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袁紹死

“父親,營中火起,將士互相砍殺,營中已然大亂!”

“主公,士兵大譁,兵敗矣。主公速往西而去!”

雖然不知道士兵爲什麼混亂,但袁紹也知道這次一定是兵敗了,如果不早點走,讓關羽和趙雲、太史慈察覺,就不一定能逃得掉了。

王摩、何茂、韓定他們回到營中後,開始相繼在營中放火。本來袁軍因爲吃不飽就心神不寧,現在大營南北同時起火,袁軍以爲受到兩面夾擊,很快便營嘯了。

在外圍觀望的關羽和趙雲、太史慈見到此情形,哪還能不明白袁軍是真的混亂了,馬上袁軍大營南北兩面一起響起進攻的號角。

“袁紹,哪裡跑!”

太史慈與趙雲商議好,一人從東南面進攻,一人從西南面進攻。太史慈正要從西南面殺入,就見到一隊騎兵從西門逃出,中間還護衛者數人。

太史慈追上前去,定睛一看,馬上認出了袁紹。太史慈讓副將殺入袁紹大營,自己帶着親衛向袁紹殺去。

眼看太史慈越追越近,自身有生命危險,袁紹下令八百親衛反身斷後。

太史慈帶頭連射數箭,又持槊衝陣,希望衝散袁紹斷後兵馬,可這些袁紹親衛隨袁紹多年,現在正是他們捨命報效的時候,他們也一點沒有含糊,以傷亡過半的代價擋住了太史慈的衝陣。

眼看袁紹即將脫離視線,太史慈張弓搭箭,向袁紹連射三箭。

當年袁紹因爲摘下頭盔躲過了白馬義從的襲擊,這次袁紹還想故技重施,一早便丟棄了頭盔。可讓他沒想到的是,太史慈一直專注在袁紹身上。

太史慈射出的箭有兩箭被盔甲擋住,袁紹沒有受傷,可最後一箭正好射中了袁紹後腦。袁紹中箭,吭都沒吭一聲,便倒在了馬背上。

“父親!”袁譚發現了袁紹的馬匹在減速,將袁紹的身體拉到自己身前,這才發覺,袁紹已經死了。

太史慈殺散袁紹親衛,袁紹早就沒了身影,只得殺回袁紹大營。

太史慈來到袁紹大營的時候,關羽和趙雲已經控制住了局面,袁軍大部向關羽投降,關羽正讓夏侯纂給袁軍發放食物,又下令關平通知東岸的士仁向大營運送糧草。

見太史慈到來,趙雲說道:“聞聽子義往追袁紹,可有斬獲?”

“袁紹親衛死拼,擋住去路,慈向袁紹連射數箭,不知是否擊殺袁紹。”

“子義無需掛懷。”關羽說道,“袁紹此戰大敗,勢不久遠,今日逃脫,他日亦爲子義所擒。”

“承將軍吉言。”

“收拾戰場,向大哥報捷!”

“是!”

與劉備軍這邊歡聲笑語不同,一路逃回鉅鹿的袁譚等人,看着袁紹的屍體一片死寂。

袁譚他們沉默良久,逄紀說道:“主公身死,當報之鄴城,令顯甫(袁尚)公子繼位,支援我等。”

逄紀的話像是觸動了某個開關,郭圖和辛評一起抽出佩劍,比在逄紀的脖子上。

郭圖說道:“自古廢長立幼,乃取亂之道。顯思(袁譚)公子有文武之才,乃繼任主公之不二人選。有公子統御冀州,必能敗劉備再興袁氏。”

辛評也說道:“袁尚年幼不足以當大任,顯思公子常隨主公左右,正當繼主公遺志。”

“汝等逆賊,主公早有立顯甫公子之意。”逄紀說道,“顯思已非主公之子(過繼袁基的事),怎可繼主公之位!”

郭圖不想再讓逄紀胡言亂語,將他關押了起來。然後對袁譚說道:“主公新喪,鄴城尚未得知。可以主公將令,令鄴城遣援軍至此,公子正可取兵權反攻鄴城。”

袁譚問道:“關羽大軍便在東面不遠,如之奈何?”

辛評說道:“可令鉅鹿各城郡縣之兵集於曲周,劉備軍中多騎兵,無攻城器械,我軍死守曲周,待鄴城援兵至。”

“善!”

