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勾心鬥角

曾國藩在安慶收到兵部公文,從北京出發的信使告知他,咸豐皇帝死了。曾國藩也預感到京城裡一定會有大事發生,趕緊讓康福秘密北上,打探兒子曾紀澤的消息。

曾紀澤率自己訓練的洋槍隊和洋炮隊,駐紮在熱河。當年七月,一顆巨大的彗星拖着明亮的尾巴出現在西北上空,引發了京城和北方人民的恐懼,在古代,天象異常,也是要出大事的預兆。而咸豐皇帝三十一歲就病死,這對整個清王朝來說是個大凶兆,因爲當時的老百姓都迷信,相信天命。君主短命,說明這個朝廷失德觸怒上天,王朝氣數已盡。當時清王朝已經存在了二百年,這在中國歷史上已經不算短了,對此,曾紀澤心知肚明,有自己的打算。

當時,曾紀澤也感受到了慈禧和肅順集團權力的明爭暗鬥到了白熱化的階段。

早在英法聯軍攻進北京當年的10月,恭親王奕訢就分別於英國、法國、俄國等簽訂了《天津條約》、《北京條約》,允許各國公使留在京城,決定開天津爲商埠;准許英、法招募華工出國;割讓九龍司地方一區給英國;退還以前沒收的天主教資產,任法國傳教士在各省租買田地,建造自便;賠償英、法軍費各增至八百萬兩,卹金英國五十萬兩,法國二十萬兩等,還割讓了大批關外的國土給沙俄。

條約簽訂後,英法聯軍就開始撤離北京,英、法、俄等公使表示,只要清政府認真“履行條約”,就可以得到“任何援助”。恭親王接受了俄國人提供的八千支步槍援助,裝配醇親王主管的神機營,令神機營的實力大增,控制了京城局勢。這時恭親王意識到,必須“師夷長技以制夷”,對洋務有了興趣。

爲了打發勝保,恭親王將他升任兵部侍郎,讓他帶着督練的一萬餘人到直隸和山東交界的“剿捻”戰場,勝保帶人先後攻取了由捻軍控制的丘縣、館陶、冠縣,莘縣,招降了黑旗軍首領宋景詩,令其率部隨軍。之後,勝保又率部督辦豫皖軍務,同捻軍作戰,號稱手握十萬兵。

恭親王爲了避嫌,在議和任務完後後,多次請咸豐皇帝回京主持大局。但咸豐皇帝不願回京,他對恭親王允許外國公使留在北京感到震怒,他回覆恭親王說:“京城仍有夷人,如果朕回京,誰敢保證夷兵不再來?”

恭親王沒有辦法,他決定在天津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專門跟洋人公使打交道,以免公使在京春節時覲見皇帝時,又發生不愉快“跪不跪”的老問題,這也是當年導致和談破裂的重要原因之一,巴夏禮要求面見咸豐皇帝但拒絕下跪。但在清廷,跪不跪是原則問題。

咸豐皇帝爲了避免見洋人,就準備在熱河行宮裡過春節,下令肅順開始負責修葺熱河年久失修的園林和戲樓。

轉眼間冬去春來,冰河解凍。原定於1861年春季離開熱河返回北京的咸豐皇帝,已經準備好詔書宣佈這一重大決定。但是,他的病情突然加重,身體已經無法承受奔波勞苦,這份詔書也就沒有頒佈。

在熱河的時候,恭親王和醇親王都不在他的身邊,再加上受到疾病的摧殘,身體極爲虛弱,因此,咸豐皇帝逐漸落入了怡親王載垣的掌控中。怡親王載垣是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六世孫,時年四十六歲,是咸豐皇帝的叔父,此時領鑲黃旗、擔任軍機大臣、侍衛內大臣,控制着咸豐皇帝的內侍。

當時,肅順等人名義上是以載垣爲首的,肅順聽從王闓運的建議,請載垣派人弒殺慈禧,載垣猶豫不決,說:“此事與禮不合。誅殺妃子,宜由皇上下旨。而且祖宗家規,規定女人不得干涉朝政,皇后都守規矩,她一個妃子料她掀不起大風浪。”

肅順說:“懿貴妃雖只是妃子,但王爺別忘了,她是太子的生母。皇上過世後,她就是太后。在熱河我們至少要讓皇帝把她打入冷宮。然後我們再對付恭親王。”

載垣問道:“如何對付恭親王?”

