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九節 唯生產力論

(228節有修訂,請先重看228節再閱讀本節)

“……澳洲人來了臨高,一番興作,不僅重修了茉莉軒書院,重整了學田,拖欠許久的諸生們錢糧也發了,不至於凍餓飢餒。士子們都有書可讀。澳洲人還辦了自己的澳學。”說到這裡楊世祥一臉得意地說道:“我那不成器的幼子於聖賢一道上是沒什麼指望了,就送去了澳洲人的學校。”看着那張得瑟的面孔,還有那捻鬚晃腦的樣子,張岱就知道這位楊大夫的幼子只怕是在澳學裡學業有成,但楊世祥自己沒把話得瑟出來,張岱反倒尷尬在那裡不知道該不該恭維一下捧個場。

“那澳洲人講的東西倒是有些意思。有那麼一天吶,我問犬子:今日在學中都學了什麼。那小崽子說了不少算學、這個力那個力,還什麼圓球滾下斜坡之類的,盡是些鬧不明白的玩意。我本是聽煩了,準備抽幾下手心就放他走的,他卻又說,今天還講了燧人氏、有巢氏、黃帝、炎帝、嫘祖、倉頡等等。”楊世祥說的入神,目光已經失去焦點,十分自然地端起手邊的茶盞喝了一口涼茶,才又接着說了起來。

“我就奇了,這澳洲人也講上古先賢?便要犬子好好說一說澳洲人是怎麼講的。”話到這裡,楊世祥先是“唉”地長嘆了一口氣,之後卻不再複述兒子的原話,而是自己重新組織歸納了一番:“這澳洲人啊,他們認爲,這些上古先賢之所以偉大,是因爲他們發明的東西,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生產……”

張岱皺着眉頭,忍受着“生產力”、“社會生產”、“生產效率”一類聞之似有所指但卻拿不準具體含義的專有詞彙,聽了將近10分鐘的元老院二手版人類文明工具史觀又或者稱爲科技史觀。從燧人氏掌握了火開始,人類開啓了靈智,製陶、草藥、種植、桑蠶,每一次發明都極大地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極大地改善了人類的生活。而技術也是在不斷進步的,從穴居,到樹巢,再到木屋、村寨,最後夯土爲牆,燒磚築城,又或者從“採首陽之銅”到鍊鐵鍛鋼,而技術進步的關鍵,則是依賴於文字的發明和知識的傳承……

張岱自己是個修史的,儘管在另外一個時空他是以美食家、文藝家和散文而出名,但他真正的心血之作《石匱書》就是《明史》的骨架子。若要分類,他的歷史觀當然還是傳統的正統史觀和英雄史觀,第一次接觸到唯物史觀分類中以工具發展、科技發展爲索引的全新概念,對他的震撼可想而知。孔孟之儒都講究“法先王”,講究今不如古,故而要法先王以恢復三代之治。“法先王”作爲一種政治正確,儘管心中覺得有什麼不對,卻也沒人敢正面挑戰。荀子倒是提出了“法后王”,但卻不是說一代更比一代強,而是先在心目中構建一個尚未出現的、或許會存在於後世的“理想王”,然後要求現在的人君加強自我修養逐漸靠近這個“王的模版”。且夫後世千餘年,治《荀子》者稀幾,所見又各不同,可謂是“稀有的異端”,學術思想並未廣泛傳播。而今時今日,張岱在一家醫館裡,聽到了邏輯完整、敘述詳細、論證充分的新的歷史觀,既肯定了“上古先賢”的偉大功績,又指明瞭人類社會繼續發展的道路,“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感慨此刻充斥着張岱的大腦。

敘述完之後,楊世祥慢慢地品嚐了好幾塊曲奇,張岱才緩過神來。而這緩過神來,也只是從發呆狀態變成下意識尋求交流的扭頭找人而已,面對着這間屋子唯一的可交流對象,張岱倒是想說話,卻也不知道說什麼好――畢竟楊世祥也只是這個全新的歷史觀的n道販子而已。楊世祥深深地嘆了口氣,自己又把話接上了:“這按澳洲人的看法,炎漢兩代,前漢之趙過,後漢之華嵐,作代田牛耕,作翻車渴烏,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這二人才是兩漢之大賢者啊……”與翻車、渴烏相比,原始的桔槔更算不上什麼了!

