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袁紹兵敗

正常運糧的將領會選擇以各個據點作爲中轉站,儘量縮短在野外的時間,減少被劫糧的可能。

甘陵縣、東武城縣、鄃縣、繹幕縣四城的分佈差不多是一個正方形,甘陵縣在西南角。淳于瓊應該以北面的東武城縣作爲中轉站,將糧草運送到繹幕縣。但淳于瓊爲了節省時間,直接選擇走對角斜線。

可淳于瓊錯誤的選擇,反而讓他有了被兩處救援的可能。趙雲和太史慈怕被袁紹和高幹兩邊夾擊,只能白天讓少數斥候跟着糧隊,晚上再率大部隊趕上。

“報二位將軍,淳于瓊已至繹幕城二百里外紮營。”

太史慈說道:“子龍,淳于瓊只距二百里,至百里時袁紹必率兵迎淳于瓊,可劫矣。”

趙雲點了點頭,從後方招了招手,說道:“爾向平原傳信,明日三更劫糧,讓主公早做準備。旦見西面火起,袁紹營中亂起,便可出兵掩殺。”

“是!”

飛鳥衛接到指令,取出了數只鴿子,將密文綁在鴿子腳上,放飛了出去。這些鴿子從黑夜飛到白天,終於能看到平原城牆的影子了。

“咕!”有兩隻鴿子發出了慘叫,身體被箭矢洞穿,掉了下去,其他的鴿子趕忙加快速度飛離這裡。

這兩隻鴿子的遭遇便是這年頭用鴿子送信的難處,因爲饑荒,人們看到這種送上門的美味,自然會想着打下來吃。加上這年頭中原大地上還有各種猛禽,鴿子的生存環境更加堪憂。所以飛鳥衛每次傳信都會一次放飛好幾只,不同時段連放幾波。

“將軍神箭!”高柔說道。

“不想這大營之上亦有花鴿飛過。”高幹拿着獵物準備讓士兵去烤來吃,卻發現了鴿子腳旁邊的小竹筒,“咦?”

高幹抽出了竹筒中的紙張,不過他看不明白,因爲紙上只有數字,而且是阿拉伯數字。

“文惠(高柔),可知這是何意?”

“未知也。”高柔說道,“可此物必是青州所有,或爲劉備軍中之物。”

“文惠,何以知之?”

“此漢紙優良,只可是青州所制。”身爲文人,自然對劉備改良的漢紙很感興趣。高柔家裡也嘗試製作過,但都沒有青州製作的優良,做出來的紙張也只能上廁所用(劉備上廁所用紙張,這是劉備唯一奢侈的地方,自然被廣爲流傳)。

“既如此,當火速送與袁公知曉。”高幹叫來了斥候,讓斥候帶着密信火速送到袁紹軍中。

高幹送信的時候,平原的夏侯博也收到了密信。

“速渡河報之主公。”夏侯博說道,“傳令全軍備戰!”

“是!”

劉備大營

劉備收到消息,對關羽說道:“雲長,你可率本部於東面饒至平原,旦見袁紹大營火起,便與平原之兵齊攻高幹。”

“得令!”

“各軍整軍備戰,明日四更西攻袁紹,不得有誤!”

“是!”

袁紹大營

袁紹向衆幕僚問道:“此乃何物?”

密信在衆人之間轉了一圈,沒人知道是怎麼回事。

見袁紹不耐煩了,郭圖說道:“主公,圖雖不知此乃何物,但知其必爲劉備之物。據高將軍報,此物乃是由花鴿所攜,而花鴿自西往東飛往平原。由此,甘陵之內必有劉備斥候。淳于將軍督運糧草,圖料其已至甘陵,需防劉備遣兵劫之。”

“有理。”

荀諶說道:“主公,可遣張郃、高覽二將沿故瀆往南、北巡查,以防劉備偷渡。”

袁紹點了點頭,叫來張郃、高覽,說道:“汝二人率本部往南、北探查,以防劉備偷襲。”

“是!”

袁紹這邊郭圖想到了劉備會劫糧,高幹那邊高柔也同樣想到,高幹派郭援嚴防平原之兵偷襲。

第二天晚上,約定的時間到達,趙雲和太史慈率兵從南面殺入淳于瓊營中。

淳于瓊大營外圍連柵欄都沒有,只是將糧車圍成一圈,裡面搭建帳篷,便成了大營。

趙雲和太史慈完全沒有受到抵抗,甚至清除了外圍幾個營帳後才被淳于瓊的士兵發覺。

趙雲見糧草都在外圍,對太史慈說道:“子義,殺入牙門俘淳于瓊,驅其敗軍,雲至營外放火燒糧。”

“好!”

