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憶苦

劉誠印沒有再接話,而是恭恭敬敬地立在一旁,靜靜地聽着慈禧太后述說着年青時的往事。

“記得剛入宮的時候,沒見過多少世面,只是覺得,這些瓷瓶兒比起家裡的,要好看得多,後來才知道,這都是雍正年那會兒的粉彩瓷器,是最美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慈禧太后的眼波在這些流光溢彩的瓷器當中流動,回想着當年的往事,嘴角滿是恬淡的笑容,顯然是開心已極。

“……先帝心憂國事,整日愁眉不展。只有來到‘天地一家春’時,才得見些笑顏,有一次先帝看着這瓶兒,便愁眉不展,我問先帝,爲什麼不開心。先帝說,如今的景德鎮,已經燒不出這樣兒的瓷瓶兒來了。我問爲什麼燒不出來了?先帝說,長毛禍亂東南半壁,波及到了江西,瓷業大受影響,好多窯工死的死,逃的逃,唐英時御窯廠傳下的手藝,好多都失傳了,只怕將來,再也不見得能燒出這樣好看的瓷器了……”慈禧的聲音漸漸的哽咽起來,“現在這樣的粉彩瓷器,宮裡存的也不多了,想不到今兒個,還能見到舊時的念想兒……”

“可惜咱們大清的好東西,都讓洋人給搶去了……”劉誠印說道,“好在現在一點點兒的,還能找回來……”

“你當真以爲,這東西都是讓洋人搶走的麼?”慈禧太后冷笑了一聲。

劉誠印當然明白慈禧太后是在說什麼,不由得暗暗後悔自己剛纔隨口一句話,又惹得她想起了當年的煩心事。

作爲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親歷者,慈禧太后當然清楚,圓明園被焚燬的真相是什麼。

真實的情形是,在火焚圓明園之前,英法聯軍曾派遣39人的談判隊伍到清廷談判。但以曾格林沁爲主的淸廷一些主戰派狂妄自大,肆意侮辱折磨來使,草菅人命。最後把參加談判的39名代表全部扣留,押解回京,這些人裡,巴夏禮和英國對華全權專使額爾金的秘書被關押在刑部大牢,其餘人的關押地點就是圓明園。

那麼接下來在圓明園又發生了什麼呢?

“……這些人被押解的時候都是被用水泡過的皮繩捆住了雙手,後來就再也沒有解開過。這樣的皮繩是越勒越緊的,用不了幾天捆綁處開始腐爛生蛆。這些人剛來的時候咸豐皇帝還來審過他們,後來八里橋戰役清方失敗,咸豐皇帝倉皇出逃,剩下這些人就沒有人管了。於是這些外國公使們就被反捆着雙手,跪在地上,三天水米未進,據後來的倖存者回憶說:《泰晤士報》記者鮑爾比第四天死去,屍體在牢房裡放置三天,後被扔到野地裡,讓野狗吃了;安德森中尉,手腳被勒得生出了蛆蟲,他看着手上的蛆蟲滿身蔓延,精神錯亂,大叫三天後死去;一位法國犯人,蛆蟲進了他的嘴巴、耳朵、鼻子,也瘋了……一個倖存者居然還在獄中數蛆來着,說,一天可繁殖1000只蛆蟲!”

後來在英法聯軍的強烈要求下,清政府才釋放了倖存的俘虜。去的時候是39人,回來的只有19人了,而且都被折磨得沒有了人樣,於是聯軍就決定報復。根據他們制定的萬國公法規定,凡使臣被殺,他日破城,雞犬不留。而且額爾金還特意提出了一點,那就是進了北京,不殺人不擾民,但一定要燒了圓明園,因爲他的使節就是被關押在那裡的。

在10月18日放火燒圓明園之前,額爾金還在北京張貼了告示,說明了燒圓明園的原因和預定的放火時間:“任何人,無論貴賤,皆需爲其愚蠢的欺詐行爲受到懲戒,18日將火燒圓明園,以此作爲皇帝食言這懲戒,作爲違反休戰協定之報復。與此無關人員皆不受此行動影響,惟清政府爲其負責。”但北京的老百姓覺得這跟自己好像沒什麼關係,那個園子本來就是皇帝住的,與我何干,誰打進來歸誰,愛怎麼樣怎麼樣,虐待個把囚徒你們有什麼受不了的,中國多少年都是這麼過來的,而且還挑出了告示中的若干語法錯誤。以額爾金的思維所及,中國人的心理是他理解不了的,皇帝失信,百姓麻木,爲了報復,他終於下達了燒燬圓明園的命令。

