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節 發行前夜

信,是寫給他的恩主樑公子的。樑家一直是他的後臺,也是他的重要大客戶。幣制改革這件事一透出風來,就引起了樑公子很大的興趣,要他時刻注意澳洲人的動向。

信件裡,他詳細的寫了會議的過程和大家的態度,特別是提到了高舉不遺餘力的爲澳洲人站臺吹噓的態度。看起來澳洲人這次幣制改革是勢在必行。會議上大家已經初步達成了協議,各行業公會按照規模大小和資本雄厚程度,分攤兌換新幣的額度。錢業公會分攤額度最大,要兌換二十萬元銀元,這個數字公會內部認爲還可以接受――畢竟澳洲人給出的兌換條件還算公正,算份量還算成色。白銀換銀元,說起來也不算吃虧。

然而樑辰龍也把自己的擔憂在信裡寫了上去,他擔心白銀兌銀幣只是第一步,下一步就是要他們接受一定數額的銀元流通券。

寫到這裡,他深深的嘆了口氣,想到下一步必然還要涉及到收兌到的銅錢將換成輔幣券的事情――這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銅錢雖然不怎麼值錢,好歹也是錢啊,換成紙片他還真覺得肉痛。

寫完信,他將信件封好,摁上密押,叫來一個心腹,小聲吩咐了幾句。

信照例不送到樑府上,而是送到訪春院去找月婉姑娘那裡,月婉是樑存厚“梳攏”的,等於是他養在行院裡的外室。很多不易光明正大的事情,都是通過她那裡接頭。

僕人領命去了,樑辰龍望着他的背影,不由得吐出一口氣來。

劉翔坐在辦公桌,看着桌子上的最新人口統計表,根據廣州警務系統建立起來之後進行的第一次戶籍登記資料,他第一次知道了廣州特別市的確實人口。

按照過去明朝留下的南海、番禹兩個附郭縣的行政區劃,加上城外預計將要劃入“郊區”的範圍,包括河南島等地,戶籍人口一共二十八萬三千七百人。包含了所有在廣州有固定住所的常住人口。不包括諸如關帝廟人馬這樣的“浮浪人口”――這部分人口至少也有一萬多。

新得戶口登記不做非農和農業的區分,因爲在17世紀這兩種人口之間的區分並不是那麼涇渭分明。除了城裡的夥計店員工匠農忙的時候還鄉幫忙,鄉下的農民短時間進城來做工,在廣州城裡還住着有不少貨真價實的農民,在城裡種地。因而只做職業大類登記――畢竟在這個時代,一個人從事的職業基本上是終身制的。

戶籍人口數字不包括疍民的人口,河泊所接收來得疍民數據很老,還是張居正時代的統計。按照這個過時的數據,在河泊所登記的疍民有二萬二千人。但是留用的河泊所的老吏說,疍民的數字遠遠不止這些。由於他們居無定所,漂泊不定,所以很難確切統計人數,不過長期在廣州城外西江和珠江水面活動的疍民不會少於四萬人。

要徹底弄清楚疍民有多少人,除非讓他們上岸定居。1950年廣州市政府的第一項大規模實事工程就是修建疍民住宅,讓疍民上岸居住,從而第一次控制住了這個遊離於主流社會之外的羣體。

控制疍民,讓他們登岸居住編戶齊民,對珠江水系的上上治安有莫大的好處,甚至對廣州的治安都有好處:自古以來江河湖泊就是不法分子的天然隱匿地。

但是現在劉翔的廣州特別市政府無力這麼幹,他只好暫時放棄控制疍民的企圖。把主要精力放在新貨幣的發行上來。

新貨幣的信用,關鍵在於購買力能否得到保證。劉翔很清楚,一旦開始發行新幣,鈔票的發行就會象破堤的洪水一樣。

一是廣州的市面上本身的貨幣流通需求。這個數字到底有多少,誰也沒有底――大明沒有統計局,也沒有現代意義上的銀行,到底有多少銀子銅錢在市面上流通,誰也弄不清。財金省只能粗略的估計大約需要流通券大約一百萬元。財經省唯恐不夠,已經下令在香港造幣廠加印數百萬元的鈔票。其次是廣州市政府開銷。廣州市政府的開銷比起過去的廣州府來說,膨脹了一百倍都不止。新建許多機關並且維持運作,迅速膨脹的公職人員,收容的舊人員,救濟災民,市政工程……外加有增無減的軍費需求。都急劇放大了需要投放市場的新幣數量。劉翔和財經省特派員小組粗粗估算之後,已經對新貨幣的通貨膨脹產生了憂慮。

