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駐軍琉球和臺灣

1875年的日本,常備陸軍只有3萬人、海軍只有4000人,木製小軍艦15艘,且多破損不能出海。這次在琉球的大戰,損失了一千三百多海軍,最先進的炮艦三艘,還搭進去從英國租用的“無畏”號,要不是西鄉從道臉皮夠厚,他早就切腹自殺了!

而離臺灣不到一百海里的釣魚山,也很快被曾廣孝派人收復,還在上面駐紮了一小隊淮軍,移了十餘戶臺灣漁民上去居住,明確將釣魚山納入了臺灣府管轄!

曾廣孝還請曾紀澤照會各國駐華公使,從此以後琉球和附屬島嶼、釣魚山都是中國的地盤!曾紀澤很高興,回電將兒子誇讚了一番,並明確告知各國,以後琉球和釣魚山都屬於中國的地盤,不存在任何爭議。

在朝鮮和琉球戰場,曾廣孝和劉銘傳痛擊了日本人。曾紀澤估計,西鄉從道在朝鮮和琉球慘敗,日本人肯定會惱羞成怒,和中國開戰。這樣一來,吳國正好可以名正言順趁日本沒強大,把它滅了,改置成中國的臺東省,永絕後患。

可惜1875年的大清國,就像一艘千瘡百孔的破木船,木頭都爛了,不是這有窟窿就是那有漏洞。1875年,在雲南邊境,英國駐華使館的外交翻譯官馬嘉裡因不懂山裡少數民族的規矩,不肯交“買路錢”,被雲南土著居民給殺了,拋屍河裡,史稱“馬嘉裡事件”,中英大戰一觸即發。

日本政府一瞧,有機可趁,加上被擊沉的“無畏”號是英艦,西鄉從道被打怕了,遭到朝中大臣的彈劾,於是他故伎重演,想和1874年在臺灣那樣,打不過就通過外交來揩中國的油,要戰爭賠款,日本政府說服了英國公使支持,派森有禮爲特使,到天津的總理衙門“狐假虎威”,說淮軍在朝鮮擊沉了英艦,索賠100萬兩白銀。

恭親王毫不猶豫地把這燙手的山芋扔給了李鴻章。李鴻章正因馬嘉裡被殺的事與英國公使威妥瑪苦苦周旋,焦頭爛額,分身乏術,便將這事交給吳王曾紀澤。

曾紀澤讓曾廣孝、劉銘傳回來和森有禮談判。

劉銘傳打日本人還沒打過癮,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們能像去年西鄉從道攻打臺灣一樣,以土匪的名義先去打日本,勝利了再請吳王追認嗎?”

曾廣孝說:“我們幾千淮軍,去日本本土對付三萬日本常備陸軍,沒有勝算。而且,中國如果首先對日本宣戰,那就是我們不守國際法了,英國不會坐視不管。回去和談也好,我給劉大哥當翻譯,這次和談,絕不再讓日本人再佔便宜。”

世界上什麼事都有規矩,也就是規則。當時的外交遊戲,有萬國公法、日內瓦公約等國際規則,如果傻兮兮不懂,即便你很強大,如果與全世界爲敵,直接開槍開炮或把人家外交人員抓起來凌遲,難免會被揍得鼻青臉腫,晚清在這方面吃的虧太多了,對此曾紀澤心知肚明。這一次,曾紀澤決定讓曾廣孝好好和森有禮講講“道理”。

“外交場合最講政治,外交談判的重要姓一點都不亞於戰場,克勞塞維茨在世界名著《戰爭論》中開篇就說:‘戰爭不是目的,它不過是以劍代筆的政治。’也就是說,兩國的外交最終要在談判桌上出成果。”曾紀澤和兒子細談了一晚上,對日本可能提出的異議一一交待。

因爲曾紀澤知道,二十八歲的森有禮,當然也不是等閒之輩,此人禿頭,1847年出生於鹿兒島,十八歲到英國倫敦大學留學,回國後痛感日本教育落後,出專著《日本教育問題》開啓民智,按現在的標準,他的學問達到了博士水準。他還在美國華盛頓呆過三年,當駐美大使。森有禮這樣的外交人才,在當時的大清國,沒有敵手。

