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1)

開國

項羽已死,誰與爭鋒?

似乎沒有了。

現在,劉季做莊的時代來臨了。

在剛剛結束的滅楚之戰中,韓信居功至偉,韓信強大的軍事指揮才能給劉季留下了相當深刻的印象。

劉季認爲,韓信不容忽視。

在大軍西還,經過定陶(山東省定陶縣)的時候,劉季再次露了一手,他故伎重演,突然闖入韓信帥帳,奪了韓信的兵權。

想來,奪取韓信兵權時,劉季一定態度和藹:韓將軍,帶兵是很瑣碎辛苦的事情,現在強敵已滅,正當安享富貴,何必操勞?

兵權既奪,那麼劉季原先封給韓信的齊王,最近承諾的封地自然都成過期支票。

韓信是戰術大師,在戰場上,魏豹、陳餘、龍且等等江湖上的成名人物都被他玩弄於指掌之間,視同嬰兒。

劉季是權術大師,在他面前,解決韓信同樣如對付嬰兒般簡單。

在戰場上,有韓信這樣的對手是相當可怕的事。

在官場上,有劉季這樣的上級看來同樣可怕。

當初(公元前206年),劉季從咸陽富麗堂皇、舒適安逸的秦宮裡毅然搬到簡陋、寒酸的霸上行營,是因爲心中有一個夢想:要當皇帝。

在實現夢想之路上,他忍辱負重、背信棄義、九死一生;在實現夢想之路上,無數將士變成枯骨,無數村落、城鎮變成鬼域。現在,夢想終於實現了。

公元前202年正月,在張良、陳平的策劃導演下,各路諸侯國王共同上疏劉季,擁護劉季稱帝。

所謂一個人說是單口相聲,兩個人說是對口相聲。

大家一起上臺表演呢?是羣口相聲。

面對衆捧哏,劉季很謙虛地把戲做足:俺聽說自古以來稱帝的都是賢人,俺名不副實,可不敢坐這個位子。(吾聞帝賢者有也,空言虛語,非所守也,吾不敢當帝位。)

大家很配合地表示出執著:您從社會最底層幹起,懲暴除惡,平定天下,而且封賞諸侯國,如果你不當皇帝,那麼我們的封號豈非來路不正?(大王起微細,誅暴逆,平定四海,有功者輒裂地而封爲王侯。大王不尊號,皆疑不信。)

劉季繼續謙讓,大家繼續執著。

如此反覆三次(漢王三讓)。

大家被逼急了,於是放出狠話:您如果不當皇帝,我們跟你耗上了,耗死拉倒(臣等以死守之)。

終於,劉季眼看戲演得差不多了,光榮剎車,宣佈爲了國家的利益(便國家),只有犧牲小我,受累挑起皇帝這副擔子。

越是迫切期望,越要玩命推辭;越要家天下,越要示公心;越是志在必得,越要顯得不屑一顧。

劉老師很有原創精神,他爲搶班奪權的後代太祖們創造了經典的稱帝的參考模板。

順便說一下,在這方面,把繼承和創新結合得最好的是宋太祖趙匡胤先生。

明明他老人家自己策劃的兵變,自己準備的龍袍,被人披上後卻像被扒成了,扭扭捏捏,如喪考妣,甚至搞得鼻涕眼淚一塊流(《宋史?太祖本記》:嗚咽流涕)。

演技真是沒得說。

好了,現在歷史性的時刻到來了。

公元前202年2月3日,漢王劉季在汜水北岸舉行開國大典,登基稱帝,定都洛陽(河南洛陽市),稍後遷都長安(陝西省西安市)。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平民開創的大一統帝國自此開張。

開創之初,誰也沒想到這個帝國的國運會如此綿長(立國420年),對後世、對世界的影響會如此深遠。

他的國號是“漢”。自此,“漢”由一個地域性的符號,變成了一個民族的符號(漢族),一個文化的符號(漢文化),成爲華夏民族永遠的名字。

一國兩制

既然尊爲皇帝,劉季劉老三這諢名再也不好亂叫。

自此,劉季更名劉邦。特此聲明!

