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5 貌合心離

“如何行事。”王斌忙問。

“董卓身披三層軟甲,出入皆有重兵護佑。今又建塢堡,舉家遷入,囤三十年積糧。”鄒靖言道:“唯有遣刺客殺之。”

“前有伍孚,後有何苗。董賊連番遇刺,焉能無備。”王斌嘆息。

“我有一計,或可一試。”桓典尋機言道。

“願聞其詳。”鄒靖、王斌異口同聲。

桓典言道:“養女刺客。”

二人心領神會:“可是程氏姐妹。”

“正是。”桓典言道:“董賊覬覦萬年公主,欲強娶之。先前太后假下嫁結親之名,暗使何苗男扮女裝,榻上行刺。雖功虧一簣。卻也重創董賊。如少府先前所言,董賊連番遇刺,必有戒備。若再使男子假扮公主,恐難如願。唯有女子假扮公主,方可近身。”

伏完亦道:“唯程氏姐妹,堪此大任。”

話音未落,程氏姐妹,遂自出屏後。

“我姐妹二人,願爲天子除禍。”

此情此景,出人意表,又在意料之中。足見長信宮衆,守望相助,同仇敵愾。

話說,自史門弟子,潛伏入宮,事敗被殺。程氏姐妹,嚴查宮中一干人等。將來歷不明,自辯不清者,悉數遣散。餘下黃門宮婢,皆出程璜一系。宮中羽林衛,亦由鄒靖親自擇選。即便董卓,後來居上,喧賓奪主。亦不可撼動。

長信宮背靠太倉、武庫。又扼上東門御道。週迴六百九十八丈,規模與西園相仿。倉樓、府庫齊備。足可自給。

正因如此,洛陽雖屢遭兵亂,多起大火。然長信宮,卻安然無恙。且多有二宮黃門,往來通風報信。亦因程氏姐妹,承養父衣鉢。

衆目相對,皆心生慨嘆。

不其侯伏完,肅容下拜:“得二位(程)夫人相助,何愁董賊不滅。”

程環言道:“單憑我姐妹二人,恐難成事。還需一人,鼎力相助。”

“何人?”伏完忙問。

“左中郎將呂布。”程環答曰:“此人先投薊王門下,奉命守衛八關。今又拱衛二宮,與董賊貌合心離。且自恃勇武過人,素輕慢董賊一系人馬。當可一用。”

“夫人究竟何意?”桓典已聽出弦外之音。

“殺董賊,毋需登魚梁臺。”環視衆人,程環輕聲言道:“乃在宮門之下。”

“七星寶刀尚力有不逮。如何破三層軟甲。”伏完聞之,連連搖頭。

程環笑道:“君侯既如此想。妾,料想。董卓必亦如此想。”

“哦?”桓典眼中精光一閃:“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兵者,詭道也。”程環嘆道:“不瞞諸君,我等姐妹所學,乃出天師道。天師道,一分成三:三輔駱曜、鉅鹿張角、漢中張修。今時今日,門下女刺客,皆入天光殿。”

“原來如此。”伏完言道:“可是薊王宮,三殿女仙。”

“正是。”程環輕輕頷首。

“薊王若能振臂一呼,何愁賊臣不滅。”王斌又嘆。

“薊王恪守臣節,不願興兵問罪。”桓典言道:“且遠水不救近火。賊臣不死,漢廷難安。”

“令君所言極是。”程環素有主見:“此事需速決,遲恐外泄。”

衆人商議之後,這便分頭行事。

待送走不其侯一行。返回所居偏殿。左右無人,二妹程璇這才問道:“長姐何意?”

程環遂取絹書示之:“此乃安貴人所書。”

程璇取來一觀,這便了然:“安貴人雖遠在薊國,仍心繫天家骨血。既有全護漢室之意,我等,自當相助。”

程環一語道破:“此乃你我進身之階也。”

程璇心領神會:“長姐言之有理。”

洛陽東郭,建陽裡,王允府邸。

聞桓典細說詳情。王允輕輕頷首:“‘誠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誅’。衆皆以爲,魚梁臺上近身行刺,乃必勝之機。不料女刺客卻設伏宮門之下。好比長阪坡上,白袍一小將。論力敵萬人,洛陽內外,唯呂布一人耳。”

“聞呂布與安貴人,金蘭之交。安貴人又曾認子師爲義父。”桓典對王允之事,知之甚祥:“何不請安貴人,書信說之。”

