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夏侯惇兵敗

馬超的恐嚇很成功,閻溫的死對韋康觸動很大,他與衆人商議決定向馬超投降。

韋康說道:“曹公救兵遲遲不到,未免百姓遭難,莫如投降。”

參軍楊阜勸諫道:“阜等率父兄子弟以義相勵,有死無二,以爲使君守此城,今奈何棄垂成之功,陷不義之名乎!”

當時馬超起兵,楊阜率涼州官員和宗族子弟全力抵抗,在楊阜和他的從弟楊嶽的奮戰下,死保冀縣數月不失。楊阜付出了極大的代價,韋康投降,他自然不願意。

韋康爲了保命執意要投降,還用劉備的名義勸服了涼州一些官員(馬超進攻涼州也是打着幫助劉備進攻曹操的藉口)。

韋康向城外的馬超喊道:“若我等開城投降,將軍可保不罪衆人否?”

馬超說道:“我非殘暴之人,若開城投降,我一律寬待。”

有了馬超的保證,韋康開城率衆投降。但馬超沒有履行承諾,入城後不久便找了一個藉口,將韋康和冀縣太守斬殺,以泄私憤。

韋康等人的死也讓涼州衆人心中悽然,只是馬超大軍在握,敢怒不敢言。

攻下冀縣,馬超沒有善待百姓,安撫人心。反而開始搜刮軍姿,還拉了一批壯丁。另外馬超還自稱徵西將軍,兼任幷州牧,總督涼州軍事。

眼見馬超勢力大漲,剛剛急行軍到陳倉的夏侯惇坐不住了。他不顧副將夏侯衡(夏侯淵兒子,夏侯淵正和劉備開戰,太過危險,所以送到了夏侯惇身邊歷練)和鍾繇(得知夏侯惇支援長安,給夏侯惇之兵送糧,暫時留在陳倉)的勸阻,執意率軍西進,意圖平定馬超叛亂。

夏侯衡和鍾繇兩人都看出夏侯惇所屬將士已經到了強弩之末,這些士兵的根是夏侯惇的親信,但主體還是漢中兵。

這些漢中兵隨夏侯惇征戰葭萌關,再從葭萌關打到梓潼關,之後又隨夏侯惇千里遠征來到長安。可以說他們已經征戰在外數年了,厭戰情緒高漲,還時刻保持着緊繃的神經。

要不是夏侯惇軍法嚴明,加上到達長安後厚賞了一波,漢中之兵早就當了逃兵了。

可夏侯惇認爲,馬超只有數千人馬,己方有近二萬大軍,而且馬超剛剛攻下冀縣,肯定立足未穩,一定可以戰勝馬超,一戰竟全功。

陳倉縣正在隴山東面,與馬超復起的上邽只有一山之隔,只是這個山有點大。

鍾繇說道:“馬超不得涼州人心,將軍可於陳倉修養數月,不必急於前往。”夏侯惇出發前,鍾繇還想嘗試着勸諫一波。

夏侯惇說道:“此時入秋正是出兵之時,若遷延時日,天色寒冷,不利交戰也。我意已決,汝勿復多言!”

本想越過隴山進攻陳倉縣,切斷關中與漢中聯繫的馬超,得知夏侯惇反出兵涼州,立刻止住了步伐,準備以逸待勞,先解決夏侯惇的平叛大軍。

馬超也知道自己兵力不足,便邀請氐人一起出兵。爲了誘惑氐人,馬超提前給了最初幫忙的羌人獎勵。當然,這筆獎勵是由羌人用刀自己去收的(可憐涼州百姓)。

馬超做的雖足,氐人還是沒有輕易入套,他們已經探得夏侯惇大軍到來,所以氐人向馬超回信,需要時間聚集兵馬。馬超也明白他們的想法,無非是觀察馬超和夏侯惇第一戰的勝負。

馬超的暴行沒有得到他想要的結果,反而讓涼州之人更加仇恨他。而且原本不能下定決心的人,也決定推翻馬超在涼州的統治。

正巧此時,參軍楊阜的妻子去世(主動還是被動不得而知),他向馬超請假去安葬妻子。逃離冀縣的楊阜沒有回到老家,而是來到歷城。

楊阜找到了時任扶夷將軍的姑表兄姜敘,向姜敘和姜敘的母親說起冀縣陷落的經過,悲傷不已。

姜敘還以爲楊阜因爲妻子過世而悲傷,沒想到他說道:“守城不能完,長亡不能死,亦何面目以視息於天下!馬超背父,虐殺州將,劫掠州里,豈獨阜之憂責,一州士大夫皆蒙其恥。君擁兵專制而無討賊心,此趙盾所以書弒君也。超強而無義,多釁易圖耳。”