聽了這句,張岱倒是有些接受不能了。趙過,史書上寥寥幾筆,暫且不說;那華嵐可是擾亂朝綱的十常侍啊!今上扳倒魏忠賢才幾年?這閹宦弄權之人,竟然被澳洲人看做後漢之大賢?這是要置蔡邕、盧植、鄭玄諸位先賢於何地?

三觀不能對齊,果然不能一起愉快的玩耍……

再細想一下,這趙過是農家之人,農家是墨家的分支;華嵐一介閹宦,走的卻是奇技淫巧……額……機心械飾……額……總之就是搞“發明創造”的,算起來也是墨家……《孟子·滕文公》曰:“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楊氏爲我,是無君也;墨氏兼愛,是無父也。無父無君,是禽獸也。”張岱下意識地就把這句給唸叨了出來,卻發現楊世祥一臉疑惑地盯着他看。意識到自己“失言”之後,張岱乾脆地問了出來:“澳洲人如此,頗似墨者,墨者無君無父,這……”後面的話若真要說出來,真的不會惹麻煩麼?

“呵呵呵!”楊世祥想起曾經看過的某一期《臨高時報》上徵求古籍的公告,回道:“張先生!這《墨子》一書,照澳洲人的說法,宋南渡之時已多有散逸,及至今日,澳洲人手上殘留的僅是五十三篇,其中還有八篇只有名目而無內容。張先生手上若是真有《墨子》七十一篇,或可獻於元老院,也是一番大功德。”

聽了這話,張岱神色訕訕――張家雖是地方豪族,又是三代藏書,收藏極豐。但卻非千年世家,家中不會主動收藏《墨子》之類的“異端邪說”,他對墨家的印象幾乎全部來自於儒家學說上對墨家的批判。

“再者,”楊世祥難得掌握主動,不免打開了話匣子:“不管這千餘年前的墨家如何……不妨我以杏林之事設寓――若有一古方,內有兜鈴、草烏爲佐使,醫官見之,曰‘此大毒,不可用!’,敢問張先生,可乎?”

張岱雖不懂醫術,卻也知道一些虎狼藥方中也會用到馬兜鈴、草烏一類猛毒之藥,若是不看君臣佐使,方伍配比,只看有毒物就說不可,當然不妥當。但明顯,楊世祥這是要把墨家比作那“古方”,設事寓理一番,卻讓張岱難以回答了。

楊世祥也不是真的要等他回答,自顧自地繼續說了下去:“那醫官不止於此,又說‘此毒方,不可流於世,方中諸味,概不許用’,於是乎桂枝也不許用,麻黃也不許用,人蔘也不許用,鹿茸也不許用,只因那古方上有這些,便都不許用。張先生,如此作爲,可乎?”楊世祥越說越激動,語氣也是越來越嚴厲,看張岱的目光漸漸都有些仇視的味道了。

這“醫官”說的就是儒家了吧!而且,您老這是把我當成那位袁學官了吧!話說那袁姓學官會不會和前幾年被處死的袁督師有關?那袁督師也是廣府的舉人……張岱的思維在不可思議的地方開始發散了。

氣氛正尷尬間,忽聽得門口迎賓的小廝一聲脆喊:“東家!您來啦!”

楊世祥聽了微微一愣神,旋即意識到了什麼,趕緊站了起來,看向門口那個熟悉的身影……

“賢弟!你怎生得空也來了?”楊世祥趕上門口,非常自然地伸手與劉三握了握手。

“勞煩大哥了!我這也是領了任務來的!”劉三鬆了手後又拍了拍楊世祥的肩膀,兩人並肩而立。

“這位是張岱張先生吧!”劉三緩步向前。張岱也大概明白這來的是個“真髡”,應該就是這潤世堂的澳洲東家,早早地就站了起來拱手作禮。卻不想劉三卻還是向他伸出了右手,臉帶笑意。張岱想着剛纔楊世祥與劉三握手的樣子,知道這大概就是澳洲人的見面之禮,對劉三直呼其名的下意識的厭惡感也略壓了壓,心中哂然一笑,伸出右手與劉三握了下。自己還沒開口,就聽得劉三語中帶着怪異的情緒連聲說“幸會幸會!久仰久仰!”