圓明園就是這樣被燒掉的,這不僅僅是中國軍事的失敗,還是中國外交的失敗,一個不懂得按照國際慣例爭取權益的國家,用野蠻的施虐製造了這個亙古的廢墟。而百年之後的後世,並沒多少人知道,英法聯軍放火是爲了懲罰當時的中國皇帝虐待使節和不守信用。

當時的親歷者用這樣的筆觸,記錄了當時的真實情形:

恭親王在向皇帝的奏摺中是這樣寫的:““該夷去國萬里,原爲流通貨物而來,全由刁惡漢奸,百端唆使,以致如此決裂。……二十二日早,因該夷抄至德勝,安定二門,事情緊急,連夜約同文祥出城,復給該夷照會,許以送還巴酋,並令巴酋寫信與額酋,令其止兵。乃照會發去之後,該夷並無回字,至午間該夷已抄至德勝門土城外,暗襲僧格林沁,我軍不戰而潰,敗兵紛紛退至圓明園,夷匪亦銜尾而來。”英法聯軍就是這樣到了圓明園的。

“夷人入京,遂至宮闈,見陳設富麗,相戒勿入,雲恐以失物索償也。及夷人出,而貴族窮者,倡率奸民,假夷爲名,遂先縱火,夷人還,而大掠矣。”

“焚掠圓明之禍首,非英法聯軍,乃爲海淀一帶之窮旗人。……二十三日甲申記:聞恭邸逃去,夷人據海淀,夷人燒圓明園,夜火光達旦燭天。二十四日乙酉記:聞夷人僅焚園外官民房。二十五日丙戌記:今日丙外各門盡閉,……蓋城外劫盜四起,隻身敞衣,悉被掠奪。二十七日戊子記:聞圓明園爲夷人劫掠後,奸民乘之,攘奪餘物,至挽車以運之,上方珍秘,散無孑遺。……圓明園一役,其始聯軍僅焚園外官吏房,或爲軍事上必要之舉動。而許多旗人土匪,即乘機劫掠,於是聯軍旋亦入園”。

“相當一部分中國的普通民衆直接參與了劫掠、焚燬圓明園的行動。而且,根據當事法國軍官的回憶,聯軍之所以下焚燬圓明園的命令,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爲了驅逐不斷涌來參與搶劫的華人。”

“鄰近鄉民及海淀貧氓紛至沓來,麇集園牆外漸近吾營,與在營華役互語,華役攜有梯逐架以登,絡繹越牆而入。”

“聯軍最後傳令縱火時,各軍並無火器,惟有水桶、水鍋而已。海淀華人暨華役,將攜來之火線、秫秸一切引火之物齊集以待。嗣後四處引火延燒……”

居住在圓明園周圍、海淀一帶,上萬民衆連日到圓明園搶劫。局勢平息後,朝廷從當地民衆手中收繳回大量文物珍寶。由此可知,圓明園被劫掠焚燬,“主犯”罪魁禍首自然是英法聯軍;但那些趁火打劫大發國難財的國人卻是實實在在的“共犯”!

“皇太后,現今兒長毛都已給平了,捻子也給剿滅了,眼見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百業重興,定能燒出這樣的絕世好瓷出來。”劉誠印小心地措着詞兒,試圖寬慰慈禧,“到時候重修了園子,皇太后再去‘天地一家春’,把這些老的新的好瓷器都擺到一起,豈不是美事一件?”

“就你會說話。”慈禧太后笑着點了點頭,顯然是非常讚許劉誠印的這個主意的。

“把整個園子修起來,我倒是沒敢想,只要是能把這‘天地一家春’重修起來,我將來有個養老的地場兒,就滿足了。”慈禧有些悵然地看着眼前的昔年“天地一家春”藏瓷,悠悠的嘆息了一聲。

“那敢情好!到時候奴才也跟着皇太后,去‘天地一家春’見識見識這人間仙境。”劉誠印笑着說道。

“人間仙境倒是算不上,但是……”慈禧太后看着一件件精美的瓷器,突然說道,“這些個珍瓷,再弄一件也是絕難,將來是要再放回原地方去的,所以我要你派專人看護,哪個敢碰了壞了,我要他的腦袋!”

