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安息薩珊之戰

“安息皇帝,將士前番剛歷死戰,此時不宜東向,當先厲兵秣馬、休養生息,再圖其他。”

“波西斯叛賊挑戰,我如果不應戰豈不是怕了他,外使不必多說。”

薩珊國阿爾達希爾一世乘阿爾達班五世在美索不達米亞與羅馬帝國交戰時進攻了阿爾達班五世的大本營——米底,大肆劫掠一番後,阿爾達希爾一世還在當地留下了充滿挑釁意味的石刻。

“我會在四月的最後三天,到一處稱爲奧爾米茲達甘的平原等你前來!”

若是其他地方也就罷了,米底這樣的大本營阿爾達班五世絕對不能容忍,尤其還有挑釁的石刻,阿爾達班五世要是不應戰,好不容易擊敗羅馬軍團聚攏的人心又要失去了。

與羅馬軍團一戰令阿爾達班五世極度膨脹,他轉變了最初穩步向東推進的大戰略,改爲在奧爾米茲達甘平原與阿爾達希爾一世一決雌雄,一戰定天下。

阿爾達班五世糾集了剛剛經歷生死之戰還沒有休息幾天的三萬大軍,又將國庫中僅存的財物全部拿出,再度招募了一萬士兵,同時向劉理購買了軍隊所需的物資,一切準備妥當,大軍向南出發。此時南方的阿爾達希爾一世也已經準備妥當,在他身邊匯聚了最精銳的五萬大軍。

南北兩支部隊數量相差不大,組成也相同,都是由重騎兵和輕騎兵組成。與羅馬一戰重騎兵展現了重大作用,阿爾達班五世深受鼓舞,將全部精銳騎兵轉變爲重騎兵,由戰力相對低和新招募的士兵作爲輕騎兵。

薩珊騎兵則不同,阿爾達希爾一世認爲重騎兵比輕騎兵更容易訓練,所以讓所有精銳作爲輕騎兵,剛參軍不久的士兵當重騎兵。薩珊騎兵這樣佈置也有他的爲難之處,薩珊國畢竟剛剛組建,北面還受到楚國的威脅,阿爾達希爾一世不敢過於壓迫底層民衆,薩珊國國庫空虛,買不了許多曹氏的軍械。

安息和薩珊兩國都體會到了買軍械的好處,只要有錢想買多少就買多少,比國內生產還好、還便宜,也不用擔心時間問題。但買軍械的壞處他們就沒法第一時間體會了,國家軍械研發落後、戰略物資都被他人卡住脖子、國家參與軍械製造和研發的上下游產業枯萎等等都是隱形的,沒有深扒根本顯現不出來。

沒錢的薩珊國只能裝備少量的重騎兵,阿爾達希爾一世西攻安息十分順利,也沒有和安息主力軍交手,他認爲重騎兵有普通的鎧甲就足夠了,不需要那麼好的札甲,所以他購買了便宜的還鎖鎧裝備重騎兵,只有中軍親衛少量裝備札甲。這樣阿爾達希爾一世就剩下了一部分錢裝備輕騎兵,薩珊國輕騎兵數量比例重也因爲輕騎兵比較便宜。

不久之後兩軍於奧爾米茲達甘平原列陣交戰,相同的兵種、相同的作戰理念、相同的戰術使得兩方從一開始都沒想着防守。大戰一開,雙方輕騎對輕騎、重騎對重騎,紛紛策馬狂奔殺入戰場。

阿爾達希爾一世看出安息國輕騎的數量居劣勢,指揮己方輕騎首先主攻,己方重騎則先牽制敵方重騎。與阿爾達希爾一世彷彿心有靈犀一般,阿爾達班五世也下達了相對應的軍令,他令己方重騎先解決敵方重騎,己方輕騎從旁牽制。

兩軍騎兵頂着箭雨向敵方進攻,還鎖鎧防箭性能確實不佳,重騎還沒相交薩珊騎兵死傷就在安息國之上,也因爲薩珊重騎多新兵,加劇了這種損失。但很快兩支騎兵就開始混戰,雙方的輕騎不約而同地找上了對方,中間重騎交戰地頭上的箭矢爲之一空。

同樣是居於數量和戰力的絕對劣勢,薩珊重騎因爲具備相應的防護力和靈活性,戰損比低於安息輕騎。同時重騎進入混戰,一定的靈活性反而能讓薩珊重騎有所斬獲,看起來和安息重騎打得有模有樣。

外圍的安息輕騎就沒那麼幸運了,他們本身就不得阿爾達班五世重視,身上只有皮甲,在薩珊輕騎手中的重弓面前聊勝於無,他們的騎術和騎射戰法都沒有薩珊老兵精銳,甚至薩珊老兵能用這麼幾點差距施展風箏戰術。

