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草根李秀成

曾國藩復出後,對湘軍進取安徽,然後合圍南京作了詳細的軍事部署。

太平天國在“天京之變”後,楊秀清、韋昌輝、石達開等建國元老死的死、走的走,軍事局面主要依靠李秀成、陳玉成、李世賢等青年將領勉力維持。而這一次曾國藩的對手,就是濃眉大眼的農家青年李秀成!

李秀成,初名李以文,廣西客家人,出生於廣西藤縣大黎裡新旺村,這個村子當時屬於廣西梧州府藤縣寧風鄉五十七都長恭裡,四周是一片高山峻嶺,村子附近住的都是貧苦農民。他們大都靠做僱工、種田、燒炭來維持生活。李秀成的父親李世高,給地主墾山種植,尋食度日。李秀成的母親陸氏,給李秀成添了個弟弟,取名李明成。

李秀成的家裡,是真窮,日子過得真苦,怎麼說呢,一條褲子,他爸穿破了補補給李秀成穿,李秀成穿破了,再給他弟弟李明成穿。李秀成從小想要出人頭地,當時的社會,萬般皆下品,如果不造反的話,就只能讀書。

李秀成的舅父,看李秀成很機靈,決定幫他一把。這位村塾教師,在李秀成八歲那年,把他帶去私塾讀了兩年書,不要學費。但李秀成到了十歲,家裡生活太苦,便不能再讀下去了,父親把他叫了回來幫助父母幹活養家,他哭了三天三夜。

小小的李秀成,不甘這樣不讀書了,他去求舅父,抱着舅父的大腿哭。他的舅父被他的眼淚感動了,說服了他的父母,於是,李秀成獲得了在村塾幫工的機會,在這裡一邊幫工、一邊自學。

然而,在村塾的收入,對李秀成貧窮家庭的幫助有限,不久,李秀成的父親病重,他不得不又回到家中。春天來了,就上荒山去種蘭,到了秋冬,又上山砍樹、燒炭。家中之苦,度日不能,度月格難,年幼的李秀成受盡了孤寒無食的折磨,生活的絕望也鍛鍊了李秀成的意志。

清道光二十四年,李秀成二十一歲,洪秀全和馮雲山從廣東花縣進入廣西宣傳組織拜上帝會,以桂平縣的紫荊山爲根據地,並向四周發展。廣西的桂平、貴縣、武宣、平南、象州、藤縣、陸川、博白以至廣東的信宜這幾個州縣的貧困農民都看到了希望,每村每處都知道有“洪先生”。

李秀成也看到了改變命運的機會,帶領全家加入了拜上帝會。

之後,洪秀全、楊秀清在金田揭竿而起,李秀成決定造反,他參加太平軍,作戰機智勇敢,懂得用腦子,他在太平軍中,較早意識到洋槍洋炮的威力,手下弄了好多洋槍洋炮,很快嶄露頭角,從一名普通的士兵晉升爲一名優秀的青年將領。

在1856年,李秀成立了大功,他率部解圍鎮江,敗江蘇巡撫吉爾杭阿,破了江北江南大營。而在天京事變中,李秀成不僅升官主將,還接收了燕王秦日綱的隊伍,成了太平天國的頂樑柱。

爲解天京之圍,李秀成於1858年3月底請命出京,途經蕪湖,與其堂弟李世賢商定:“一人敵南岸,一人敵北岸”。

不久,李秀成自率部將陳坤書等五千餘人,分別由蕪湖和東梁山渡過長江,齊集含山,於5月8日再克安徽和州,接着又連佔全椒、滁州、來安。

當時,清軍重新組織江南江北大營,天京被圍日緊,南郊板橋、大勝關已被清軍攻陷,七橋甕、印子山、雨花臺也處於清軍的直接威脅之下。李秀成日夜焦慮,在全椒加緊操練部隊,準備先掃清江浦、浦口之敵,以安定天京城內的人心。

1858年6月5日,李秀成率兵五千餘人自全椒進扎江浦大劉村,擬取道橋林進攻江浦、浦口。

次日,江北大營統帥德興阿督軍萬餘進攻大劉村,他是一名勇將,身先士卒。時適大雨滂沱,太平軍疏於戒備,以致寡不敵衆,初戰失利,李秀成的新舊營壘十三座盡失,損失千餘人。

這次大敗仗,使李秀成意識到,單憑自己的一軍之力,難解天京之圍,於是請求到天王洪秀全支持,行文各路將領,約定太平軍各路人馬在安徽樅陽舉行會議,共商救天京辦法。

1858年8月上旬,李秀成與陳玉成、李世賢等將領於樅陽商定:先由陳玉成、李世賢等率部攻克安徽廬州,然後由吳如孝率部在廬州東北一帶活動,牽制清朝大將勝保所部清軍,陳玉成則率主力速進滁州東南的烏衣鎮一帶,會同李秀成部全力進攻江北大營,先攻破清軍江北大營。

樅陽會議,使李秀成、陳玉成等人“各誓一心,訂約會戰”,並制定了較正確的作戰方針,爲再破江北大營以解京圍奠定了基礎。這時候的李秀成,仗打得十分漂亮!