“也好。”事不宜遲。王允遂去信安素,細說緣由。

十一月初。

薊國千里稻作畢,顆粒歸倉。各處港津,日夜帆滿。趕在大河冰封前,轉運新谷。所謂積陳食新。新谷味美。各州大亂初平,百廢待興。大漢一藩,一國廣濟。年年豐產,足令天下民安。再加各地廢史立牧,大興屯田,休養生息。民生亦漸好轉。即便不食薊國粳米,五穀雜糧亦足可果腹。

亦趁渤海冰封前,薊太倉僦船出海,將國中陳谷,轉運不凍良港。借冬初信風,販去江表十港,並海外荒洲。待來年開春,青黃不接時,仍有餘糧。

今季獻費,洛陽上下,皆翹首以盼。

話說,漢廷賜九龍華表。許薊王將海外利益,亦併入封國。如此一來。薊國民衆,又大漲一截。

上計署按比。足有二百萬戶,千五百萬口。人歲六十三錢的獻費,薊國需足納九億四千五百萬。

比起九牛一毛,不足十億獻費。二百萬戶,千五百萬口。實令天下側目。

戶出一丁,薊王可二興百萬大軍。

因水而興,向海而生。百業興盛,林林總總。據上計署估計,靠海而生者,約有五百萬口。換言之,國中內外,約有三分之一民衆,生計與海相關。

海運往來,可想而知。

各處船塢,訂單不斷。尤其木蘭舟,大利於民。單造船一項,獲利便足可維持薊國上下,一年開支。

將作寺居功至偉。

左國令以降,墨門子弟,皆與有榮焉。

尤其龍骨造船,釘接榫合。讓舊船改造,大行其道。更加日南象林苑巨木,廣輸北國。龍骨造船,日益精進。

無需新造三足踆烏。壯闊如飛雲、蓋海,足以。

樓桑東南,百二十里,益昌山中溫泉館。

趙忠一行,駐足山巔。俯瞰泉水匯成溪流,注入巨馬水路。

何苗遂問道:“此山何名?”

陪同門下署吏答曰:“此山名臥牛。”

“何不改稱牛首山。”何苗言道:“昔日甘泉宮,週迴一十九里,中有牛首山。此山應此宮,必成美譚。”

183 長史女衛1.57 戰意正濃1.25 言之尚早144 唯剩一問143 未戰先亂133 歸期已定118 元服之禮1.258 激勵三軍179 三人爲衆192 共赴國難1.93 古羌懸棺1.76 洛陽來使1.46 尋機而動136 包羅萬種1.44 輕卒銳兵136 甘心如薺1.85 女海賊王128 魚遊燋釜137 和氣生財156 偷樑換柱1.37 兵發北進17 猛虎搏兔110 攻略河西1.203 引狼入室1.63 泰山賊衆1.293 處士橫議141 喬裝出兵129 化戈爲帛1.62 赤麂皮尉1.97 霞樓仙居第2076章 1.265 分曹治事1.59 熟視無睹1.93 共襄盛舉41 雲開見日1.63 熔金入庫1.44 豐取刻與131 猛虎破閘194 無事相安117 無人清白124 羌亂再起12 淫不破義126 價高者得149 白駒過隙1.260 爲虎作倀164 四海承風193 利大難估119 北海一龍152 善刀而藏191 陰圖異計157 麥穗兩岐1.264 又見連環144 無雙后妃12 爲君之道1.67 水戰剿匪146 握髮吐哺1.39 驚弓之鳥1.57 無雙再起1.253 軍法從事1.23 王宮女官197 福莫大焉1.90 萬軍叢中1.95 黃巾屯田170 一拍即合145 兵臨龜茲193 西域使館1.53 攻心爲上21 真龍之子1.43 樓桑特產81 初見端倪151 終成眷屬1.33 四郡亡胡第2096章 1.285 與史同行1.29 迴光返照121 萬舟齊發1.68 淮南大捷179 瑞輪蓂莢106 百般不利177 四海雄心1.49 世平赴約174 人間巨物41 早去早回1.24 伏虎潛龍142 東海壽麋1.33 代父上疏116 各有所求1.8 拍案驚奇1.44 豐取刻與135 豐年多禾1.79 撤村並邑1.44 降集氐羌1.68 以和爲貴第2093章 1.282 將神駒威1.50 百官承式185 諸王稱臣108 日新月異105 烈女龐娥121 十里長筵133 侵掠如火1.9 修繕祖宅145 有軌騾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