姜敘因爲手中士兵不多還有顧慮,姜敘的母親卻被楊阜打動,與楊阜一起勸說姜敘。在母親的敦促下,姜敘定下背刺馬超的決議。

有了姜敘打底,楊阜再度前往其他地方勸說,收穫頗豐。同鄉姜隱、趙昂、尹奉、姚瓊、孔信,武都人李俊、王靈等相約而來,共同討伐馬超。

楊阜又遣從弟到冀縣,告訴城中的楊嶽內情,楊嶽又聯絡了安定的樑寬,南安的趙衢、龐恭等人,一起參與結盟。

爲了更容易消滅馬超,楊阜他們決定先潛伏起來,待馬超和夏侯惇交戰的時候從後方切斷馬超的歸路。馬超這裡,每天除了練兵,對楊阜等人的密謀居然毫無察覺。

另一邊,走了近二十天的夏侯惇大軍終於來到了上邽縣東面五十里外。馬超也在夏侯惇快到上邽縣時,早早率兵在城中等候。

馬超不給夏侯惇修整的時間,夏侯惇剛扎完營,馬超便率軍向夏侯惇進攻了,夏侯惇也自信心爆棚,反手也A了過去。

兩軍交戰,馬超讓剛拉過來還沒有操練多久的壯丁頂在了最前面。往後有殘暴的督戰隊,往前說不定還能活命,壯丁們戰戰兢兢的向曹軍進攻。

到這時,以爲得勝放鬆神經,又被強敵突臉,身心俱疲的曹軍終於忍受不住了。不管夏侯惇如何約束,越來越多的曹軍向四方潰散。

局勢無法挽回,夏侯惇只得落魄逃跑。

第一百二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六章 黃巾第九章 千里奔襲第二百八十三章 樊阿南下第四百六十四章 小亞細亞之戰第四百三十章 王基再出發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金熱第三百三十一章 魏延獻計第五十一章 袁術之敗第四百五十七章 羅馬內亂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城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麴義奔劉第三百九十七章 鄧芝出使西域第三百二十八章 鄄城破第二百四十七章 趙娥第二百三十三章 精銳盡喪第四十七章 曹操的奮鬥第四十八章 袁紹的膽略第四百一十七章 百年大計第二百六十章 臥冰求鯉第二百一十章 劉備討江東第四百零三章 身管自緊第二百三十五章 下曲阿第九十九章 戰後第三百二十九章 傅肜陳震第二百二十三章 圍城打援第二十六章 撤軍第三百零八章 決戰定計第三十一章 北海求援第三百四十章 南中反叛第七十九章 孫策第八十章 呂布入徐州第三百五十七章 諸葛瑾與諸葛均第三百零三章 援軍兵敗第一百一十一章 袁術敗亡第一百零八章 田稅第四百二十六章 無雙劉理第六章 黃巾第三百五十九章 街亭第四百二十七章 原始蒸汽機第四十三章 太史慈第一百一十五章 拼音第三百二十三章 冀縣之戰第三百二十七章 太史慈之憂第二百二十五章 巴州定第三百八十八章 馬鈞與吳輔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勝曹操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一百四十七章 劫糧第七十六章 蝗蟲第三百三十六章 演員第一百五十六章 風雲突變第二十章 具裝甲騎第一百二十四章 麴義奔劉第十四章 董卓霸京師第三百四十九章 先下一城第三百八十二章 天下平復第一百三十八章 顏良陣亡第八十一章 李郭相攻第三百五十九章 街亭第三百零五章 許都之襲第三百二十七章 太史慈之憂第一百六十章 二虎競食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船突現第一百九十三章 赤壁之火第六十章 劉虞去青州第四百一十七章 百年大計第四百四十五章 玻璃第三百九十九章 貴霜帝國第一百三十九章 甘陵之變第二百八十八章 高歌猛進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太史至第四百零九章 西域礦產第二百五十四章 中暑第三百零六章 王圖兵敗第二百二十四章 中心開花第二百六十五章 重裝步兵第二百七十三章 毒計第二百七十七章 治河第二十六章 撤軍第三百七十一章 酣睡退敵第一百七十八章 曹操攻漢中第三百五十七章 諸葛瑾與諸葛均第三百八十六章 扶南與鮮卑第二百零三章 周瑜戰敗第四百一十八章 白手起家第一百零四章 宛城之敗第二百八十八章 高歌猛進第三百七十二章 石陽城破第三百七十五章 葭萌內訌第二百一十五章 華歆至第一百四十一章 孫策亡第三百二十八章 鄄城破第三百九十九章 貴霜帝國第二百一十九章 增援吳郡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賈鬥智第二百二十九章 魏延第四百一十七章 百年大計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金熱第四百三十一章 抵達東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