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吃人魔王張方

雪越下越大,司馬穎一行人艱難的在太行山山谷之中摸索前行。很快他們就發現,大雪落下後,就根本無法在山區穿行。大半日的時間,已經有五,六個人滑落到深谷之中,摔的粉身碎骨。山高路險,只能下馬而行,小心翼翼的在雪地上深一腳淺一腳的走着。

這些人養尊處優慣了,哪能受的了這般苦。眼看前進不得,被困在前不着村後不着店了無人煙的山區之中。他們迫不得已只得原路返回,但是現在他們原路返回也很困難了,大雪茫茫,一行人牽着馬匹在山路上兜兜轉轉,已經迷失了方向。

司馬穎一路發着牢騷,責怪底下這幫人出了個餿主意。卻沒發現身後的人越來越少,很多人都掉隊後永久的留在這太行大山之中。到最後,只剩下司馬穎,盧志,陸機十幾騎。連續三日在絕望中尋找出路。跌跌撞撞中,終於一大片平原丘陵出現在他們眼前。

人們頓時歡呼雀躍,但立刻發現了新的困難。馱運糧草的馬匹早已丟失,剩餘的十來個人又冷又餓,最後只能殺馬爲食。在空地上生起了火堆,烤起了馬肉。

司馬穎等人飢不可耐的咀嚼馬肉時,遠處突然冒出二十餘騎。他們慌忙丟下馬肉,各持兵刃站了起來。那二十餘騎分成幾個方向將他們包圍起來,其中爲首者喝令道:“我們是朝廷禁軍,爾等何人,放下兵刃,隨我等回城受審。”

司馬穎身邊的幾名親兵,一聽這話,揮刀就衝了上來。還沒衝兩步,數十支箭矢就射入了他們的身體。司馬穎知道躲不過去了,將兵刃一丟,說道:“我乃成嘟王司馬穎。隨你們走便是。”他身後的人也都丟掉了兵刃。對方一聽他說司馬穎,大喜,紛紛跳下馬來將司馬穎等人捆的結結實實,押往就近的縣城。

就這兩三天的時間之內,司馬乂的大軍前鋒已經開入鄴城,冀州西部的各郡縣皆已被分兵佔領,東部郡縣雖然還沒有朝廷的禁軍前來,但是那些郡縣地方長官都已向洛陽方面發來了奏章或降書。實際上整個冀州,和大半個幽州的叛亂都已被司馬遹所平定。

司馬穎敗亡的消息震動天下,其中震動最大的是司馬顒。他這段時日也沒歲月靜好。原本他以爲已經被刺身亡的梁州刺史皇甫重突然“復活”過來,他與益州刺史一起奉詔集結了樑益二州近十萬兵馬,準備了充足糧草北出子午谷和藍田討伐司馬顒。除此,涼州的張軌也奉詔出動三萬涼州鐵騎前來助陣。

河間王司馬顒的兵力大部分在李含,張方二人手中。關中平原上,包括長安城內,如今僅僅駐紮有四萬不到的兵力,又沒有良將指揮,豈能抵擋住如此有準備的大規模進攻。關中叛軍屢戰屢敗,張軌的涼州鐵騎已經掠過隴右,進入關中腹地。皇甫重的一路人馬甚至穿過子午谷,出現在長安城的郊區。

司馬顒匆忙的派遣領兵,快馬通報還駐守弘農的李含,張方部,急令他們回兵勤王。待令兵將軍令傳達給張方,李含時,另一支兩萬人的益樑兵馬自藍田而出,向東輕鬆攻克了潼關。切斷了弘農與長安方面的通道。此時,在弘農由李含,張方率領的五萬叛軍也逐漸陷入了絕境。

平定冀州叛亂的司馬遹獲得了三萬積分獎勵,他用這些積分又生成了一千五百名王庭重裝騎兵,當下合計有三千餘重裝騎兵。這些鐵騎成爲剿滅盤踞在弘農的關鍵因素。

因爲潼關被朝廷大軍攻陷,來自關中的糧草補給自然斷絕。駐守弘農的四五萬叛軍只能自己想辦法解決給養問題,他們不得不各自從堅城固壘中出來,到四處的村莊,城鎮搜刮糧草等各種補給物資。

一隻大約五百人的叛軍隊伍押解着五十多車剛剛擄掠來的糧草和女人行進着。這些女人除了用於叛軍姦淫外,還可能在叛軍軍糧短缺時被作爲“兩腳羊”吃掉。

隨着一聲尖銳的響箭鳴嘯,路邊的雪林之中突然竄出三十匹騎着高頭大馬的騎士,攔住了他們的去路。叛軍們嚷嚷着,各持刀槍,組成了個簡易陣形,護住輜重。

叛軍的頭目驚懼的盯着對方打量,知道自己遇到傳說中的禁軍王庭鐵騎。他喉頭上下蠕動一下,握着刀柄的手已是青筋暴突,猛的他高吼一聲“殺!”,後面的兵士卻只是個別人挪動一下腳步,卻又站住了,竟沒有一人敢衝上前去。