曾廣孝見森有禮前,換了一件嶄新的灰色長袍,就和劉銘傳去南京的兩江總督府,等着森有禮來較量。

森有禮帶着一馬車資料來了,還帶了一個翻譯,叫鄭永寧,日本駐中國公使,他說起來是華裔日本人,先祖是明朝遺臣鄭芝龍,福建泉州府土豪,他有個兒子,就是歷史上鉅著名的鄭成功,可惜子孫不肖,當了日本人。

森有禮很狡猾,除了翻譯,還邀請了美國、英國、法國、德國、俄國等國的駐華公使或參贊旁聽,搞得跟新聞發佈會似的,目的就是講國際法,給中國施壓。

森有禮那天腦門光亮,穿着黑色燕尾服,帶着同樣西裝革履的鄭永寧,跑來南京問罪。

談判是在一個長桌上舉行,森有禮、鄭永寧與劉銘傳、曾廣孝對面而坐,其他國家的外交人員圍觀,兩個書記員做筆錄。

森有禮一上來就對劉銘傳發動了猛烈的攻勢:“日本科考船去朝鮮,是符合國際法的,爲什麼會受朝鮮軍隊的攻擊?”

劉銘傳不懂科考船是什麼東西,曾廣孝說,科考船就是科學考察船。

劉銘傳問:“什麼是科學?”

在場的外交人員交頭接耳,嘲笑劉銘傳不懂科學。這場面讓曾廣孝也有點尷尬,他一時也不知怎麼跟劉銘傳解釋什麼叫科學,便說:“日本人說的科考船,就是去取淡水的船。”

劉銘傳一拍桌子,道:“放他孃的狗屁,取淡水的船上還用得着安裝三四門大口徑火炮嗎?”

鄭永寧不知道“放他孃的狗屁”怎麼翻譯,正準備略過,曾廣孝一笑,說:“就是八嘎他老母。”

森有禮說:“就算日本船是軍艦,我們去朝鮮,關中國什麼事?”

曾廣孝說:“朝鮮是中國藩屬國,國王都是中國皇帝封的,你說關不關我們的事?”

鄭永寧咳嗽了兩聲,暗示森有禮,可以在中國和朝鮮締結的條約漏洞上做文章。森有禮心領神會,拿出一份中國和朝鮮的約書說:“中國不管朝鮮的內政,和朝鮮的條約上,也沒有明確註明朝鮮是中國的附屬國。”

曾廣孝一聽,問:“沒有寫明嗎?”

鄭永寧說:“我們研究了三天,這個真沒有。”

曾廣孝哈哈大笑,說:“那好辦,下次我再去朝鮮,找他們補上,朝鮮人一定很樂意。”

森有禮哭笑不得,說:“日方船去朝鮮海邊取淡水,朝鮮開炮攻擊,日本人是被迫還擊,朝鮮人愚昧無知,違反國際法。”

朝鮮是中國的小弟,攻擊朝鮮就是打中國的臉,曾廣孝反擊道:“國際法我也有研究,即便日方軍艦是去取海水,根據國際法,近岸十里之地都屬於本國領土。朝鮮的火炮,在座的法國人和美國人應該知道,是明朝的裝備,射程只有幾百米,如果能打到日本軍艦,那說明日本軍艦先侵犯了朝鮮領土。”

森有禮啞口無言,便轉移話題,拿琉球說事:“琉球屬於番外之地,中國爲何要幫他們?”