“是!奴才這就安排下去。”劉誠印連聲應道。

“這個林義哲,年紀輕輕的,辦事還真是有心。”慈禧太后的目光落到了桌子上的那方“保合太極”青玉印上,說道,“這一次真該賞他些什麼,不過,要是傳將出去,未免給趨炎附勢之徒以機會……”

“皇太后所言極是,依奴才看,這一次還是別賞他什麼官兒爲好。”劉誠印說道,“皇太后要是想賞他,賜他點什麼物事即可,一來可示恩寵,只要盡心辦事,便不會忘了他;二來也可免外間物議。”

和其他太監不同,劉誠印辦事機靈,又粗通文墨。甚至於時局形勢,頗都有見解。宮裡的太監大多不過曲意承旨,以供驅使而已,而劉誠信則可幫慈禧太后拿大主意。更爲可貴的是,劉誠印從不戀權,爲人又和善,是以慈禧太后對他甚是倚重,有些時候還要向他問計。

“還是你想的周全,”慈禧太后點了點頭,“就這麼辦罷。不過這賞賜的時候還不到,也不用急在這一時。”

第489章 林義哲VS張佩綸二百七十七章 忍無可忍第420章 太后聖明第68章 雪中送炭喬致庸第408章 恭王之憂第76章 羅氏掌門人之死第28章 左宗棠回書第121章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第348章 敗軍之將第252章 緩急之爭第162章 盧氏千金第306章 以弱敵強第143章 指點人物第484章 陽奉陰違第479章 生死問對第55章 中興名臣第150章 遇刺第362章 美國“準內戰”第431章 新艦設計,新式戰法第212章 小別勝新婚第68章 雪中送炭喬致庸二百八十八章 敢爲天下先者第450章 致命的電報第432章 意外來信第402章 千古艱難第342章 搶到寶了第366章 蘭洲末日第300章 死路一條?第140章 勾結第29章 法蘭西之戀第388章 挾持第461章 下院交鋒第101章 彼之二等,中國巨擘第167章 北海遇險第177章 彌合裂痕第488章 清官亦猛於虎第163章 千里之緣第338章 折戟沉沙第251章 “神話”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第347章 科技差距非人力可挽第89章 皇帝的撤退第390章 “請高擡貴手!”第300章 死路一條?第115章 獻寶第368章 功課第90章 堅守第147章 要命的日記第162章 盧氏千金第163章 千里之緣第357章 捕劉第445章 自取其辱第378章 開戰!談判桌第51章 痛殲匪寇第140章 勾結第95章 孤拔上校第346章 彈盡而降第378章 開戰!談判桌第233章 初入番境第116章 憶苦第211章 榮歸故里第87章 戰爭和新生命的誕生第467章 作死的下場第235章 排灣族的酒第167章 北海遇險第221章 猶豫的伊藤和堅定的西鄉第433章 要立牌坊的婊子!第436章 逆流第197章 皇后洗腦,慧妃躺槍第173章 天降誥命第215章 棘手生番二百六十二章 萬國通的恭親王第222章 “少將之才”?第195章 香團上位第130章 禮節的麻煩第324章 叛艦喋血第223章 毛昶熙的懊惱和柳原的陷阱第215章 棘手生番第126章 轉了性的恭親王第218章 篤定以應第468章 深刻反思第448章 先聲奪人第153章 追兇索償第155章 劉步蟾在佈雷斯特第196章 以“孝”破題二百八十章 安南生事第253章 工業化日本之發端第312章 博弈第177章 彌合裂痕第182章 明爭暗鬥第89章 皇帝的撤退二百九十一章 山縣武夫第414章 龍種二百六十四章 告別憤青的梅舉人第200章 炒了老師的魷魚第8章 “金牌律師”二百七十八章 西鄉從道的好消息第371章 秦庭之哭第213章 齊人之福難安享第297章 致命速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