阿爾達班五世看着中軍戰場重騎的優勢露出了笑容,將外圍輕騎的求援拋在腦後,只讓輕騎纏鬥,不能影響中軍的勝利。外圍的輕騎得不到支援,己方戰友飛速死傷,那些阿爾達班五世剛剛招募的新兵受不了了,他們丟棄安息戰旗停止馬蹄,甚至反戈一擊攻擊原本的友軍。

時刻注意外圍戰局的阿爾達希爾一世立刻命令己方輕騎停止進攻,見薩珊輕騎不再攻擊,越來越多的安息輕騎投降。等阿爾達班五世察覺到不對,戰場上少量不願投降的安息輕騎已經全面敗退,其他全部加入敵方戰鬥序列。

這下變故誰也沒想到,阿爾達班五世身邊的漢軍教官提議阿爾達班五世暫時撤退容圖後繼,阿爾達班五世不願承認自己兵敗,他覺得中軍的重騎很快就能擊敗敵軍,這樣就能扳回一局。阿爾達班五世不聽勸說,漢軍教官知道他必敗,率先來到後軍安頓,時刻準備撤離。

薩珊輕騎擊潰安息輕騎,阿爾達希爾一世立馬下令中軍混戰的重騎脫離戰鬥,同時令輕騎於安息重騎四周遊弋騎射。安息重騎鎧甲精良,這也代表重量大,雙方戰馬素質差不多,安息重騎追不上外圍的輕騎,甚至追不上一心撤離戰場的薩珊重騎。

被放風箏的安息重騎完全落入了下風,普通札甲的缺點顯現了,長時間受到箭矢攻擊,有許多戰士身上固定甲片的繩索斷裂、甲片脫落,原本引以爲傲的防護力飛速下降,死傷開始直線上升。

“達德赫布恩達德赫,你率我的親衛向阿爾達希爾一世進攻,斬下阿爾達希爾一世的頭顱!”

“是,我的陛下!”

已經沒了其他辦法的阿爾達班五世想到了斬首戰術,哪怕不能斬殺阿爾達希爾一世,殺掉一些薩珊國的主將也能振奮己方士氣、打擊敵方士氣,扭轉如今不利的局面。

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安城破第八十七章 許都第一百零五章 曹呂爭淮南第三十四章 鄭玄第九十四章 白馬消亡第三十三章 得民二百萬第四十四章 一天兩戰第四十二章 昭姬紡織機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太史至第九十章 袁術謀徐州第一百五十五章 反戈一擊第八十三章 呂布入豫州第一百四十二章 廬江之難第二百五十七章 孫紹的野望第三百一十二 戰局明朗第一百七十九章 關中起兵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雄謀劃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丑之死第二百八十章 吳懿投降第三百七十四章 陽平關破第一百七十四章 冀州歸屬第二百二十二章 八陣初顯威第一百三十五章 劫糧第五十六章 劉虞起兵第五十一章 袁術之敗第一百三十九章 甘陵之變第三百九十二章 反間連環計第三百章 直襲陳倉第三百四十九章 先下一城第一百零八章 田稅第十三章 董卓入京第四十四章 一天兩戰第四百五十七章 羅馬內亂第二百六十六章 重騎死傷第三百三十八章 歸途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金熱第一百四十八章 袁紹兵敗第四百四十二章 利益相關第二百零八章 英靈第二十六章 撤軍第十三章 董卓入京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遼威名第一百九十二章 夏口之戰第四百五十九章 火神谷第一百五十四章 張繡終降第六十章 劉虞去青州第十三章 董卓入京第四百零四章 鋼槍第三百六十四章 反攻第六章 黃巾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魏奇襲第二百七十四章 水患第一百八十二章 繡衣出動第二百零五章 察覺第一百四十三章 呂布入荊州第三百零八章 決戰定計第四百二十章 內監第四百五十章 東征西討第二百七十五章 議和第三百八十九章 扶南攻略第六十三章 劉備入徐州第三百零二章 馬超私心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第三百六十四章 反攻第七十九章 孫策第二百一十三章 遼東投降第三百六十八章 徐晃陣亡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見玉璽第三百零七章 猶豫不決第一百四十七章 劫糧第三百七十四章 陽平關破第一百六十八章 袁紹再敗第二百八十七章 徐盛先開第一百七十三章 二袁相爭第二百四十一 劉備大軍至第九十二章 白馬之殤第四百一十二章 等級制度第五十六章 劉虞起兵第三百六十三章 曹軍騎兵第六章 黃巾第二百八十三章 樊阿南下第六十七章 呂布入兗州第四十四章 一天兩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孫紹投降第六十五章 兗州驚變第二百七十六章 人心所向第九十三章 易京第二百九十九章 涼州驚變第一百三十八章 顏良陣亡第三百七十五章 葭萌內訌第十二章 武人董卓第一百八十五章 陽平關之戰第二百一十六章 聯盟抗劉第二百九十三 消耗之計第二百五十二章 破局之計第三百七十九章 曹操絕唱第一百六十七章 驕兵之計第一百四十三章 呂布入荊州第二百五十七章 孫紹的野望第二百九十七章 再擒夏侯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