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朝廷博弈

正如盧象升所料,河南承平多年,對李自成的闖入驚慌失措,各地鄉紳聯名上疏求救,崇禎帝得到消息後,大怒,剛剿滅登萊之亂的朝廷立即陷入動盪之中,溫體仁和周延儒紛紛藉此事打擊對方,真乃亂哄哄你方唱罷我登場,至於河南民衆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反而被遺忘了。

溫體仁的應對措施極爲簡單,從以前剪除周延儒黨羽的方針轉爲直接針對周延儒,指使黨羽不停的彈劾周延儒任內閣首輔以來,民不聊生、賊寇蜂起,實乃目前朝廷困境的罪魁禍首。並且極言賊寇入豫之危險,有可能禍延湖廣、四川、南直隸。這些彈劾使挫折感極強的崇禎對周延儒越來越不耐煩。

自從登萊之亂後,周延儒的黨羽一個個被溫體仁剪除,在朝堂的勢力日漸稀薄,應對溫體仁的攻擊頗感吃力。他無法,只好一方面上書自辯,聲稱只要謹守黃河,賊寇必不能擴散至湖廣、四川等地。另一方面,他糾集戶部侍郎周士樸等東林黨人,日夜商議應對之策。

周士樸等人一致認爲,只要撲滅了流竄至河南的賊寇,所有攻擊和污衊將迎刃而解。可是,目前東林黨內領兵的臣子奇缺,侯恂算得上碩果僅存。

更何況侯恂深得崇禎之信任,當初侯恂與尤世威巡邊時,在黃花鎮遭遇火藥庫爆炸,身受重傷,請求辭職,而崇禎皇帝說:“邊境戒嚴,昌鎮亟須飭備。”命令他休息治療,不得引咎辭職。崇禎皇帝信任和依賴侯恂可見一斑。

於是,周延儒和東林黨人紛紛將目光投向了通州鎮兵侍郎侯恂。

一騎飛出京師,往通州而去。

侯恂二月剛上任,在通州還未理出頭緒,便遇到此事。侯恂政治上同情周延儒,對周延儒的困境一清二楚,當賊寇入河南的消息傳來之後,宦海浮沉多年的他就知道,風雨飄搖中的周延儒這次需要他的援救。

但是,軍餉怎麼辦?糧草怎麼辦?

侯恂一想到這兩個問題,就頭痛不已!通州鎮已經欠餉三個月了,軍中已有不穩之勢,可惜戶部已經空空如洗,哪有可能派送糧餉?

但兵還必須派出,這事如何是好?

沉思良久,侯恂認爲,兵不能派多,須是精銳昌平兵,兩千已是上限,拆東牆補西牆,好歹還能滿足一時之需。至於派誰爲將呢?對,就派左良玉!想到左良玉,侯恂不禁露出得意之色。

當初,左良玉任職遼東邊軍都司,受崇禎元年的寧遠兵變之牽連,削職爲民。不得已,赴昌平投奔於侯恂麾下。時侯恂爲兵部侍郎,見左良玉雖不識字,卻武藝精熟、膽略過人,一手左右開弓絕技更是讓人歎爲觀止,一路提拔至副將,現爲昌平鎮副總兵。對侯恂視若父母,言聽計從。

周延儒得知侯恂願意配合他剿滅河南之賊的消息後,大喜,立即上書崇禎帝,崇禎素知侯恂麾下昌平兵精銳、左良玉善戰,硃筆一揮,准奏,令左良玉急赴懷慶府救火。

然而,溫體仁不甘心周延儒舒舒服服的闖過這一關,與兵部尚書樑廷棟商議後,撥付給左良玉的並不是精銳昌平兵!樑廷棟的冷笑冷得幾乎能讓滴水成冰:“周閣老,讓你去救懷慶,兵敗將死,你就等着救自己吧!”

侯恂跌足長嘆:“奸賊禍國!奸賊禍國!”不得已,召來左良玉,嘆道:“一着不慎,反將你推向了火坑,二千多尋常士卒,如何是幾萬亂民的對手?”

左良玉身材甚高,臉色呈赤紅色,半跪於地,朗聲道:“大人莫心憂,二千尋常士卒,良玉自有辦法破賊!”

聯想到左良玉訓練的昌平兵,侯恂稍稍放下心,說道:“入河南的乃闖將李自成,這廝向來狡猾善戰,手頭更有二千多騎兵精銳,萬不可掉以輕心!”

左良玉笑道:“大人,那李自成攜裹幾萬百姓,勝則氣勢如虎,敗則如山倒,良玉尋思着至懷慶後,擇其一部猛打,一部潰敗,必然衝動賊寇陣腳,敗亡之勢既成,良玉銜尾追之,必獲全功!”