隨着劉邦稱帝,劉家班核心成員無論死活,普升一級。

老婆呂雉由王后升爲皇后,兒子劉盈由王太子升爲皇太子,追授傳說當年和不明生物產生外遇的劉老孃爲昭靈夫人。

咦,怎麼把劉老爹忘了?

據說,漢高祖劉邦當初身爲小流氓在家裡鬼混時,經常被老劉頭辱罵,老劉固然看着好吃懶做、不務正業的劉邦不爽,劉邦也對老劉很不感冒。

現在機會來了,劉季故意把老爹晾上一晾,權當報復。

一年後,劉季授予老爹劉執嘉太上皇榮譽稱號。

接下來首先是封賞諸王。

大家扶劉邦上臺,劉邦要拉大家上位。

只有互惠互利,實現雙贏,生意才能做得長久。

其實在消滅項羽軍事集團後,劉邦已經分封過諸侯王,現在只是以新政府的名義加以明確。

韓信,被封楚王,首府下邳(江蘇省睢寧縣北);

彭越,被封樑王,首府定陶(山東省定陶縣);

韓信(對不起,和戰神韓信同名,純屬巧合。此君是韓國貴族出身,作戰驍勇,曾帶領韓國武裝協同劉季攻入關中),被封韓王,首府穎川(河南省禹州市);

英布,被封淮南王,首府六縣(安徽省六安市);

張敖(他是我們的老朋友張耳之子,張耳已死,無福享受革命果實,革命後代張敖得襲王位,小白臉張敖還有一個重要的身份,他是劉邦的女婿,他娶了劉邦和呂雉的女兒魯元公主)被封趙王,首府邯鄲(河北省邯鄲市);

吳芮,被封長沙王,首府長沙(湖南省長沙市),他是長沙市的建造者。

吳芮是誰?這人似乎名頭不大,功勞不高,憑啥封王?

其實不然。論貢獻、論名氣,吳芮在漢初不過二流角色,論智商、論能力,吳芮堪稱絕世高手。

回顧一下吳芮同志之前的事蹟。

秦末天下大亂,吳芮以秦帝國基層幹部(番陽令)的身份在番陽(江西省鄱陽縣)宣佈造反,爲了壯大實力、擴大影響,他甚至把女兒嫁給了做過政府囚犯的悍匪英布。

項羽壯大時,吳芮旗幟鮮明地跟着項羽,在咸陽,被項羽封爲衡山王。

楚漢爭霸開始,吳芮眼見項羽前途有限、難成大事,倒戈投入劉邦懷抱。

項羽自刎後,吳芮在私密好友張良的授意下,率先具名上表,要求劉邦稱帝。這是知情識趣的吳芮向劉邦送上的超級大禮包。

總在選擇,從不失誤,吳芮永遠代表正確的發展方向。

透露一下,吳芮是碩果僅存、結局美好的異姓王。

回顧完吳芮的生平,不由令人掩卷長嘆:吳芮,真漢初第一神人也。

羅列封國諸王,很囉嗦繁瑣,是嗎?

是的,但很必要。廣爲封王,標誌着新興的漢朝和秦朝關鍵的制度區別:郡、國並存制度。

想當初,強烈、精力無窮的始皇帝嬴政是堅決不搞封國的,他爲了加強中央集權,推行郡縣制,把全國分爲四十個郡,爲此不惜和儒家學派翻臉。

和秦帝國不同,劉邦推行“封國”和“郡”並存行政區劃管理制度,一國兩制,兩軌並行。

具體來說,郡直接歸中央管轄;“封國”則擁有分封土地的所有資源和收益,除了向中央政府繳納一定的歲貢外,中央政府對封國的經濟、人事、政治一概不管,是爲“國中之國”。

“封國制”的死灰復燃豈非是對中央集權的弱化,爲政權穩定埋下的隱患?