潮溼的海風帶着絲絲熱氣,吹在一片滿是棕櫚樹的海島上,四周蔚藍色的海水如夢如幻。這片海島,星羅棋佈,漂浮在東海之上,陸地總面積三千多平方公里,約爲臺灣島的十分之一,距上海、寧波、溫州不到四百海里,離日本最近的九州島有六百多海里,這便是風光秀麗的琉球羣島。

琉球剛開始有南山國、中山國等諸多小國,後來誕生了一位英雄人物,叫尚巴志,身高跟武大郎差不多,年輕時出島遊歷,得到一柄絕世寶劍,然後,征戰四方,統一琉球?真實的歷史是:尚巴志把寶劍賣了,換了一船生鐵,然後像中國農民一樣,生鐵鑄犁,埋頭春耕,結果天公作美,琉球一連好多年風調雨順,糧食獲大豐收,然後經過幾十年積累,尚巴志家族就日漸強盛,最終滅了琉球諸國,定都首裡城,並得到大明冊封。

到了洪武二十五年,明太祖朱元璋賜三十六姓閩人入琉球羣島,經過大約五百年的繁衍生息,琉球大約有二十萬原住民,大都皮膚黝黑,喝茶、抽旱菸、彈三絃、唱民歌,過着與世無爭的農耕生活,每三年到五年派人去中國朝貢一次。

曾紀澤早就想把琉球收回中國,給了曾廣孝一封信。於是曾廣孝拿出一封信,給在座各國外交人員展示:“諸位請看,這是琉球國王尚泰給吳王的血書,上面的文字,全部是漢字,充分說明了琉球,也是中國的藩屬國,裡面的內容,字字是血,控訴了日本人如何不講人權,侵略琉球。”

森有禮一聽曾廣孝還懂人權,徹底悶了,語無倫次:“中國擊沉了英艦‘無畏’號,理應賠白銀100萬兩。”

曾廣孝依然很淡定,買一艘“無畏號”估計也就六七十萬兩白銀,日本人還真敢獅子大開口,於是問:“請問無畏號當時掛的是日本旗還是英國旗?”

森有禮說:“日本旗。但日本是租來用的,出了問題還得中國負責。”

曾廣孝一笑,反問:“這麼說來,如果各國租界上出了事,是不是也要中國負責?那我們很樂意負責,不知道在座的諸位公使怎麼看?”

英國1845年就在中國上海設立了近代史上的第一塊租界,到1875年,英國、美國和法國等都在上海、天津等地設立了多塊租界,按日本人的邏輯,租界上的事還得中國人說了算,他們當然不幹了,紛紛譴責日本人強詞奪理。

談了兩個時辰,森有禮一點便宜都沒佔到,心裡防線徹底崩潰了,起身一拍桌子,不談了:“吾國民好戰,到時候一旦開戰,中國自食惡果。”

劉銘傳一看,一拳頭把三四寸厚的木桌砸出一個窟窿,“他孃的,我等的就是這句話!你小日本三萬兵,我中國四萬萬人,一人一口唾沫就淹死你們。”

曾廣孝也笑着說:“我們吳國正好要練兵,如果日本人願意,可以和吳國先來一仗!”

日本人一點便宜也沒佔到,灰溜溜回國了,森有禮和鄭永寧被罷免。

而曾廣孝和劉銘傳在戰場和談判桌上都大挫日本人的銳氣,這是中國外交史上罕見的勝利,慈禧太后一高興,封李鴻章爲“肅毅伯”,賞賜黃馬褂一件,這是大清國很高的榮耀,朝中大臣趁機大拍李鴻章的馬屁,茶餘飯後無不拍手稱讚李中堂。

李鴻章趁機向慈禧建議大清駐軍朝鮮和琉球,將臺灣改制成行省,和內陸形成四角之勢,即使不滅了日本,也會讓日本寸步難行,李鴻章上奏朝廷,翁同龢那老頭卻又跳出反對,說日本人兩次戰敗,肯定不敢再打臺灣的主意,恭親王也認爲現在開發臺灣條件不成熟,日本這種彈丸小國,不是大清的主要對手,現在要集中軍事力量對付西北的沙俄,駐軍朝鮮和琉球沒有必要。

加上英國人從中周旋,爲了息事寧人,總理衙門竟然派大臣崇厚單獨跟日本人簽署了議和協議,崇厚在外交方面完全是豬一樣的隊友,混蛋加三級,竟然同意日本到朝鮮設立大使館,在琉球是中國藩屬國這樣的原則姓問題上也含糊其詞。

