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戰之決勝

實際上這些瓦崗軍的弓弩手本應該在接陣之前就對長槍兵來上兩輪齊射,給後者造成嚴重殺傷。然而這些並沒發生。因爲他們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汝河之中那五十艘全副武裝的維京戰船上了。

因爲汝水兩岸的瓦崗軍向前推進了百餘多米,那些停錨在河道中的維京戰船被兩岸瓦崗軍夾在中間,楊廣並沒有讓他們後退半步。而是下令他們向兩岸的敵軍進行遠程攻擊。

箭矢從維京戰船上向兩岸飛速而去,兩岸的瓦崗軍弓弩手也瘋狂的對着河道中的維京船進行着攢射。箭矢如同飛蝗驟雨般在汝河上空來回穿梭。

最外層的維京船上的水手們抄起掛在船舷的盾牌在船體外側構築起一堵高約三尺的盾牆,加上船舷的深度。剛好讓一名驍果軍弓弩手蹲下去就能將自己身體伏於射擊盲區之中,站起身來就可以向外發射箭矢。

隨着叮叮咚咚的聲響,維京船的船舷和那些盾牌上釘滿了箭矢,同時兩岸的瓦當軍弓弩手也不斷的有人中箭倒下。一名瓦當軍弩手瞅準一個空隙,將上好箭矢的弩瞄去,正準備放箭。

突然,“轟”的一聲巨響讓他震耳欲聾。一道高達仗餘的沖天火焰在他身旁突然竄起,站在他兩尺外的一個瓦當軍弓弩手小頭目已經變成了火人。這還沒有結束,那叢火焰突然擴展開來一直蔓延到這名弓弩手的腳下。

他驚的哎呀一聲,一蹦三尺高,早已將手上的弩箭丟的無影無蹤。但是火焰還是將他的褲子衣服也點燃起來。這名弓弩手驚恐的哀嚎着,在地上打起滾來,試圖把身上火焰撲滅。更多這樣的小型火爆彈落在弓弩手的方陣之中,阻滯了他們的射擊頻率,打亂了他們的隊形。讓他們的攻擊輸出大大減弱。

汝水東岸上,天興軍的長槍兵已經將瓦崗軍最前方的長矛兵挑的七零八落,死傷無數。這些瓦崗軍長矛兵用的是長度近四米的長矛,要比天興軍長槍兵的長槍短的多,因此在後者密集方陣面前基本只有捱打的份。而那些輔助他們的刀盾兵多次試圖側擊,迂迴後擊天興軍長槍方陣的舉動都以失敗告終。相反,他們卻是不斷被遠遠停在後方的天興軍長弓手所射殺。

眼見拿這變幻莫測的隋軍長槍兵沒有辦法,王伯當氣急敗壞的叫道:“衝,衝,去殺後面的弓弩手!”一些瓦崗軍的頭目確實已率着部下不再和隋軍長槍兵作糾纏,衝向他們的後方。這時卻傳來了如同奔雷般的萬馬奔騰之聲。一千王庭重騎排成一行,如同一道黑色金屬牆壁向瓦崗軍壓來。他們長達近四米的騎槍齊齊放下,在黑色牆壁前構成一道鋒矛之林。

那些正向前衝的瓦崗軍兵卒們見到如此景象,先是放緩了腳步,而後是頓住身形,最後是撒腿向後奔逃。

天興軍長槍方陣中傳來急促而又有節奏的竹哨之聲,只有訓練有素的天興軍長槍兵才能理解其中含義。他們迅速變換陣形,原來長方形的三個軍陣突然變成三個細條,將通道空間絕大部分騰讓給後方正在衝來的重裝騎兵們。

排成一列的重裝騎兵如同一道推土機將他們馬前的瓦崗軍兵卒們一一推倒。無論是瓦崗軍的長矛兵,還是刀盾兵或是後面的弓弩手。本來那些長矛兵如果能夠結成嚴密陣形,對這些人馬具裝的重騎兵還是能有一定威脅性。但是現在,那些長矛兵早已被天興軍山地槍兵衝的七零八落。

一名瓦崗軍兵卒發瘋一樣向後奔逃着,他聽到後面的馬蹄之聲越來越大,腳板下的土地在微微發顫。而後背部一陣巨痛,接着他看到一個碩大的矛刃從自己胸膛前冒了出來。已經追到他後面的重騎兵收回騎槍,從撲倒在地的屍體旁掠過,繼續向前衝擊。

當重裝騎兵衝來時,河中維京船上的驍果禁衛弓弩手們停止了對東岸的射擊,將所有火力集中到西岸。將東岸上的那些敵軍弓弩手交給重裝騎兵去解決。

此時東岸的弓弩手如同暴露在羣狼前的赤裸羔羊,他們中的老兵還能勉強用顫抖的手拉開弓弦,對着奔騰而來的鐵甲騎兵射出人生最後一兩發箭矢,而那些戰陣經驗不足的弓弩手們已經撒腿向後奔逃。

