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章 東征西討

“投降不殺!”

隨軍的埃及行省官員(攻埃及時投降)開始向羅馬軍團勸降。很快落後和兩翼的羅馬士兵紛紛投降,羅馬主將不願意投降捨棄大部隊逃跑,主將和一些騎兵斥候盡數離場後,漢軍騎兵已經從兩翼繞到(主要繞開沼澤)了羅馬軍團後方,封鎖了退路,沒了歸路的羅馬士兵全都投降。

漢軍騎兵包圍羅馬軍團大營,營內的運輸兵團還想抵抗,騎兵一陣排槍過後,所有人都投降了。鱷魚村一戰羅馬四個軍團全軍覆沒,能逃回安提阿的連百人都不到,陣亡萬餘人,其餘全部投降。

漢軍拉着投降的羅馬士兵回返埃及,城中的百姓這才得知這段時間的風起雲涌,敘利亞出了新皇,新皇推翻繼任者,繼任者被殺,繼任者之子奪取埃及,新皇派兵平叛,平叛大軍全軍覆沒。

鱷魚村之戰大勝立刻讓迪亞杜門尼安在埃及站穩了腳跟,忠於埃拉伽巴路斯的人都在漢軍進攻埃及的時候被殺了,有其他想法的人也不敢在這個節骨眼上冒頭。

乘着埃及相對穩定,劉永立刻頒佈了新的稅收法,廢除一切苛捐雜稅,只收田稅和商稅。田稅只按土地收取,商稅也提高了徵收起點(關稅基本和普通百姓無關),得到上下所有人的歡迎。

當年卡拉卡拉在位,亞歷山大港的百姓組織起來歡迎他的到來,沒想到卡拉卡拉反手殺死領頭人,並率軍燒殺搶掠了整個城市,卡拉卡拉死的時候亞歷山大港的倖存者歡呼雀躍。一面是幫他們報仇的人的兒子,一面是仇人的兒子,加上新的寬鬆稅收,用腳選也知道怎麼選。

埃及特有的地理環境是幫助劉永快速穩定地方的絕大助理,埃及行省有大部分是沙漠,百姓全都在綠洲生活,人口高度集中(相對當時周邊其他地區而言),劉永在各個關鍵節點安排數千漢軍就沒人惹事了。

劉永將埃及當成秦國的根基,埃及穩定後他就立刻將準備好的玉米、棉花在當地推廣,與適應當地的冬小麥一起輪種。同時在各個綠洲外圍組織百姓種植苜蓿,一方面防止土地沙漠化,另一方面增加畜牧業口糧,能讓百姓養殖更多的牛、羊、駱駝。

鞏固了生產之後,劉永開始建造埃及第一條馳道,目的不是其他,爲的便是將紅海的戰船運送到地中海。海洋觀念的打開令漢軍參謀不再只考慮陸上的要衝之地,更專注海上的威脅,尤其是埃及這樣兩面臨海,而羅馬帝國還是一個有海軍的國家。

楊修從投降的羅馬士兵口中得知羅馬帝國有十幾萬海軍,戰船200多艘,要是這些人從埃及北面四處登陸,漢軍一定會疲於奔命。在馳道沒有建成以前,劉永僱傭勞工加上俘虜的羅馬士兵從陸路將五艘戰船(排水量1000噸左右的小船,自重不高)運到亞歷山大港。

在劉永建設埃及的時候,羅馬帝國在短時間內連續損失7支軍團的惡果顯現了(3支被安息消滅,4支被漢軍殲滅),羅馬帝國東方數行省除了城市衛隊已經沒有邊防士兵了。

早前被馬克裡努斯放歸的亞美尼亞新老國王已經整合了原本的土地,那些反抗羅馬帝國行省化的士兵都聚攏在新老國王身邊,兩人向羅馬的埃拉伽巴路斯寫了封信詢問埃拉伽巴路斯對亞美尼亞地區的政策,可左等右等一直沒有回信,這令兩人焦急萬分。

其實埃拉伽巴路斯也不想和名義上的父親卡拉卡拉那樣行省化亞美尼亞,只是他目前還在遊山玩水,甚至都還沒到羅馬,自然也無從回覆老國王。

羅馬軍團大敗漢軍之手、迪亞杜門尼安在埃及站穩腳跟的消息傳到亞美尼亞,新老國王和手下人一合計,決定不再等了,直接響應了迪亞杜門尼安的號召,認可迪亞杜門尼安爲羅馬帝國皇帝。劉永收到老國王的信,也順坡下驢承認亞美尼亞地區附屬國的合法性。

有亞美尼亞帶頭,埃及行省左面的阿非利加行省(治所迦太基)也投入迪亞杜門尼安這邊。更西面的毛里塔尼亞行省還在觀望,東面的敘利亞行省則因爲是埃拉伽巴路斯老家,旗幟鮮明的加入埃拉伽巴路斯一方。

