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西征薩珊

“將軍,大秦國國主盛情款待,我等何不多留數日?”

“莫不是汝忘不了大秦小娘子,流連忘返不可取也。”

“哈哈!”

調笑過後陸遜說道:“我觀大秦國主此人殘暴不仁,國中貴族皆窮奢極欲,且不恤民情,以千金求斤餘絲綢可見一般。其國土雖廣,鉅變即在當下,陛下三子尚未外封此正天賜之時。”

“將軍之言有理。”

陸遜還有一件事沒有說,羅馬帝國上層太富有了,與其在海外挖礦不如西行貿易。再乘劉永外封時奪得一地建港,就可以兩頭賺錢。

陸遜回到雒陽向劉備彙報了沿途的狀況,劉備將安息兩王的結盟信交給劉永,讓劉永帶給劉理,令劉理自行判斷,同時賜封劉永爲秦王,調派了一萬二千陸軍歸劉永指揮,征伐自己的封地。

劉永就帶着陸軍和楚國聘請的基層官吏一起來到了楚國,劉備還派遣陸遜和一些探尋西洲船隊的海軍人員作爲嚮導幫助劉永,劉封也讓楊修幫助劉永,隨軍出征。

劉永問道:“四弟可要爲兄率軍助四弟奪薩珊之地?”

“區區薩珊,彼軍皆喪於楚河,弟自往徵之,勿需兄長多心。”

“既如此,爲兄便隨四弟之後,觀四弟威風。”劉永裝傻充楞,堅持要和劉理一起出兵薩珊。

劉永有自知之明,即便現在陸軍因爲裝備火炮、火槍,戰術比以前簡單了許多,他到底是沒有經歷過戰陣的人,演習參與再多次,到了真正戰場還是有差距。

虞俊說道:“據聞薩珊多山林,將士皆着單衣,恐於戰不利。”

關平說道:“虞國相勿慮,楚河之戰皆因地處開闊,爲曠野之戰,故而將士未曾着甲,非無有實無用也。”

有了蒸汽機械力、先進的冶煉技術,劉備自然把板甲做了出來。不是那種全身鐵罐頭,只有胸部半身甲,漢軍當前的槍炮已經沒必要裝備全身甲了。

鍊鋼廠產出鋼錠,輜重部用軋鋼技術將鋼錠變成中碳鋼鋼板,而後迅速加熱到淬火溫度,然後迅速冷卻,達到表面淬火、內部保持初始狀態的目的,從而使得表面硬而耐磨,而心部又有足夠的塑性和韌性。

鋼板加工完成,成爲硬化中碳鋼,送到機械衝壓機下衝壓成雞胸狀,雞胸的形狀可使得正面所受的傷害偏轉達到卸力的目的。最後由工匠修邊,裝上前後甲固定件和皮帶(內襯另外加),這樣的胸甲可以大批量快速生產。胸甲按將士體型分爲大小几種,確保不會過大和過小。

整套胸甲還包括頭盔在內,總重量在12kg左右,厚度在4-5mm之間(最開始頭盔連着面罩,將士們嫌太醜,最後還是使用以前的鐵面罩,材料則換成和胸甲一樣的硬化中碳鋼)。

經過輜重部試驗,這種胸甲能完全防住冷兵器的襲擊,甚至能在近距離(10米內)擋下最初的滑膛火繩槍、滑膛燧發槍發射的圓形鉛彈。只有大型火繩槍可以在百步內有殺傷,用線膛槍發射圓形鉛彈也必須要在兩百步以內,不進入百步射程鉛彈也不會打穿胸甲,只會令士兵受傷。只有如今的錐形銅殼彈完全無視了這種胸甲,三百步也是一槍斃命。

藍氏城

“秦王、楚王,兩位殿下遠來辛苦,請入城歇息。”劉永和劉理帶着兩萬四千大軍來到藍氏城(兩千衛隊在楚國防守),佔據藍氏城的大宛國大將臣盤出城相迎。

“此間亦建馳道乎?”劉理看到了城外熱鬧的施工現場。

“我主聞薩珊國率軍東侵身毒大爲震怒,責令末將率軍攻取此城,不料薩珊王早已棄此城。”臣盤解釋道,“我主得知楚王有西征薩珊之意,願自請爲先鋒,得天朝陛下應允,故而以此城爲前部,並請天朝匠郎修建馳道。”

劉永問道:“怎此地勞工與河中之地(大宛、康居南部)不同?”

“此皆爲薩珊敗軍,其於身毒西逃爲我軍所擒。”

關平問道:“汝可知薩珊國近況?”