但是這些老兵發射的箭矢極難傷害到這些鐵甲騎兵,逃跑的弓弩手也跑不過他們。這些弓弩手們如同後世麥田裡的麥子被聯合收割機被成片成片風捲殘雲般的收割掉。

在東岸親自指揮戰鬥的王伯當在對方重騎開始衝鋒之時就知道此戰必敗,早已策馬後撤開溜。在逃跑之前,他下達了最後一個軍令,讓汝河西岸的兵卒也撤退到營壘之中。顯然他知道當下完成劫殺楊廣的任務是不可能完成的了,那麼至少要保存住手上這些兵馬。雖說兩萬人在擁有幾十萬戰兵的瓦崗軍中所佔比例不大,但這些都是李密親自抽選的精銳。

西岸的瓦崗軍聽到鼓號傳令後,不在和河中的隋軍對射,緩緩向後撤去,他們知道只要撤到那個攔河鐵索之後,就能擺脫和這些維京船的糾纏。

但是與此同時,楊廣命令西岸的隋軍也開始向前推進,同時一支五百人的驍果精兵在新任左翊衛朗將沈光的帶領下,神不知鬼不覺的從汝河西岸的山林之中鑽出,迅速從側翼對這些瓦崗軍發起進攻。

原來,楊廣見西岸河谷的山丘比東岸要平緩的許多,就令沈光帶着五百精兵從西岸山林之中滲透到隋軍側翼而擊。這五百驍果精兵首先遇到的是瓦當軍的弓弩兵,後者對於前者自然是毫無招架之力。

一名弓弩手掄起手中的大弓去砸突然冒出的一名驍果禁衛,卻被對方用精鋼橫刀將身體攔腰斬成兩半。五百驍果刀盾兵如同切瓜砍豆腐一般,將這些弓弩兵成片的斬殺。

前方的瓦崗軍先是看到對岸的己方軍隊已經敗退,而後發現後面有異動,頓時都慌亂起來。對面的隋軍也頃刻間壓到,衆兵卒不敢戀戰,紛紛爭先恐後的向後敗走。人擠馬踏,頓時亂作一團。

第十七章 北歸第五十五章 三千年之大定局第九章 平英布第九十六章 沿黃河而進第九十五章 岌岌可危的洛陽城第三十二章 燙手山芋第三十七章 血與火的熔爐第四章 自立於世第二十二章 勤王之軍第三十章 戰潼關第六十三章 烏爾班巨炮第二十一章 私訂終身第十章 陰謀第三十四章 攤牌第六十四章 真定城巷戰第十九章 溯淮狂飆第二十九章 謀劃興洛城第四十八章 不戰自潰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四十一章 東線戰場第二十九章 鉸刀第七十一章 漢疆闊土(本卷完)第二十五章 大方陣第六十九章 烏林達氏第四十章 鞠義的先登營第四十三章 河北戰場第四十三章 擒韓信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戰之交鋒第六章 登基第三十五章 急紅了眼的多爾袞第一百零四章 南下荊州第十一章 兩分鐘奪一國(求推薦)第四十七章 重騎衝鋒第八章 佳人之請第十五章 雲夢大澤第六十二章 攻城利器第五十四章 賈詡毒計第三章 恐懼的劉邦第四十九章 太行之圍第一百零九章 一統天下第二十一章 私訂終身第四十七章 重騎衝鋒第十章 立威第四十二章 東海王之死第二十九章 反叛聯盟的瓦解第五章 江都大總管第六十四章 天下,帝國與王朝第二十八章 憂慮的曹操第六章 漢水長壁第十一章 兩分鐘奪一國(求推薦)第六十八章 河東炮戰第二十九章 鉸刀第八十九章 陝縣之東第五章 兵臨城下第十六章 一個爛攤子第三十九章 設幕立僚第六十九章 飛奪涪城第八十五章 進佔弘農第二章 刺董第五十一章 晉陽驚變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三十一章 生擒帝辛第四十七章 黑山軍第四十一章 初定關中第五十九章 天下無二朝第六十六章 恐怖的營嘯第五十四章 兵進上黨第二卷 長平公主第二十九章 鉸刀第六十章 伐周第三十一章 宰殺肥羊第二十八章 厲兵秣馬第七章 絕處逢生第十五章 錢塘伏龍第三十二章 燙手山芋第七章 又一座小城第一百零八章 長江上的決戰第八十四章 飛奪洛陽第五十三章 熱兵器霹靂彈第六十三章 大捷第十章 李自成的難題第二十三章 奇兵第五十六章 金皇綠帽第十二章 血染宮院第三十四章 攤牌第三十五章 大敗單雄信第二十四章 遠襲第八十三章 奇兵進河洛第二十五章 宛城之變第十一章 圍攻相府第四十章 韃盡第七十章 燕雲腹地第十七章 汝河谷地的征服者第三十五章 淮西張浚第二十六章 勝券在握的朱元璋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五十七章 西進潼關第五十章 曹操的援助第四章 疾風射手第五十五章 三千年之大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