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袁紹強援

高幹明白了高柔的想法,說道:“文惠可願爲使?”

“固所願也。”

高柔領了高幹的命令,一路北上找到了南匈奴的單于呼廚泉(原單于於夫羅死了)。

呼廚泉問道:“使者前來,有何求?”

高柔說道:“乃有一利,願與單于共享。”

“何利?”

“大將軍袁公領百萬大軍南下,其勢不可擋也。復興漢室,計日程功。元才公(高幹)欲舉兵相隨,又恐烏丸乘幷州空虛南犯。今元才公遣柔至此,望單于亦出兵相隨。”高柔說道,“我兩家合兵一處,再往烏丸處,烏丸亦會相隨。”

“舉兵相隨,又有何利?”

“若勝劉備,袁公必向天子上表匈奴之功,天子必將嘉獎匈奴。”

“昔天子有難,我匈奴右賢王去卑引兵接應,天子已有嘉獎,如今何必再出兵。”

當年去卑幫助劉協後,得到了在幷州安定的許可,還能在必要的時候南遷。雖然這命令劉協回到雒陽後就撤銷了,可南匈奴還是按照以前的嘉獎行事。現在再出兵幫助袁紹根本是多此一舉,沒有必要。

高柔笑着說道:“聞聽匈奴與青州通商之路爲烏丸所阻,單于部下多有怨言。倘若匈奴起兵助袁公,袁公必於上黨設卡兩家通商。單于以爲如何?”

通商的誘惑很高,這年頭雖然南匈奴遷到了幷州,天氣沒有草原上寒冷,可食物還是不多。反觀烏丸,因爲與青州通商,勢力得到長足發展。

呼廚泉想了想說道:“若勝,青州之財可否歸我匈奴所有?”

“戰時兵士劫掠亦是人之常情,然戰後不可爲。”

呼廚泉明白了,交戰的時候兩家是敵對,劫掠財物是可以的,但戰爭結束,青州就是袁紹治下,便不能胡作非爲。

呼廚泉說道:“使者稍待,容我商議。”

呼廚泉召集了各部落的首領,向他們說明了情況,這些首領一聽能到中原搶劫,紛紛點頭認可。呼廚泉見到這樣便讓各首領回去調集軍隊,他則向高柔說明決定,並重申了利益。

高柔說服了呼廚泉便轉到了烏丸部,卻發現烏丸部早就在準備出兵了。

袁紹當年早就和烏丸聯合對抗公孫瓚,爲此袁紹還將族女嫁給烏丸首領爲妻。

這次袁紹出兵攻打劉備,他讓袁熙到幽州整頓兵馬,袁熙知道幽州的人不是那麼配合袁紹,就把注意力轉到了烏丸身上。

袁熙派使者找到蹋頓,蹋頓是上任烏丸首領丘力居的從子,丘力居死了之後,丘力居的兒子樓班年幼,便讓蹋頓代立爲單于。

聯合進攻劉備的提議蹋頓非常有興趣,但蹋頓不像南匈奴那麼好騙,蹋頓想要先拿到報酬。

袁紹所有的資源都用來和劉備決戰了,哪還有財物先送給蹋頓。蹋頓也明白袁紹現在拮据,便向袁熙提議,放任他們烏丸劫掠幽州,就當是聯合出兵的報酬。

袁熙和袁尚商議了一會,認可了蹋頓的提議。只是袁熙不能讓蹋頓洗劫幽州所有的地方,兩方商議結束,最終遼西郡、右北平郡、上谷郡三地成了犧牲品。

在袁熙的默認下,烏丸舉兵南下洗劫了三郡,殘殺百姓,劫掠財物,二十幾萬百姓成爲烏丸的奴隸。

蹋頓心滿意足,率兵十萬南下,名義上歸袁熙統領,準備幫助袁紹一起進攻劉備。

得知烏丸本來就要幫助袁紹,高柔也不再多費口舌,回到上黨告之了高幹情況。

北面和西面沒了威脅,高幹決定率兵兩萬和南匈奴支援的三萬兵,共計五萬精銳支援袁紹。

本來高幹準備走壺關到冀州去的,卻有一個斥候向高幹彙報:“報使君,河內張楊爲部下楊醜所殺,楊醜本欲投曹操,不想又爲張楊部下眭固所殺。現眭固欲舉衆投主公,已遣使往鄴城。”

高幹沒想到自己運氣那麼好,剛準備翻山去冀州,南面的大路就通了。高幹調頭率軍南下,眭固得知高幹大軍是去支援袁紹的,爲了給袁紹一個好印像,也派三千兵與高幹一起前往冀州。

