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單幹

“呀……什麼東西,這麼臭……”

一大早,楊嗣昌至兵部,就發現大堂外擺着十幾個大紅箱子,散發出難聞的味道。李紹翼聽到楊嗣昌的聲音,趕緊掩着口鼻跑了出來,正準備說話,卻看見楊嗣昌又深吸了幾口氣,皺着眉說道:“怎麼像屍體腐爛後散發的氣味?”

李紹翼哭笑不得,趕緊勸道:“楊閣老,快請掩鼻,這氣味就是屍體腐爛味!”

“嗯?”楊嗣昌本能地嚇了一跳。

李紹翼趕緊將楊嗣昌拉往後堂,將前門關得死死的,將臭氣擋在門外,方纔說道:“箱子裡都是韃子人頭,林純鴻從皮島送來的……”

“人頭?”楊嗣昌驚得目瞪口呆,旋即又憤怒地吼道:“他把人頭擡到兵部作甚!胡鬧!太胡鬧了!兵部難道不會派人去勘驗!你就不應該讓他擡進來!”

“這……”李紹翼苦着臉,不知說什麼好。當初擡箱子的士兵蠻橫無比,擋都擋不住,但這話能向楊嗣昌叫屈嗎!

看着李紹翼一臉苦相,楊嗣昌好不容易按捺住不滿,揮手令道:“去去去,趕緊派人將人頭弄走!成何體統!”

李紹翼猶如解脫了一般,如一陣風一般,飛快地打開門,跳了出去。剛竄出不遠,卻又聽到楊嗣昌叫道:“回來,回來!”

李紹翼止住腳步,又慢慢地挪了回來,楊嗣昌問道:“多少人頭?”

李紹翼答道:“四百六十一具。”

“四百六十一?”楊嗣昌張大了嘴巴,驚道:“這麼多?都勘驗過了嗎,是否屬實?”

李紹翼肯定地點了點頭,道:“確實是韃子,無一具作假!”

楊嗣昌的眉頭越皺越緊,默然半晌,對李紹翼說道:“據本輔所知,荊州軍中,並不以首級計算軍功。林純鴻處心積慮地弄來這麼多韃子首級,到底意欲何爲?要知道,戰場形勢瞬息萬變,能割下四百多首級,殲敵數至少得上千!上千個韃子,這可是近年來難得的戰績!”

“邀功請賞?”李紹翼遲疑道。

“不對,不對!林純鴻哪裡在乎朝廷的一點賞賜?你看看,朝廷至今未授予他爵位,他連一個屁都沒放,哪會巴巴地請賞?他想要的,朝廷給不了,也不會給!”

在心腹面前,楊嗣昌一點架子都沒有,藉着談話,不停地整理着思路。

兩人正聞着惡臭,不停地琢磨着,正摸不着頭腦之際,忽然接到山東登萊巡撫發來的一份軍報:林純鴻派兵攻佔了朝鮮的濟州島。

“濟州島在什麼地方?”楊嗣昌和李紹翼並未聽說過濟州島,慌忙在輿圖上查看,看着看着,楊嗣昌的臉色漸漸變得難看起來,哼了一聲,怒道:“倒長進了,跟本輔玩一手握大棒一手送蜜棗的把戲!”

說完,一巴掌拍在了朝鮮上,差點將輿圖拍成兩截。

楊嗣昌的話掐頭去尾的,李紹翼聽不懂,卻又不敢問,悶在那裡,眼睛裡露出迷茫之色。

楊嗣昌思索許久,重重地嘆了口氣,道:“形勢逼人啊……”

李紹翼也琢磨了半晌,腦子裡不再是一片漿糊,對林純鴻的打算有了模模糊糊地認識,他不確定地說道:“莫非林純鴻大張旗鼓地將韃子頭送至兵部,就是想證明他有能力限制韃子進入京師附近劫掠?”

楊嗣昌冷冷道:“僅僅只是小規模騷擾而已,哪能阻止韃子?韃子只需在遼東半島駐紮千餘騎兵,荊州軍必不敢大模大樣地登陸騷擾。林純鴻借這幾百個人頭,想告訴我們,荊州軍戰力超羣,足以與韃子一較長短,如果想要荊州軍發揮更大的作用,最好在朝鮮一事上聽他的話!”

李紹翼愣了愣,突然腦子裡靈光一閃,問道:“難道林純鴻佔據濟州島,就是想告訴我們,如果朝廷在朝鮮一事上再無作爲,他就準備單幹,獨力從朝鮮登陸……”

李紹翼越說越覺得不可思議,聲音越來越低,幾乎湮滅不可聞。最終,他又提高音量,道:“這怎麼可能!朝鮮雖國小,丁口足有百萬,帶甲之士,也不少於六萬,更何況,朝鮮向韃子納貢稱臣,韃子豈能坐視不理?如此一來,林純鴻豈不是一人獨抗韃子與朝鮮?”