侯恂捻鬚微笑不語,果然乃良將,即便兵微將寡,也敢戰,況且提出的戰略也是目前唯一可行的。

侯恂叮囑道:“務必謹慎,萬不可貪功冒進,那賊寇精騎二千在手,一不小心就會着了道!再說目前我也只能籌集到這麼點糧草,到了河南後,還得你自己想辦法。”

……

十日後,左良玉點齊兵將,辭別侯恂,往南進發!

侯恂送走了左良玉,想來想去,覺得心裡沒底:自己沒準真的把心腹愛將推入了火坑!

況且,折損了左良玉和兩千士卒也就是掉塊肉而已,雖然疼,性命倒無憂,如果溫體仁樑廷棟將戰敗之責推到自己身上,沒準自己會掉腦袋。紫禁城的那位向來喜歡推卸責任,這並不是胡思亂想。

更進一步,如果溫體仁、閔洪學和樑廷棟抓住此事攻擊周延儒,沒準周延儒會因爲此事而辭去內閣首輔,這對東林黨大大不利!

侯恂不停的在屋內轉來轉去,苦思良計。忽然,下人通報兵科給事中馮元飈來訪。

侯恂忙將馮元飈迎進後花園退思亭,兩人坐定,侯恂道:“爾弢兄光臨寒舍,必有所教我!”

馮元飈笑道:“大真老弟署理軍務,成效顯著,簡在帝心,爲兄佩服不已,哪敢班門弄斧,徒惹老弟恥笑。這次來,就是想找老弟下棋!”

侯恂喜不自勝,兩人均愛好圍棋,平日也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殺得難分難解。

可是今日的侯恂心裡有事,第一盤,不到半個時辰,就棄子認輸。兩人接着下第二盤。

馮元飈看着冥思苦想中的侯恂,微笑着在棋盤腹心處落下一子。

侯恂大驚,疑惑的看着馮元飈。馮元飈落下此子,幾乎就是自尋死路。

馮元飈笑道:“本是一着妙棋,奈何有人從中作梗,妙棋卻變成了死棋!”

此話正中侯恂心中事,直愣愣的瞅着馮元飈。

哪想到馮元飈不待侯恂落子,徑直在上顆子旁邊落上一子,還說道:“此子一落,大真老弟與在下又成了勢均力敵之勢!”

侯恂不知如何作答,只是就棋論棋道:“世上哪有連下兩顆子的道理?”

馮元飈盯着侯恂的眼睛,笑道:“有的,簡在帝心,連落三子又何妨?”

說完,又在棋盤上落下一子,眼見的侯恂的此盤棋必輸無疑。

侯恂連忙道:“爾弢兄教我!”

馮元飈手指第二顆子道:“這個子,我已經幫老弟找好了,就是總兵鄧玘、石柱土司馬鳳儀!現在就看老弟願不願意上疏皇上,老弟深得帝心,這子落下是不成問題的!”

侯恂大喜,鄧玘的川兵剛從登萊平叛返回,人數高達六千,能得鄧玘之助,左良玉成事的可能性大增!再說那石柱土司的白桿兵在大渾河一戰後,名震天下,戰鬥力極其出衆,能得白桿兵相助,成功的係數又高了不少!

馮元飈接着說道:“據盧按察所奏,流竄至河南的賊寇總數超過兩萬,且手頭有兩三千精騎!即便有左良玉、鄧玘和馬鳳儀三人之兵,並不能確保戰事一定能勝。要求勝,須得還落下一子!”

侯恂忙問是誰。

“荊州林純鴻!”

侯恂從未聽說過林純鴻,問道:“林純鴻乃何人?居然有這等本事?”

馮元飈回道:“此人官名不顯,乃荊州府經歷司經歷,主理重修荊州城牆。此人官做得稀鬆平常,倒是練得五千多精銳弓兵!五千多精銳弓兵倒也罷了,此人居然以一人之力供養弓兵,置辦武備,在大明上下缺糧少餉之時,尤爲可貴!”

侯恂滿眼不信之色,說道:“五千精銳,僅僅糧草和餉銀一年就達十萬兩以上,兵甲武器更是個無底洞,那林純鴻怎麼可能憑一己之力,供養五千人?”

馮元飈從袖子裡掏出兩封書信,遞與侯恂,說道:“起田老弟和象先老弟親眼所見。”

侯恂接過兩封信,越看越心驚,那林純鴻居然在荊州弄出了偌大的事業,毫不費力的供養着五千弓兵!

馮元飈扯了扯墊在石凳上的西蘭卡普織錦,笑道:“此物就從荊州購得,也不知道林純鴻從大真老弟這裡搜刮了多少銀子!”

侯恂乃知兵之人,將兩封信放於棋盤上,嘆道:“五千弓兵從未歷過戰陣,又濟得何事?”

馮元飈大笑道:“大真老弟有所不知,崇禎二年,林純鴻剿滅江匪張兆,崇禎三年,當陽縣城陷於賊寇吳敢之手,林純鴻僅依賴百餘弓兵,得吳敢首級,這難道是從未經歷戰陣?”

