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石達開之死(2)

石達開入川之後,前進的道路就十分曲折。綦江,都很不順利。他臨時湊起來的遠征軍隊伍實力很差,戰鬥力跟土匪沒啥區別,遇到駱秉章帶來的正規湘軍根本沒有啥戰鬥力。

“怎麼辦?”就在石達開焦慮萬分的時候,四川本地的李藍起義軍派人前來聯絡,希望配合作戰。

李藍起義是太平天國時期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一次農民起義,起義的首領是貧農出身的李永和與苦力出身的藍朝鼎,合稱爲李藍起義軍。1859年10月3日,李永和、藍朝鼎在雲南省大關縣牛皮寨聚衆起義,以“不交租”、“不納糧”、“打富濟貧”相號召,打“順天”旗自稱順天軍,推李水和爲順天王。

石達開問賴裕新“李藍的隊伍可靠麼?”

賴裕新說”應該可以。現在李藍兩支隊伍以及各地零星起義隊伍均至富順縣北、沱江左岸的牛佛度會師,據他們說義軍有30萬。他們打下了犍爲、井研、榮縣、威遠,由李永和留守。藍朝鼎、藍朝柱等率軍北上奪取綿州,張國福、周紹涌等率軍東進,相機迎候我部太平軍,並在川東一帶攻城賂地。”

這時,南溪地方起義隊伍首領張四也正在江安,興文一帶活動,也派人來歡迎太平軍。石達開覺得能和他們配合作戰,就有希望從敘府一帶打過長江,機不可失,於是決定全軍南下,通過貴州仁懷廳今赤水縣的山間小道,先向永寧進軍。命部下瑞天豫傅佐廷等人爲先鋒,晝夜兼程前進。

當時敘永有東西兩座城。傅佐廷等人率領前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下了東城,李永和得到消息,以爲石達開本人已到敘永,就派人說自己即將率領隊伍前來迎接。

傅佐廷等人不敢擅自同意合作,先寫了一封回信,說明翼王還未到,雙方合作的軍機大事,要等翼王親自到來,再做答覆,但可惜駱秉章派兵阻隔,加之長江天險,兩軍並未會師。

後來,太平軍攻下敘永東城,爲了號召西城和附近鄉鎮的人馬歸向天朝,傅佐廷等人聯名出了一個安民告示,這篇文告和石達開給涪州四民的訓諭相似,不作宗教宣傳,只以民族大義和天下太平爲告“我真聖主天王起義粵西,建都江南,金陵定鼎,創億萬年有道之基,鐵甲平胡,吐二百載不平之氣。無非欲斯民革夷狄之面目,復中國之規模由是耕者耕而讀者讀,毋容遷徙而遠遁,商者商而賈者賈,儘可樂業以如常。”

隨即,石達開率部到達敘永,張四“皇帝”派人來迎接。石達開很想依靠這支熟悉地形的本地起義隊伍,合兵搶渡長江,所以立即揮軍西進。兩天後,先鋒賴裕新到達興文城外,此城已被張四皇帝攻佔。張四皇帝見太平軍到來,立即開城,請太平軍進駐城中,自己卻率部下退出城外。石達開到達後,就由張四皇帝引路,合兵攻下了長寧。這裡距長江只有五十里,完全可以作爲渡爲了保固這塊地方,石達開分兵四出略地,一時,興文,古宋,敘永,慶符,高縣,洪縣一帶,到處都有太平軍的活動。

石達開入川四個多月,轉戰一千餘里,一直在想搶渡長江,進取成都。但因駱秉章派水師嚴密封索長江,未能如願。

這段時間裡,駱秉章抽調更多兵力對付四川境內的太平軍。此時曾國藩派了幕僚劉蓉輔佐駱秉章督四川軍務,薦擢知府,選將練兵,舉蕭啓江、劉嶽昭、黃醇熙三路湘軍入川,他對駱秉章說“石逆一心保固長寧,是想以此作爲渡江之地。長毛一旦渡江,成都就岌岌可危!”

駱秉章道“我們該如何?”