肅順哈哈大笑,說:“我們找人蔘他利用對外全權大臣的職務,聯合洋人,背叛朝廷就行。這一次,他可沒少給洋人好處。”

於是,怡親王等人在咸豐皇帝面前屢進讒言,稱慈禧與二十五歲、長相俊俏、年輕健壯的旗人侍衛長榮祿私通。

榮祿是滿洲正白旗人,出身于軍人世家,起初在宮中當差。有一次,宮中發生大火,剛好榮祿當天值班,他率領衆侍衛奮力滅火。恰在此時,咸豐皇帝在遠處督察救火情況,他遙望一人身着絳色官袍,不顧個人安危,在火海中不斷進出搶險。於是他詢問身邊御前大臣,這個年輕人是誰。下屬告知此人叫榮祿。不久,咸豐便召見榮祿,提拔他當了侍衛長。咸豐皇帝倉皇出逃到熱河,榮祿作爲侍從跟隨護駕,擔任神機營翼長,指揮衛隊保護皇后和妃子們的安全,他跑前跑後,早晚不離左右,凡是外面送來的食物用具等,他都要親自檢查。

慈禧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裡,覺得榮祿敬業守職,忠實可靠,心中就有了幾分好感。但慈禧也是處處謹慎小心,她從不與榮祿公開接觸,而是由自己親信太監安德海作爲傳遞信息的中間人。

肅順等人在皇帝面前舉乾隆皇帝一位年輕妃子因怠慢母后,招致終生監禁的例子,希望皇帝能夠嚴厲處置慈禧與榮祿曖昧一事。他們在皇帝耳邊讒言不斷,咸豐帝當時身患重病,不可能對這些讒言無動於衷,他對自己的寵妃與榮祿間曖昧的傳言憤懣不已,下令追查,但最後也沒查出什麼,咸豐皇帝對慈禧多了一份信任,對載垣和肅順等人的誣告大動肝火。

與此同時,慈禧還假裝對政事不理不問,漠不關心,又對怡親王載垣畢恭畢敬,而且,慈禧將自己的兒子,也就是皇位的唯一繼承人,交由怡親王的福晉撫養。怡親王的福晉也正是緣於此才被傳喚至熱河行宮的。怡親王自以爲控制了慈禧的兒子,也就是兒皇帝,消除了對她的疑心。

怡親王與皇上的弟弟恭親王歷來爲不共戴天的政敵,他們對付完慈禧,立即轉變攻擊目標,在皇帝面前極力抨擊詆譭恭親王,說他有叛國行徑,利用對外全權大臣的職務,聯合洋人,背叛朝廷。

肅順等人的下一步計劃是將京城的洋人斬盡殺絕,並將恭親王等人全部處死,至少也要將他們終生監禁。爲此,他們提前便擬好一份詔書,令自己的計謀合法化,其中還提出了實施這些計劃的具體措施,準備等皇帝駕崩後立即頒佈。但在這件事上,他們遇到了阻礙。

原來,肅順等人造謠慈禧和榮祿私通,反而讓咸豐皇帝覺得慈禧孤兒寡母可憐,對肅順等人也有了戒心。爲此,咸豐皇帝將自己所用的兩方小璽“同道堂”、“御賞”賜給兒子載淳和皇后紐祜祿氏,“同道堂”就由慈禧代管,並規定凡以後下發諭旨必須鈐用此二璽爲憑,意指任何詔書惟有蓋上此印纔會擁有法定效力。也就是說,如果缺了這兩個璽印,頒發的任何詔書都等於一紙空文。