“已探得一二,薩珊國主阿爾達希爾於楚河慘敗國中多有反叛者,且安息國主阿爾達班五世遣大將東征。阿爾達希爾確有勇略,其回軍速平國中叛亂,而後親率軍兩萬向西迎戰安息國部隊,又令原藍氏城主率軍一萬守木鹿城。”臣盤說道,“木鹿城地處要衝,我軍攻城數次皆不能下。”

夏侯尚說道:“據城而守,薩珊易得矣。”

沒有鋼筋混凝土,以薩珊國的建造材料,如今的線膛火炮可能只要幾炮就能轟塌城牆。夏侯尚最擔心的是薩珊國士兵用騷擾戰術,漢軍不熟悉地形,如果薩珊士兵時不時偷襲,非常容易被他們找到可乘之機。

藍氏城早先的居民已經被大宛等國劫掠一空,漢軍兩支部隊全都入城休整。

劉永軍營地

張虎說道:“大王,將士遠赴數萬裡,果真坐看他人立功乎?”

李禎說道:“陸軍出征軍費當由大王所出,安息之地陛下早已許楚王,大王相助豈非得不償失?”

張虎說道:“友軍出戰,我軍坐視,倘若友軍有失陛下豈不要怪罪我等。”

樂綝說道:“汝二人何必爭吵,可先觀關將軍勝敗,再做計較。”

張虎、李禎、樂綝分別是張遼、李典和樂進的兒子,張遼三人投降後不再領軍作戰(不願意也爲了安劉備的心),相繼成爲陸軍軍校中的教官,他們三人的兒子和劉永關係不錯。

張虎三人已經答應加入劉永的護衛軍(西洲遙遠,劉封又向劉備求情,劉備將劉永護衛隊加到了六千),此次出征劉永便請求劉備讓他們三人當陸軍指揮官。

劉永說道:“諸君不必多慮,待楊先生回返再商議不遲。”

劉永話音剛落,楊修就從帳外進來,說道:“大王,我已探得虛實。身毒、安息之地民皆分數等,只消制各地祭祀便可速平兩地,我料楚王攻薩珊無我等相助亦易也。”

劉永說道:“如此我軍坐視乎。”

“非也。”楊修說道,“身毒之地富庶,祭祀積數百年之財,不久前皆爲楚王所得,據傳金光迷人眼。若安息之地亦然,大王不可錯失良機。”

第一百零九章 王模第一百八十章 渭水之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劫糧第二百二十章 詐降第一百一十九章 三攻張繡第一百七十四章 冀州歸屬第三百一十八章 雙方驚詫第九十九章 戰後第二章 錢糧滿倉第一百九十三章 赤壁之火第四百四十八章 劉永戰略第二百六十四章 嶽婿交鋒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雄謀劃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徐交鋒第三百八十三章 黃金和鋼鐵第八十五章 郭嘉第一百六十五章 黃祖死第三百一十四章 江陵大戰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四百二十四章 酸柑酸橘第二百二十一章 巴蜀戰端開第四百五十一章 安息薩珊之戰第二百零三章 周瑜戰敗第三百八十三章 黃金和鋼鐵第十三章 董卓入京第四百零六章 波調之死第四百六十四章 小亞細亞之戰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丑之死第十九章 虎牢關之戰第四百三十八章 楚河大勝第一百四十二章 廬江之難第三百八十三章 黃金和鋼鐵第七章 初戰第三百零四章 斷糧之危第三百八十一章 曹操兵敗第三百三十二章 長安之戰第四百三十章 王基再出發第三百三十五章 海上第六十七章 呂布入兗州第一百七十三章 二袁相爭第一百七十九章 關中起兵第二百三十二章 形勢逆轉第三百九十九章 貴霜帝國第四十二章 昭姬紡織機第四百二十七章 原始蒸汽機第一百六十二章 荊州易主第二百三十二章 形勢逆轉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二百七十一章 賈詡之謀第一百六十章 二虎競食第二十五章 內訌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燒江都第八十二章 劉協東歸第二百六十二章 火藥第三百二十九章 傅肜陳震第二百一十一章 遼東之戰第一百零一章 重騎之鋒第四百一十八章 白手起家第四百一十四章 百人開疆第三十二章 青州黃巾第八十二章 劉協東歸第八十八章 江東之戰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遼威名第三百八十八章 馬鈞與吳輔第二十六章 撤軍第二十五章 內訌第一百四十二章 廬江之難第六十三章 劉備入徐州第一百七十九章 關中起兵第一百一十章 周逵第二百八十章 吳懿投降第三百八十五章 登基第二百五十章 鄭陽第一百章 泗水決戰第一百一十章 周逵三百三十九 司馬氏第四百五十三章 曹真請戰第十五章 爲禍一方第三十一章 北海求援第一百二十章 公孫瓚亡第二百九十三 消耗之計第一百七十八章 曹操攻漢中第二百九十二章 荊州之爭第五十章 劉表第二百三十七章 截擊第九十八章 張勳慘敗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安城破第一百七十四章 冀州歸屬第三百零九章 關中決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南下之議第一章 高唐令第一百七十九章 關中起兵第四百一十五章 爭與不爭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勝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一百五十八章 襄陽城破第三百九十二章 反間連環計第七章 初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