劉蓉道“我們需先發制人,調集湘軍和川軍合力圍攻長寧。除湘軍劉嶽昭部,川軍唐友耕部,唐炯部,可將湘軍道員增傳理部,川軍總兵熊煥章部也調過來,反覆環攻,志在必得長寧。”

於是,雙方一場血戰,三萬湘軍和川軍對陣石達開的四五萬大軍,死傷均重,損失上萬人。唐友耕雖然多次負傷,仍然死戰不退。

石達開見到清軍雲集,長寧江面封索甚嚴,覺得在這一帶渡江無望,主動放棄長寧,徑敘永向川黔邊界轉移,休整部隊,並且伺機出擊,另覓搶渡的渡口。

石達開決定繞道黔滇,向敘府以上的金沙江,也就是長江上游尋覓渡口。因爲那一帶地方山高水深,人煙稀少,清軍難於處處設防,奇襲成功的希望要大得多。

過了兩個月,太平軍全部集中於川黔邊界,石達開設大營於綦江縣屬的東溪鎮,在這裡,他召集諸將商議繞道進軍奇襲成都的長期作戰計劃。

石達開說“本王建議,當即分兵三路。”

李福猷問道“哪三路?”

石達開道“你和賴裕新各領一路,分別由黔入滇,繞道上游,設法搶渡金沙江,迷惑敵人。本王自領一路中軍,仍從敘府以南地區進軍,約期在金沙江以北的木川司會合,共取成都。這樣分路進步兵,可以迷惑敵人,使其不知道我軍的主力究竟在什麼地方。”

不久,石達開率領全軍進入貴州,甩掉了集結在川南長江沿線的清軍主力,乘虛蹈險,分攻桐梓,遵義,仁懷,綏陽,黔西,大定等府,這一帶清軍甚少,沒遇到什麼阻擋,連著名的天險大婁山的婁山關都無人把守。

石達開全軍到達大定時,兩年前離開廣西的曾廣依正在附近活動,聽說翼王親自到來,十分高興,率領部下前來歸隊,石達開的部隊又得到擴充,達到四五萬人。

石達開與賴裕新,李福猷早已商定了分兵作戰的計劃,這時有了熟悉貴州情況的曾廣依作爲嚮導,更加輕車熟路,就決定立即執行分兵進取成都計劃。

賴裕新與李福猷深入貴州,一直打到郎岱,安南,永寧,分兵西進。李福猷進入雲南後,經宣威向昭通迂迴,抵達金沙江邊的副官村,準備從這裡搶渡金沙江,進取四川屏山縣。他們擊敗了扼守的清軍,但由於找不到船隻,無法渡江。不久接到石達開的命令,前往橫江與本軍會合。

但因爲都是偏僻山區,賴裕新與石達開另一支由雲南鎮雄向東川迂迴的中旗部隊會合後,從米糧壩渡過金沙江,按石達開事先的部署進入了四川涼山寧遠府,卻與石達開本軍失去聯繫。

石達開本軍離開大定,經過畢節,於10月27日進入雲南鎮雄縣境。這裡是川黔滇三省交界地區,沒有什麼清軍駐防,石達開在這裡從容休整,補充,並張貼募兵告示,號召反清志士與貧苦人民踊躍參加。經過補充,石達開本軍擴大到十萬餘人。

不久,石達開率領本軍由鎮雄出發,分兵數路入川,使清軍首尾不能相顧,其中一路在東川附近與賴裕新部會合。石達開這次迂迴行軍,繞了一個大圈子,出其不意地擊敗了駐守川南的湘軍,進佔筠連,高縣,前鋒直指橫江鎮。不久就佔領了橫江鎮以及附近的雙龍場,玉皇樓等地,夾橫江兩岸爲營,縱橫數十里,旌旗相望,金鼓相聞。

橫江是金沙江南岸的一條支流,發源於貴州威寧,經雲南大關流出川境,至安邊匯入金沙江。橫江全江雖只有五六百里,沿途支流頗多,水量不可以行船。橫江注入金沙江時,水流甚急。漲水期間,如果從橫江駕船而下,可以利用流水的衝力一直衝到北岸,瞬息可達,清軍雖有炮船,也無法阻攔。

