常不用第一百六十六回 大決戰 (三)第一零六回 李無庸龍歸大海 順治帝漁翁得利第一百六十二回 定安徽 (二)第一百三十一回 嬌公主悲傷欲絕 孔胤玉舌燦蓮花第一百六十三回 大決戰前夕第一百三十八回 李自成兵敗山海關第一百四十九回 昭陵與福陵 (二)第一零二回 大將軍怒斥美嬌娘 李無庸議取錦州城第二百一十五回第五回 初萌登龍志(一)第三十五回 買一送二 (二)第四十八回 《中倭江戶新約》(二)第六十章 崇禎的心 (一)第十三回 登州之戰 (三)第七十九回 主將無能 累死三軍第六十三回 子嗣第一零一回 臺灣島羣臣度難關 馮錫範暗中施離間第五十七回 《中倭江戶新約》(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