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張飛揚名

“小將軍,主公早有軍令,不可強攻城池。”

關羽離開了,留給了關平兩千了。關羽和關平都以爲鄃縣已經沒人防守了,沒想到高幹留給高柔的兩萬兵馬將關平擋得死死的。

這些年關平跟着關羽連戰連勝,一路順風順水。就在剛纔,高柔用甕中之鱉之計坑了關平好幾百人,要不是劉備軍鎧甲優良,說不定關平的兩千人就葬送在鄃縣的甕城了。

關平一口氣順不過來,便要下令強攻鄃縣。幸好關羽的親衛老兵拉住了關平,讓關平的腦袋冷靜了下來。

“如此,鄃城將如何?”

“小將軍,主公大勝袁紹,量此孤城一座,必不可久守。可先往見主公,由主公定奪。”

關平垂頭喪氣的來到原本袁紹的大營,此時這裡已經是歡樂的海洋,各處都有士兵在喝酒狂歡。

劉備見關平來,說道:“賢侄至矣,快來座。”

關平跪拜道:“伯父、父親,平大意,中敵奸計,軍士死傷數百人,傷大軍銳氣,罪該萬死,請伯父、父親責罰。”

劉備扶起關平,說道:“賢侄不必如此,詳細報來,伯父爲你做主。”

關平向劉備解釋鄃縣敵軍衆多,而且早有防備。關羽聽到這,上前說道:“大哥,此某之罪也。某不識軍情,方使將士蒙難,請大哥責罰。”

“雲長,你我兄弟,何出此言。有道是:勝負乃兵家常勢。明日,我親率大軍爲賢侄報仇。”

“好一個勝負乃兵家常勢。”簡雍說道,“玄德又有妙語,雍當記上。”

簡雍說着,還真從身上掏出紙筆寫了起來。有了簡雍的插科打諢,衆人又哈哈大笑,氣氛重新融洽了起來。

宴會結束,第二天剛過早食,便有斥候來報:“報主公,鄃城四門大開,敵軍已不見蹤影!”

“如此果決,守城之人必爲大才。”劉備說道,“雲長,此仇便容後報吧。”

“大哥。”關羽很慚愧的向劉備拜禮。

經過一天一夜的統計,這次大戰,袁紹的十萬大軍可以說是全軍覆沒。加上最初的顏良、文丑兩部,一共有差不多六、七萬人向劉備投降,其餘士兵不是被殺,就是逃亡了。而劉備這邊卻只有數千死傷,其中大多數只是輕傷,相信很快便能重回戰場。

袁紹中軍敗亡,劉備便想到了張飛,說道:“不知翼德之處,戰況如何?”

劉備話音剛落,就有斥候來報:“報主公,三將軍於南皮城外大敗袁熙、烏丸聯軍。烏丸損失慘重,亡奔北方,袁熙僅以身免,逃回冀州,幽州兵大部投降。”

“好!詳細報來!”

時間回到張飛北上,面對袁熙和烏丸的十萬聯軍,張飛也不敢太輕視,他向衆人詢問對策。

公孫續說道:“袁熙所部多爲幽州之衆,劉公於幽州素有威名,可使劉兄招幽州之人,其衆必降。”

因爲公孫瓚沒有殺劉虞,所以在劉備與劉虞的撮合下,公孫續一派和劉虞一派的人很快便冰釋前嫌了。

劉和說道:“公孫太守亦是名滿於幽州。張將軍,烏丸之衆有勇無謀,可於陣前詐敗,再反身一擊,烏丸可破。再使公孫賢弟於陣前招降,幽州之衆敢不從命乎?”

劉和所說的便是劉備軍常用的戰法,先用輕騎詐敗,引誘敵軍追殺。待敵軍陣型散亂的時候,處於兩翼的正騎或者重騎就可以出擊了。沒有陣型的敵軍就會被正騎或重騎橫斷,勝利便能輕鬆拿下。

張飛點了點頭,說道:“既如此,待遇敵,便由子經爲中軍,兩位賢侄、君義與俺爲左右翼。”

“是!”

張飛他們不怕袁熙不出城交戰,張飛這次北上的主要目的便是拖延袁熙南下支援袁紹的腳步。只要劉備戰勝袁紹,袁熙這裡便是無根之木,不退也得退,而何況南皮的糧草還被劉備燒了。

張飛的將令下了,但牽招還有顧慮。他說道:“三將軍,主公令我等延緩袁熙南下,未曾下令擊敗袁熙。袁熙兵衆,三將軍何不堅守東光城?”

“烏丸者,烏合之衆耳,有何懼哉。昔年俺隨大哥千里奔襲,烏丸之衆一見我軍便抱頭鼠竄。今有精兵強將,怎能堅守。”

士仁說道:“牽將軍,我軍一人四馬,烏丸怎及我軍。”

牽招明白士仁的意思,哪怕輸了,烏丸也跑不過他們。牽招想想也是,便不再多說了。

南皮城中,袁尚對袁熙說道:“兄長,烏丸不聽將令,劫掠城中百姓,兄長爲何不阻攔?”

