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魏延

有了填護城河的經驗,曹仁也不急着讓士兵衝鋒,而是讓盾兵護送攻城部隊,攻城部隊手中拿着長竹梯(不是雲梯,雲梯是大型攻城器械)。

付出少量傷亡的曹軍,安全來到城牆下,豎起竹梯開始爬城。這下曹軍的傷亡開始增加,由盾兵護送的弓弩手開始向城牆上射擊孔射擊。

曹軍弓弩手的反擊註定是徒勞,劉備軍士兵根本不出現在射擊孔中間,他們背對背躲在射擊孔旁邊,側身向城外射擊。

感覺到箭矢大都來自兩側,李通很快反應過來,他讓爬城士兵嘴咬環首刀,雙手各拿一面盾牌護在身側,傷亡立刻就降低了。

越來越多的曹軍來到射擊孔前,但他們都停在那裡。

“不可遲疑,速速殺入城中!”李通見曹軍停滯不前,厲聲喝道。

李通哪裡知道,從遠處看,人可以從射擊孔鑽進去,可現實是射擊孔確實是可以進出人,但必須是體型瘦弱的。曹軍和劉備軍這樣,都是體格健壯的士兵,要想進入射擊孔,必須調整動作擠進去。

射擊孔後面那麼多敵軍等着,你一點點擠進去和送死沒有任何區別,所以曹軍遲疑了,上怕送死,下怕軍法,所有曹軍都僵持在那裡。

這時候,劉備軍士兵將油罐砸到了登城士兵的臉上,然後放火。爬城的曹軍宛如滾軲轆一般,全部跌落城下。

“汝等爲何不入城?”有些倖免於難的傷員來到李通身邊,李通喝問。

“將軍,敵城射擊孔過小,我等皆不能入。”

李通將這情況報之後方的曹仁,曹仁決定先撤兵,曹軍在盾兵的掩護下一點點撤離城牆。

“小沛城牆無半點破綻不成!”曹仁開始詢問各攻城部隊的情況。

各部隊的回答讓曹仁臉色陰沉,小沛城牆太堅固了,曹軍的投石車砸了半天完美沒有反應,更不要說其他部隊了。

“將軍,我有一計,或可破此城。”李通身後閃出一員小將。

曹仁一看他的面容,滿臉詫異,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只見這員小將,面如重棗,話音聽着年輕,但卻長着一副大叔臉。曹軍其他將領或許沒見過關羽,但曹仁當年是和關羽照過面的,這張臉和關羽太像了。

“將軍?”在李通的提醒下,曹仁反應過來。

“汝乃何人?”

“在下姓魏名延,字文長,義陽人。”

聽魏延自報家門,不是姓關,曹仁稍稍放下了心中的疑慮。他問道:“汝有何計?”

“今日攻城,在下亦有登城,城樓射擊孔確不可爲入城通道,然在下觀城樓頂前後坡並不陡峭。”魏延說道,“明日攻城,在下願爲前部,攀過城樓頂,殺入城中。”

“登城時有竹梯相助,汝越過城樓頂後,如何下城樓?”

“將軍,城樓內必有登城馬道,其與城樓頂間距不足一丈。在下可率軍躍上馬道,殺上城樓。”

“城門爲巨鐵阻攔,即便汝率部殺入城中,城門不開又有何用?”

魏延說道:“將軍,我料巨鐵必可上下移動,只消我軍源源不斷越過城樓頂,奪取城門機關,便可開城門。”

“好!”掃除顧慮,曹仁當即下令道,“明日攻城,便由汝率本部爲先驅!”

“是!”