正當安提阿的官員向遊歷的埃拉伽巴路斯飛馬回報兵敗消息的時候,一直存在感薄弱的沃洛吉斯六世搶在所有人之前先動了手。

沃洛吉斯六世這位被自己弟弟搶奪了大部分國土的安息帝國皇帝,常年蝸居巴比倫尼亞,所有人都不把他當一回事,可巴比倫尼亞地區土地肥沃,人口相對比較多。

尤其不久前卡拉卡拉攻取美索不達米亞北部地區,將原安息帝國首都泰西封劫掠一空(兩個城區都搶了),致使安息帝國首都衰落,爲此阿爾達班五世還將首都東遷。在劫掠的時候許多流民進入巴比倫尼亞地區,全都被沃洛吉斯六世收容。

沃洛吉斯六世龜縮巴比倫尼亞地區,軍事工匠等全都遺棄在原首都被阿爾達班五世接受,巴比倫尼亞地區盛產糧食但沒有礦產,本該軍械不足、守成有餘而進取不足,但止不住劉理支援。

劉理指派曹馥支援薩珊國,同時又派曹泰與沃洛吉斯六世溝通(曹馥要求薩珊國引航權就是爲曹泰保駕護航,不讓薩珊國知道),向他提供“便宜”的軍械、戰馬,沃洛吉斯六世畢竟是安息帝國正統繼承人,雖然被弟弟趕走,但他還是有錢的。在劉理不限量的支援下,他很快組建了一支三萬人的騎兵大軍。乘羅馬帝國東方空虛,阿爾達班五世正和薩珊國爭鋒之時,果斷向美索不達米亞北方進攻。

不到一個月,沃洛吉斯六世就重新佔領了原首都泰西封,並且再接再厲隨後兩個月內盡數奪取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多年的蟄伏生涯沒有讓沃洛吉斯六世膨脹,奪取美索不達米亞後他便停止征伐,屯兵東西要衝,準備觀天下大勢再做行動。

遠在東面的阿爾達班五世聽聞兄長再起,本能地想要向西進攻,還好被衆臣勸阻,又探得沃洛吉斯六世停止擴張,他決定加快向東進攻的步伐,先解決薩珊國,再徹底解決沃洛吉斯六世。

第四百四十三章 軍事貿易第六十五章 兗州驚變第四百五十一章 安息薩珊之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南下之議第三百七十八章 蒯越謀劃第三百九十三章 扶南內亂第一百九十四章 廬江之戰第二百四十二章 馬超再起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第四百六十四章 小亞細亞之戰第四百五十四章 力挽狂瀾第二百六十七章 鞭撻士卒第一百二十九章 黃祖慘敗第二百九十七章 再擒夏侯淵第二百一十五章 華歆至第二百六十二章 火藥第一百二十六章 陳登之謀第二百六十一章 方士葛玄第四百零九章 西域礦產第一百二十五章 正式出兵第二百四十三章 夏侯惇兵敗第二百一十五章 華歆至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烏丸第二百四十三章 夏侯惇兵敗第三百一十九章 取夷陵第五十二章 董卓之死第二百五十章 鄭陽第二百章 叔侄交心第三百九十二章 反間連環計第一百三十五章 劫糧第四百一十五章 爭與不爭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七十一章 曹呂相爭第十七章 羣雄起兵第四百五十章 東征西討第二百二十七章 戰機至第二十九章 連環計第七十五章 皇叔第三百七十五章 葭萌內訌第一百五十一章 烏丸之敗第三十七章 遼東第一百一十三章 周、曹、許亡第三百一十五章 利益交換第三章 駿馬成羣第一百四十九章 北方勝負第四百一十章 大漢海船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船突現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敗第二百八十章 吳懿投降第一百二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四百二十三章 白牛第一百六十三章 呂布殞命第二百四十四章 馬超兵敗第二百八十七章 徐盛先開第三百零四章 斷糧之危第三百九十二章 反間連環計第四百五十章 東征西討第九章 千里奔襲第二百六十四章 嶽婿交鋒第一百六十八章 袁紹再敗第四百零六章 波調之死第四百五十四章 力挽狂瀾第五十六章 劉虞起兵第三百三十八章 歸途第三百七十二章 石陽城破第二百九十九章 涼州驚變第三百九十八章 西域商貿第四百零四章 鋼槍第四百零七章 零傷亡震世第三十二章 青州黃巾第一百二十章 公孫瓚亡第五十一章 袁術之敗第二百五十七章 孫紹的野望第三百零九章 關中決戰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備昇天第二百六十二章 火藥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中平定第二百二十八章 新城牆第四百五十九章 火神谷第七十九章 孫策第十四章 董卓霸京師第三十八章 袁紹之謀第三百五十七章 諸葛瑾與諸葛均第三百二十三章 冀縣之戰第七十一章 曹呂相爭第三百一十八章 雙方驚詫第一百九十一章 孫權出兵第四十章 袁紹決斷第四百三十八章 楚河大勝第二百八十四章 九品官人法第二百三十八章 吳郡之變第三百八十七章 海軍出擊第三百零九章 關中決戰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遜之謀第一百八十五章 陽平關之戰第六十章 劉虞去青州第三百五十二章 扶羅韓敗亡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遼威名第三百九十七章 鄧芝出使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