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伏波定海

洛陽南宮,卻非殿。

陛下親臨尚書檯議事。

尚書令曹節伏地奏曰:“薊王上表,欲重開真番、臨屯二郡,遷民屯守。並請設三韓屬國,遣屬國都尉駐守。”

此話雖輕描淡寫,卻引來羣臣騷動。年前薊王剛復四海郡。年後又新開二郡。

“可”字,本欲脫口而出。見羣臣如此,陛下又悄然嚥下。

環視羣臣,這便問道:“可是前漢四郡?”

“正是。”曹節答曰。

“三韓屬國,可是樂浪南端半島之馬韓、辰韓、弁韓,一衆島夷。”凡薊王之事,陛下皆知之甚祥。

“正是。”曹節再答。

“薊王欲滅扶余乎?”陛下笑道:“聞薊王抄掠三韓島夷,補藪中農人之缺。又渡海販來數萬倭女,與之相配。今,可有百萬之衆乎。”

曹節心靈神會:“若如此,明季獻費,當破七億薊錢。”

盧尚書這便出列:“啓稟陛下,薊王所掠,多出辰、弁二韓。乃先秦遺民之後。與我風俗相近,語言相通。”

“乃諸夏之後也。”陛下欣然點頭:“前次薊王上表,言馬韓辰王無故興兵,抄掠漢港。幸爲守軍所敗。後辰王負荊請罪,願爲漢藩,永不再反。故今次上表,請立三韓屬國。”

“陛下聖明,正是如此。”尚書令曹節諂媚言道。

“薊王曾言:‘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欲平扶余,需先定高句麗。若定高句麗,必先滅三韓。吾家麒麟,欲‘伏波定海’也!”陛下一語中的。

曹節言道:“薊王表中言道:‘西去隴右前,當除後顧之憂’。”

說完,略作停頓,便將賈詡手書之言,娓娓道來:“自鮮卑覆滅,高車南下。扶余盡據東胡舊土。收納零散部族,聲勢漸起。又聞高句麗,欲與其王聯姻。想必,心憂二夷結盟,欲謀不軌。故薊王才擊敵在先。”

陛下輕輕頷首:“老大人言之有理。兩漢之交,趁中原大亂,四夷屢屢寇邊,掠我邊民,佔我疆土,多已尾大不掉。百年羌亂初平,隴右遍佈牢營。非薊王不可鎮守。還有黃巾賊……死灰復燃。若再與羌人、島夷勾結,社稷危矣。”

言及黃巾賊時,陛下仍恨意難平。足見王美人之事,對陛下傷害極深。

亦如陛下所說。羌亂平後,黃巾之亂遂成帝國第一心腹大患。

先前,北宮伯玉、李文侯率東羌三十六部起兵反叛。後已查明,乃太平道密謀,與關東亂軍,左右夾攻之計。若非薊王西行平叛,恐二百年帝都,已生靈塗炭。

陛下坐鎮八關都邑,戰亂之慘況,唯一句“減口二千餘萬”。然王美人中毒暴斃,錐心之痛,感同身受。陛下將心比心,方對太平道切齒生恨。視其爲生死大敵。欲除之而後快。

“瞻前需能顧後。”心念至此,陛下沉聲道:“傳語薊王:‘朕既賜加黃鉞,當便宜行事’。至於重開二郡,立三韓屬國,老大人可先擬定,再開朝議。”

“老奴遵命。”曹節伏地領命。

“啓稟陛下。還有一事,與薊王相關。”選部尚書樑鵠,起身奏報。

“且說來。”陛下笑道。話說“薊王無小事”。

“前有樂安太守陸康,上疏毀謗朝政,涉‘大不敬’之罪而下獄。其孫陸尚,乃薊國長令。便在薊王面前哭訴……”

不等樑鵠說完,陛下大袖一揮:“準了。將其罷官返鄉,一家團聚便是。”

“臣,遵命。”樑鵠竊喜下拜。黃門令百萬大錢,穩穩落袖也。果然“薊王無難事”。

薊王與陛下,皆春秋鼎盛。今季獻費已達六億。若明年足有七億,焉知後年、大後年,不可滿十億乎。如此,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獻費又該幾何。以陛下嗜錢如命之真性情。又豈能自斷財路,又豈許被人斷財路。

須知。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殺父之仇不共戴天。

若薊王盛年而薨,王國支離破碎。獻費就此江河日下,陛下當是何等之痛心疾首。更何況。薊王南征北戰,難得又恪守臣節。當如周公舊例,必爲託孤重臣。於公於私,於國於家。皆有重利。焉能自斷擎天一臂。

