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 莫測人心

“赤馬革船,當有大用。”安素言道。

“砍竹爲伐,可還來及?”劉備欲做兩手準備。上表勸諫乃其一,提前知會南陽新帝乃其二。

“不知何時大水,如何先備。”安素搖頭道:“難不成,南陽民衆時刻居於筏上。”

“妾若是合肥侯,多半會秘而不宣。”上元進言道。

“上元言之有理。”士貴人亦附和道:“若南陽民衆早知,必舉家逃亡。如此,洛陽少帝更有恃無恐。水淹南陽,一戰而勝。且萬民奔逃,乃至城中士氣低落。不戰而敗,亦在旦夕之間。故明知濁浪滔天,合肥侯亦會死守南陽。”

“莫測人心。”麻姑一語中的:“只需夫君手書送至,合肥侯必行閉關鎖城,不放走一人。”

“待南陽大水,餓殍遍地。少帝倒行逆施,必爲千夫所指。合肥侯據擁大義,可振臂一呼,行反戈一擊。”深看夫君一眼,馬貴人言道:“置之死地而後生也。”

瑞麟閣內,一時落針可聞。

忽聽夫君劉備,一聲輕笑:“二帝操弄權謀之術,遊刃有餘也。”

見夫君神態自若,必有計較。衆美蘭心蕙質,眉舒顏展。瑞麟閣中,一時霞明玉映,溢彩流光。

“安貴人之湯沐邑,於南陽郡內。距宛城不過六十里。境內有淯水可行舟船,周遭有黃淳、黃郵、南就、小長安、東陽、夕陽等,諸多聚落。尤其黃郵聚落,廣有黃郵蠻(注①)。先前黃郵蠻帥,便曾投書海市令,求開互市。海市令以淯陽港尚未建成婉拒。今淯陽港已築畢,當可與黃郵蠻互市。”薊王果有定計。

“黃郵蠻亦屬荊蠻,爲護南蠻校尉所轄。”安貴人當即醒悟。

士貴人亦點頭道:“護南蠻校尉,隸屬輔漢幕府。如此,可遣水衡都尉艦進駐。料想,合肥侯亦無話可說。”

“淯水出弘農盧氏縣攻離山,東南過南陽西鄂縣西北,又東過宛縣南。又屈南過淯陽縣東,又南過新野縣西,南至順陽汮口入沔水,並諸水南入漢水。”馬貴人已尋來出處。

“水衡都尉,現在何處。”劉備問道。

“正沿南醴港北上。”宋貴人答曰。瑞麟閣居中安置之《內外通航微縮模型圖》上,已實時標註。

“傳命水衡都尉艦,攜海市入駐淯陽港。與黃郵蠻商談互市。”薊王口出王命。

“喏。”便有學事史,赴南宮少府傳命不提。

學事史,女官名。漢置,本爲中宮官屬,掌教授皇后《詩經》。因其能寫會算,知書達理。故伴駕閣中,往來南宮少府,傳遞敕令。

另有女侍史,掌值班、潔被服、奉餐飲,執香爐燒燻等。

並女史,“掌王后之禮職,掌內治之貳(位列世婦之下),以詔後治內政、逆內宮、書內令;凡後之事,以禮從”。薊國宮無世婦,故女史爲長御(宮長)之副貳。輔佐安氏四妃,掌理後宮諸事。

還有女夜者,主職夜事。

若依古禮,凡女官,皆需行“幽閉”絕育。手段之殘忍,與腐刑無異。薊王焉能行此事。故凡女官,多以後宮佳麗充任之。

女長御,比侍中。侍中,秩比二千石,無定員。又因“王宮無比秩”。故長御爲二千石官。女史秩千石,學事史六百石,女侍史四百石,女夜者二百石,宮婢百石。

“(侍中)出入禁中、顧問應對,位次常侍”。常侍,前漢時爲加官,加之者,常侍從於皇帝左右,職甚親近。有中常侍、騎常侍、常侍騎、武騎常侍、常侍郎等名目,泛稱常侍。今漢去繁爲簡,只稱中常侍,皆爲宦官充任,秩二千石。

王宮無宦。故不置常侍。另置女侍御長,由亞馬遜女王,函園貴人希雷婭充任。亦因“王宮無比秩”,且位在長御之上。故秩真二千石。麾下函園十五美人,爲侍御女騎,秩二千石。餘下函陵宮姬,皆爲侍御姬,各秩千石。

