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漢紙

“康成公快請就坐。”劉備見到鄭玄,知道自己的謀劃穩了。劉備又看向孫乾,說道:“公祐也請就坐。”

“這胡牀倒也精巧,何名也?”

“此乃椅子,備見恩師年邁腿腳不便,故而做此椅。康成公若喜愛,備差人送至府中。”

“老夫昨日遊覽北海,深感玄德志向遠大,不知玄德欲如何昌興文教?”

劉備拿着一摞紙來到鄭玄身邊,說道:“蔡侯造紙澤被後世,請康成公一觀。”

鄭玄看了一會紙上的字,說道:“可是拓印所爲?”

“康成公,目光如炬。”劉備又拿出了一個木框,“康成公請看。”

鄭玄看了一會木框,又擺弄了一會,霍然起身說道:“妙!妙!妙!玄德造此物,亦將澤被後世。”

劉備給鄭玄看的自然是活字印刷,鄭玄也馬上意識到活字印刷的重要性。

劉備說道:“康成公,備剛建一造紙作坊,不知康成公可願前往一觀?”

“前方引路。”

劉備三人來到一片竹林中,這裡有一間非常大的作坊,許多工人也正在忙碌。工人見到劉備也只是點頭示意,手上的動作沒有停止。

“此地由縣內工官管轄,專以製造紙張,不久之後,州內學子將不必爲竹簡和書籍困擾。”

孫乾問道:“此地無有樹木,如何造紙?”

“蔡侯以樹皮爲體制造紙張,雖價格低廉,可樹木長成用時過久,備與衆工匠多番嘗試,終於找出以竹製紙之法。”

劉備引着兩人進了作坊,讓兩人看了整個造紙流程,流程大體和蔡侯紙差不多。

竹子做原材料製造紙張,因爲竹子磨出的紙漿中纖維缺乏柔韌性,纖維與纖維之間的結合力不強,造出來的紙張會疏鬆多孔、表面粗糙、強度低。在加入蘆葦製成的漿水之後,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這時候造出的紙張就已經可以書寫了,不過這種紙張寫字,墨的擴散太強,只能寫非常大的字,不適合做成書籍,這就要加上施膠劑了。

黃蜀葵這種中國大地上非常常見的植物就是一種很好的施膠劑原料,他的浸出液能讓紙張的抗水、抗油、抗印刷油墨等性能得到全面提升,使紙張潔白、光滑、書寫順暢。

當然有黃蜀葵這種便宜的原材料,也會有更貴的材料——松香,也是一種很好的施膠劑。

黃蜀葵的施膠需要在紙張成形後,在紙張表面施膠,而松香可以直接和紙漿混合,不必經過表面塗抹的工序。並且松香製成的紙張,還有一股特有的香味,同時紙張質量也更好。

有過以上步驟改良的紙張已經非常完美,只是紙張的強度不夠,容易撕扯。這時就需要泡石灰水了,紙張經過石灰水的浸泡,竹子和石灰結合產生的碳酸鈣會附着在紙張纖維上,經過氧化,鈣和氧就形成了結晶體,讓紙張更加光澤。同時紙張就能摩擦不破,百褶無痕。

鄭玄來到成品間,情不自禁的拿起試驗室中的筆,在一張紙上寫下“青州紙”三個大字。

“謝康成公賜名。”

鄭玄擺了擺手,說道:“劉州牧,這紙原可有名?”

“有,名曰漢紙。”

“劉州牧志向遠大,老夫不如也。”鄭玄說道,“劉州牧可是想向各地宣揚此紙?”

“備不只想宣揚此紙,活字印刷,備亦會宣揚。”

鄭玄正色問道:“劉州牧可知此舉後果?”

“有路總須人先走,有事總須人先行。既與民有益,備何不先爲?”

鄭玄笑着點頭,說道:“不知玄德所辦州學,何日得行?”

劉備眼前一亮,說道:“半年之內,必可開學,屆時還需勞煩康成公任學長。”

鄭玄說道:“公祐從師於老夫,現學有所成。”

孫乾拱手問道:“敢問玄德公遠志?”

劉備正色道:“備願大漢百姓豐衣足食,老有所依,幼有所養。人人得學,個個成才。兵精糧足,遠近折服,四方來朝。”

雖然劉備也知道自己有生之年,不可能發展到像後世一樣全球識字率95%以上,但不耽誤劉備拿這扯大旗。

“乾願奉玄德公爲主,不知尊意若何?”