1858年8月11日,陳玉成、李世賢、吳如孝三部聯合行動,由舒城三河鎮向廬州逼進。當時,新任安徽巡撫翁同書,也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帝師翁同龢的哥哥,他尚未到任,廬州城內僅有清軍數千,由副都統麟瑞督率駐守,另由新任安徽布政使帶勇萬人駐守南郊。

其實翁同書到任後,也是枉然。

8月23日晨,太平軍兩萬餘人從西、南兩個方向直逼城垣。清軍未及交鋒,即紛紛驚潰。當天中午,太平軍即進佔廬州城。

太平軍再克安徽廬州,清廷上下爲之震動。咸豐皇帝大怒,立即任命勝保爲欽差大臣,督辦安徽軍務,所有皖境各軍均歸其節制。同時,諭令湖廣總督官文從沿長江東下的鄂軍中分派勁旅,赴援廬州;諭令德興阿從江北大營中酌撥馬步官兵,前往廬州“協剿”。

清廷嚴令勝保及各路將領務必將廬州收復,否則提頭來見。

太平軍的主要進攻目標,並非廬州,而是江北大營,因此,未等氣勢洶洶的清軍援兵趕到,陳玉成早已揮軍由界牌直趨滁州,於9月中旬抵烏衣一帶,與自全椒進抵該處的李秀成部會師。在此之前,吳如孝按約率部自廬州北進,佔店埠鎮及其東北之梁園,進逼定遠,以牽制勝保軍。

當時,江北大營統帥德興阿擁有兵勇一萬五千餘人,以浦口、江浦之間的陡岡、安定橋、小店一帶爲重點,分駐於西至江浦石磧橋、高旺,東至瓜洲、三汊河,北至來安、施官集的廣大地區內,綿延二百餘里;長江內則有水師巡船往來遊弋,以資接應。

戰前,德興阿得意地說:“各路馬步兵勇,或多或少,擇要分佈,有警則奮勇向前,賊多則添撥援應;海全一軍駐紮石佛寺,無論何處緊急,皆可策應。”

德興阿認爲清軍攻守都有把握,但作戰結果表明,清軍的這種分散部署,正好給了太平軍以各個擊破的極好機會。

李秀成察看了德興阿的軍事部署,去信陳玉成說:“德興阿有勇無謀,不懂軍事,這乃是我們齊心協力攻破江北大營的絕佳機會。”

於是,李秀成、陳玉成兩部太平軍會師烏衣之後,衆達數萬,先與江北大營清軍相持。

9月26日,德興阿派出部隊由小店進攻烏衣。太平軍奮起迎戰,大敗清軍,殲敵三四千人。

9月27日,李秀成部的太平軍乘勝向小店發起猛攻,洋槍洋炮很厲害,擊敗由江南大營來援的總兵馮子材部五千人。

年輕時的馮子材不牛逼,大刀雖猛,卻經常打敗仗。馮子材打不過李秀成的太平軍,他率部逃走。

陳玉成部則衝破清軍陡岡軍營,直下浦口,在從九洑洲渡水前來的太平軍配合下,再次大敗敵軍,並將浦口一帶的清軍營壘全部燒燬。清軍見後路被襲,陣勢大亂,紛紛奪路而逃。德興阿先逃六合,後由水路逃往揚州。

陳玉成部隨即於9月29日佔領江浦。至此,江北大營再次被摧毀,清軍前後損兵萬餘人。太平軍攻破江北大營之後,恢復了天京與江北的聯繫,保障了對天京的物資糧草供應。同時,大大地鼓舞了太平軍的士氣。

二破江北大營之後,李秀成率部東進,於10月4日佔儀徵,10月9日佔揚州。

清軍不戰而逃,德興阿如喪家之犬率部北逃到邵伯鎮。

10月15日,江南大營幫辦軍務張國樑率兵六千餘人由鎮江渡江北援,李秀成認爲自己的兵力單薄,於10月21日棄守揚州,繼又退出儀徵,他帶兵打游擊戰,清軍也奈何不了,疲於奔命。

