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第 101 章

自從在街市上見過孟鶴之後, 蘇燕連着三個月不曾下山,偶爾從張真人口中得知些宮裡的消息,除此以外在山裡過得也算安閒自在。

興許是在宮裡習慣了錦衣玉食, 忽然間由奢入儉也是有些不習慣, 蘇燕手頭沒什麼銀錢, 便去山下買了絹布學着從前在幽州的時候做絹花, 做好了以後讓趙真人拿到山下去賣。

如今所有人都當她死了, 繼續留在長安也沒了必要,索性等她攢夠了銀錢去江南一帶看看。

慈雲觀裡的日子很安寧,蘇燕與幾位女冠都十分處得來, 文音元君甚至問她是否有意出家修道。蘇燕正在剝豆子,聞言愣了一下, 連忙搖頭道:“我沒有悟性, 學不來這些。”

文音從未問過她以往的那些事, 然而蘇燕的言行,偶爾也能讓人看出她並非是個富商家的小妾。

“你說你身無牽掛, 無父無母連個去處都不知曉,身如浮萍一般隨波遊走,何不隨我們修行圖個身心自在。亦或者其實你心中還有什麼放不下的,仍覺得不甘心?”

那麼多個日日夜夜,豈是輕而易舉便能忘卻的。她當然不能放下, 至少現如今做不到。

蘇燕一直覺得文音元君是個聰穎又心細如髮的人, 必定是早早猜到她來歷沒那麼簡單, 纔會意有所指地問起這番話。

她沉默片刻, 低垂着眼睫, 沒有立刻回答對方的問題,反說道:“我一直在想, 世上真的會有人一邊瞧不上一個人,一邊又對她情根深種嗎?一定是因爲不夠喜愛,亦或者是根本就將她不放在眼裡……”

文音元君看着蘇燕苦惱的表情,說道:“有自然是有的,雖說聽着有些古怪,但也不在少數。”

她說着便笑了笑,坦然說道:“我年少時鐘情一個樂人,他長得倒是有幾分姿色,可惜蠢而不自知,時常在我面前賣弄些上不得檯面的小聰明,十分會討人喜歡,可他出身卑賤,待人只會巧言令色,目光又短淺得可憐。可偏偏我那時愛他到非他不可,甚至他要走了,我還痛哭流涕地挽留。”

蘇燕聽得有些發愣,愕然道:“可喜愛一個人,不該是認爲他處處都好嗎?”

文音元君說道:“那是你心地好,又碰見了一個好人,世上沒有多少人能做到白璧無瑕,不過是你包容了他的不好……”

蘇燕聽着文音元君的話,漸漸地在腦海回想當初的莫淮有何缺點,一時間竟也挑出不少錯來。比如他嬌貴到連生火都不會,甚至不會用皁角洗衣裳,總是說自己胃口不好吃不下飯,將辛苦得來的糧食拿去餵雞……

分明已經是很久遠的事了,可她回想起這一幕幕,彷彿人就在眼前似的,心裡頓時冒起了一團火。

她果真是昏了頭!

分明這徐墨懷是個一無是處的貴公子,處處要她照料還不省心。當皇帝怎麼了,他再怎麼才智出衆,到了田野間都要被餓死。至少她能養活自己,會種地會採藥還討人喜歡,憑什麼要瞧不起她。

蘇燕憤懣道:“元君說得是,分明是我糊塗了,才覺着自己處處不如他,如今想起來,那人也是劣跡斑斑,渾身都是壞毛病,所做的惡事比我幾輩子加起來都要多,他瞧不上我,我也不稀罕。”

文音元君也奇怪蘇燕究竟愛慕的人是誰,竟叫她回想起來都咬牙切齒的。

“雖說如此,你應當也是對他有情意,爲何還想着躲到這深山老林裡過清貧日子?”

已經很久沒有人在意過蘇燕真正想要什麼了,更不曾有人問過她這種話。分明在宮裡的時候有林馥,有張大夫,甚至徐墨懷就在眼前,她卻一次都不曾說出自己的心裡話,反而在相識不久,甚至並不熟悉的女冠面前,她能輕易吐露那些對她而言不堪的想法。

“我覺着再留在他身邊,實在是太沒出息了,何況我與他本就不相配。”蘇燕如實說道。“他嫌棄我身份低賤,讓我做奴婢,幾次騙我傷我,還險些要了我的命。他與我之間,實屬恩將仇報,這樣沒良心的人我是瘋了纔會陪在他身邊一輩子……”

蘇燕如此說着,卻又忍不住低下了頭,苦笑了一聲:“可若是沒有他,我可能永遠都是鄉野裡大字不識的粗鄙村婦,他強迫我做盡一切我厭惡之事,卻也讓我學會了讀書寫字,見識更大的世面,再不像從前那般無知。換作任何人,都該覺着他是讓我脫胎換骨,享盡榮華富貴的恩人。甚至連我都曾想過是不是自己有錯,可旁人哪裡知道我經受過什麼……這又不是買賣,從前待我壞後來待我好,一切便能不作數了嗎?我心裡過不去,我怨他待我薄情,又怨他高高在上……”

蘇燕說了一連串,也沒有管文音元君是否能聽明白,至少說完了她心中暢快了許多,就如當日從站在船上看蘆花時一般。身不由己,難免己不由心,可她現在已經得到了解脫。

蘇燕喃喃道:“我現在也不想怨他了,至少我學會了讀書,我知道世上其實還有很多去處,等攢夠了銀錢,我便四處去走一走。”

她甚至有些惡毒地想,像徐墨懷這般整日處理政務,興許死得比她還早,等他死了她再回去和見一見阿瑾。

——

洛陽的皇家寺廟,從前徐墨懷的父皇派人修葺過,後來他的母親與長姐死後,寺中一直供奉着她們的長生燈。

徐墨懷也不知自己爲何會突然來到這裡,換做從前的他對待鬼神一事向來是嗤之以鼻,更不信蘇燕從前口口聲聲說的陰司報應。如今來此,也是因爲那個夢,讓他感到自己似乎還能抓住些什麼。

徐墨懷去的時候身邊沒有多少人,廟裡的和尚不知他的身份,他不想被人故意糊弄,看到了一個身着袈裟的和尚,便走上前去想要對方爲他解惑。

那和尚看着年輕,性子也很好,見到徐墨懷以後合掌行了一禮,溫聲道:“施主有何事?”

他面色微沉,想到夜裡的夢,問他:“敢問大師,人死後是否真的有魂魄,若時刻掛念着已死之人,她的魂魄可會有感而入夢?”

問這種話的顯然不在少數,對方甚至沒有多想,便開始給他講起了深奧的佛法,說起了因果輪迴。

徐墨懷難得耐心地聽他說了一堆,卻只聽到了那和尚說迷執自我,便造種種業,勸他放下執念得到解脫。

他聽完後非但無法感到解脫,心中的鬱氣反而愈積愈深。

——

回到長安後,徐墨懷召了幾個方士入宮。

那幾個方士能卜卦相面,每個人都聲稱自己能通鬼神。

徐墨懷看到他們一羣人在自己面前信口開河的時候,有那麼幾個瞬間也覺得自己愚蠢,竟然也會做出病急亂投醫的事,可又忍不住抱有一線希望地選擇去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