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三十九 司馬氏

曹洪說道:“巴蜀有子桓在,且巴蜀之地四面環山,固若金湯,莫如遷都蜀中。”

劉曄的本意是讓曹操將後方遷到襄陽,許都作爲前線指揮,豫、兗兩州畢竟一馬平川,如果有什麼不對,大軍還能撤到南陽盆地,以衡山、中陽山抵禦劉備軍騎兵。

參照劉曄的謀劃,之後的作戰和現在沒有多大區別,曹洪說的就不同了。曹操治下那些士人、豪強,本來就因爲曹操兵敗不穩,直接撤往巴蜀,他們肯定馬上投降劉備。況且巴蜀防守容易,劉備防守巴蜀進攻也容易,輜重運出巴蜀都難。

曹操瞪了曹洪一眼,曹洪識相的坐了回去。

賈詡說道:“子揚之言甚善,昔明公處潼關,劉備遣小校往襲許都,幸得將士警覺,未使敵計成。今太史慈已據鄄城,與許都相距不過五百里,以劉軍騎軍之精銳十日便到。明公不可不防啊。”

“不然!”鮑信說道,“前番襲許都之兵非出青州太史慈之營,乃是徐州臧霸之軍。相縣至許都與鄄城至許都,相距彷彿,孟德無需遷都。兗、豫二州之地雖一馬平川,然河水縱橫,我軍可沿河而守,使劉軍不可偷過,許都安然無憂。”

曹操想到南陽郡剛剛平定的叛亂,襄陽蔡瑁的嘴臉,還有自己的驕傲,一拍桌子,說道:“我意已決,許都不可遷。諸公當以退敵爲謀,不可專注防備。”

“仲達可有謀劃?”

有諸葛亮幫忙,曹丕什麼事都不用擔心,各種謀劃也是謀無不中。到了司馬懿,後方輜重,前線指揮,什麼都要曹丕一肩挑,關鍵是司馬懿的計謀失敗了,還丟了夷陵縣(曹丕甩鍋)。

曹丕逃回巴蜀,認爲有諸葛亮輔佐,不需要司馬懿,於是讓司馬懿留在了曹洪身邊幫忙。海軍撤兵,他也隨曹洪回到了許都。聽完荊州之戰的經過,曹操沒有像曹丕一樣膚淺,讚揚了司馬懿的機敏。如今曹操手中缺人,儘管不喜歡司馬懿的面相,還是讓他參加了軍議。

可以說司馬家也是倒黴,聽起來司馬八達名聲響亮,但自家人知自家事,真正厲害的只有司馬朗、司馬懿和司馬孚,其他幾個兄弟都是半瓶醋晃盪。

司馬朗早年就被曹操徵辟,那時司馬朗認爲曹操有英雄之相,便出仕了。等曹植年長,曹操讓幾個兒子掌事,曹植喜愛司馬孚的文采,就任命他爲文學掾。

司馬孚出仕的時候,劉備已經成爲另一股強力諸侯,司馬家本想讓司馬懿投奔劉備。不過司馬懿有自己的驕傲,假託風痹躲避曹操第一次徵辟後遊歷青州考察。

司馬懿察覺劉備成事完全沒有士人、豪強的支助,軍政兩界的人物大都是貧苦人家出身,最多也只是寒門,孔融、蔡邕等大文豪看似位高,其實沒有實權。

像陳氏、袁氏這樣的世家,也只有陳羣、袁渙兩人算有些權利,這兩家其他人到現在還大都是基層幹部,還要和劉備自己培養出來的黔首拼政績,想來司馬家投奔劉備也是相同的待遇。

司馬懿在青州遊歷兩年,明明中原大戰正酣,青州卻彷彿完全沒有受到感染,治下一派盛世景象。

青州有東觀典籍,向世人開敞,可以讀可以抄(門口有門衛會攔住外族人),司馬懿常常泡在裡面,經常和一些學子討論,這些學子有許多獨到的見解,詳細詢問之後卻瞭解到這些人也都是黔首出身,有些甚至老輩是黃巾賊。

而後有一年,司馬懿被這些學子邀請參加聚會,因爲他們之中許多人都要下放鄉亭爲吏了。聯繫這幾年的見聞,司馬懿隱約猜到了劉備的謀劃。

沒有再需要考察的地方,加上司馬家怕司馬懿裝病被曹操察覺,就派人到青州叫回了司馬懿。

司馬懿回到老家,向家族詳細描述了青州的見聞,還有自己的推斷。司馬家立刻將劉備排到了第二順位,以幫助曹操一統天下爲主。司馬懿在家耕讀幾年,曹操再度想起他,又要用武力相請,司馬懿順勢出仕。