“橫江是個渡江的好地方!”石達開進駐橫江後,親自到降口視察,認爲這個計劃可以實現,就決定長期駐紮,固守陣地,徵集船隻,作好來年春天搶渡的準備。

石達開認爲,從這裡搶渡的設想不錯,不過冬季水淺,行船難以充分利用水流的衝力。明年春節漲水,橫江和金沙江水位升高,險灘都被淹沒,船隻順流直衝而下,瞬息即到,一定能夠成功。所以決定在這裡堅守到明春漲水。在這段時間裡,石達開命令部隊抓緊時間盡力徵集改造各種船隻,訓練水戰人員,取土熬銷,熔鑄炮子,補充彈藥,並且在橫江上建搭浮橋,使兩岸人馬通行無阻。全軍挖壕築壘,作久守打算。

在新附衆之間,有不少船伕水手。石達開下令層層傳達,公開徵求能夠從事水戰的人員,命令中說,“誓必渡此金河,凡有能水戰者,即到統兵大將處報名。果能渡此大河,所有同過浮橋之人,準於每張封條抽取銀十兩,以賞水師。兵士之有功者,賞軍功檢點職銜,功高者,賞侯爵豫爵。”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一時間四川許多能夠駕船泅水的人,修船造船的人,都踊躍前來找石達開的部隊報名。各個營地上都在打造船隻,休整器械,訓練人員,忙得熱火朝天。

駱秉章得知石達開屯聚橫江,“誓必渡此金河”時,大爲恐慌。他對劉蓉說“長毛大軍一旦渡過金沙江,勢必席捲川西,拿下成都。”

劉蓉說“是的。我們一定要搶在春水漲發之前,拔除橫江陣這個據點,以消滅心腹之患。“

於是,駱秉章先後調來川軍唐友耕部,熊浣章部,滇軍楊發貴部扼守金沙江北岸,湘軍臬司劉嶽昭部,提督胡中和部,總部蕭慶高,蕭慶泗,劉景春,唐應聘,何勝必部集中於橫江附近,四面圍攻太平軍的大營。

石達開已經預見到了這一場大戰,他立即回收兵力,將在高縣,筠連和川黔邊境活動的隊伍調回大營,並把李福猷部也從雲南副官村召回橫江,集中了優勢兵力,嚴陣以待,準備同前來爭奪橫江的敵人進行決戰。

橫江上空,烏雲密佈,山雨欲來風滿樓。這一次大戰,清軍方面勢在必攻,不奪取橫江這一塊渡江基地,他們就不能安枕,太平軍方面勢在必守,如果失掉了橫江這一渡江基地,搶渡金沙江的計劃就會落空。

就這樣,橫江大戰開始,石達開派出部隊分兵三路主動出擊逼近雙龍場大營。當時,太平軍大隊駐守橫江兩岸,石達開本人則駐守距江岸二十餘里的雙龍場。

湘軍提督胡中和,總兵蕭慶高,何必勝等都逼近太平軍營壘而紮營。雙方劍拔弩張,衝突一觸即發。當天一早,石達開親自指揮雙龍常德太平軍猛撲胡中和的營盤,其他各路太平軍也紛紛出動。清軍處處應戰,大戰全面展開。

石達開知道敵人已經全面進攻,就下令各部堅守營壘,以逸待勞,大量殺傷敵人。

雙方連日激戰,相持不下。當時的情況,清軍火器上佔了很大優勢,石達開部則佔據了有利地形,太平軍在橫江陣,雙龍場兩處營壘森立,卡堅路險,清軍仰面進攻,不斷被炮,石擊中,傷亡慘重。石達開又命部隊在雙龍場大營外增築20多座營壘,下令各部堅守陣地,以逸待勞,徹底挫敗敵人的進攻。

此役石達開部準備充分,作戰異常英勇,清遊擊胡萬浦,塗振南,胡得元,都司胡東山,卜修明,秦龍麟,守備李正才,羅輝四,匡惟喜等衆多將領均被擊斃。激戰連續進行了二十多天,太平軍營壘巍然不動,清軍大量傷亡,如果不是發生了意外情況,清軍將無功而返。