“甚善!備得公祐,必一飛沖天。”

孫乾後退一步整理衣冠,再上前拜劉備,說道:“主公在上,請受孫乾一拜。”

劉備受了一拜,說道:“快快請起,公祐可爲簿曹從事,治州事。”

“謝主公。”

收了孫乾,劉備宴請了衆人,鄭玄的一衆學生也被邀請參加。

--------------------------------

“主公喚我何事?”孫乾的聲音打斷了劉備的回憶。

“公祐來了,現有一事需公祐前往。”

“但請主公吩咐。”

劉備將桌子上的煤遞給孫乾,說道:“公祐請看。”

“此乃石炭,不知主公何意?”

“備造有一物,可使路面堅硬平整,且修橋鋪路,甚爲迅速。只是我青州之內無石炭,而今中原戰亂,我等不便向中原之地購買。幽州遼東郡內有大量石炭,可伯圭兄未能協調遼東郡,此時遼東郡爲公孫度所據。”

劉備解釋完原因,說道:“我欲公祐前往遼東,面見公孫度,相談我青州購買石炭之事。”

“此事易耳,請主公放心,乾即刻前往。”

劉備以前只有高唐,有許多東西不在自己治下,所以不方便。現在有了青州,當然要把容易製造,又實用的水泥搞出來了。而且有了煤還能製成焦炭,這樣在鍊鐵方面也能提高效率。

劉備經過這段時間和工匠探討試驗,發現高爐直接出鋼是不現實的,最後得出了一套簡單、便宜的鍊鋼方法。

首先將鐵礦石粉碎和炭燃燒,得到生鐵;再將其中一部分生鐵不斷攪拌,得到熟鐵;最後將生鐵和熟鐵熔化攪和在一起,就能得到優質鋼材。

第六十九章 臧霸第一百章 泗水決戰第三百五十五章 諸葛連弩第一百零五章 曹呂爭淮南第三百八十章 最後一戰第三百六十五章 反攻第一百四十三章 呂布入荊州第三百八十五章 登基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等待第八十三章 呂布入豫州第一百九十四章 廬江之戰第三百一十二 戰局明朗第一百四十六章 噩耗第四百四十八章 劉永戰略第一百零九章 王模第二百七十章 收縮戰線第七十五章 皇叔第四百三十四章 陸遜設略第一百七十九章 關中起兵第二百三十八章 吳郡之變第六十七章 呂布入兗州第二百五十四章 中暑第一百八十九章 郭嘉亡第四百四十五章 玻璃第二百四十章 小沛之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賈詡之謀第二百七十八章 諸葛取蜀中第一百二十三章 南下之議第一百五十二章 獻捷天子第五十六章 劉虞起兵第三百七十九章 曹操絕唱第一百三十八章 顏良陣亡第七十四章 大旱第二百五十二章 破局之計第二百四十四章 馬超兵敗第一百六十二章 荊州易主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船突現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裝線膛第一百六十六章 袁紹再起兵第一百八十九章 郭嘉亡第二百零四章 陳氏密謀第二百一十五章 華歆至第三百二十六章 嚇退第四百章 封禪西征第一百二十六章 陳登之謀第二百九十章 陳、雷之死第四百零七章 零傷亡震世第二百二十二章 八陣初顯威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三十六章 漢紙第七十五章 皇叔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十七章 羣雄起兵第二百八十五章 甘呂東向第二百九十五章 關中戰開第一百八十二章 繡衣出動第一百章 泗水決戰第三百六十九章 雒陽攻取第三百四十五章 劉方策劃第二百二十五章 巴州定第一百六十八章 袁紹再敗第二百七十三章 毒計第三百二十章 陸遜偷襲第一百九十六章 逍遙津之戰第二百四十二章 馬超再起第三百零四章 斷糧之危第二百三十二章 形勢逆轉第二百一十四章 黃月英之謀第十一章 士宦戚之爭第五十二章 董卓之死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太史至第四百零二章 鋼炮第一百八十六章 龐統死第三百零九章 關中決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賈詡之謀第一百二十二章 離間計第八十五章 郭嘉第三百七十八章 蒯越謀劃第三百二十六章 嚇退第一百六十三章 呂布殞命第四百四十八章 劉永戰略第四百五十四章 力挽狂瀾第一百八十六章 龐統死第二百七十七章 治河第四百四十八章 劉永戰略第四百一十九章 刺刀第二百六十五章 重裝步兵第一百七十章 叛亂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太史至第二百零二章 諸葛之謀第一百一十一章 袁術敗亡第五十八章 公孫瓚奪幽州第一百八十六章 龐統死第一百二十三章 南下之議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操復攻淮南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遼威名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遼威名第二百九十章 陳、雷之死第二百章 叔侄交心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戰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