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袁紹得冀州

公孫瓚自從在管子城被劉備救了之後,就一直關注着劉備。面對年幼時常常關照的小弟名震天下,公孫瓚心中有些嫉妒,又有些想要攀比。

不過公孫瓚在幽州一直受劉虞管轄,沒有增加實力的時機。這次袁紹寫信邀請共攻冀州,正中公孫瓚下懷。

前段時間,董卓殺了劉辯,關東聯軍沒了政治目標,袁紹就想立劉虞爲帝,那時袁紹就和公孫瓚有過聯繫,而且公孫瓚也是贊同立劉虞的人。

垂涎的冀州就在自己的面前,公孫瓚隨便打了一個討伐董卓的理由,就向冀州進兵了。

公孫瓚一路小心謹慎,而且每到一路秋毫無犯。冀州的一些本土豪強,這時候也是豪強正巧對韓馥不滿的時候,他們紛紛向公孫瓚遞上橄欖枝。

公孫瓚一探知韓馥出兵的消息,便減慢了攻城略地的腳步,就這樣公孫瓚也一直攻到安平郡,才遇到韓馥的大軍,可以說小半個冀州已入公孫瓚手中。

阜城(安平郡北面縣城)外,公孫瓚和韓馥兩軍對壘。

公孫瓚看到韓馥行軍佈陣,感覺自己前段時間縮手縮腳真是白瞎了。

韓馥布完陣,還有許多地方的士兵陣容不整齊,而且更嚴重的是,韓馥沒有將弓弩手置於大盾後,而是讓弓弩手頂在了最前線。

看着各處全是破綻的陣型,公孫瓚沒有耐心在等下去了,他帶頭率軍向韓馥進攻了。

公孫瓚最初的手下有幾十個非常善於射箭的人,尤其是馬上射箭,沒有高橋馬鞍和雙邊馬鐙都能左右開弓。

公孫瓚在常年和草原民族作戰的戰役中,領悟到了騎射的重要性,又從劉備這裡感受到了精銳騎兵的強悍。

劉備在管子城送給了公孫瓚幾千匹掉膘的戰馬,全被公孫瓚養了起來(有些註定要被吃的馬,劉備沒有讓人打馬蹄鐵)。劉備又送給了公孫瓚幾幅馬鞍和馬鐙,常年和戰馬打交道的公孫瓚立馬意識到馬鞍和馬鐙的重要性,立馬讓工匠複製,推廣到全軍。

有了馬鞍和馬鐙的支持,在老兵士的教導下,公孫瓚新組建的騎兵各個騎射無雙,能和強弩一比高低。

這次進攻,公孫瓚讓嚴綱帶領步兵軍團向韓馥壓進,他自己帶着騎兵軍團從兩翼包抄,非常簡單實用的戰術,公孫瓚用這戰術經常打的草原各族抱頭鼠竄。

韓馥這邊看到公孫瓚進攻,也讓部下準備反擊,冀州有着強弩的名號,韓馥自然也對陣前的弓弩手報以強烈的希望。

“端平弓弩,準備射擊!”韓馥的弓弩手有些詫異的看着這個從文官傳來帶兵的小校,不得不將原本向上的弓弩放平。

公孫瓚這邊的騎兵估算着馬上要進入敵方弓弩射程了,紛紛伏低身軀,將自己的身體隱藏在戰馬之後。

可讓公孫瓚將士詫異的是,韓馥那邊沒有第一時間射擊,時間不允許這些將士瞎想,他們按照往常一樣,繼續向敵方兩翼衝擊。

等公孫瓚將士覺得差不多到達自己射程的時候,紛紛彎弓搭箭開始射擊,這些將士沒有直射韓馥軍,而是向天射箭。

韓馥軍這邊各小校也高聲大喊:“全軍射擊!”韓馥軍士卒在小校的命令下開始射擊公孫瓚軍,不過他們卻是平射,而且一次全軍都射完了箭。

一方的箭矢有下墜和弓弦的力量相加,另一方只有弓弦;一方的目標在飛速移動中,另一方的目標完全站着不動。造成的結果就是公孫瓚這邊只死了幾十個人,幾百個人(馬)受傷,韓馥那邊卻損失慘重。

公孫瓚的士兵還是沒時間多想,爲什麼韓馥軍不再射擊了,公孫瓚的士兵開始和往常一樣繼續開弓射擊,精銳的士兵能再射兩箭,普通的又射了一箭。而後公孫瓚的士兵紛紛換上馬矛,準備近身作戰。

