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立規建制

當初,林純鴻幾乎同時接到三份札子,大喜,立即將三人召集起來起草《邦泰改制細則》,然後分發給各地,令其提出修改意見。當意見彙總至枝江,林純鴻又將核心層召集到枝江,進一步討論。這一忙就到了八月,《邦泰改制細則》正式下發,各種調整接踵而來,邦泰集團迎來了最大的震動。

邦泰集團幾乎成了一個小小的朝廷,將經營功能剝離,成立了中書府、都督府和監察府三大機構,分別處理行政、軍事和監察的事務。但由於人才缺乏和規模太小,很多行政部門和軍事部門重合,暫時尚未分開,按照中書府令張道涵的說法就是因時而異。張道涵成功的把持了中書府,而朱之瑜主管科教司,成爲他的下屬,這點讓他自得不已。

此外,林純鴻還成立了閣幕屬,由張道涵、朱之瑜、李崇德、李承宗、張兆、周望、郭銘彥等七人組成,所有重大事務由閣幕屬擬定方案,林純鴻決策通過,方由各部門執行。邦泰的人俗稱爲七大屬員,他們權力極大,可謂邦泰集團的核心。

當然,各個機構對外宣稱爲邦泰商號的管理機構,以避免引起外人的疑慮。但這逃不過有心人的注意,林純鴻建制的消息不到半月,便順着長江而下,迅速抵達瞿式耜的案頭。瞿式耜正在爲東林的榮耀殫思竭慮,並未將此事放在心上。

與瞿式耜不同,包哲東和譚傑希可謂如坐鍼氈!

每日百里洲的喊殺聲和炮聲猶如給他倆唱喪歌一般,讓他倆提心吊膽,惶惶不可終日。他倆對林純鴻毫無辦法,只好動用自己所有的資源活動,期望能儘快調出枝江,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唯一讓他們感到安慰的是,高鬥樞對林純鴻的囂張舉動似乎並不在意,並提拔林純鴻爲荊州府經歷司經歷。這也讓包哲東和譚傑希暗自鬆了一小口氣,畢竟,林純鴻並不在枝江任職,他們的責任要小得多。新到任的典史剛開始還自命非凡,但連續碰了一鼻子灰後,方纔知道枝江的地頭蛇到底是誰,招惹了林純鴻的典史根本不敢繼續在枝江待下去,辭官歸故里。現在典史一職尚是空缺,這在別的縣實屬罕見。

活動了好幾個月,包哲東的調令終於下達,包哲東昇任河南汝州同知。這個調令讓包哲東長舒一口氣,一時之間又有點捨不得離開枝江。畢竟,每年他能從林純鴻那裡得到幾千兩銀子的紅利。試圖贖回股份的包哲東得到了林純鴻的保證:不管他至哪裡上任,紅利永遠屬於他和他的子孫。

官運財運亨通的包哲東興高采烈的赴汝州上任,而譚傑希則沒有這份活動能力,繼續留任主薄,苦苦的等待新任知縣的到任。

下屬鬧出那麼大的動靜,高鬥樞豈能不知?

所謂的中書府、都督府和監察府是邦泰商號的內部機構,可能說出去連老太太都騙不了。但是這個世界就很奇妙,一個誰都不信的藉口大家都會當成事實,當然,必要時,真正的事實隨時可以轉化爲藉口。怎麼轉化、什麼時候轉化,得看對自己是否有利。

真正如火山一般的是林純鴻的五千弓兵!是五千,而不是一千!得到真實數據的高鬥樞直後悔自己的疏忽。而且這些弓兵兵甲精良,非一般弓兵可比!

是按下去還是默認事實?這是個難題!

默認事實沒準會給自己帶來玩忽職守、監管不力的罪名,但是按下去呢?

五千裝備精良的弓兵,還攜有火炮!高鬥樞不認爲荊州守備嚴介和有守住荊州的本事,一旦將林純鴻逼急了,狗急跳牆,整個荊州府就完蛋了!自己可能立即死於非命,大明朝廷多了一塊烽煙之地,那可真是雪上加霜!

