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兵部尚書張定邊

陳理繼續提高聲調說道:“如今,父皇身死殯天,皇兄亦爲吳軍所虜。此乃大漢生死存亡之際。諸君務必與我同心同德,重振我大漢。諸君只要保全我回到德化縣與張定邊將軍會合,就是大功一件,每人都官升三級!”

衆兵將愣愣的看着陳理,他老成的話語完全不像一個十二歲的孩子所說的話。

最後,還是劉虎最先打破沉默,開口說道:“原來二皇子早就與上將軍有約,既然如此,我等即護送二皇子和聖上遺體前往德化。”

此時天色已經全黑,兵將們點起火把,辨別方向後,擡着陳友諒的遺體向西北方的德化行去。

衆人不長時間就繞過廬山的東麓轉到北麓,前方就是江州治所德化所在。就在這個時候,陳理最不願意的事發生了,前方突然出現了大批手持火把的兵士,約百餘人的樣子。那些人還吵吵嚷嚷着,聽口音大都是集慶口音。很顯然是朱元璋的吳兵。

劉虎本想讓衆人躲閃,但已來不及了。對方爲首的將官大吼道:“前方是什麼人?哪個部分的?…不許動,再動就開弓放箭了!”邊說邊加快了速度,向這邊急急奔來。

陳理低聲說道:“現在要避讓來不及了,我有一計,可以出奇制勝……”

劉虎開始向對方高喊起來:“前方可是吳軍。我們正是要去向南湖嘴吳軍投誠的漢軍,我們殺了陳友諒和俘虜了他的兒子。”

誰料對方聽了這話,反而警惕起來,弓弩手開始彎弓搭箭。爲首的將官又喝道:“胡說八道,陳友諒的兒子陳善兒已被我軍所捕獲。你們莫非要詐降不成。”

劉虎連忙辯解道:“哎呀,這位兄弟,漢軍都被打散了架子。我們現在這麼點人,詐了降能有什麼用,自己找死嗎?陳友諒確實被我們殺了。我們還抓到他的兒子,是陳友諒的次子陳理。”說完他手一揮,後方兵士將陳友諒屍體擡上前來,將雙手被反縛的陳理也推上前來。

對方聽他如此說,興奮之情立刻蓋過了警惕,若自己真的得到陳友諒屍體和他的兒子陳理那可是大功勞一件。而且劉虎說的這話很能讓人信服,誰會在陳漢大廈將傾之時還逆勢而爲呢?

吳軍將官立刻吩咐幾個兵士打着火把上去觀察,那幾名兵士藉着火把的光亮在陳友諒屍體和陳理臉上仔細觀察,扭頭對後面高聲說道:“不錯,這就是陳友諒,屬下投吳之前在徐壽輝旗下從軍,認得他。這小娃也應該是他的兒子。”

吳軍將官聽了此話,立刻興奮的湊了上去,跟在他身後的百餘兵卒也緊隨着左右。

“小娃娃,你叫陳理?是陳友諒的兒子?”吳軍將官邊說邊將火把和臉都靠近陳理仔細打量起來。

在火光的映照下,他的臉龐突然扭曲起來,陳理本被“反縛”在身後的雙手突然將一把匕首捅入了他的腹中。與此同時,劉虎高喝一聲:“殺”也隨手一刀劈翻一名吳軍兵士。

這五六十名漢軍兵士突然發難,對方猝不及防之下瞬間被格斃數十人。而後他們才反應過來,紛紛揮動兵刃與漢軍廝殺起來。但這有點晚了,等每個吳軍兵士都反應過來進入狀態時,漢軍兵士已佔據了人數優勢。

在兵刃撞擊和喊殺聲中,吳軍兵士越戰越少,漢軍也傷亡二十餘人。吳軍兵士開始高聲喊叫呼救起來,看樣子他們附近還有援手。

果然片刻後,遠處又閃動起一大片火把,又是百餘名吳軍向這邊殺來。陳理心裡暗道:“苦也,難道自己兩千多年的道行就要命喪在此時此處了?”