薊國(比)六百石,乃官秩分水嶺。

三百亞馬遜,俸祿之豐厚,令人咋舌。正因俸祿可廣輸綠洲,故西域亞馬遜三柱神,信衆激增。與西王母重立母國,異曲同工。

女博士、女御姬,文武並重。

言歸正傳。

洛陽,南宮,玉堂殿。

董卓星夜兼程。風塵僕僕,入宮覲見。乃有意爲之。

“臣,董卓,叩見陛下。”

“後將軍免禮。”少帝穩操勝券,難掩得意。

董卓窺見,終是安心。陛下實無殺意。

“臣正厲兵秣馬,欲出關與亂賊,決一死戰。敢問陛下,何故召回。”董卓先問。

少帝聞之,果見一喜:“後將軍無需介懷。若非軍情緊急,朕焉能廢兵事。”

“請陛下明示。”董卓再拜。

少帝屏退左右,低聲言道:“水淹賊軍如何?”

“何來大水?”董卓明知故問。

少帝遂將前後諸情,娓娓道來。

與黃門令左豐所言,如出一轍。董卓暗忖片刻,抱拳領命:“臣,定不負陛下所望。”

“甚好,甚好。”少帝大喜忘形:“先前,朕還恐後將軍婦人之仁,推說有傷天和,不敢奉命行事。待水淹南陽,平關東亂賊。後將軍當居首功。位列三公,指日可待。”

“臣,敢不效死!”董卓大喜過望。

見其心可用。少帝忽話鋒一轉:“只恐四方將軍中,有人抗命不遵。”

少帝所指,乃北伐三傑:前將軍臧旻,右將軍田晏,左將軍夏育。與董卓不同,三人名聲在外,乃帝國宿將,且已歷數朝。兵法雲:“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恐不願奉此絕戶之令。

董卓心領神會:“臣斗膽。陛下所慮,亦是臣所忌。臣爲後將軍,居其下。若前將軍等,皆不奉命。臣恐,孤立無援。終負陛下所託。”

聞此言,少帝頻頻點頭:“後將軍所慮極是。故,朕欲行桑土綢繆(未雨綢繆),防微杜漸。”

言罷,少帝取一詔書在手。

“若有人膽敢抗命,後將軍可依令行事。”

董卓渾身橫肉,無風自動。強壓腹中焚心野火,納頭便拜:“臣,奉詔!”

160 解甲歸田1.70 孤芳自賞1.99 衆不可逆1.35 九流學派81 融爲一體136 遣子入侍1.40 兵車夜行1.83 身世成謎19 求之不得1.90 海島傳聲12 縑車載禍1.293 處士橫議1.88 高手雲集1.22 薪盡火傳1.48 立冬兵發111 神國之謀1.20 軟語溫言61 變廢爲寶1.77 酎金補齊1.73 血巢角鬥131 猛虎破閘1.87 大漢風骨195 禍福相依1.82 遼東婢女1.4 酈督二溝151 終破鄴城31 形勢大好1.88 藩強朝弱175 兵荒馬亂139 治國有術158 天下嚥喉151 君臣之約156 仁至義盡1 十里少年1 羣雄上洛1.85 佩韋佩弦11 大器已成16 重造京洛第2096章 1.285 與史同行153 巧施連環165 往昔之約1.64 懷瑾相報1.89 五味俱全102 平波水砦1.79 十里樓桑142 上谷烏桓1.57 謀錄不盡1.300 出頭之機第2083章 1.272 殺得性起1.28 豎子成名1.95 罪有應得123 文無第一1.50 從風而服168 暫費永寧21 二宮之亂1.92 黃金分割128 廢史立牧1.208 命不該絕108 日新月異102 平波水砦1.32 上下求索1.65 陰藏殺機1.84 早朝晏罷1.50 下辯除石121 十里長筵1.64 百練清剛126 聚散有時1.8 神都洛陽1.50 試釘馬掌133 兵鋒四起183 天佑吾王1.53 望廬而還1.68 女王之牙124 大器免成31 春秋決獄1.206 猛將之烈211 攜民渡江177 人神不擾231 潛龍勿用1.94 與王雷同118 亂臣賊子1.276 命喪宮門1.293 處士橫議1.77 蜩螗之鳴1.2 燕燕于歸1.238 一里之回1.83 尚書來訪1.67 勝券在握145 督亢秋成第2101章 1.290 通關圖卷134 公之於衆162 難言之隱1.265 大有玄機11 佐世之才1.45 江淮雙生1.86 摒除破綻1.22 百死莫贖1.88 未盡全功155 天下鼎沸14 步步生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