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

事情沒有超出荀攸的預料,荀攸得知王允還是頒佈瞭解散命令,就離開長安,回到家中。

解散的命令一傳出來,長安城中就有“悉誅董兵”的傳言,這下涼州軍更加不敢解散了,他們一個個固守自保。

這時董卓手下五大中郎將之中,徐榮、段煨、胡軫已經投降朝廷,只有牛輔、董越兩人自保。王允見到此情形,就讓呂布率幷州軍進攻兩人。

當時屯駐澠池的董越急忙趕到陝縣找牛輔商議對策,沒想到卻被牛輔殺死。牛輔有了自己的想法,他殺了董越,吞併了他的兵馬。牛輔作爲董卓的女婿,自然成爲涼州軍新一任首領。

進攻牛輔,呂布爲了統帥保衛長安不方便親自前往,就讓李肅帶幷州兵前去。可是李肅是個草包,加上幷州軍也有一段時間沒有上戰場了,被牛輔擊敗。

李肅敗回長安,呂布心痛幷州軍的損失,惱怒李肅的無能,便殺了他。

李肅撤退後,牛輔軍中因爲夜驚,軍營中傳出喊殺聲,牛輔以爲董越的兵馬想爲董越報仇,而自己手下的許多校尉出兵在外,牛輔帶着隨身金銀財寶拋棄部隊,想要逃回老家。不想身邊的親衛將牛輔殺了,瓜分了牛輔的財物。

牛輔死後,其手下的校尉張濟收攏軍隊,沒了主心骨,惶惶不安。正巧擊敗朱儁的李傕、郭汜等人回來,幾人商議解散的事。

當年董卓剛剛回到長安,安排好弘農的守兵後,又讓朱儁防守雒陽。可朱儁來到雒陽後,卻和關東羣雄同謀,想作內應。

但消息泄露,朱儁害怕董卓誅殺自己,就逃到了荊州,招募了一些士兵,回到中牟縣駐紮,同時向各州郡傳信,召集討董兵馬。

可此時,關東羣雄已經開始自相殘殺,爭搶地盤。只有陶謙派來三千精兵,其他州郡只是派了少數老弱,意思意思。

董卓得知朱儁反叛,就讓李傕、郭汜出兵抵擋。朱儁兵少,最終被李傕、郭汜擊敗。

李傕、郭汜在擊敗朱儁後,部下劫掠成性,洗劫了成皋、滎陽等地,又因爲他們是駐外軍,沒有受到多少董卓的壓迫,這些涼州軍念董卓的舊恩,加上與幷州軍的矛盾,涼州兵便將營中的幷州人全部殺死。

現在涼州諸人想要解散,這些以往的罪惡自然要請求赦免。李傕等人向長安的王允傳書,可王允卻因爲一年中不能赦免兩次,拒絕了李傕等人。

期望的赦免文書沒有討到,李傕等人坐在一起商議對策。

“而今,如之奈何?”郭汜說道,“不若就此解兵,關東之人自爭地盤,已無暇他顧,我等可無憂。”

李傕說道:“丁彥思、蔡伯喈但以董公親厚,並尚從坐,今既不赦我軍,而欲解兵,今日解兵,明日當復爲魚肉矣。”

郭汜想到了賈詡,說道:“賈文和頗有謀略,有彼在此,何不召來問之?”

李傕找來賈詡,向賈詡詢問。賈詡思慮片刻,說道:“聞長安中議欲盡誅涼州人,諸君若棄軍單行,則一亭長能束君矣。不如相率而西,以攻長安,爲董公報仇。事濟,奉國家以正天下;若其不合,走未後也。”

賈詡的話讓兩人豁然開朗,李傕召集士兵,說道:“京師不赦我,我當以死決之。若攻長安克,則得天下矣;不克,則抄三輔婦女財物,西歸鄉里,尚可延命。”

李傕出兵長安的決定讓涼州軍愁雲頓解,很快便整軍出兵了,而另外張濟、樊稠、李蒙等董卓故將,也不約而同的向長安進攻。涼州軍的舉動可見即便沒有賈詡進言,最終涼州軍也會進攻長安。

涼州軍在商議對策,長安內的王允也焦急萬分,他沒想到呂布的幷州軍如此不堪,連羣龍無首的涼州軍也打不過。

這時,王允就想到了劉和,他知道劉和到了青州,王允期盼劉和帶着劉備的兵馬來救長安。

青州這邊三月中旬,劉備就率兵五萬向長安出發,可劉備知道董卓馬上就要死了,現在去也是白去,而且弊大於利,所以劉備直到四月初纔剛剛出了青州。

隨軍的劉和說道:“玄德公,行軍是否過於緩慢?”