要不就命令林純鴻到荊州,一聲令下,刀斧手從幕後衝出,將林純鴻砍爲肉泥?高鬥樞自我解嘲的笑了笑,將這個可笑的想法從腦海裡趕開。林純鴻是他的下屬,居然採用這種手段對付他,正顯得自己無能,況且自己監管不力的罪名怎麼看都要成爲事實。

況且如果他的部下要爲他復仇呢?整個荊州豈不是照樣兵連禍結?自己還需要林純鴻修築城牆呢。

高鬥樞想來想去,選擇了一條對自己最爲有利的措施:推薦林純鴻去剿匪,讓他和匪寇互相對咬。林純鴻咬贏了,他有舉薦之功,一旦他咬輸了,正好省卻了自己的麻煩。

高鬥樞給湖廣巡撫唐暉上了啓文,聲稱荊州府訓練弓兵卓有成效,願爲君父解憂,錢糧自給,北上剿匪。並彙報了枝江邦泰商號建立各種制度的事情。對建制,他只陳述事實,不做任何評論,免得惹火上身。

當高鬥樞、瞿式耜都盯着林純鴻時,林純鴻卻每日遙望朝廷,每日痛罵瞿式耜:辦點事情怎麼那麼慢?虧老子還拿出兩萬兩白銀讓你幫我活動!

一隻張牙舞爪的老虎正在虎窩附近徘徊,伺機撲向獵物……

本卷完,下一卷名爲北上,林純鴻將投身於更爲廣闊的活動空間,政爭、戰爭、商爭將接踵而至,

第243章 激烈對碰第680章 官場大地震第27章 當陽慘禍第317章 近在咫尺第525章 德州第589章 西北劇變(四)第377章 被囚禁的艾能奇第144章 鎮守太監第285章 開解屬下第24章 千里窺視第444章 回師第356章 默契第159章 五峰慘案第166章 石柱土司第455章 兩手第91章 編戶齊民第359章 軍議第384章 別有算計第155章 告身失竊第256章 四面出擊第603章 參軍聯席署第688章 天津事變第595章 串聯第240章 趁虛夜襲第26章 求賢若渴第224章 東施效顰第307章 峰迴路轉第253章 年關議戰第292章 金票進京第235章 爲情所困第613章 紡織業的前景第72章 猇亭懷古第409章 大節第686章 治理黃河第151章 南召受阻第541章 雷霆決戰(六)第126章 白桿兵敗第48章 婚姻大事第241章 安定人心第649章 東南變局(二)第301章 蠢蠢欲動第333章 投降第239章 兵連禍結第33章 窮途末路第445章 詭道第129章 言爲心聲第411章 阻江第226章 誠心納糧第1章 垂髫小兒第144章 鎮守太監第492章 擄掠第431章 朝廷的方略第169章 唯一選擇第690章 光祿大夫第480章 借債風波(二)第307章 峰迴路轉第564章 反擊第329章 軍事安排第30章 山雨欲來第660章 滅國之戰(五)第608章 左右開弓第333章 投降第73章 虎牙之對第579章 撬動時局(五)第452章 投降第126章 白桿兵敗第489章 禍起蕭牆第165章 溫柔之謀第552章 謀財第395章 多管齊下第589章 西北劇變(四)第160章 急轉直下第586章 西北劇變(一)第680章 官場大地震第672章 廣南布政使司第310章 大白鯊旗第214章 運籌帷幄第238章 桐柏事變第82章 修武戰後第680章 官場大地震第554章 應招第516章 隱忍(四)第667章 光祿院(二)第363章 兄弟倪牆第197章 逐步推進第171章 漁峽之戰第496章 以強凌弱第546章 另一個失敗者第144章 鎮守太監第473章 聯防第570章 半邊天第549章 東林黨的打算第518章 江陵侯第62章 徽州會館第187章 川江邂逅第469章 整備第344章 中書府令的計劃第150章 返回枝江第565章 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