那年夏天,咸豐帝逗留熱河,不願回京。甚至連京城祭祀先祖的事也交由恭親王代行處理。後來,欽天監奏稱星象呈現吉兆:日月同升,五星聯珠(金、木、水、火、土五行星同時出現在天空同一方向),咸豐帝下諭回覆:“本年五月。欽天監奏,彗星見於西北,仰惟天象示警,方滋兢惕。茲復據奏日月合璧,五星聯珠,自非虛詞附會。惟念朕御極之初,即以侈言符瑞爲戒。矧值東南賊匪,未克殄除,眷念民生,惟增矜惻。即使星文表瑞,實爲世運亨嘉之兆,亦惟有夕惕朝乾,冀邀上蒼眷佑。如逆匪速就蕩平,黎民復業,年穀順成,休應孰過於斯,其不必宣付史館。用昭以實不以文之意。”

六月初五,也就是咸豐帝的三十壽辰當日,一大早,諸臣前來覲見祝賀,慈禧並沒有參加,她趁此機會秘會了恭親王。當時榮祿站在慈禧一邊,爲慈禧的命運而擔憂。他不時向慈禧打小報告,建議慈禧先下手爲強,幹掉八大臣,以絕後患。慈禧採納了榮祿的意見,立即召身在北京的奕?恭親王來熱河商量對策。

恭親王借爲皇帝賀壽來到熱河後,卻受到肅順等人的阻攔,別說見慈禧,就連宮門都不讓他踏進半步。聰明的榮祿想了個辦法,讓恭親王男扮女裝,才混進行宮裡見了慈禧。

當天的壽辰也是咸豐帝最後一次公開露面,自此之後他的病情與日加重。七月初七,慈禧設法派人送了一封密件給留守在北京的恭親王,告知他咸豐帝病危,催促其速派一隊葉赫那拉族的八旗兵到熱河。

七月十六日,軍機大臣與各部大臣進入皇帝寢宮,屏退皇后及衆妃,迫使皇帝在擬好的聖諭上簽字,任命載垣、端華以及肅順爲全權攝政王,在皇帝賓天后輔佐幼帝,並禁止慈禧干預政事。

次日黎明,咸豐皇帝駕崩,逆謀者將事先擬好的遺詔頒發,任命載垣爲首席贊襄政務大臣,隻字未提恭親王和皇后。之後載垣他們又借年僅五歲的新帝名義頒發了另一道詔書,宣佈新帝繼位,但是此詔書絲毫沒有提及皇后及妃子的冊封事宜,違背了祖制。載垣擔心此事會導致形勢惡化,次日另頒佈了一份新的詔書,糾正了之前的錯誤,封皇后爲母后皇太后,慈禧被封爲聖母皇太后。

載垣的下一步棋是以贊襄大臣的名義發佈聖諭,授權親信全權輔佐幼帝,並加封首席贊襄大臣即載垣爲監國,監國一職歷來無一例外是由皇帝的兄弟與叔伯擔任。

肅順再一次請載垣殺掉慈禧,載垣卻無動於衷,他希望回到北京後再除掉慈禧,如果此時貿然行動,勢必會增加內部分歧,此時載垣他們在北京及熱河的地位還沒有確定、他覺得除掉慈禧這件事必須從長計議,頒佈加封慈禧爲皇太后的新詔也是很有必要的。

載垣現在只想做穩“皇叔父攝政王”,他想向多爾袞學習,等穩固了自己攝政王的地位後,再向前進了一步,變成“皇父攝政王”,甚至可以逼年輕貌美的慈禧下嫁。

肅順對載垣的想法十分惱怒,但也沒有辦法,他只好用金錢收買更多的政治同盟。

此時,恭親王一直與慈禧暗中保持通信,視慈禧爲大清王朝的未來之主。恭親王等人敦促慈禧竭盡所能加速護送先帝梓宮回京一事,當時咸豐皇帝的一些嬪妃已經投靠了肅順,她們的侍衛也隨之倒向,所以爲確保萬無一失,一切舉動必須小心謹慎。當時,肅順的萬貫家財也是不容忽視的,他濫用職權、操控銀庫票券及現金髮布以謀取暴利,京城之人都對他咬牙切齒。但是恨雖恨,金錢面前,京城之中還是有很多人沒有經受得住誘惑而投靠了肅順等人,肅順在京城的同黨確實不少。