“大軍出征,糧草先行,青州道路雖優,尚需將州倉廩之中糧草運至平原。況兗州爲袁紹所據,爲保糧道安全,大軍不宜過快入兗州。”

劉和想到了袁術的行徑,點頭認可了劉備的話。

劉備問道:“伯安公處,何時可與我軍匯合?”

“我多番至書父親,父親也願出兵,料想不日即刻到達。”

王允期盼的劉備大軍沒有等來,涼州大軍卻先殺到了。這時的涼州軍經過多方彙集,加上將士家屬已經有了十幾萬規模。

十幾萬大軍圍城,王允不敢讓董卓降軍守城,只能讓呂布的幷州軍守衛。可呂布的幷州軍中還有一支部隊,這支部隊是由叟兵組成。

叟兵便是外族僱傭兵,呂布手下的這支叟兵大部分由羌人組成。呂布的幷州軍與涼州軍有不共戴天之仇,但這些叟兵就沒有了。

現在涼州軍十幾萬大軍圍城,明顯涼州軍的情勢比長安內強,這些叟兵果斷賣了隊友。

叟兵打開了長安城門,涼州軍一擁而入。呂布猝不及防,只能帶着殘兵逃跑。臨行時,向王允說道:“公可以去乎?”

王允說道:“若蒙社稷之靈,上安國家,吾之願也。如其不獲,則奉身以死之。朝廷幼少,恃我而已,臨難苟免,吾不忍也。怒力謝關東諸公,勤以國家爲念。”

第四十六章 中原混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天下平復第四百四十二章 利益相關第四百五十四章 力挽狂瀾第四百一十一章 海軍西征第六十二章 華佗第二百四十二章 馬超再起第二百五十八章 孫紹投降第三十一章 北海求援第四百一十三章 耽摩慄底守城戰第二百七十七章 治河第九十九章 戰後第三十七章 遼東第三百二十六章 嚇退第十二章 武人董卓第三百七十二章 石陽城破第二百四十七章 趙娥第一百六十二章 荊州易主第二百二十三章 圍城打援第四百二十八章 蒸汽機改良第二百七十九章 吳懿兵敗第二百八十四章 九品官人法第四百四十三章 軍事貿易第三百三十八章 歸途第一百二十九章 黃祖慘敗第四百五十二章 楚軍南下第三百四十章 南中反叛第三百一十五章 利益交換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等待第二百二十六章 蜀中震動第一百五十一章 烏丸之敗第一百九十七章 黑山張燕第二百章 叔侄交心第九十三章 易京第三百三十一章 魏延獻計第三百二十八章 鄄城破第四百六十一章 阿爾達班五世之死第二百四十九章 軻比能敗逃第一百八十四章 武都氐人第一百零八章 田稅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二十三章 追擊第九十六章 陳宮大略第二百五十六章 陸遜獻城第四百一十九章 刺刀第四百四十八章 劉永戰略第三百二十八章 鄄城破第四百六十二章 阿爾達希爾一世之死第七十七章 瘟疫第二百八十章 吳懿投降第三百二十九章 傅肜陳震第七十八章 劉寵第二百一十四章 黃月英之謀第二百五十章 鄭陽第二百五十二章 破局之計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太史至第五十九章 陶謙的奮鬥第四百五十一章 安息薩珊之戰第二百三十四章 海軍渡江第八十八章 江東之戰第二百五十六章 陸遜獻城第二百零三章 周瑜戰敗第一百五十七章 龐統之謀第二百一十五章 華歆至第二百七十五章 議和第三百五十章 毒計頻出第九十五章 徐州之戰第四章 縣吏華歆第三百五十二章 扶羅韓敗亡第一百零三章 衆叛親離第二百五十八章 孫紹投降第十五章 爲禍一方第二百四十四章 馬超兵敗第一百九十一章 孫權出兵第三章 駿馬成羣第二十九章 連環計第九十三章 易京第三百九十章 以百敵千第五章 練兵與開荒第三百六十九章 雒陽攻取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一章 高唐令第四百三十九章 治身毒之策第三百五十三章 曹軍出擊第一百三十九章 甘陵之變第十五章 爲禍一方第一百四十六章 噩耗第三百七十二章 石陽城破第四百二十七章 原始蒸汽機第四百一十七章 百年大計第三百九十二章 反間連環計第七十五章 皇叔第二百七十五章 議和第四百零八章 運河第二百七十四章 水患第四百三十四章 陸遜設略第十九章 虎牢關之戰第一百零四章 宛城之敗第三百五十四章 騎兵初敗陣第一百四十二章 廬江之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