是的,但沒有辦法。

打個比方吧,大家合夥籌錢做小買賣,劉邦出資最多,是爲大股東,其餘人等資本較少,是爲小股東。

大家吃糠咽菜、起早貪黑、辛辛苦苦、羣策羣力,生意越做越大,終於擠垮了最大的競爭對手項氏集團,企業搞成了行業龍頭,搞進了世界五百強。

大家彈冠相慶,總算是搞出了名堂。

於是董事長劉邦召開董事局會議慶功,宣佈:大家都回家吧,你們的股份全部沒收,這公司是俺一個人的了。

哪有這樣的道理!估計劉董在會上就得被皮鞋砸死,唾沫淹死,企業必將陷入內訌,前途渺茫。

同理,建國之初,以上分封的各國王基本都有自己的武裝據點,爲了幹掉項羽,要人出人、要錢出錢、要槍出槍。

現在勝利了,不認賬是不行的,不分封是要引發大麻煩的。

其實,劉邦知道各封國國王都不是善茬,他們纔是這個帝國最大的安全隱患。

好在隱患不會馬上爆發,劉邦認爲他有足夠的時間逐個消除。

功人和功狗

封完了諸侯王,劉邦身邊的諸多開國功臣都瞪着眼睛,等待封賞。

就是這項工作讓劉邦大傷腦筋。

要知道,劉邦的革命戰友大都是粗貨,以文盲居多。

他們在造反前出身低微,屠夫(樊噲)、吹鼓手(周勃)、小商販(灌嬰)、監獄牢頭(任敖)、道上大哥(王陵)等等各種市井角色一應俱全。

在造反時,他們見困難就上,在戰場上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砍人奪旗,毫不含糊。

現在造反成功了,他們見榮譽也上,絲毫不知謙讓,誰都覺得自己是開國重臣,功在千秋。

於是,在朝會時經常出現這樣的場面。

某個傢伙顯然喝多了,開始自我吹噓功勞,引發一堆傢伙羣起而爭,於是場面熱烈起來,逐漸失控,有人大呼小叫、胡言亂語;有人脫了衣服比傷疤;最後,情節發展到,這羣爭得面紅耳赤的野蠻人覺得自己貧乏的語言已經不足以表達心情,大家在朝堂上亮出了刀子,一邊相互咒罵一邊猛砍柱子。(羣臣飲酒爭功,醉,或妄呼,拔劍擊柱。)

萬一把承重大梁砍斷了,房倒屋塌,大家同歸於盡、一塊玩完,這倒不失爲一個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面對這樣的場面,身爲皇帝的劉邦覺得不勝煩惱,不勝恐怖。

還有王法嗎?還有規矩嗎?

封爵、排座次的事情,看來不能再拖。

其實,對於諸位的奉獻,劉邦心中自有尺度。

高祖五年5月(公元前202年),劉邦在洛陽南宮擺下酒筵,請諸侯、大臣聚餐。

大家酒未喝高,氛圍還算和諧。

劉邦態度親切地向各位提問,請各位發表意見,不要隱瞞,我和項羽爭奪天下,爲啥是我成功而他卻失敗?

大家面面相覷,這不是逼着咱們誇你嗎?

那麼來吧!

大臣中有高起和王陵反應最快,首先發言:你捨得封賞,賞罰分明,願意和大家共享富貴;而項羽則陷害功臣,猜忌賢能。

說得很好,已經快接近主題了,但是還差一點點。

劉邦自我總結,他說了一段很出名的語錄:

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填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衆,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爲我禽也。

我手下有張良、蕭何、韓信三位人傑,我知人善任,人盡其才,所以取得勝利,項羽手下僅有一個老漢范增可算人才,項羽卻對之心生猜忌不肯重用,所以失敗。

大意如此。

其實劉邦這話細細分析有三層意思。

一、張良、蕭何、韓信三位傑出人物,個個身懷絕技、各有所長,在楚漢爭霸環節發揮了巨大的,別人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我劉邦善於發現人才、培養人才、善用人才而不是妒嫉人才、埋沒人才、打壓人才,領導水平高;