烏丸雖然在三郡已經劫掠了一番,但趕了很長時間的路,當時的興奮感早就降了。加上渤海郡因爲羊毛交易的原因,不像其他郡縣那麼窮。烏丸兵士一進南皮縣,便被南皮縣的富饒迷失了雙眼,開始縱兵劫掠。

袁熙不想回答袁尚的話,袁熙怎麼可能不想阻止烏丸兵呢,只是手中的幽州兵不多,他也沒有辦法。兩兄弟對視,只能嘆氣。

“報公子,劉備大將張飛率兵至城外百里紮營。”

聞聽張飛到來,袁熙不敢怠慢,馬上叫來了蹋頓等人。

蹋頓向斥候問道:“張飛率兵幾何?”

“兵士萬餘,但馬匹甚衆。”

斥候的話讓烏丸衆將眼前一亮,他們這一次雖然從幽州劫掠了很多物資,但唯獨沒有馬匹。現在聽到張飛士兵不多,便有了搶劉備軍馬匹的想法。

上谷烏丸王難樓說道:“敵軍只有萬人,我烏丸十倍於彼,當前往戰之。”

難樓的話得到了烏丸衆將的認可,只有蹋頓不放心,向袁熙問道:“張飛軍戰力若何?”

難樓見牽招的兵少,以爲張飛士兵逃跑了,難樓想要展現烏丸的勇猛,便喊道:“漢狗,可敢與我烏丸勇士一戰!”

第三百三十一章 魏延獻計第五十九章 陶謙的奮鬥第一百七十八章 曹操攻漢中第四百六十二章 阿爾達希爾一世之死第四百四十九章 鱷魚村之戰第二百三十七章 截擊第三百五十章 毒計頻出第九十五章 徐州之戰第八十六章 曹操迎帝第三百三十章 奸雄曹操第七十八章 劉寵第三百二十九章 傅肜陳震第一百二十章 公孫瓚亡第一百五十八章 襄陽城破第四百三十四章 陸遜設略第六章 黃巾第三百八十九章 扶南攻略第六十五章 兗州驚變第五十一章 袁術之敗第一百一十七章 無功而返第一百五十三章 河內歸屬第二百八十三章 樊阿南下第三百七十四章 陽平關破第四百五十四章 力挽狂瀾第十七章 羣雄起兵第一百二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三百零三章 援軍兵敗第四百三十一章 抵達東洲第四百一十九章 刺刀第七十一章 曹呂相爭第一百三十 孫權第四百五十七章 羅馬內亂第二百一十七章 三方出兵第一百八十章 渭水之戰第四百六十章 亞歷山大之死第二章 錢糧滿倉第二百九十四章 荊南之爭第一百二十九章 黃祖慘敗第二百四十九章 軻比能敗逃第一百八十五章 陽平關之戰第三百四十二章 詐降計第三百四十七章 繡衣誘敵第三百二十七章 太史慈之憂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安城破第二百三十八章 吳郡之變第三百四十五章 劉方策劃第三百八十七章 海軍出擊第二百二十七章 戰機至第三百二十九章 傅肜陳震第四十一章 趙雲第二百五十二章 破局之計第二百四十九章 軻比能敗逃第二百五十一章 周徐交鋒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等待第四十三章 太史慈第三百一十九章 取夷陵第二百六十三章 風帆第三百二十章 陸遜偷襲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三百四十六章 華佗之藥第二百四十七章 趙娥第十五章 爲禍一方第四百二十二章 金蝦港第四百零七章 零傷亡震世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民皆兵第三百一十二 戰局明朗第二百七十八章 諸葛取蜀中第三百七十六章 巴蜀投降第三百八十六章 扶南與鮮卑第一百八十六章 龐統死第二百七十九章 吳懿兵敗第一百一十八章 鴿子第二百四十一 劉備大軍至第四十章 袁紹決斷第一百四十章 袁紹強援第一百八十七章 驚變第三百六十一章 陰平道第一百一十八章 鴿子第三百章 直襲陳倉第九十八章 張勳慘敗第二百一十一章 遼東之戰第一百六十一章 呂布兵敗第十六章 穿針引線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一百九十七章 黑山張燕第二百九十章 陳、雷之死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一百四十三章 呂布入荊州第七十五章 皇叔第三百一十九章 取夷陵第一百一十二章 曹呂復攻第二百七十九章 吳懿兵敗第一百四十一章 孫策亡第二百七十一章 賈詡之謀第三百五十五章 諸葛連弩第五章 練兵與開荒第三十八章 袁紹之謀第一百六十五章 黃祖死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五十一章 袁術之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