河內張楊的變故,還要從曹操大軍攻呂布說起。

曹操的大軍出發,呂布得知情況便馬上和孫策和解,但呂布這段時間勢力沒發展多少,對比曹操還是處於劣勢。

呂布向陳宮問計,這段時間陳宮也想了很多計策,但巧婦難爲無米之炊,呂布的基本盤就那麼大,壽春也攻不下來,地利也不能擁有。

思考了許多天,陳宮也只想到聯合其他勢力的方法。環顧四周,孫策因爲劉備的威脅回江東去了,還和劉表在豫章有了摩擦,孫策不可能,也不願意幫助呂布。劉備和袁紹大戰,也不可能幫助呂布。

算來算去,除了已經派使求援的劉表,就剩下以前關係還不錯的張楊。

呂布找來曹性,說道:“曹操大軍自西而來,今遣爾往河內張楊處求援。”

“得令!”

曹性離開後,呂布嚴陣以待,只是等了許久曹操大軍一直沒到,而且都沒有曹軍渡淮水的消息。

這天,呂布還是和往常一樣在城樓巡視,就見魏續率數十殘兵來到城下叫門。

呂布讓魏續進城,向他問道:“汝不於鍾離守城,來此作甚?”呂布看到魏續的模樣就知道有不好的事情發生,但他還是有一絲僥倖。

徐晃沒有辜負曹操的期望,率軍晝伏夜出。進入虹縣後也不聲張,半夜搭建浮橋渡過了淮水。白天乘魏續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突襲了鍾離縣,佔領了鍾離縣。

第八十章 呂布入徐州第二百七十二章 山頭第一百一十九章 三攻張繡第三百三十八章 歸途第一百一十五章 拼音第一百四十二章 廬江之難第三百三十八章 歸途第二百一十四章 黃月英之謀第三百四十一章 雍闓、高定死第八十四章 農業補貼第四百一十二章 等級制度第三百零二章 馬超私心第五十章 劉表第一百六十二章 荊州易主第四百零四章 鋼槍第一百章 泗水決戰第四百一十三章 耽摩慄底守城戰第四百五十四章 力挽狂瀾第二百九十六章 夏侯淵又劫糧第五十五章 反攻長安第三百九十三章 扶南內亂第二百二十七章 戰機至第二百四十章 西征薩珊第三百七十九章 曹操絕唱第四百四十三章 軍事貿易第三百九十七章 鄧芝出使西域第二百四十一章 木鹿城破第四百一十六章 諸葛諫言第三百三十四 荊州停戰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賈鬥智第四百一十六章 諸葛諫言第一百五十四章 張繡終降第七十六章 蝗蟲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城戰第三百五十五章 諸葛連弩第三十五章 北海行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燒江都第二百一十三章 遼東投降第二百二十二章 八陣初顯威第三百七十六章 巴蜀投降第九十八章 張勳慘敗第八十九章 江東之主第二百一十二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二百一十六章 聯盟抗劉第一百六十四章 江夏之戰第四百四十二章 利益相關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丑之死第四百二十五章 身毒西北形勢第四百五十二章 楚軍南下第五十七章 呂布入冀第一百三十一章 廣陵之戰第三百四十三章 兩路勝第三百六十三章 曹軍騎兵第三百九十七章 鄧芝出使西域第三百零四章 斷糧之危第一百零一章 重騎之鋒第三百二十三章 冀縣之戰第四百一十九章 刺刀第二百六十六章 重騎死傷第四百零二章 鋼炮第九十三章 易京第二百三十六章 破城第一百六十二章 荊州易主第四章 縣吏華歆第四百零六章 波調之死第四十五章 白手起家第四百零八章 運河第三百五十四章 騎兵初敗陣第三百四十七章 繡衣誘敵第三百八十三章 黃金和鋼鐵第三百六十二章 張遼出擊第四百一十四章 百人開疆第二百二十二章 八陣初顯威第三百六十七章 曹仁兵敗第二百章 叔侄交心第三百三十四 荊州停戰第三百三十八章 歸途第三百八十五章 登基第一百四十四章 疲於奔命第一百二十九章 黃祖慘敗第三百一十章 曹操撤兵第二百八十七章 徐盛先開第二十章 具裝甲騎第四百六十四章 小亞細亞之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張繡終降第三百七十八章 蒯越謀劃第三百七十五章 葭萌內訌第三百八十五章 登基第一百九十四章 廬江之戰第二百八十二章 劉璋投降第八十一章 李郭相攻第二百零五章 察覺第一百八十九章 郭嘉亡第二百五十七章 孫紹的野望第三百三十四 荊州停戰第三百零三章 援軍兵敗第二十二章 遷都第二百六十三章 風帆第一百四十一章 孫策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