三、關於誰的貢獻最大,這三位才當之無愧,請大家不必再爭。

書上說,聽完劉邦的點評,大家都點頭稱服(羣臣說服)。

劉邦此番舉動,算是封爵前的吹風。

口頭上說服未必真正心服,在實授爵位時,爭論再起。

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12月22日,第一批封爵正式開始。

劉邦宣佈,根據貢獻,經組織考察,對第一批貢獻最大的二十餘名功臣先行封賞。

封蕭何爲酇侯,封地酇縣(河南省南陽);張良爲留侯,封地留縣(江蘇省沛縣東南);陳平爲戶牖侯,封地戶牖鄉(河南省蘭考縣),這裡是陳平的老家;曹參爲平陽侯,封地平陽縣(山西臨汾地區)。

其餘人等,不一一羅列。

加官晉爵按說該是皆大歡喜的事情,可再次引發爭論。

漢初的民主氛圍倒是相當濃厚。

爭論的核心是對蕭何的封賞。發起聒噪的是一羣武夫。

大家說,我們提着刀子在戰場上玩命,經歷的血戰多的上百,少的也有十餘次,蕭何不過一個坐辦公室的,不流血流汗,光靠後勤文案,憑啥封邑比我們多。

看似對蕭何個人所獲待遇的不滿,其實這是開國後武將集團和文官集團的碰撞。

劉邦對這羣不懂規矩、亂髮牢騷的傢伙們很是不滿,必須教育一下。

第15章 帝國的終結 (2)第6章 造反 (2)第37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1)第22章 翻盤 (1)第7章 造反 (3)第28章 楚漢相爭 (1)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28章 楚漢相爭 (1)第5章 造反 (1)第4章 大秦帝國 (3)第9章 亂局 (2)第30章 楚漢相爭 (3)第38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2)第42章 匈奴 (2)第6章 造反 (2)第31章 楚漢相爭 (4)第30章 楚漢相爭 (3)第46章 大風歌 (4)第3章 大秦帝國 (2)第22章 翻盤 (1)第28章 楚漢相爭 (1)第8章 亂局 (1)第45章 大風歌 (3)第9章 亂局 (2)第27章 翻盤 (6)第3章 大秦帝國 (2)第4章 大秦帝國 (3)第37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1)第31章 楚漢相爭 (4)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15章 帝國的終結 (2)第4章 大秦帝國 (3)第13章 冤獄 (2)第4章 大秦帝國 (3)第30章 楚漢相爭 (3)第13章 冤獄 (2)第43章 大風歌 (1)第45章 大風歌 (3)第46章 大風歌 (4)第34章 楚漢相爭 (7)第12章 冤獄 (1)第35章 楚漢相爭 (8)第22章 翻盤 (1)第2章 大秦帝國 (1)第4章 大秦帝國 (3)第1章 村中無賴第46章 大風歌 (4)第31章 楚漢相爭 (4)第37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1)第38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2)第13章 冤獄 (2)第28章 楚漢相爭 (1)第15章 帝國的終結 (2)第31章 楚漢相爭 (4)第26章 翻盤 (5)第11章 亂局 (4)第14章 帝國的終結 (1)第44章 大風歌 (2)第38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2)第35章 楚漢相爭 (8)第1章 村中無賴第38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2)第1章 村中無賴第16章 帝國的終結 (3)第35章 楚漢相爭 (8)第25章 翻盤 (4)第46章 大風歌 (4)第33章 楚漢相爭 (6)第20章 洗牌 (2)第20章 洗牌 (2)第30章 楚漢相爭 (3)第5章 造反 (1)第9章 亂局 (2)第37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1)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17章 帝國的終結 (4)第2章 大秦帝國 (1)第6章 造反 (2)第46章 大風歌 (4)第44章 大風歌 (2)第10章 亂局 (3)第18章 帝國的終結 (5)第42章 匈奴 (2)第32章 楚漢相爭 (5)第35章 楚漢相爭 (8)第15章 帝國的終結 (2)第15章 帝國的終結 (2)第1章 村中無賴第17章 帝國的終結 (4)第16章 帝國的終結 (3)第39章 功人功狗和野兔 (3)第20章 洗牌 (2)第31章 楚漢相爭 (4)第29章 楚漢相爭 (2)第25章 翻盤 (4)第27章 翻盤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