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6 溫水三登

“卑下自當稟明上官。”屬吏答曰。

“立宮於此山,老大人以爲如何?”何苗又問。

趙忠笑答:“四季不凍,溫潤如春。乃絕佳之地也。”

何苗又指山下連綿革帳問道:“此又是何物?”

“乃育種暖棚。”屬吏答曰:“鄙國千里稻作,秧苗皆始於此。”

何苗驚問:“莫非暖泉育秧?”

“正是。”屬吏答曰。

聞此言,何苗略顯遲疑:“當不爭民時。”

趙忠亦道:“衛尉所言極是。山中暖泉,既爲育秧。當不宜截流,另作他用。”

何苗遂問道:“何處還有暖泉?”

屬吏答曰:“雍奴藪中多暖泉。”

後世《水經注》,按溫度高低,將溫泉分五等,依次爲“暖泉”、“熱泉”、“炎熱特甚”、“炎熱倍甚”及“炎熱奇毒”。“炎熱特甚”可去雞、豬等毛髮;“炎熱倍甚”能使人足部燙爛;“炎熱奇毒”可將稻米煮熟。

書中所記溫泉,計三十餘處。且對各泉特點,詳盡敘述。如有硫磺氣,有鹽氣,有魚等。不一而足。

書中亦多次提及,溫湯可“治百病”。

如“魯山皇女湯,可以熟米,飲之愈百病,道士清身沐浴,一日三次,多麼自在,四十日後,身中萬病癒,三蟲死”。又如“大融山石出溫湯,療治百病”,“溫水出太一山,其水沸涌如湯。杜彥回曰:可治百病,水清則病癒,世濁則無驗”等。

張衡《溫泉賦》亦有,“有病厲兮,溫泉泊焉”之句。

足見時人對溫泉的醫療價值,已有相當認知。

更有甚者,其《耒水》篇中,載有時人利用溫泉水灌溉農田之情貌:“(耒)水在郴縣之西北,左右有田數十畝。資之以溉,常以十二月種,明年三月谷熟。度此水冷,不能生苗,溫水所溉,年可三登。”

“溫水所溉,年可三登”。言下之意,以溫泉灌溉,可一年三熟。

然一泉之力,不過灌溉“田數十畝”。薊國千里稻作,皆用溫泉灌溉,不啻天方夜譚。

薊王退求其次。用溫泉育秧,早已大成。

屬吏爲衆人解惑:“暖棚內,秧屜上下堆疊,下輸暖泉生熱。足可將稻作提前一月。故立冬前,便可開鐮。立冬時,已顆粒歸倉。”

“既如此持重,更不宜佔用。”何苗心領神會。足將稻收提前一月。其利之大,可想而知。一月暖陽,所避冰凍天災,更不可估量。

衆人這便循路下山。趕往雍奴藪。

門下署吏,將山中見聞,一日一報。

匯聚於門下祭酒司馬徽案上。

司馬徽觀後,不禁慨嘆:“南橘北枳,前人誠不欺也。”

言下之意,諸如何苗、趙忠等人,避入薊國,亦能不爭民時。足見薊國怏怏上邦風貌,潛移默化。

司馬徽遂將此事,錄入奏疏,通稟薊王不提。

門下署奏疏,不入南宮披香殿。直輸北宮瑞麟閣。如前所說,門下皆薊王私臣。家國天下,公私分明。家事雖可論國事。然卻不可事事混爲一談。尤其薊王身兼多職。

封國幕府並立。

家臣、幕僚、屬(官)吏。涇渭分明。各行其是,各盡其責。治大國如烹小鮮。便是這毫釐之間。

大漢吏治,枝繁葉茂,根深蒂固。

治大國如烹小鮮,另一層深意,便在於此。

自上而下,由表及裡:一伍、一什,閭里、鄉亭,城邑,乃至通都大邑。大國,皆由小鮮匯聚。

論國家治理。華夏上下五千年,獨樹一幟,無可匹及。

究其原因。竊以爲,便是自上古時起,農耕聚落,密集分割田地,所獨有習俗,演化而成。

需至少滿足兩個條件:農耕聚落,密集分割。

言歸正傳。

北宮無極殿。

安素自西宮返回。便收到少府女官,送來洛陽家書。

正是義父王允手書。

稍後,馮嫽亦入二重殿。見其手握鞠杖,一身香汗。必是擊鞠歸來。

安素笑問:“勝負幾何?”

“又負三鞠。”馮嫽答曰。

“西域諸妃,高手如林。”安素笑道:“便是夫君,亦難全勝。”

“無妨。勝負乃常勢。”今夜侍寢,馮嫽自去沐浴:“且需留足餘力,已侍夫君。”

安素不禁莞爾。

薊王宮,一里縱橫。宮殿錯落,功能齊備。足不出宮,便可坐享一切便利。尤其夾膠清鋼琉璃,產量倍增。王宮再經大改。檐窗皆落地。透光保暖,如春四季。清鋼琉璃瓦,亦備將作寺良匠,試造完畢。流光溢彩,輝煌金碧。

少頃,便有女御醫數人,奉命入殿。爲馮美人,梳洗打理。

務必盡善盡美。

1.39 漢風速遞1.49 銷金洞窟179 瑞輪蓂莢1.55 安得猛士192 夫子之牆11 反客爲主1.268 十日未卜110 攻略河西1.65 東界牧馬104 有生之年107 林間馬場126 諸事不宜1.239 神泉秀水155 恩威並濟1.86 好生思量117 無人清白14 餘毒未了61 木已成舟169 麋家小妹1.96 海賊圍城136 後果前因198 東歸洛陽1.59 各有歸宿162 一戰揚名216 觸類旁通1.48 後宮爭鬥1.46 整齊劃一137 各自圈地159 白波立寨1.203 無主之地1.38 一日成鹽104 北上販馬51 藏龍臥虎108 天下名騎112 幣行天下139 開枝散葉152 善刀而藏176 盜書續命1.209 轅門射戟146 黨人認主142 陰風不止1.63 焉能見疑142 請立宗廟183 瓦釜雷鳴1.60 接風洗塵1.73 死無對證1.86 摒除破綻180 烏程白虎1.27 路中捍鬼127 朝堂半壁151 董卓擲戟1.246 假有天下160 遠見卓識16 白馬公孫1.25 百鳥朝凰1.253 軍法從事142 東海壽麋1.77 始料未及170 黃泉相見115 天下都北130 海內狂徒1.50 大河之子1.55 安得猛士1.66 以稀爲貴198 千帆競發128 了無蹤跡1.70 王道如砥1.95 互相成全1.80 喜訊傳來162 難言之隱153 拾人牙慧182 地大如礪1.78 陸城亭侯1.67 窺其門徑1.33 出訪鴻儒1.53 望廬而還115 木軌直道1.59 各有歸宿118 亂臣賊子1.37 魚龍漫衍1.79 字挾風霜1.242 繞樑餘聲114 闢禍樓桑1.90 海島傳聲199 飲恨兵退31 垂綏琬琰118 幷州狼騎166 勝者爲王192 共赴巫山194 輕車南下172 春晝初長1.73 大行天下196 服牛乘馬184 心有羈絆1.3 全身而返1.25 相遇上陵119 濮陽之戰1.60 轉禍爲福184 南巡于闐1.3 亂世梟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