爲了顯現真實,袁譚讓辛評快馬加鞭親自跑回鄴城求援。辛評回到鄴城,向袁尚說道:“主公兵敗廣宗,現屯於鉅鹿。主公令我歸鄴城,舉鄴城之兵往鉅鹿助之。”

“且慢!”袁尚正要答應辛評,審配說道,“鄴城乃冀州之本,鄴城之中只有萬餘兵,主公必不會調鄴城之兵助戰。”

“正南,何出此言?”辛評指着僞造的將令說道,“主公將令至此,汝欲違令乎?”

“主公但有急令,便親書將令。而今情勢危急,此令卻出自公則(郭圖)之手,豈不有疑。”

辛評狡辯道:“主公負傷,方由公則代筆。”

“父親負傷,緣何不早報?”袁尚也察覺不對。

辛評眼見情況不對,喝道:“主公處情勢危急,汝等尚不救援,欲反乎?”

“左右!”審配說道,“抓住辛評!”

辛評心中驚慌,但臉上不動聲色,口中連呼:“審賊反矣!”

袁尚見辛評不像是有其他想法,向審配問道:“審先生,辛評來鄴城求援,若殺此人恐父親怪罪。”

審配認爲袁紹已經有三長兩短了,便向袁尚提議道:“恐主公遭此賊毒手,公子可令一將爲先鋒,探查鉅鹿之事。若見主公,我親往請罪;若未見主公,公子當早做打算。”

審配的話讓袁尚想到了袁譚爭權的可能,畢竟袁譚就在袁紹身邊。

袁尚找來張顗,說道:“將軍率本部千騎往鉅鹿,若見父親,即刻回報;若未見父親,不可輕入鉅鹿。”

“是!”

關羽這邊,讓士仁帶着降兵回到甘陵國,他向衆人問計。

關羽說道:“可先令將士建攻城之物,亦可相機行事。”

“是!”

第六十二章 華佗第三百八十一章 曹操兵敗第三百八十九章 扶南攻略第二百九十四章 荊南之爭第二百四十七章 趙娥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六十三章 劉備入徐州第三百二十八章 鄄城破第二十九章 連環計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太史至第三百七十二章 石陽城破第三百六十三章 曹軍騎兵第三百九十九章 貴霜帝國第八十八章 江東之戰第二十九章 連環計第四百一十九章 刺刀第七十五章 皇叔第四百零五章 狙擊槍第三百二十章 陸遜偷襲第六十六章 陳宮叛曹第三百四十六章 華佗之藥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烏丸第三十一章 北海求援第三百七十五章 葭萌內訌第四十一章 趙雲第二百一十章 劉備討江東第七十九章 孫策第三百九十九章 貴霜帝國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魏奇襲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四百一十章 大漢海船第二百四十七章 趙娥第二百一十六章 聯盟抗劉第三百四十八章 統一戰開第四百一十三章 耽摩慄底守城戰第一百一十七章 無功而返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備昇天第二百九十七章 再擒夏侯淵第二百一十八章 吳郡之戰第三百七十八章 蒯越謀劃第四百五十二章 楚軍南下第四百五十五章 羅馬海軍第一百二十六章 陳登之謀第四百二十六章 無雙劉理第七章 初戰第二百四十五章 鮮卑之怒第二百零六章 事敗第三百六十七章 曹仁兵敗第一章 高唐令第二百二十九章 魏延第六十六章 陳宮叛曹第一百二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一百四十章 袁紹強援第三十六章 漢紙第四十八章 袁紹的膽略第四百三十八章 楚河大勝第四百一十六章 諸葛諫言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安城破第三十一章 北海求援第十七章 羣雄起兵第二百二十二章 八陣初顯威第三百一十二 戰局明朗第四百五十四章 力挽狂瀾第四百二十六章 無雙劉理第八十九章 江東之主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魏奇襲第九十二章 白馬之殤第一百六十二章 荊州易主第二百四十八章 鮮卑之戰第三百四十章 南中反叛第四百三十九章 治身毒之策第三百一十一章 伏兵起第四十三章 太史慈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勝曹操第二百七十章 收縮戰線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二百三十七章 截擊第四百二十八章 蒸汽機改良第一百二十六章 陳登之謀第四百三十八章 楚河大勝第三百五十八章 驚天謀劃第三百八十章 最後一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鴿子第二百章 叔侄交心第二百二十八章 新城牆第九章 千里奔襲第三十六章 漢紙第三百四十八章 統一戰開第三十五章 北海行第四十五章 白手起家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魏奇襲第四百一十三章 耽摩慄底守城戰第一百一十一章 袁術敗亡第九十二章 白馬之殤第二百八十章 吳懿投降第四百零六章 波調之死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四百二十二章 金蝦港第九十三章 易京第五十六章 劉虞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