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稠桑塬函穀道

五日後,稠桑塬。

四個衣衫襤褸,皮包骨頭的人沿着一條泥濘道路蹣跚而來。正是姬昌等人,他們又有一個親兵在路上被野獸所襲殺。

“總算到了,前方就是稠桑塬。過去後雖說還沒到我們周方的地望,但也算是我們管轄的地盤了。”伯邑考虛弱的說道。

“那就快點走吧。”姬昌有氣無力的回答說。

稠桑塬是個高地,高地頂部是平原地形,但是上面以桑樹爲主的植被密佈,密到人無法通行的地步,所以謂之稠桑塬。只有通過塬中一條裂縫峽谷方能過此土塬,該峽谷寬不過十幾米,長約十五里,這就是泥丸可塞的函穀道。

當姬昌和伯邑考進入函穀道沒多久,幾個人影就堵在了函穀道的入口處,緊接着,姬昌和伯邑考在穀道內看到五六個人影迎面向自己走來,揹着道外的光線也看不清楚他們的裝扮模樣,但似乎每個人都持武器。

“你們是誰?”

對方沒有回答,將手中大劍架在了他們脖子上,兩個親衛還試圖反抗,瞬間就被割斷了脖子,而後斬下了首級。戰戰兢兢的姬昌父子則被押出了穀道。而後把他們帶至一竹木城堡。姬昌這才知道,自己落入了夏軍之手。

“一個腦袋一畝地。一個俘虜是一畝地加兩百錢。還是留腦袋划得來。押着俘虜,還得多留幾個人在堡內看守。兩百錢賺的划不來。我們還是把他們就地宰了吧。”一個民兵算盤打的噼啪響。

“你若把我們放了,我給你們每人百畝土地。我是周西伯姬昌。”姬昌眼珠子一轉說道。

“你真是姬昌?”一名盾衛問道。

“正是,還有我邊上這位是我兒子伯邑考。你看我這年齡,哪有這麼大年齡從軍的?我不是姬昌還能是誰。放了我們,到了西歧,我不僅給你們土地,還給你們封爵。”

盾衛歡呼一聲說道:“盾衛兄弟們,今天我們可以回華邑了。”

姬昌和伯邑考一同被青銅盾衛押回了華邑。姬昌不明白的是對方爲什麼不對自己開出的條件心動。其實對方根本不相信他的話,另外這個執行在函穀道攔截任務的象堡成員一大半是麒麟衛的青銅盾衛,他們絕對忠誠於華。

……

西歧鎬京宮殿。

一個美少婦步入了姬發的書房。看上去和姬發就是同齡人。

“兒啊,你父兄東征,可有消息回來,這幾日我總是心神不寧。”此人正是姬發之母太姒,十三歲就嫁給五六十歲的姬昌,十三歲生伯邑考,十五歲生姬發。太姒和姬昌的婚姻被後世儒家文人所讚美,並作爲【天作之合】這個成語的典故。

“母親,暫時還沒有消息,你不要着急。西歧離河洛路途遙遠,所以一時之間沒有消息傳來也很正常。”姬發對自己母親安慰道。

打發走太姒,姬發自己心裡也焦急起來。他心裡清楚,這個時候無論戰果如何,前方都應該有消息傳回了。

【不行,得派出去些人查探。不能在這乾等。】想到這他吩咐下去,派遣哨探駕快車前去河洛地區,聯絡前線大軍並查探軍情。

過了四五天,有在外做買賣的周人向上稟報,函穀道已經被夏軍控制了。姬發心中咯噔一下就預感不好。

再過兩天,終於等到哨探回來。原來他在函谷就被夏軍前哨站所攔截,一頓嚴刑拷問,就弄清了他的真實身份,將他押往華邑。然後華讓他給西歧帶回一卷書信。

姬發打開書信的竹簡一看,兩眼發黑,一陣眩暈。

“快,快把我四弟找來。”姬發對下人吩咐道。

……

“二哥,發生什麼事了,可是前方戰事有變?”姬旦進來後急切的問道。

“敗了敗了,全敗了。”姬發語無倫次的說道。

“全敗?全軍覆沒了?那父兄呢?”姬旦詫異的問道。

“父兄全被夏華那賊子給捕了。”

“啊…怎麼會是這樣的結果”姬旦皺眉說道,這個結果完全出於他的預料之外。

“我當時就擔心,這夏國號稱虎狼之師絕非浪得虛名。我們還是太輕敵了啊。”

姬旦鎮定心神後說道:“現在說這些也沒用了,爲今之計只能是想辦法救父兄出來。夏華那廝提什麼條件沒有。”

姬發將那捲書簡遞給姬旦說:“你自己看看吧!”