緊接着,在道路東面也出現大批火把,向這邊殺來,有近千人的樣子。那百餘吳軍跑着跑着突然頓住了腳步,臉上現出驚懼之情,又調頭向回奔跑,但已來不及了,被那近千人斷了後路,兜圍住進行廝殺。

喊殺之聲漸漸消逝下去,前後兩批吳軍都已被處理乾淨,還生擒了十餘名俘虜。那名來援的漢軍將官這纔來到陳理面前,以禮拜道:“兵部尚書虎賁上將軍張定邊參見二皇子。”

陳理將張定邊攙扶起來道:“張世伯快快請起,我軍新敗,父皇皇兄又蒙難於鄱陽。此大漢危難之際,小侄陳理只期將軍能力挽狂瀾於即倒,與小侄同心協力重整山河,復興大漢。”

張定邊聽完陳理這話,才注意到躺在一旁的陳友諒屍體,頓時撫屍嚎啕大哭起來。邊哭邊道出了這一路的經歷。

自湖口突圍失敗後,漢軍水師損失慘重,殘存的部隊也被打散。張定邊的統領的中軍船隊也向南撤去,遭到吳軍百餘艘吳軍戰船攔截,衝破吳軍攔截後,只剩下七八艘艦船。此時張定邊已聽聞陳友諒已經戰死的傳聞,但卻無法證實。

最後,張定邊思慮再三,認爲無論陳友諒是否身死,自己都應該退守德化城。因爲若皇上陳友諒沒死,陳友諒唯一的逃亡路線就是棄船登陸,繞過廬山北腳,退入德化,而後再溯江而上逃回武昌。若皇上真死了,自己也只能前去德化,依託德化城邊找尋失散的兩個皇子邊收攏潰兵,而後再做打算。

張定邊哭完了,卻發現二皇子陳理已經跑到一邊,鎮定自若的審問起那些吳軍俘虜起來。心裡不禁感嘆到:“在這危急時刻,喪父失兄之時,還能穩如泰山,言語冷靜,思慮慎密。別說一個十二歲的孩子,就是成年人也難以做到。此子日後必爲大有爲之君。”

陳理已拱手說道:“張世伯,如今吳軍已派出大批兵士,百人一股在德化四周搜捕漢軍潰兵,可能因爲是他們要以德化爲誘餌吸引漢軍潰軍,也可能是他們的主力還不能離開湖口,所以遲遲沒有進攻德化城。我等剛好可以先去德化暫避,整頓殘餘兵馬,再做下一步打算。”

張定邊連忙回說:“屬下正有此意,事不遲疑,我們現在就趕往德化城。”

第三十八章 連夜築壘第四十九章 橫掃太行第九十二章 兵鋒北向第二十四章 最後一搏第三章 破繭而出第二十六章 克城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六十六章 恐怖的營嘯第三十四章 滿庭芳滿江紅第三章 秘密部隊第五十七章 獅子堡第五章 奪宮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六章 登基第五十一章 血色摘星樓第三十三章 回洛倉第四十四章 霸王奪鼎第五十五章 前哨戰第十六章 一個爛攤子第二章 浮海洲第六十一章 一戰定生死第四章 夜踏敵營第十一章 敗走第二十八章 憂慮的曹操第三十七章 山海之困第九十七章 圍殲許諸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圍第五十七章 獅子堡第六十一章 劉備的崛起第二十二章 洪武西征第五十二章 中原故土第四十二章 大結局(全書完)第五十八章 牧野洋洋第三十八章 兵進淮北第五十三章 北方來客第三十九章 隊伍不好帶了第十六章 冀州猛將第四章 風雨欲來洛陽城第七十七章 進軍東川第二十五章 進擊的步人甲第一百零一章 決戰之日第十五章 生擒典韋第五十八章 牧野洋洋第五十八章 皇子的對視第五十九章 情況有變第一百零九章 一統天下第二章 九尾狐之旗第三十五章 意外的決戰之機第四十九章 橫掃太行第八章 臨安驚變第一章 被開除國籍的少年第五章 隔代對射第八十七章 黃關張夜襲曹營第二十五章 弩炮建功第六十四章 御馭宇內(本卷完)第四十四章 魚鉤與誘餌第三十六章 一戰定淮西第二十五章 宛城之變第十二章 吳山腳下第二章 霸王之擊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三十四章 金墉城第二十五章 宛城之變第二十四章 東都巨城第三十九章 劉邦之死第四十四章 霸王奪鼎第四章 殿斬奸臣第四十八章 算計第八章 反圍剿第一百章 危如累卵的曹魏第二卷 長平公主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第十一章 漢中攻略第三十六章 霸王之威第五十六章 奇額城的陷阱第九章 歸義伯第三十一章 掌控荊湖第十五章 錢塘伏龍第二十三章 戰車歸來第一章 賦閒的岳飛第二十六章 雄踞宛城第八十九章 陝縣之東第四十八章 算計第六章 立國稱方第四章 風雨欲來洛陽城第五十七章 蛇吞象式的戰鬥第二十四章 天師第四十三章 牛刀小試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九十一章 轟滅宛城第五十三章 北方來客第一百零九章 一統天下第十章 洗腦所第三十五章 大敗單雄信第五十二章 中原故土第四十六章 攻略南鄉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六十六章 南征巴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