兩人分工明確,趙雲在外圍放火,太史慈殺敵,並將淳于瓊敗軍向袁紹大營驅趕。

趙雲放火非常順利,沒有一個人前來阻攔,糧草焚燒時火光沖天。太史慈這邊也進展順利,很輕鬆就抓到了醉酒的淳于瓊,敗軍也被太史慈驅趕着上路了。

西面沖天的火光自然吸引了袁紹的注意,士兵將火光的事報告給袁紹後,袁紹和他的幕僚便明白,一定是劉備率兵劫糧了。

認爲糧草有失,袁紹火冒三丈,說道:“劉備襲糧,張郃、高覽爲何不報?早令淳于瓊小心防範,緣何糧草尚爲劉備所劫?”

袁紹連問兩個問題,沒人給他回答。等袁紹氣平一點,郭圖說道:“主公,劉備劫糧,其營必然空虛。可令張郃、高覽二將反劫其營,劉備可破矣。”

郭圖的話剛落,帳外就有斥候來報:“報主公,張、高二位將軍欲往救糧,特命在下來請令。”

郭圖說道:“主公,劉備劫糧,必率大軍前往,若率兵救援,少派兵,則不足用;多派兵,則大營有險。且觀西面大火,糧草必危,即便救援之軍勝劉備,大軍亦有斷糧之危。若攻取劉備大營,可就食於敵,豈不美哉。”

只是等蔣奇領兵向西走了沒多久,就碰到了淳于瓊的敗兵。天黑加上蔣奇的士兵不多,而且趙雲和太史慈還在外圍不停的射箭,蔣奇完全不能約束敗軍,就連自家的士兵也被敗軍裹挾,開始逃跑。

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遼威名第二百六十章 臥冰求鯉第三百七十章 江夏之戰第三百五十五章 諸葛連弩第七章 初戰第四十三章 太史慈第一百七十八章 曹操攻漢中第九十五章 徐州之戰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雄謀劃第六十八章 劉備留軍回青第一百五十二章 獻捷天子第四十章 袁紹決斷第二十五章 內訌第四百三十三章 堅實後盾第二百三十二章 形勢逆轉第二百六十七章 鞭撻士卒第四百一十章 大漢海船第四百零三章 身管自緊第二百二十四章 中心開花第三百一十九章 取夷陵第四百零六章 波調之死第三百五十章 毒計頻出第一百七十九章 關中起兵第八十七章 許都第三百一十八章 雙方驚詫第三百八十六章 扶南與鮮卑第二百四十章 小沛之戰第三百九十四章 扶南之地第二百四十章 小沛之戰第二百一十七章 三方出兵第四十五章 白手起家第三百五十七章 諸葛瑾與諸葛均第二百二十九章 魏延第七十一章 曹呂相爭第四十二章 昭姬紡織機第三百九十九章 貴霜帝國第一百九十三章 赤壁之火第七十章 昌豨第四百三十三章 堅實後盾第四百三十三章 堅實後盾第八十章 呂布入徐州第二百四十一章 木鹿城破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戰涼州第一百零七章 公孫瓚求援第二百一十五章 華歆至第二百九十七章 再擒夏侯淵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丑之死第七十八章 劉寵第九十一章 麴義北上第四百一十一章 海軍西征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勝第三十八章 袁紹之謀第二百七十六章 人心所向第四百零八章 運河第四百二十七章 原始蒸汽機第二百四十五章 鮮卑之怒第一百九十一章 孫權出兵第三百七十四章 陽平關破第四百五十八章 羅馬分裂第七十七章 瘟疫第五十三章 王允之謀第四百零七章 零傷亡震世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戰再起第一百八十二章 繡衣出動第七十八章 劉寵第二百四十一 劉備大軍至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敗第七十七章 瘟疫第一百六十二章 荊州易主第一百四十三章 呂布入荊州第一百四十一章 孫策亡第三百二十九章 傅肜陳震第三百九十六章 扶南大略第三百三十章 奸雄曹操第一百八十九章 郭嘉亡第二百九十四章 荊南之爭第一百九十一章 孫權出兵第九十四章 白馬消亡第二百零六章 事敗第二百一十一章 遼東之戰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省六部制第十三章 董卓入京第一百二十六章 陳登之謀第一百九十章 劉協見聞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中平定第三百七十六章 巴蜀投降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安城破第三百四十五章 劉方策劃第三百九十五章 飛速發展第二百四十章 西征薩珊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戰再起第一百五十一章 烏丸之敗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一百七十三章 二袁相爭第三百四十六章 華佗之藥第四百三十章 王基再出發第三百九十六章 扶南大略第一百九十二章 夏口之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重裝步兵第一百八十二章 繡衣出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