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水師叛亂

張護可以安心睡覺,他的老部下張申卻心神不寧,他躺到半夜還是睡不着,便起來巡視一番。

張申越巡視越心驚,許多營帳中的士兵都不見了蹤影,張申趕忙叫醒了張護的那批老兄弟,還有他們的親衛。

“三更時分,汝不歇息,何事攪擾?”

“營中兵士似有不妥,故而請幾位兄長一同探查。”

“將軍知否?”

“未知。”

“若不告之將軍,我等私自行動,恐爲將軍不喜。”

張申氣憤道:“既如此,小弟一人前往,不必勞煩諸位兄長。”

“申弟何必惱怒,爲兄與你同去。”

“同去。”

有了衆人的幫忙,張申很快查到大部分士兵都聚集到後營戰船那裡去了。爲了不打草驚蛇,張申等人從側面潛伏進後營。

“主家令,掌控戰船後突襲中營大帳,殺死張護,以爲後路。”

“後路?可是廣陵有變故?”

“主家未有信傳來,唯有令至。”

“不知主家爲何要反皇叔,我兒聰穎,有望考入州學,今日一叛,不知我兒他日前程。”

“主家家學淵博,汝多立戰功,可使汝兒入陳氏學堂。”

“什麼人!”

張申聽出營帳內的人是陳氏舊人,又聽到他們密謀反叛,呼吸不自覺的大了起來,被帳中的人察覺。

張申等人正準備潛伏離開,可爲時已晚,被帳中的人發現了。

“汝等深受皇叔大恩,怎可行叛亂之舉!”幾位老哥一邊抽刀與陳氏家將對立,一邊將張申向後方推去。

張申還要遲疑,另一位老哥小聲說道:“速回大帳,告之將軍,請將軍來救我等。”

“攔住他,不可使其走脫!”見張申溜走,陳氏家將立馬發起進攻。

張申知道自己一個人留下也沒有什麼作用,便咬牙飛奔,很快來到中營大帳。

此時,後營的嘈雜聲也將張護吵醒,正要遣人查看後營,就見張申向自己奔來。

“何事驚慌?”

“陳氏欲反,其將聚於後營!”

“啊?”張護趕忙下令道,“速聚將士!”

敲響聚兵鼓,張護向張申詳細瞭解了情況。張護咬牙切齒道:“亂臣賊子,我必殺之!”

因爲是水師,張護他們沒有操練馬術,而且軍營之中也沒有多少馬匹。後營的陳氏士兵解決了張護的幾個親衛,聽到中營的聚兵鼓響起,便明白他們暴露了。既然暴露,陳氏士兵也不再遮掩,向中營殺去。

江都港的水師,大半士兵是陳氏的,張護身邊只有千餘人可用。加上陳氏叛軍突然襲擊,剛聽到聚兵鼓,還不知道具體情況的一些士兵被叛軍所殺。

最終,聚攏到張護身邊的只有八百多人。張護向衆人說明了情況,衆人羣情激憤。

“主公厚恩待我,我無以爲報,今日唯死而已。諸君但有所慮,可先與前營撤退,我當爲諸君斷後。”

“願隨將軍赴湯蹈火!”

“善!”張護喊道,“我等生不同時,死則同碑。他日名刻英靈,永垂不朽!”

“名刻英靈,永垂不朽!”

有了張護的鼓舞,套了視死如歸buff的衆人,很快將殺入中營的叛軍壓着打。出身相同的兩支部隊,一方心中有信念,一方心中彷徨,戰力天差地別。

叛軍軍中有許多人是有家室的,有的孩子還不在江都縣。這次陳氏突然叛亂,他們雖然跟從,可被張護當頭一棒後,有許多士兵心中有了另外的想法。

劉備對治下的百姓非常好,他們這些人臨近邊境,曹操、孫權治下的百姓是什麼樣子,他們也有所耳聞。現在陳氏反叛,這些士兵不認爲陳氏能戰勝劉備,最多不過是帶着家資到曹操或者孫權治下生活。

放棄現在優渥的生活,到其他地方重新過起朝不保夕的日子,他們不願意。雖然陳氏親信家將嚴厲喝罵,可越來越多的叛軍向張護投降。

天矇矇亮,張護平定了水師叛亂,八百死士也只存活四百多人,而且個個帶傷。

“報將軍,北面有輕騎至!”還沒打掃完戰場,張護便收到斥候回報。

“可是主公人馬?”