楊嗣昌反問道:“萬一朝鮮攝於兵威,與林純鴻一道抵抗韃子呢?”

李紹翼瞠目結舌,覺得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甚至還非常大。年初,朝鮮國王李倧在韃子面前受盡了屈辱,三個堅決主張抵抗韃子的大臣洪翼漢、尹集、吳達濟在瀋陽被殺害,自王室以下,至黎民百姓,無不想報仇雪恨。林純鴻這個時候登陸,時機倒是恰到好處。

楊嗣昌接着說道:“如此一來,林純鴻在朝鮮一事上徹底甩開了朝廷。這事對林純鴻來說,的確要費力些,但對朝廷來說,則永遠失去了朝鮮這個藩屬國!”

李紹翼恨恨道:“林純鴻想讓朝廷出面聯絡朝鮮王室,閣老倒是想一力促成,只是朝臣愚昧……可嘆啊……可嘆……”

楊嗣昌也嘆了口氣,道:“得想個辦法,讓皇上首肯此事。至於朝臣……”

楊嗣昌搖了搖頭,道:“希望他們做事時,他們混吃等死,希望他們混吃等死時,他們又蹦的比誰都高,盡壞事!從朝廷至地方,盡是這幫蛀蟲,國事焉能不敗壞至斯!”

兩人商議良久,最終選了一箇中規中矩的法子,希望儘快促使朝廷向朝鮮派出使節。

末了,李紹翼向楊嗣昌提到:“最近幾日,京師忽然謠言四起,說什麼‘日月同輝光欲盡,青山綠水水長流’,又說什麼當陽一處,一林長得遮天蔽日,擋住日月,片光無法透入……如此種種,不可勝數!”

楊嗣昌大驚,立即站起身來,道:“事不宜遲,本輔得馬上進宮,請皇上旨,抓捕造謠之人!”

李紹翼道:“謠言止於智者,何必興師動衆,還要鬧得皇上不痛快?”

楊嗣昌嘆道:“就怕有人別有用心,借謠言生事!皇上是英明的,自然也不會信這種謠言,但是,如果滿城百姓皆聽信了謠言,皇上即使不信,也得興師動衆,給百姓們一個交待。到了那時,我們好不容易謀得的局面,算是付諸東流了!這事一定得儘快阻止……”

第626章 無劇本之戲第607章 三份方案第629章 封狼居胥(三)第89章 大才在野第87章 圍剿曹操(二)第659章 滅國之戰(四)第580章 撬動時局(六)第537章 雷霆決戰(二)第347章 南陽城外第101章 總兵鄧玘第215章 外海接戰第383章 兄弟之間第56章 共牢而食第108章 東林來人第482章 借債風波(四)第457章 盛京第14章 口不擇言第67章 信譽票據第240章 趁虛夜襲第127章 宿命難改第175章 放火燒山第88章 紛爭又起第642章 西北與東南第389章 逾越第110章 被逼讓步第406章 突變第287章 家居瑣事第313章 灘頭之戰第80章 初戰告捷第424章 運兵第548章 山雨欲來第622章 歐洲之行(一)第135章 泌陽縱火第244章 正面硬撼第328章 第一次談判第296章 密林小道第12章 土人陰影第68章 大展宏第526章 目標第535章 合圍(四)第554章 應招第613章 紡織業的前景第148章 月白風清樓第224章 東施效顰第334章 贈劍第24章 千里窺視第609章 中計第656章 滅國之戰(一)第563章 收編第397章 以退爲進第40章 土改契機第28章 報仇雪恨第601章 張鳳儀第588章 西北劇變(三)第257章 步騎對決第666章 光祿院(一)第694章 中央改制第234章 婆媳之間第277章 晉商身影第350章 風雲變幻第13章 按部就班第119章 觀口守營(三)第661章 滅國之戰(六)第439章 封鎖第391章 立足未穩第188章 重組軍情司第121章 觀口守營(五)第178章 納妾風波(三)第369章 速度比賽第103章 京師耳目第166章 圍三缺一第628章 封狼居胥(二)第329章 軍事安排第320章 消耗戰第391章 立足未穩第613章 紡織業的前景第234章 婆媳之間第25章 升官之後第371章 硝煙瀰漫第22章 定計除匪第139章 上川海戰第318章 算盤與海戰第63章 暴雨如注第252章 排兵佈陣第33章 窮途末路第244章 正面硬撼第671章 航運中心第467章 淡馬錫第15章 禍不單行第430章 楊嗣昌第635章 罌粟花第581章 開眼看世界第467章 淡馬錫第499章 作勢築城第662章 滅國之戰(七)第363章 兄弟倪牆第223章 海商大會(三)第343章 少一個吹枕邊風的第651章 朝廷變局(一)第94章 圍魏救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