在李秀成率部東進的同時,陳玉成率部由浦口北攻六合,由於道員溫紹原據城死守,直至10月24日才攻克。

江北大營慘敗後,清廷將德興阿革職,並決定撤去江北大營建制,江北軍務由江南大營統帥和春統一節制。咸豐皇帝還急詔曾國藩復出,讓湘勇入浙,保東南半壁江山。

曾國藩卻表面上派人入浙江,實際上命湘勇主力收復江西,進攻安徽中部。

李秀成聞訊,立即帶着羅大綱、周國虞、康祿等將領和部屬星夜奔赴樅陽。

樅陽分上下兩鎮,兩鎮相距八里地,扼控破崗湖、菜子湖、禧子湖三湖入長江之口,下距安慶水路八十里,是一個軍事要鎮,李秀成的親信吳定規帶領一萬太平軍精兵駐紮在這裡。

天京內亂之後,李秀成和其他太平天國的將領一樣,心情很複雜,感覺前途很迷惘。天京城內血流成河、屍積如山的慘景,在他腦子裡的印象太深刻了。每當夜深人靜之時,他常常會無端地聽到女人的悲號、嬰兒的啼哭。他這個出身赤貧,舉家投奔天國的年輕人,這時已經三十五歲,他沒有石達開那樣的勇氣和威望,他知道沒了天國,自己什麼也不是!但留在天京,難免和天王洪秀全家族的人磕磕碰碰,在外帶兵打仗反而是更安全的。

是故曾國藩一派人攻打安徽中部,李秀成便向天王洪秀全申請,再次外出抵禦湘勇!洪秀全這時身邊也沒多少能征戰的將領,便同意了,讓他當主將,抵抗湘勇!

第54章 開疆拓土(2)第167章 不一樣的大戰第96章 要東亞海權第107章 控制京城第84章 密謀反清第194章 沙俄內亂第114章 四國聯軍第164章 中國人完勝第11章 安慶城破第91章 紅頂商人破產第6章 血戰武昌第6章 血戰武昌第80章 少年袁世凱(4)第3章 虎父無犬子第17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33章 被低估的天王第63章 草根李秀成第49章 攻破天京城第94章 驅逐日本人第65章 猛將李續賓第43章 重用容閎第109章 政體的抉擇第72章 學霸李鴻章第179章 中國無戰事第134章 帝國崛起第70章 石達開受挫(3)第97章 刺殺日本首相第39章 搶英國軍艦第40章 下南洋第75章 湘軍三大紀律第123章 大敗俄國海軍第56章 農業建設第33章 石達開之死(1)第149章 中俄大海戰第175章 巴黎夜色第198章 世紀大海戰第181章 坦克的威力第59章 僧王被幹掉第198章 世紀大海戰第77章 李鴻章捱打第138章 殖民地設省第48章 洪秀全該死(2)第135章 兩大陣營第139章 奪取柬埔寨第30章 血洗東王府第3章 李鴻章出走第18章 劉永福立功第107章 控制京城第48章 蘭芳國的危機第88章 權力的遊戲第10章 石達開退兵第99章 裝甲巡洋艦第178章 佛蘭德斯戰場第96章 要東亞海權第185章 德國海軍戰敗第10章 石達開退兵第38章 開始佈局第49章 荷蘭人求和第6章 血戰武昌第112章 俄日開戰第125章 收復庫頁島第17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106章 反清時機成熟第30章 截殺李秀成第197章 列寧上臺第144章 列寧遇刺第10章 石達開退兵第17章 天大的秘密第5章 西洋軍事考第72章 自將則敗第184章 巨無霸戰艦第137章 侵略日本第5章 大決戰(1)第128章 多軍種作戰第39章 說服曾國荃第124章 收回海參崴第54章 裂土封王(1)第42章 華人優先第66章 新三河大戰(1)第57章 自立吳王第72章 改朝換代第121章 準備大戰第79章 胡林翼復出第148章 中德合作第107章 控制京城第29章 拿下蘇州第38章 開始佈局第42章 擁兵自重第19章 論持久戰第141章 革命風暴第103章 康大忽悠第61章 容宏歸來第56章 農業建設第106章 反清時機成熟第63章 齊人之福第47章 洪秀全該死(1)第91章 紅頂商人破產第119章 大漢帝國第87章 慈禧的秘密(2)第114章 四國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