“塵土飛揚,彼軍未打旗號,在下未能辨清。”

“不好!”張護大驚,“此必是陳氏亂軍。”

劉備的軍馬沒有必要不打旗號,衆人很快反應過來。張護對張申說道:“申弟,陳氏叛亂,主公可能未知,汝速往下邳告之臧將軍。”

“諸位兄長因我之故,命喪後營,弟願拼死殺敵,報仇雪恨!”

“此乃軍令,不得有違!”張護喝道,“若不尊令,軍法從事!”

“是!”張申咬牙拜別張護。

張申走後,張護向僅存的死士,還有投降的士兵,說道:“叛軍復至,爲主公,爲家人,我等當拼死一搏。主公援兵至,亂臣賊子皆死無葬身之地,我等亦有活路。彼等叛軍急攻水師大營,乃求戰船過江投孫權之故。我等死守此地,以待主公援軍。” wWW•TTKΛN•¢Ο

“死守!死守!死守!”

張護的想法沒有錯,陳登謀劃失敗身死,陳矯被殺的消息傳回,陳珪不再想着佔徐州,只想着保存現有勢力。他知道臧霸大軍很快就要到來,拖家帶口,想要投奔曹操已經沒有可能,只能南下江東。

而要下江東,只有佔據水師的戰船,才能及時撤退。陳珪認爲水師中大部分是陳氏的人,拿下水寨應該不成問題。

“主君,水寨之中張護大旗尚在!”

“不可能!”

陳珪看了半天,見張護大旗確實在水寨中營飄揚,他也不得不接受現實。

“主君,該當如何?”

第一章 高唐令第一百一十五章 拼音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裝線膛第四百六十三章 永理會師第二百四十四章 馬超兵敗第三百五十二章 扶羅韓敗亡第四百六十章 亞歷山大之死第二百六十一章 方士葛玄第四百五十三章 曹真請戰第一百七十章 叛亂第六十章 劉虞去青州第三百五十二章 扶羅韓敗亡第一百八十四章 武都氐人第三十九章 袁紹得冀州第五章 練兵與開荒第三十四章 鄭玄第二百二十八章 新城牆第三百零一章 隴右援兵第四百三十三章 堅實後盾第三百八十九章 扶南攻略第八十章 呂布入徐州第八十五章 郭嘉第三百二十九章 傅肜陳震第四十二章 昭姬紡織機第九十二章 白馬之殤第一百二十九章 黃祖慘敗第三百八十八章 馬鈞與吳輔第三百七十五章 葭萌內訌第一百八十七章 劉協離許都第一百章 泗水決戰第三百六十四章 反攻第十六章 穿針引線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操復攻淮南第九十九章 戰後第三十二章 青州黃巾第五十一章 袁術之敗第二百七十四章 水患第四十七章 曹操的奮鬥第二百六十三章 風帆第二百零四章 陳氏密謀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備之謀第二百七十二章 山頭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第一百六十章 二虎競食第三百九十七章 鄧芝出使西域第八十四章 農業補貼第三百七十二章 石陽城破第三十四章 鄭玄第一百七十一章 袁紹死第二百四十八章 鮮卑之戰第四百章 封禪西征第十一章 士宦戚之爭第二百二十三章 圍城打援第四百四十七章 安息羅馬合約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遼威名第四百一十五章 爭與不爭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三百三十二章 長安之戰第三十三章 得民二百萬第二百四十章 小沛之戰第三百七十一章 酣睡退敵第四百四十九章 鱷魚村之戰第五十二章 董卓之死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勝曹操第二百三十七章 截擊第一百二十三章 南下之議第二百零四章 陳氏密謀第六十三章 劉備入徐州第一百六十六章 袁紹再起兵第三百七十八章 蒯越謀劃第三十八章 袁紹之謀第二百零一章 南郡之戰第三百三十五章 海上第四百一十九章 刺刀第三十九章 袁紹得冀州第一百六十八章 袁紹再敗第九十五章 徐州之戰第三百四十七章 繡衣誘敵第二百八十四章 九品官人法第三百九十一章 賈壹第二百九十九章 涼州驚變第四百二十三章 白牛第一百三十三章 曹操定略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勝曹操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葛謀劃第三百八十五章 登基第九十七章 袁術稱天子第三百五十五章 諸葛連弩第二百章 叔侄交心第三百五十二章 扶羅韓敗亡第一百三十 孫權第三百章 直襲陳倉第九十三章 易京第三百八十七章 海軍出擊第二百八十三章 樊阿南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刺刀第三百二十八章 鄄城破第二百七十一章 賈詡之謀第二百一十七章 三方出兵第三百八十三章 黃金和鋼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