陛下此來,便爲三韓半島。待諸事畢,這便起駕回宮。今季得六億三千餘萬薊王獻費。這便暫絕修宮錢。詔發州郡材木文石,部送京師。用來重修宮室。又在河間買田宅,起第觀。

州郡不敢怠慢。募集勞力,伐大木鑿紋石,源源不斷送往洛陽。

然宦官驗收時,卻百般挑剔,以材質參差不齊爲由,強迫州郡賤賣,價格僅爲原價十分之一。各州郡不能完成定額,於是只得重新採買,再運京師。宦官仍百般挑剔,不肯接納。如此反覆,勞民傷財。乃至木料積壓朽毀,宮殿卻連年未成。

各地刺史、太守,乘機私增賦稅。中飽私囊,天下怨聲載道,哀鴻遍野。陛下又遣西園虎賁,分往各州郡督促。禁中鷹犬,色厲內荏,狐假虎威。恐嚇勒索,無所不用其極。州郡官府只得破財消災,大肆賄賂,以求息事寧人。

更漲民怨。

然天下之苦,唯薊國例外。

上至陛下,下到宦官,皆心照不宣,將薊國除外。禁中鷹犬,更無一人敢擅入薊國境內。

再說,薊王向來有禮有節。何必去催。花木紋石,已源源不斷運來京師。甚至那些積滿港口,由州郡辛苦運來之木石,亦被左丞荀攸原價買來。悉數送往函園,督造陵邑。

聽聞諸多下品石木,皆被薊王買去。陛下會心一笑。大小宦官皆從黃門令處,得足琉璃寶鈔。亦樂見其成。而州郡百姓,對薊王仗義出手,多感激涕零。

薊王乃真豪傑也。

函園,陽港。

剛除牢獄之災的前樂安太守陸康,正與趕來相送的一衆洛陽好友,及幕府二丞,舉杯話別。

“主公已來書信。言,府君宗人正舉家遷往國中安居。”左丞荀攸言道:“府君當赴臨鄉,與家人相聚。”

“謝王上,搭救之恩。”身陷囹圄,陸康風采不減:“此去當不問世事,遍觀薊國千里錦繡河山。了此殘生。”

右丞賈詡笑道:“府君滿腹經綸,乃匡世之才。且曾爲渤海高成令。又聞縣境東南近海有‘無棣山’。山下‘明月沽’產鹽。且‘平津鄉’亦多漁家鹽戶聚居。不知然否?”

“正如右丞所言。”陸康面露訝色,反問道:“何以知之?”

賈詡笑執一禮。口中卻答非所問:“府君此去,當風起揚波,後會有期。”

送行人等,紛紛長揖相送:“後會有期。”

184 羔羊之素31 莊園我有16 白馬公孫1.96 一億情義31 綬帶密詔155 萬物之極188 二日並天119 單刀直入1.45 再得貴子148137 和親典禮158 常山之蛇189 天下信奉61 語破天機1.22 天下殘局120 滅頂之災121 避實擊虛1.95 西園八校1.99 一網打盡1.99 冠軍履鋒1.72 天國之味101 如虎添翼1.54 五齊之甘1.93 少年長吏116 引藥歸經122 左伯皮紙1.80 關羽得子1.58 萬般皆好第2082章 1.271 形具神生143 孤城剿匪1.34 牛刀割雞134 累世通家1.40 火雲如燒第2086章 1.275 怒馬揚鬃1.63 福禍相依192 猛虎羣狼11 反客爲主216 五射之術212 德不配位31 春秋決獄1.64 連贏三局112 莫如勤王1.42 撐犁孤塗91 心有滋蔓1.80 關羽得子1.58 歲不我與1.74 星辰少女131 胡雜騎兵117 七國馬會91 飯稻羹魚122 養虎成患122 刀槍莫及221 非人臣也161 內難未弭173 有生之年187 良平之奇1.7 舊友重聚108 天下名騎10 多子饒妻1.222 神器更易113 單耳陶杯1.294 滅紀廢典185 董卓無文1.82 狹路相逢189 江淮孤生120 滅頂之災271 自有取捨1.78 顧全大局1.20 嶄露頭角141 捨我其誰176 隔岸觀火1.74 星辰少女1.73 衆口難調16 天下富貴1.83 一網打盡172 自掘墳墓141 文昌武盛1.28 長短之利167 薄海從風1.200 推賢讓能160 兵威將膽180 破解之策31 前途未卜1.66 象軍初立148 三舉鄉黨第2092章 1.281 必有忠信170 自斷股肱108 浮生若夢1.25 百鳥朝凰1.65 洛陽邸報1.20 五供九賓1.203 引狼入室1.99 敬而遠之144 迎刃而解157 澤被後世1.273 同堂異室1.32 潔身守道15 退居其次1.294 滅紀廢典160 孕大含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