之所以公孫瓚的士兵開始突擊,是因爲韓馥軍已經混亂了,已經到了收割的時候。

公孫瓚自己也沒想到韓馥軍那麼不經打,就是和其他草原各族作戰,公孫瓚至少也要和他們經過好幾輪的騎射纏鬥,才能讓他們混亂。

本就混亂的韓馥軍被公孫瓚騎兵一衝立刻開始潰敗,士兵找不到各自的統帥(剛纔公孫瓚士兵幾輪騎射,射死了不注意保護自身的小校),變得更加混亂,紛紛向後方逃跑。

前軍的混亂很快就影響到了後軍,韓馥將自己的騎兵安排在自己身邊,原意是用他們追擊敗軍的,這下不用追殺了,騎兵成了護衛韓馥逃跑的軍種。

公孫瓚一路驅趕着韓馥的敗軍,直到奪取韓馥的大營。奪下韓馥大營,原本缺錢少糧的公孫瓚也變得富裕起來,公孫瓚還得到了許多軍械。

幸好公孫瓚專注於物資,韓馥軍不至於全軍覆沒,但也死傷慘重。跟隨韓馥出征的五萬將士,能隨韓馥回到鄴城的也只有兩萬多人了。其他士卒不是被殺、被俘,就是當了逃兵。

安平的失敗讓韓馥徹底玻璃心了,他不再想着高官厚祿,只想着在這亂世之中保全自身。

恰巧荀諶找到了韓馥,對他說:“公孫瓚乘勝來南,而諸郡應之。袁車騎(袁紹自號的)引軍東向,其意未可量也。竊爲將軍危之。”

本就疑神疑鬼的韓馥被荀諶說的更加害怕,問道:“然則爲之奈何?”

“君自料寬仁容衆,爲天下所附,孰與袁車騎乎?”

“不如也。”

“臨危決斷,智勇邁於人,又孰與袁車騎乎?”

“不如也。”

已經嚇破膽的韓馥,聽到這裡,沒思慮多久就同意了荀諶的謀劃,並讓荀諶到袁紹軍中邀請袁紹。

第二百二十五章 巴州定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十五章 爲禍一方第一百二十一章 北境戰端起第三百一十七章 分兵劫糧第二十七章 南北會盟第四百四十二章 利益相關第三百二十章 陸遜偷襲第三百四十六章 華佗之藥第三章 駿馬成羣第三十九章 袁紹得冀州第三百七十六章 巴蜀投降第二百八十八章 高歌猛進第二百五十八章 孫紹投降第一百五十六章 風雲突變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勝曹操第二百七十九章 吳懿兵敗第四百五十八章 羅馬分裂第一百二十九章 黃祖慘敗第二百四十章 小沛之戰第三百二十章 陸遜偷襲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丑之死第一百六十一章 呂布兵敗第三十四章 鄭玄第一百二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三百八十九章 扶南攻略第三十六章 漢紙第二百八十四章 九品官人法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備之謀第一百一十一章 袁術敗亡第三百一十一章 伏兵起三百三十九 司馬氏第八十章 呂布入徐州第四百零三章 身管自緊第四百二十八章 蒸汽機改良第十二章 武人董卓第三百三十四 荊州停戰第二百二十八章 新城牆第四百六十三章 永理會師第一百五十八章 襄陽城破第三百一十二 戰局明朗第一百九十七章 黑山張燕第一百五十七章 龐統之謀第六十三章 劉備入徐州第三百八十六章 扶南與鮮卑第四百二十六章 無雙劉理第三百章 直襲陳倉第三百九十二章 反間連環計第一百二十四章 麴義奔劉第四百零九章 西域礦產第二百章 叔侄交心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等待第一百二十四章 麴義奔劉第一百四十一章 孫策亡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葛謀劃第三百二十章 陸遜偷襲第二百三十七章 截擊第二百七十二章 山頭第二百二十五章 巴州定第三百五十章 毒計頻出第六十九章 臧霸第八十七章 許都第一百七十七章 烏丸平第三百六十一章 陰平道第三百八十五章 登基第三百零三章 援軍兵敗第二百九十七章 再擒夏侯淵第二百七十三章 毒計第二百四十九章 軻比能敗逃第二百一十一章 遼東之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馬鈞與吳輔第二十九章 連環計第三百三十一章 魏延獻計第九十六章 陳宮大略第一百九十一章 孫權出兵第一百四十一章 孫策亡第二百二十六章 蜀中震動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四百二十二章 金蝦港第一百六十五章 黃祖死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四十二章 昭姬紡織機第一百五十二章 獻捷天子第二百七十五章 議和第三百四十九章 先下一城第三百六十五章 反攻第一百五十四章 張繡終降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省六部制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葛謀劃第一百九十八章 董承密謀第四十七章 曹操的奮鬥第二百六十章 臥冰求鯉第一百七十一章 袁紹死第二百零四章 陳氏密謀第二百三十九章 周瑜他謀第三百九十三章 扶南內亂第一百五十七章 龐統之謀第十五章 爲禍一方第四百一十二章 等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