八大臣要封載恆爲監國的消息一傳到京城,都察院諸諫官及各位大臣的奏章就如洪水般涌向熱河,請求新帝將攝政權交予兩宮皇太后,也就是實行史書上所稱的“垂簾聽政”。

雖然順治及康熙兩朝曾經出現過多位輔政大臣輔佐幼帝的先例,卻從未出現過太后干預政事的例子。

八月十一日,肅順等八大讚襄政務大臣開會,商討時局。之後,他們以幼帝名義頒佈了一道聖諭,勃然斥責御史董元醇所奏由兩宮皇太后暫時權理朝政的建議,並拿出先帝臨終頒佈的任命自己爲贊襄大臣的聖諭作爲憑證。同時,他們又以幼帝之名宣佈,先帝靈柩將於下月初二啓程回京,這恰恰是慈禧日夜所盼之事,她感覺到自己的機會到了!

此時,一個善於投機的人也率兵趕到了熱河,這個人就是勝保!他觀察形勢,不顧清廷禁令,帶一萬七千兵趕赴熱河爲咸豐皇帝“奔喪”。(。

第56章 裂土封王(3)第7章 美少女土匪第67章 新三河大戰(2)第85章 肅順攬權第34章 石達開之死(2)第125章 收復庫頁島第125章 收復庫頁島第108章 七國撤軍第200章 中國出兵第35章 石達開之死(3)第72章 學霸李鴻章第125章 收復庫頁島第90章 胡雪巖的秘密第127章 沙皇是騙子第60章 曾國藩復出第144章 列寧遇刺第44章 江南製造總局第107章 控制京城第2章 曾國藩的兒子第58章 蕩平海盜第54章 裂土封王(1)第179章 中國無戰事第22章 陳玉成之死(2)第154章 世界經濟危機第67章 新三河大戰(2)第79章 胡林翼復出第187章 訪問美利堅第43章 火燒荷蘭公館第94章 驅逐日本人第42章 華人優先第183章 德海軍的密碼第81章 虛僞的愛迪生第44章 蘇丹玉璽第174章 發戰爭財第88章 中法大戰(1)第10章 石達開退兵第194章 沙俄內亂第6章 血戰武昌第66章 新三河大戰(1)第114章 四國聯軍第30章 截殺李秀成第22章 陳玉成之死(2)第175章 巴黎夜色第97章 刺殺日本首相第49章 攻破天京城第145章 二號人物第92章 韋俊的戰鬥第58章 蕩平海盜第10章 石達開退兵第80章 決戰寶慶第201章 攻佔東南亞第79章 少年袁世凱(3)第62章 謀取東南戰略第46章 與蘭芳結盟第49章 荷蘭人求和第50章 反清準備(1)第17章 天大的秘密第187章 訪問美利堅第118章 火燒靖國神社第72章 自將則敗第65章 猛將李續賓第30章 血洗東王府第64章 曾國藩的遺囑第36章 左宗棠的牢騷第21章 小將陳玉成第146章 聯軍干涉第102章 日軍傷亡慘重第177章 凡爾登絞肉機第200章 中國出兵第42章 擁兵自重第22章 陳玉成之死(2)第143章 愛情與革命第81章 虛僞的愛迪生第26章 江南大營崩潰第102章 日軍傷亡慘重第6章 大決戰(2)第39章 搶英國軍艦第51章 反清準備(2)第50章 反清準備(1)第14章 冤家路窄第198章 世紀大海戰第67章 政變第一步第80章 決戰寶慶第59章 建國大典第61章 用人之道第153章 大擴軍第171章 德軍犯大錯第15章 要變天了第48章 洪秀全該死(2)第58章 蕩平海盜第7章 美少女土匪第109章 政體的抉擇第3章 李鴻章出走第77章 李鴻章捱打第76章 統一南方第122章 攻打俄城第70章 石達開受挫(3)第4章 討粵匪檄第12章 曾國荃的野心第62章 謀取東南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