劉翔拿起另一份秘密報告,這是最新的廣州糧食庫存統計。取消牙商,建立兩個大宗貨物批發市場之後,強制性的規定所有大宗糧食交易必須在市場內進行銷售。外來的長途販運糧商,成批出糶糧食的農戶和地主,本地從事批發零售業務的糧行、糧店,都要在市場內進行。元老院的經營糧食的國有企業,合作社和大昌米行也在市場內開設了營業所。作爲經營和干預糧食貿易的窗口。

同時,通過工商聯合會和同業公會對城內的從事糧食批發、零售的大小糧食行糧店進行庫存統計,這麼一來,市政府算是大致弄清楚了廣州的大宗糧食存底,販運商、本地批發商、零售商的糙米總庫存大約有2600噸。這個數字,大約可以供應整個廣州市場一個月。

2600噸按照市政府過去對人口的估算,連一個月都支撐不了。不過林佰光認爲過去的估算不科學。雖說總人口估計和統計的差別不大,但是每人每個月14公斤的吃糧數量偏高了。首先老人和小孩吃不了這麼多,其次城市居民每個月供應11公斤勉強也夠了。這城裡的貧困人口占到了一半以上,他們的日常吃糧根本達不到月11公斤的水平。此外,廣州的大戶人家大多有相當數量的存糧――這在當時是慣例,大戶人家往往囤積夠全家上下食用二三個月的糧食。此外他們還能從近郊的佃戶手裡得到糧食供應。糧食供應不成問題。由於到縉紳大戶的戶籍登記中還包括了大量的奴僕,每戶的人口少則二三十人,多則數百人,可以說減輕了相當一部分的供應壓力。

另外,過去廣州的一府兩縣留下的官庫糧倉,沒收“逆產”中的糧食,零零碎碎加起來也有七八百噸。這部分糧食中已經有一部分被撥出去作爲廣州市政府的人員工資和經費使用了。現在還有大約200噸

除了這些本地糧食,廣州大世界的倉庫和香港島的上的倉庫裡,還儲存着這三個月來從東南亞和海南運來的糙米10000噸。這是劉翔和財經省扣在手中的王牌。爲得是應對糧食投機。

每次重大的幣制改革,幾乎都伴隨着糧食等生活必需品的投機狂潮。特別是廣州城這樣的情況,就算從來沒當過商人的劉翔也知道是糧食投機的好機會。

廣東的糧食需要廣西供應,兩廣的六七月是早稻收割的時間,往年糧價到這個時候應該是下跌的,但是廣東本身缺糧,而廣西目前還在大明的治下――梧州已經設下了水卡嚴禁一切船隻上下行――通過梧州的糧食貿易也停下了。通常情況下,僅僅梧州糧食水運停運這個消息就足以引發糧價暴漲。

幸而元老院在取締牙商清理牙行欠款這兩件事上得到了潮汕糧幫的投桃報李,潮汕幫在市場上糧食批發價雖有小額上漲,卻始終保持穩定。潮汕幫也動用起自身商幫網絡的優勢,從廣東其他地方調運糧食供應廣州。這大大減輕了糧食供應壓力。讓在廣州全權主管經濟和貨幣政策的陳策不至於大規模動用儲備,而是偶爾通過合作社拋出少量糧食抑制下糧價的上漲幅度。

不過,僅僅依靠潮汕幫的“回報”是不夠的,商人道德是趨利性的,他們現在犧牲利潤,即是出於感恩的投桃報李,也是因爲知曉元老院的暴力機器遠非大明可比。但是,一旦利潤夠大,無論是良心還是畏懼都不在話下。所以在遏制投機,保證幣值這事上要立足於元老院自己。