司馬懿出仕之後沒多久,河內郡被劉備佔領,司馬家其他幾個兄弟投奔劉備,可惜都沒有得到重用,最好的是司馬馗做到縣丞,其他幾個兄弟還在小吏位置上。

如果曹操被劉備擊敗,那司馬家沒落就在眼前。

司馬懿說道:“丞相,劉備治政重商,百姓逐利,與北方鮮卑、南匈奴等多有摩擦。日前聞劉備召南匈奴單于呼廚泉、鮮卑大人素利、步度根入鄴城,名爲厚賜,實則幽禁。三部政務由劉備遣官吏與三部副官共治,三部必不甘心。

丞相可遣人至三部,尋南匈奴左賢王劉豹、鮮卑扶羅韓與厥機,以重金誘之,相約共同舉兵,劉備南北受敵,丞相可得勝機。”

劉備開發出草原的利益,素利雖然不明白劉備治下羊毛需求爲什麼那麼重,但他明白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的道理。漢民在劉備的治理下,轉變了友善的前進條,轉而向草原弱肉強食進發。

羊毛紡織原材料是羊,基本在草原,可成品一般在水源地附近,因爲羊毛製品需要大量的水(洗毛等),要不是有水泥路、四輪馬車、馳道等加速原材料運輸,即便你有昭姬紡織機也於事無補。

劉備現在重心在一統天下,周邊的問題都只是開了個頭。素利到鄴城不是劉備要求的,是他自己的觀察結果。劉備稱帝后不可能一直留着鮮卑,與其到後來與劉備爭鬥一無所有,不如現在主動一些。

素利以年老享福爲由,申請他的東部鮮卑內附,以換取劉備內務部的分紅。見素利那麼自覺,劉備不會不答應,他給了東部鮮卑每級官員相應的分紅(留下少部分在當地,其他貴族全部拉來鄴城),正式派遣官員和留守貴族建郡,併入幽州統轄。

素利投降之後,也不是所有貴族都願意放棄手中的權利,不過鮮卑這些年因爲養羊已經不需要拼命了,部族的血性都消磨的差不多了,一些反叛的貴族也在田豫等人的打壓下很快平定。

第一百八十四章 武都氐人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六十七章 呂布入兗州第九十一章 麴義北上第七十六章 蝗蟲第一百九十章 劉協見聞第四百零八章 運河第三百三十四 荊州停戰第五十章 劉表第二百五十五章 火燒連營第四百五十六章 地中海海戰第十六章 穿針引線第四百一十九章 刺刀第一百四十七章 劫糧第四百一十章 大漢海船第一百零五章 曹呂爭淮南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民皆兵第八十章 呂布入徐州第三十六章 漢紙第三百零八章 決戰定計第一百五十章 張飛揚名第四章 縣吏華歆第一百七十八章 曹操攻漢中第三百三十二章 長安之戰第七十一章 曹呂相爭第二百一十五章 華歆至第二百二十一章 巴蜀戰端開第二百七十章 收縮戰線第四百六十一章 阿爾達班五世之死第二百五十八章 孫紹投降第一百四十二章 廬江之難第二百三十九章 周瑜他謀第二百八十三章 樊阿南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涼州驚變第二百零四章 陳氏密謀第三百零二章 馬超私心第一百六十章 二虎競食第九十四章 白馬消亡第一百六十一章 呂布兵敗第一百一十章 周逵第八十四章 農業補貼第六十六章 陳宮叛曹第一百零一章 重騎之鋒第三百八十一章 曹操兵敗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十五章 爲禍一方第一百零三章 衆叛親離第一百二十四章 麴義奔劉第三百零三章 援軍兵敗第一百二十四章 麴義奔劉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戰涼州第二百七十四章 水患第五章 練兵與開荒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十三章 董卓入京第四百零四章 鋼槍第四百四十七章 安息羅馬合約第二百零八章 英靈第二百四十八章 鮮卑之戰第四十一章 趙雲第一百九十一章 孫權出兵第七十章 昌豨第一百八十五章 陽平關之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袁術敗亡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百二十二章 離間計第一百五十七章 龐統之謀第一百四十七章 劫糧第四百四十九章 鱷魚村之戰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金熱第六十三章 劉備入徐州第二百七十二章 山頭第三百九十三章 扶南內亂第三百六十五章 反攻第二十九章 連環計第四百五十四章 力挽狂瀾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見玉璽第四百二十三章 白牛第二百七十三章 毒計第三百六十四章 反攻第二百九十三 消耗之計第四百六十二章 阿爾達希爾一世之死第一百五十章 張飛揚名第二百二十四章 中心開花第三百零七章 猶豫不決第一百四十一章 孫策亡第二百四十六章 鮮卑聯兵第二百九十七章 再擒夏侯淵第一百七十四章 冀州歸屬第三百四十九章 先下一城第三百三十二章 長安之戰東漢物價與度量衡第五十一章 袁術之敗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賈鬥智第一百一十八章 鴿子第三百一十二 戰局明朗第三百五十七章 諸葛瑾與諸葛均第一百五十章 張飛揚名第三百九十一章 賈壹第二百六十二章 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