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汝州血戰之交鋒

隋軍所有準備都妥當後,都靜靜的等待着楊廣的軍令。此時楊廣放下望遠鏡,並沒有急於下令出擊,而是吩咐身旁的跟隨自己的內侍太監幾句話。那太監連忙依楊廣所說下去準備。

矗立在陣前的王伯當遠遠看到一騎從隋軍陣營中飛出。看裝扮並不似斥候偵騎,倒非常像是隋朝的官吏。他身邊的兵卒正要給予其射殺,則被王伯當制止說:“對方來的不過一騎一人耳,不必緊張,本將倒想看看他想說什麼。“

那人策馬來到王伯當面前,也不下馬,而是喝問道:“對面瓦崗軍將領是何人?“

王伯當冷哼一聲說道:“吾乃瓦崗軍左翼衛中郎將王伯當是也。你是何人?你要來給本將說些什麼。“

那人繼續不卑不亢的說道:“吾乃大隋朝廷御使,特奉皇帝命詔告爾等早日歸降招安於朝廷,除可赦免之前所有謀逆之罪,和能爲大隋繼建功勳!“說罷他展開手中的聖旨卷軸,開始朗聲誦讀起那份大赦詔來。

還沒等他讀到一半,王伯當打斷他的話。揶揄的笑着說:“行了,行了。這東西多日前本將就聽說過。只是本將,不,是我等整個瓦崗寨的弟兄早就不拿你家的主子楊廣當皇帝了。你趕快滾回去告訴你家主子,明年的今日就是他楊廣的忌日。“

御使見王伯當如此無禮,知道不用再多廢什麼口舌,撥馬就返回,將實情一一稟報給楊廣。楊廣這纔將大手一揮喝道:“全軍出擊,剿滅賊軍。“

衆人軍士齊聲高呼“奉詔討賊,剿滅賊軍“連續幾遍,呼喝之聲在山谷中久久迴響。而後,鼓號齊鳴中,水陸軍陣開始齊頭並進,直撲王伯當的瓦崗軍。

王伯當看着越來越近的隋軍軍陣,喝令道:“弓弩手準備!“他身後的數千弓弩手齊齊舉起了弓弩,開始彎弓答箭頭,或拉弦上弩。因爲這次戰鬥目標就是狙擊戰,因此李密給王伯當這支軍隊配置了大量弓弩手。兩萬人中有八千人是弓弩手。

爲了同時能射襲軍陣前方的陸上敵軍和側面河道中的敵軍,王伯當將這些弓弩手排成一個正方形的縱深方陣,在臨河的一線還配置了刀盾手,防止敵軍從水中登陸後對這些弓弩手攻擊。

但是出人意料的事發生了。隋軍的箭矢突然如同暴風驟雨般從空中砸來,瓦崗軍淬不及防。隨着哎呀一聲慘叫,王伯當身邊的一名穿着山紋甲的參將被一箭洞穿胸甲,當場斃命。

這讓王伯當大驚失色,要知道山紋鎖甲乃是當世最好的甲冑,別說箭矢,就是刀劈矛刺也斷無這麼容易就能洞穿。他再去仔細打量這箭矢,發現完全不同於普通箭矢,僅從尺寸上看就比普通箭矢要粗大許多。

這一會功夫,瓦崗軍軍陣之中就死傷無數,既有前面的槍矛兵,也有刀盾手,連後面的弓弩手也倒下去一片。王伯當連忙高呼:“盾手上前,組盾牆!“

隨着他的號令,在嘩啦啦一片的刀盾碰撞聲中,瓦崗軍陣之前豎起一堵虎頭大盾構成的盾牆。但這盾牆也就僅僅對前排幾行兵士有用,後方的弓弩方陣依舊持續不斷的遭受來自長弓手拋射的重箭打擊。

王伯當一看,如此下去,兩軍還未交兵自己的隊伍就會被對方活活用箭矢射垮。他只好下令要東岸的弓弩兵先行後撤,一直撤出長弓手的射程之外。

王伯當身邊的一名謀士見他下如此命令,連忙阻攔他說道:“將軍,我們沒有弓弩掩護,前方步卒對敵時難免要吃大虧的啊。不如下令要東岸我軍向前推進,主動拉近雙方距離,抵消對方的弓長優勢。”

王伯當卻眉頭一擰,指着河道說:“你看那汝河之中,有大批滿載兵甲的隋軍戰船,若我軍陣推進到攔河鐵索之前,這些戰船就能出現在軍陣側翼,他們或開弓攢射或登陸襲擾,就能讓我軍側翼也同時承壓,如何是好。”

那謀士立刻回答說:“那就要西岸的我軍也和東岸齊頭並進,隋軍河中的戰船會被兩岸弓弩手夾射,到時會不得不退。”王伯當略微沉吟幾息時間,就判斷出這主意是唯一可行的辦法,至少比讓弓弩手撤出戰場要好。