曹操奪取荊州之後,魏延便率本部家將投入曹操帳下。之後的一段時間,魏延被安排在李通帳下,守備汝南。這次東征,李通被抽調上前線,魏延也一起跟隨。

翌日,曹軍再度攻城。有了昨天的經驗,曹軍以極低的傷亡再次來到城樓之下。

魏延一馬當先,左右手各拿一塊盾牌,身後也揹着一塊盾牌,知道要爬樓,環首刀在身側的刀鞘裡,沒有叼在嘴上。

爲了防備射擊孔的油罐,曹軍將三架竹梯並排放在一起,左右兩側竹梯上站滿了士兵,他們個個舉着盾牌,爲中間的主力登城士兵護衛。

在多方位的保護下,魏延和他的本部安全到達樓頂。

魏延將手中的盾牌丟過城內(往城樓外丟,會砸到自己人),然後將身體緊貼樓頂斜坡,雙手抓住樓頂開始發力(引體向上)。

奮力翻過樓頂的魏延傻眼了,呈現在他眼前的不是驚慌失措的敵軍,而是嚴陣以待的數個弩兵方陣。

全封閉式的正面城牆,少了滾木、礌石、滾油等許多防禦手段,自然會讓敵軍有機會翻越城樓頂。劉備軍中演習的時候,早就有參謀想出來過。

爲了不被射成馬蜂窩,魏延趕忙轉身趴在樓頂,利用背部的盾牌抵擋箭矢。

“啊!”只是盾牌不夠大,魏延的小腿還是被射了幾箭。

魏延左右搜索,想找到登樓馬道的位置,腳踏實地纔能有反抗的機會,現在吊在樓頂只是一個活靶子。

幸好後續的攀城部隊給魏延分散了火力,讓魏延有機會找到登樓馬道。

找是找到了,但魏延還是不能下去,因爲劉備軍同樣想到了這一點,整個登樓馬道全部被水泥牆體包圍,與城牆成爲了一個整體。

魏延一點點挪到馬道頂部,終於能站穩腳跟了,但也只能站在那裡動也不能動。能夠活着到達魏延的身邊的士兵不多,即便到了也只能擠在數平米的地方不得動彈。

“城內已無容身之地,不可再過樓頂!”魏延那裡有許多盾兵防護,趴在城樓頂的士兵向魏延身邊聚攏。可地方就這麼大,有好多士兵都被擠了下去,摔死了。

發現魏延那裡的窘迫,翻過樓頂的曹軍又翻了回去,也告之了後方的曹軍。恰巧這時候,曹軍攻城的竹梯也被燒燬了。消息傳回曹仁那裡,曹仁下令收兵了。

第二百七十三章 毒計第二百九十章 陳、雷之死第二百二十六章 蜀中震動第三百七十七章 劉協死第一章 高唐令第六十六章 陳宮叛曹第一百八十三章 遠征漢中第二百三十章 江東決戰起第三百二十九章 傅肜陳震第二百七十四章 水患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中平定第四百六十章 亞歷山大之死第二百八十七章 徐盛先開第四百零七章 零傷亡震世第一百六十七章 驕兵之計第一百四十七章 劫糧第三百六十二章 張遼出擊第八十一章 李郭相攻第二百九十二章 荊州之爭第三十九章 袁紹得冀州第五十七章 呂布入冀第四百五十三章 曹真請戰第四百一十三章 耽摩慄底守城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黃祖慘敗第三百九十五章 飛速發展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雄謀劃第三百二十四章 李樂之難第三百八十二章 天下平復第二百六十四章 嶽婿交鋒第三百三十一章 魏延獻計第三百五十六章 傷筋動骨第八十七章 許都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徐交鋒第一百八十七章 驚變第一百七十一章 袁紹死第二百二十九章 魏延第二百六十四章 嶽婿交鋒第一百五十章 張飛揚名第三百六十章 如魚得水第四百三十章 王基再出發第三百八十章 最後一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陳登之謀第四百五十章 東征西討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權投降第二十七章 南北會盟第二百七十七章 治河第三十章 青州變第四百一十五章 爭與不爭第四百零六章 波調之死第一百二十五章 正式出兵第二百七十四章 水患第二百七十七章 治河第三百六十二章 張遼出擊第一百八十七章 劉協離許都第三十一章 北海求援第一百九十四章 廬江之戰第一百九十二章 夏口之戰第二十三章 追擊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敗第一百九十六章 逍遙津之戰第九十一章 麴義北上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徐交鋒第六十七章 呂布入兗州第一百九十九章 叛亂鬧劇第八十九章 江東之主第三百八十七章 海軍出擊第一百九十八章 董承密謀第三百七十八章 蒯越謀劃第一百四十九章 北方勝負第二十三章 追擊第一百五十八章 襄陽城破第三百一十九章 取夷陵第一百七十三章 二袁相爭第二百七十七章 治河第二百四十章 小沛之戰第四百四十八章 劉永戰略第三百七十八章 蒯越謀劃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備昇天第一百四十三章 呂布入荊州第一百一十九章 三攻張繡第四百一十八章 白手起家第八十七章 許都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內歸屬第三百八十九章 扶南攻略第九十三章 易京第七十章 昌豨第四百零二章 鋼炮第二十六章 撤軍第三百二十三章 冀縣之戰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燒江都第二百四十七章 趙娥第一百零七章 公孫瓚求援第二百五十章 鄭陽第一百八十七章 劉協離許都第八十五章 郭嘉第八十六章 曹操迎帝第三百一十八章 雙方驚詫第四百六十一章 阿爾達班五世之死第四十四章 一天兩戰第一百九十章 劉協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