姬旦一看說道:“這條件我們能答應嗎?!三十萬石糧食,一千頭黃牛,還要徵集五千勞力幫他修築函谷關。三十萬石糧食夠我們周方的所有人口三十萬人吃半年啊!,幾乎是國庫糧倉裡全部存糧啊。”

姬發痛苦的回答道:“不同意有什麼辦法,不同意這廝就要把我們的父兄卯了,而且還要將卯幹了的屍體傳閱諸侯,歷數我們父兄的罪狀。這廝是個瘋子,完全做的出來這事。”

姬旦說:“爲了周國基業,斷不能答應,這將大大損耗我方國力。如果父兄遭遇不測,可由二哥繼位。”

此時,太姒突然衝了進來,她已然知道了實際情況。她高聲叫道:“人無論如何都要救出來,你們父親那麼大年齡了,無所謂,可你們的大哥還那麼年輕,幾個子嗣甚至都未成年。你們就忍心看着你大哥去死嗎!?”

姬發也說道:“這樣做,我大周方積累幾十年的聲望就蕩然無存了。能救卻故意不救父兄,爲自己上位!?別人如何看我!”

姬旦無奈的搖搖頭。

……

一隊隊拉着糧食的牛車在虎賁盾衛和長戟民兵的監視下往華邑運載而去。

趕車的周國農民驚懼的看着眼中景象,簡易道路兩旁的樹木樹枝上時不時都能看到高懸的頭顱,五千多顆周國兵卒的頭顱從稠桑塬一直掛到伊水東岸。曠野之中時不時能看到橫七豎八的無頭骸骨,骸骨上覆蓋的是破爛的周軍衣甲。

押送車隊的夏國兵士吃飯時,和這些周國平民聊着天,說這些都是你們國君覬覦侵攻夏國的後果,是你們的國君周伯昌害死的這些兵士。

函穀道口,周國民夫們在夏國監工和兵卒的監視下揮汗如雨,夯土搬木,正在全力建造函谷關。

又是一年的秋天,函谷關終於建成,被關押了大半年,養的白白胖胖的姬昌父子這才被放歸回周方。

劫後餘生,一家人團聚後自是抱頭痛哭。姬昌恨恨的說道:“老夫誓報此仇,明日起全面徵召兵士,我們周方三十萬人口,怎麼可能還鬥不過蕞爾小國。我們也學他夏國,來個全民皆兵,十萬兵甲是能湊齊的吧。”

姬發苦笑着說:“現在糧庫都快見底了,全民皆兵?誰去種糧食?兵甲車仗錢糧從何處而來?”

姬昌一屁股坐下。

姬旦也說道:“是啊,我們現在只能休生養息,待機而動。現在周方元氣大傷,和夏方是鬥不了了。”

姬昌恨聲說道:“當初都怪你鼓動着要攻打夏方。否則斷無此劫。”

第三十五章 曹操的怒火第二十九章 被動的劉邦第二十章 援助劉表第四十章 坑俘第十三章 豪傑末路第十四章 廢物戰車第三十三章 湘江決戰第九章 黑暗時代初級第二十章 新政與城守營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第二十一章 私訂終身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十九章 漢軍的反擊第二十二章 進軍漢中第二十一章 擊殺張濟第三十章 血色婚禮第九章 飛騎登陸第二十九章 被動的劉邦第四章 鵬舉受審第四十二章 東海王之死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六十六章 南征巴蜀第十二章 天上掉下個大兗州第四十章 韃盡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三十二章 決議北伐第十二章 吳山腳下第三十九章 洛口圍城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四十八章 無底洞第三十二章 隴西之軍第五十四章 兵進上黨第一章 戰火中的少年第四十八章 初戰黑山賊第五十章 最後的任務第二章 霸王之擊第五十九章 孫劉聯合第六十六章 恐怖的營嘯第三十六章 老姬昌的伎倆第九章 飛騎登陸第三十二章 廣陵之圍第十六章 北歸之策第三十一章 韓信之計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第三十九章 不用三段射第八章 佳人之請第二十二章 洪武西征第四十七章 黑山軍第六十三章 修羅戰場第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二十五章 真降還是假降第十六章 直線進軍第四十八章 算計第十四章 逃亡大師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六十一章 一戰定生死第三章 築河築城第三十章 戰潼關第二十四章 遠襲第十八章 黃袍加了身第四十一章 武卒銳士第八十三章 奇兵進河洛第五十章 最後的任務第二十七章 流寇依然第三十九章 設幕立僚第三十七章 新式火繩槍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戰之決勝第六十八章 河東炮戰第二十九章 進退失據的朱元璋第一百零七章 攻克柴桑第二十三章 廣濟之戰第二十五章 進擊的步人甲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裡?第十六章 北歸之策第十五章 贛西交鋒第四章 殺人神器第十七章 北歸第二十五章 真降還是假降第十章 陰謀第九十九章 鐵騎撓魏第三十九章 不用三段射第十三章 蜈蚣戰艦第二十二章 洪武西征第四十五章 幽州邊騎第二十八章 消失的吳三桂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第四十五章 官渡之戰中的漁翁第八章 佳人之請第九章 翻臉第六十二章 血戰獅子堡第四十七章 羣蠻之首第四十一章 武卒銳士第三十二章 隴西之軍第六十二章 攻城利器第二十五章 刺頭司馬囧第四十章 鐵馬長弓第二十五章 刺頭司馬囧第三十一章 宰殺肥羊第三十三章 蠢蠢欲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