李鴻章的兒子李經方聽說後,憂心忡忡,對李鴻章說:“父親,這次海戰失敗後,日本必然會大批購買軍艦,琉球離日本太近,不駐軍很快就會被日本武力佔領。日本在朝鮮設立大使館後,必然會干涉朝鮮內政,父親應該和兩宮太后再爭取一下,千萬不能讓日本在朝鮮設立使館,不然那些在朝鮮和琉球戰死的淮軍就白死了。”

李鴻章嘆了一口氣,道:“崇厚只是條約簽署者,這可能是恭親王的意思。自從同治皇帝死後,慈安太后很少管政事了,現在恭親王和慈禧太后的意見越來越不一致,很多事下面不好說,更不好辦。”

李鴻章很失望,即便是自己這樣官居一品的朝廷大員,身在腐爛到根的官僚體制,辦什麼事也是帶着鐐銬跳舞,只能當裱糊匠。

腐朽的清廷沒遠見,吳王曾紀澤當機立斷,派七艘軍艦進駐臺灣和琉球,並把琉球、釣魚山等劃歸臺灣省,從福建和浙江移民八十萬人到臺灣,派劉銘傳當臺灣巡撫,開發臺灣,從此臺灣、琉球、釣魚山都成爲了中國的領土!(。)

第53章 開疆拓土(1)第173章 德軍攻陷巴黎第84章 出征朝鮮第188章 血色土耳其第76章 洋槍洋炮隊第40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94章 驅逐日本人第25章 天京會戰(1)第162章 中英大海戰第114章 四國聯軍第56章 農業建設第144章 列寧遇刺第142章 天堂即地獄第85章 肅順攬權第68章 搞定榮祿第178章 佛蘭德斯戰場第155章 中英翻臉第171章 德軍犯大錯第11章 安慶城破上架感言第91章 紅頂商人破產第63章 齊人之福第34章 石達開之死(2)第115章 聯軍司令第171章 德軍犯大錯第62章 三位夫人第189章 英國發飆第182章 大海戰爆發第51章 大漢國思想第8章 雙胞胎姐妹第116章 消滅日本海軍第121章 準備大戰第171章 德軍犯大錯第67章 政變第一步第167章 不一樣的大戰第85章 肅順攬權第104章 變法維新第99章 裝甲巡洋艦第162章 中英大海戰第41章 阿思本艦隊第110章 滿清亡國第106章 反清時機成熟第49章 攻破天京城第84章 密謀反清第6章 血戰武昌第127章 沙皇是騙子第125章 收復庫頁島第62章 三位夫人第184章 巨無霸戰艦第196章 中國參戰第34章 石達開出走第31章 誰是幕後元兇第46章 與蘭芳結盟第14章 冤家路窄第112章 俄日開戰第58章 蕩平海盜第194章 沙俄內亂第191章 毒氣戰第157章 吞併不丹第142章 天堂即地獄第191章 毒氣戰第14章 冤家路窄第7章 大決戰(3)第167章 不一樣的大戰第125章 收復庫頁島第135章 兩大陣營第63章 齊人之福第30章 血洗東王府第89章 中法大戰(2)第85章 搶入漢城第180章 中國坦克第101章 捍衛海權第57章 工業建設第166章 導火索第66章 買炮艦打日本第136章 帝國海權第103章 康大忽悠第56章 裂土封王(3)第118章 火燒靖國神社第12章 勾心鬥角第152章 專業重炮部隊第142章 天堂即地獄第86章 慈禧的秘密(1)第69章 石達開受挫(2)上架感言第121章 準備大戰第86章 慈禧的秘密(1)第65章 神秘來客第85章 搶入漢城第100章 美女秘書第151章 國際分贓會第32章 石達開的憤怒第53章 曾國藩的心思第144章 列寧遇刺第199章 德海軍戰敗第145章 二號人物第97章 刺殺日本首相第103章 康大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