說完,馮元飈又從袖中掏出抄錄的奏章,遞與侯恂。

這奏章乃按擦使盧象升所奏,極言荊州弓兵兵甲精良,深悉戰陣之法。

侯恂依然猶猶豫豫,多年來的經歷告訴他,道聽途說不可信,只有自己眼睛看到的纔是真的。

馮元飈見掏出這麼多東西,依然未能說服侯恂,不免有點着急,大聲道:“大真老弟,若是再來一次懷慶兵敗,周閣老很有可能不能安其位,那溫體仁得勢後,吾輩禍不遠矣!”

侯恂雖然鄙薄周延儒之爲人,但對溫體仁更無好感,兩相比較,還不如讓周延儒安其位,繼續做他的內閣首輔。但是,剿滅了流竄至河南的匪寇,就能保住周延儒之位?

侯恂說道:“前些日子廷議,皇上似乎對周閣老越來越不耐煩,周閣老似乎時間也不長了?”

馮元飈甚爲激動,站起身來,大義凌然的說道:“溫體仁乃奸賊,世人所知,奈何其勢大難治,聖上更是受其矇蔽。凡是忠貞之士,恨不得啖其肉飲其血,只要有一絲希望,我馮元飈就要抗爭到底!再則,能夠順利剿滅河南的賊寇,也算爲朝廷爲聖上盡了一份力,正是大義所在!”

馮元飈用大義來壓侯恂,侯恂無法反駁,雙臉漲得通紅。

最終,侯恂答應了馮元飈的要求,上書給崇禎帝,推薦林純鴻。

周延儒的反擊讓溫體仁始料未及,毫無準備的黨羽只好抓住林純鴻身無功名,不宜升任。但此反對蒼白無力,周延儒等人拿出太祖爺時例證,力證無功名不僅能升官,甚至可以入閣!

崇禎帝對侯恂信之不疑,毫不猶豫的令鄧玘和馬鳳儀剋期前往河南,協同左良玉剿匪。但是對朝中反對繼續授予林純鴻文職的聲浪甚爲顧忌,考慮再三,大筆一揮,將林純鴻改爲武職,授予遊擊將軍,受副總兵左良玉節制。崇禎帝能破格提拔林純鴻,主要是由於前提林純鴻給他留下的好印象。

第194章 開始交鋒第583章 步步推進第457章 盛京第546章 另一個失敗者第606章 好處多多第588章 西北劇變(三)第75章 立規建制第247章 走馬觀花第443章 封鎖廣東第691章 兵抵天津第314章 原始的炮戰第189章 準備攤牌第172章 未雨綢繆第167章 童莊河口第374章 糧道第135章 泌陽縱火第268章 平賊將軍第9章 專事伐木第466章 自發第624章 權宜之計(一)第49章 保衛貨棧第333章 投降第546章 另一個失敗者第52章 軍痞勾結第275章 圖窮匕見第532章 合圍(一)第303章 莊園之戰第312章 龍虎軍的異動第513章 隱忍(一)第328章 第一次談判第341章 古典奇才第537章 雷霆決戰(二)第580章 撬動時局(六)第420章 謀算第562章 戰馬(六)第515章 隱忍(三)第182章 遊戲規則第381章 追剿李定國第538章 雷霆決戰(三)第329章 軍事安排第330章 奴隸貿易第120章 觀口守營(四)第508章 壓力(一)第235章 爲情所困第498章 賭性第408章 對策第512章 接仗第466章 自發第207章 教育爲本第609章 中計第16章 各取所需第64章 東林黨人第692章 參軍聯席署第142章 林鄭合流第478章 謠言第408章 對策第522章 困獸第35章 風起雲涌第549章 東林黨的打算第407章 驚聞第16章 各取所需第336章 一起爬橋第627章 封狼居胥(一)第495章 勤王詔第306章 軍令與經權第11章 新桃換舊符第118章 觀口守營(二)第37章 榨油工坊第169章 唯一選擇第82章 修武戰後第683章 地方官制第428章 籌碼的心思第73章 虎牙之對第170章 追襲作戰第608章 左右開弓第665章 滅國之戰(十)第165章 奇怪陣型第203章 婁東張溥第172章 未雨綢繆第371章 硝煙瀰漫第376章 楊嗣昌的密信第356章 默契第520章 試探第460章 攻島第379章 馬不停蹄第174章 親信之殤第260章 遼東魔王第307章 峰迴路轉第566章 無人問津第165章 奇怪陣型第482章 借債風波(四)第333章 投降第100章 招募騎士(二)第119章 觀口守營(三)第329章 軍事安排第614章 蹊蹺之處第504章 死志已決第245章 戰略轉向第70章 後院起火第326章 大媒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