“莫非我的文名已經震驚了這羣海外遺種了?”張岱難以理解劉三那誠懇的“久仰”到底有多久,只得照着慣常回應道“哪裡哪裡!慚愧慚愧!區區薄名有辱清聽。”

“不知道先生千里迢迢,從江南到此,所來何爲呢?”

劉三的語氣透露着高高在上的意味,但張岱也是沒脾氣――不說這位是這廣州立地太歲的元老之一,單說自己現在坐着的這間鋪子,這劉元老也是大東家,人家可是地地道道的主人公,自己則是個拿着名帖上門求見的客人。

沉吟了一會,張岱大大方方地回道:“夕在杭州與友人同遊時,與三水趙秀才相識,得他多方介紹澳洲風物,在下心中神往之,故而南下,以求門路去往臨高一觀。”

第六十七節 民意第二百零七節 鬥法前夜第三十一節 新軍第一百三十一節 舉薦第二百二十四節 西班牙人的軍備競賽第二百三十六節 挑逗第二百三十八節 秋賦(三)第五十五節 茉莉旅社三百九十一節 當衆出醜第二百三十七節 快銃隊第六十五節 苟家莊(二)第一百一十八節 學制第一百二十五節 上任第一百五十六節 澳門遊第四十一節 船隻(一)第一百零一節 慶雲觀第三十五節 殞落第二百四十七節 秋賦(十二)第二十五節 海戰(二)第二百二十二節 交通問題第二百八十六節 佔領旌義第一百四十四節 佛山之行(十)四百三十八節 趕緊行動第三百零八節 融資(十三)第一百七十二節 三良市的準備三百五十六節 女警第一百六十一節 半機械化繅絲廠第四百四十五節 任命第一百零九節 貨幣發行第一百一十六節 工商聯第七十三節 重逢第三十九節 於鄂水的研究三百二十六節 澳洲式享受第一百零七節 埋伏(一)第二百四十四節 公司的憂慮和野心第一百五十九節 美臺洋第二百二十二節 任務書第七十三節 舊相識第一百六十五節 機構調整第五十九節 軍事情報第十五節 會議――能源問題第一百八十四節 巫術第五十四節 甜港風雲--插手第十節 蒸汽機和鍋爐第七十五節 董明璫第一百六十三節 進入珠江二百五十一節 除舊佈新(十四)第九十九節 衛勤工作第六十五節 建廠方案四百二十節 集體婚禮(三)第八十三節 抽絲剝繭(四)第一百五十節 望遠鏡第三十九節 稻穀與煤第二百八十七節 爭鬥第四百二十四節 張家莊第四百四十五節 攔截第一百七十八節 調查(六)第二十二節 索尼亞(一)第二百七十四節 返回軌跡四百三十五節 重逢第一百二十五節 上任第十一節 新宗教第一百二十一節 葬禮第一百九十節 暗渡陳倉第七十五節 遠方親戚(二)第一百六十四節 可疑分子第二百七十六節 雲升觀內第六十二節 手榴彈第一百一十四節 後勤體制改革第三百零九節 說服 續第二百九十節 馬尼拉兵工廠第七十七節 佈防第三十五節 餘波二百五十七節 瘟疫戰爭(三)第二十六節 信號第二百五十一節 各懷鬼胎(二)第三百六十四節 公判大會第七十三節 重逢第三百一十三節 發動機啓動第二十七節 情報第一百三十九節 漫畫書第一百五十六節 不想當秘書的張允冪第二百五十節 各懷鬼胎(一)第九十九節 杭州教會第一百六十一節 農田建設第一百八十五節 搬家第三百六十五節 人人過關第一百四十一節 真理辦公室第二十五節 李赤騎的進言第一百九十五節 山東生意第二百一十三節 讀書人第2045章 招兵買馬第三十七節 審俘(二)第三百二十一節 看守內閣的第一次會議第五十九節 軍事情報第五十九節 甜港風雲--到鴻基去第一百零七節 H-800型第一百一十一節 穩定糧價第十節 香港規劃第七十七節 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