那頭目氣的大聲嚎叫:“他們再厲害,也就幾十騎!我們五百多人還弄不過他們嗎?都是沒長卵嗎?都給老子上!”他的話還未說完。三十騎已經如同奔雷般向這邊疾衝而來。三十發標槍脫手而出,頃刻間,最前面就倒下去二十餘名叛軍,緊接着又是一輪,血花飛濺中,又有數十名叛軍命歸黃土,其中包括那個頭目。叛軍的隊形立馬混亂起來。

三十鐵騎已如同旋風一樣契入叛軍人羣之中,騎槍刺倒一名又一名叛軍兵卒。有的騎槍扎穿對方身體無法取出,重騎騎士們就拔出斬馬刀做戰。鐵騎撞倒踩踏的叛軍兵卒比騎槍殺掉的更多。

叛軍之中亦有勇武之人進行了反擊,但他們的刀槍對人馬俱重甲的王庭重騎幾乎沒有作用。有的人一刀砍在馬頸之上,只是帶起一片火星,在馬鎧上留下深深的劃痕,而後自己的脖頸被對方的鋼刀齊齊切斷,腦袋飛向空中,落下地面,被馬蹄踩踏的稀碎。

幾百叛軍越戰越少,傷亡越來越快,偷偷脫離戰場的逃兵越來越多,三十騎重裝騎兵卻無所損失。最終,叛軍全軍崩潰,除了跪地而降的,就是棄械遠遁的。

在神出鬼沒的禁軍鐵騎不斷襲擾下,出城四處劫掠的張方軍不僅沒有弄來足夠的糧草,反而損兵折將。當然因爲兵員損失,倒是爲這個吃人魔王省了不少糧草。

第三十一章 鏖戰開始第一百零一章 決戰之日第三十三章 鐵器初級民居內的疍民第三十九章 洛口圍城第四十二章 姜子牙之謀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裡?第五十六章 閬中的反擊戰第三十九章 洛口圍城第二十八章 收降秦叔寶第四十一章 武卒銳士第二十三章 戰車歸來第三十二章 廣陵之圍第一百零六章 關羽的復仇第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九十章 真正的主攻方向第二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二十章 新政與城守營第七十一章 漢疆闊土(本卷完)第一章 龍困江都第十六章 熱兵器時代的陣地第四十一章 再下江南第十二章 血染宮院第八十四章 飛奪洛陽第三十章 京城保衛戰第二十八章 三王聯合第十四章 歸順招安第五十四章 天下太平第二十六章 火槍之威第四十四章 引狼之策第一卷 甲申正月第三十章 陣戰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五十三章 四足鼎立第六章 立國稱方第二章 兵部尚書張定邊第六章 天興軍第二十八章 厲兵秣馬第四十五章 千人一腦的長槍陣第四十章 背水之戰第六十一章 一戰定生死第三十八章 鶴與螳螂第十六章 謀奪天津第十八章 通濟渠口第十二章 六合驚變第十章 錢滾錢,錢變人第十四章 巧婦有米第十二章 血染宮院第三章 誘捕岳飛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四十三章 屍懸東都城第二十二章 大升級第四十三章 再破長槍第十三章 崇禎的疑慮第二章 兵部尚書張定邊第六十一章 一戰定生死第五十三章 熱兵器霹靂彈第二十七章 兵入關中第三十七章 獨眼夏侯惇第三十章 陣戰第七十四章 水淹七軍第五十一章 勢如破竹第二十六章 南征第二十九章 進退失據的朱元璋第三十二章 絕不抽調南方兵力第三章 青銅盾衛第二十章 油筒火龍第七章 流民通道第八十五章 進佔弘農第七章 流民通道第四十八章 初戰黑山賊第五十八章 牧野洋洋第二十二章 汝州血戰之決勝第七十二章 智取成嘟第四十章 鐵馬長弓第六十章 巨型“囚籠”第九章 歸義伯第九章 商路,從朝歌到盤龍城第二章 九尾狐之旗第十八章 雲夢“斬蛇”第五章 奪宮第二十三章 奇兵第十六章 黎明前刻第二十章 援助劉表第七十一章 兵臨成嘟第四十七章 火力碾壓談談三國時期武將個人勇武對軍隊和戰爭作用第二十章 油筒火龍第二十二章 進軍漢中第七章 淮南反王杜伏威第二章 九尾狐之旗第二十一章 原形畢露第七十二章 智取成嘟第三十三章 太行山中第二章 驍果軍逃兵第五十一章 一舉潰敵第五章 屈打成招第六十二章 決戰第五十二章 孔明在哪裡?第三十七章 獨眼夏侯惇第一百零九章 一統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