他立刻照着謀士的意思下達了軍令,汝河兩岸的軍陣要齊頭向前推進四十仗,這樣才能讓對方進入自己弓弩兵的射程之中,避免被單方吊打的狀態。

一時之間,瓦崗軍這邊也開始鼓聲大作。兩岸近兩萬兵甲齊頭並進快速向汝水下游推進。

很快,東岸的瓦崗軍就和天興軍的三個長槍方陣交上兵了。這三個山地長槍兵在這汝水河谷之中真正發揮出了他們的優勢和潛能。在千夫長的急促的竹哨聲中,他們不斷變換着方向,快速移動,三陣之間相互配合。長槍方陣所過之處,沒有什麼人還能在如林長槍掠過之後站立在地面上。

部分有經驗的瓦崗軍中低級將領見對方用的是超長的長槍,遂讓本部人馬試圖從側翼迂迴到其後再貼身進行攻殺。但他們從這些長槍兵身邊掠過時,對方會突然轉變方向,長槍兵士們齊齊調轉槍頭迅速將他們捅殺。或者是他們的友軍,另一個長槍方陣會突入從某個方向上突入進來,將這些意圖包抄他們的瓦崗兵卒全部放倒在地。

有時槍兵方陣實在來不及轉向,也沒有剛好能支援自己的其他長槍方陣。方陣正中的一些槍兵就會取下那特製的連弩射向側翼來襲的敵軍。

至於敵軍從後方襲擊,根本不用擔心,因爲對方步卒基本上追不上高度運動的長槍方陣。如果長槍方陣一但停下,且後方側翼有敵軍的話,他們會迅速變換成類似空心方陣那樣的防禦陣型。

對這些訓練有素的槍兵真正的威脅說瓦崗軍的弓弩手,如果他們不在意誤傷自己正與這些槍兵混戰的己方步卒的話,幾輪箭矢攢射就能將這些沒批甲冑的山地長槍兵射成蜂窩刺蝟。

第三十一章 生擒帝辛第五十七章 西進潼關第六十三章 引狼入室第四十五章 河灣血戰第二十九章 程昱辯鄴城第二十九章 被動的劉邦第四十章 絞肉機第六十五章 奇兵襲鎬京第五十二章 殺兄弒父第十四章 廢物戰車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二十七章 以死報君王?第九章 拔除眼中釘第二十九章 謀劃興洛城第五十八章 反向壕溝第三十九章 隊伍不好帶了第二章 霸王之擊第六十八章 河東炮戰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軍第二十二章 萌芽騎兵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第五十二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五十一章 血色摘星樓第十二章 易主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八章 上雒戰李蒙第六十四章 御馭宇內(本卷完)第二十四章 費仲之策第一百零八章 長江上的決戰第三十四章 兵至“盛京”第二十三章 王公公不見了第二十九章 被動的劉邦第二十四章 天師第十一章 兩分鐘奪一國(求推薦)第十五章 煙花與火海第七十五章 火中取栗第六十章 沸騰的大地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第六章 東宮復立第一百零二章 滅魏第九十四章 鐵浮屠懟虎豹騎第五十七章 受驚的曹阿瞞第三十一章 宰殺肥羊第六章 登基第九章 飛騎登陸第十九章 金山銀山第一百零一章 決戰之日第五十五章 混亂的金廷第四十三章 擒韓信第四十七章 北上投唐第二十九章 進退失據的朱元璋第四十五章 幽州邊騎第六十一章 劉備的崛起第四十二章 兀朮試銃第八章 卻月城與沌口吳營第四十六章 洛口決戰第五十四章 瘋皇完顏亶第八十七章 黃關張夜襲曹營第四十章 鞠義的先登營第八章 買賣人第八章 反圍剿第一百零四章 南下荊州第八十九章 陝縣之東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戰之決勝第二十四章 費仲之策第十二章 血染宮院第二十三章 段達來迎第九章 霹靂箭 vs 神臂弩第十章 智取歷陽第二章 賈后的圈套第七十七章 進軍東川第十一章 東宮之變第二十六章 爲妻備戰第三十四章 金墉城第十七章 入城第四十七章 黑山軍第四十七章 黑山軍第五十三章 北方來客第五章 神攔斬神,鬼擋殺鬼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二十四章 頓兵龜山第十二章 夜奪兵權第八章 上雒戰李蒙第四十二章 大結局(全書完)第一章 說破美人計第三十二章 決議北伐第五章 奪宮第十六章 冀州猛將第四十八章 不戰自潰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十六章 冀州猛將第三十五章 先開口爲強第十二章 易主第五章 屈打成招第三十四章 金墉城第三十四章 提前四百年的水淹七軍第十九章 溯淮狂飆第一章 賦閒的岳飛第三章 天津右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