不久,清軍傾巢出動,從北面向太平軍陣地猛撲,太平軍沉着應戰,據壘回擊。激戰中,胡中和率領湘軍沿小道而至,對太平軍營壘進行夾擊。敵人的火藥射入太平軍營房,引起沖天大火。

“兄弟們,我們不能退!”石達開指揮全軍在烈火中堅守不退,有的太平軍彈藥在火藥用完後,拿起鐵鍋和石頭砸向敵人,有的操起刀矛,同敵人肉搏鏖戰,表現得極爲頑強。

駱秉章指揮湘軍三個營攻打太平軍的一處街壘,整整圍攻了半天都打不下來。

正在這勝負難分的關鍵時刻,叛徒郭益集與馮百年率其部下3000人突然譁變,在雙龍場縱火內應。雙龍場是石達開部隊的大營所在,是太平軍的總指揮部。

“媽的!”石達開在激戰中,不得不分出一部份兵力前去鎮壓叛變,削弱了正面防禦力量,使劉嶽昭部湘軍得以乘虛而入。

石達開看到大營已經被敵人攻陷,部隊腹背受敵,無法繼續堅守,被迫將部隊從橫江一帶全部撤走。這次橫江大戰,太平軍堅守22日,敵人傷亡慘重,束手無策,但在關鍵時刻,竟然敗於叛徒之手。

“我們還會回來的!”這一次橫江大戰的失敗,使石達開入川計劃再次宣告失敗,但他沒有放棄,率兵跑去雲南發展,發誓一定要再次入川!。

第45章 深入虎穴第128章 多軍種作戰第62章 三位夫人第12章 勾心鬥角第18章 劉永福立功第18章 劉永福立功第52章 槍桿子出政權第197章 列寧上臺第48章 蘭芳國的危機第84章 密謀反清第9章 程學啓投降第64章 曾國藩的遺囑第59章 僧王被幹掉第120章 臥底張作霖第198章 世紀大海戰第68章 搞定榮祿第82章 做人要厚道第115章 聯軍司令第27章 天京大殺戮(1)第35章 石達開之死(3)第169章 大貝爾塔炮第81章 放走石達開第82章 做人要厚道第62章 三位夫人第156章 轟炸英軍第6章 大決戰(2)第51章 大漢國思想第70章 石達開受挫(3)第180章 中國坦克第76章 洋槍洋炮隊第4章 李秀成擴軍第31章 強攻九洑洲第7章 大決戰(3)第180章 中國坦克第28章 敲打洋人(2)第83章 招攬奇才第70章 石達開受挫(3)第35章 石達開之死(3)第75章 駐軍琉球和臺灣第80章 少年袁世凱(4)第59章 僧王被幹掉第55章 裂土封王(2)第71章 李鴻章來了第47章 洪秀全該死(1)第31章 強攻九洑洲第173章 德軍攻陷巴黎第109章 政體的抉擇第158章 追擊英軍第151章 國際分贓會第121章 準備大戰第96章 要東亞海權第76章 洋槍洋炮隊第81章 放走石達開第5章 西洋軍事考第36章 石達開之死(4)第70章 密謀敗露第40章 下南洋第146章 聯軍干涉第35章 曾國藩回家第150章 駐軍莫斯科第196章 中國參戰第42章 擁兵自重第17章 天大的秘密第74章 大敗日本第113章 瓜分日本計劃第28章 敲打洋人(2)第19章 論持久戰第39章 搶英國軍艦第58章 率軍北上第69章 一場大火第6章 血戰武昌第15章 亂世之梟雄第135章 兩大陣營第77章 少年袁世凱(1)第20章 朝廷的心思第141章 革命風暴第28章 敲打洋人(2)第181章 坦克的威力第185章 德國海軍戰敗第131章 收回法租界第151章 國際分贓會159章 殺到尼泊爾第154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145章 二號人物第58章 蕩平海盜第91章 分裂的天國第23章 太平軍慘敗第149章 中俄大海戰第189章 英國發飆第81章 放走石達開第12章 勾心鬥角第42章 擁兵自重第86章 搞定朝鮮第75章 駐軍琉球和臺灣第90章 胡雪巖的秘密第84章 密謀反清第105年光緒奪權第127章 沙皇是騙子第21章 小將陳玉成第75章 駐軍琉球和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