除了在香港島儲備大量糧食,企劃院同時從各地區向香港島調運食鹽、棉麻布匹、醃幹海產品和茶葉,隨時可以調入廣州來平抑物價。

爲了有足夠的渠道來投放,除了批發渠道,在零售渠道上商業合作社、大昌、萬有在廣州全市範圍內通過接收盤讓、直接買進等方式突擊開設支店四十多家,零售網絡基本覆蓋整個廣州市區和近郊主要市鎮。爲了保證鄉鎮供給,改裝了流動售貨船二十艘,全部配備了店員和貨源,在已經基本平靖的鄉鎮下鄉流動售貨。鄭尚潔指示售貨船,也可按照行情收購農村土產,進一步活躍農村經濟,爲貨幣下鄉做好前期準備。

第一百二十二節 馬嫋私集第九十節 焚樓(五)第一百五十三節 生意(二)第二十四節 毒蘑菇第一百三十七節 博鋪之戰(三)二百六十二節 苦悶的林默天第三百零四節 突入第六十四節 苟家莊(一)第三百四十節 經濟政策第一百九十一節 澳門和約第一百二十五節 學生出陣第三百一十六節 守萊州第一百四十六節 送溫暖第四百七十節 嬰兒們第二百八十七節 三亞之現狀(一)第二節 動員講話第一百零三節 大鍊鋼鐵第一百六十一節 移交第二百三十八節 遮掩二百二十六節 忙碌的劉市長第六十八節 女歸化民的新生活(一)第三百二十三節 S級第九十五節 焚樓(十)第一百五十一節 紫珍齋第一百七十九節 清理債務三百七十一節 印花稅案第五十六節 手術第一百四十八節 危機初現第三百零八節 兄弟聚首第三十三節 救票(大改)第四百五十一節 太平盛世第一百五十八節 天地會三百七十九節 父女之間二百三十一節 分房第九十二節 焚樓(七)第三十二節 點火第一百五十六節 澳門遊第二十五節 聊天第三十二節 應對第一百六十五節 爐石散第一百零五節 改弦易轍第二百七十六節 危險的信號第一百七十三節 客棧第二百一十四節 粵東八蠶第一百三十五節 完璧書坊第一百一十七節 意外的消息第八節 臺灣還是海南第一百二十五節 詭計三百七十二節 聚會(二)第四百六十二節 奴隸市場三百四十九節 曲線救國(一)第二十五節 兵臨城下第九十八節 第一次臨高角海戰三百一十節 徐老五第四百七十七節 故知三百八十八節 兩個關心歸化民婚姻問題的元老(二)第一百三十七節 檢疫營裡的五個人第一百九十四節 南寶佈局第八十三節 蠶絲二百二十節 活屍第四百六十八節 帶路黨們第三十六節 炮廠第八節 剪綵第二百七十四節 新鮮出爐的南洋公司(四)第一百六十九節 民的米官的米第一百零一節 集結隊伍第二百六十八節 聽證會(六)二百二十七節 潤世堂旗艦店第二百三十三節 追擊戰第一百六十二節 廣州的活動第三百四十六節 常師德和獨孤求婚第七十五節 甜港風雲--說服第六十四節 延長的戰爭第一百零六節 標準化船第二百六十七節 秋賦(三十二)第十六節 請客吃飯第一百九十一節 夏稅第十二節 臨高城第二百五十節 海軍炮第四百三十一節 財路第九節 交通問題第一百三十節 連州城下第一百二十節 海陸糾紛第一百七十八節 周瑜打黃蓋第一百一十七節 歸家第一百八十八節 夏稅第二百六十一節 秋賦(二十六)第一百九十一節 澳門和約第二百一十一節 雞飛狗跳第三百六十三節 馮宗澤第九十四節第八十二節 團頭第二百七十四節 新鮮出爐的南洋公司(四)三百五十三節 “舞弊”三百四十九節 開店第三十三節 談話第九十六節 清節院第一百二十三節 草地計劃第一百三十節 刑事警察第一百七十六節 突破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