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都是好演員吶!

遇到這麼個上司胡亂指揮,做下屬的或許就越權告狀去了。

可遇到這麼個皇帝,遼國的臣子也很無奈。

除了捏着鼻子忍下來之外,沒有任何其他的路可走。遼國的臣子們也不能跑去析津府的行宮裡,質問耶律洪基:“陛下,嚴肅點,打仗呢!”

這話要是說了出來,官職就別想要了。就連小命能否保得住,都難說。

不得不說,任何一個王朝都有所謂的氣運。在王朝強盛的時候,就算是皇帝不入流,他身上大部分的缺點都能被王朝的強大所掩蓋。而在王朝氣數將盡的時候,一個有雄心,還有不少優點的皇帝,被人看到的都是他身上被放大的缺點。

當然也有例外的,比如說唐明皇。

這位連自家兒媳都不放過,唐朝有安史之亂這場劫難,就不用說了。

而耶律洪基很幸運,遼國如今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草原帝國。從石敬瑭手裡吞併了幽雲十六州之後,遼國甚至連草原部落最爲稀缺的工匠,都擁有了很大的數量。這樣一個帝國,除非有另外一個強大的草原部落崛起,要不然是不會被顛覆的。

耶律洪基這纔有了折騰的資本,畢竟,好大喜功的耶律洪基怎麼看都不像是個明君。可是遼國確實強盛,做了四十多年皇帝的耶律洪基愣是還沒有將遼國折騰完。

“大帥,這陛下的命令?”

韓資讓像是吃了一口蟲子似的,胸口翻江倒海,卻又無可奈何,面對屬下的不解,他只能用權勢來維護皇帝的尊嚴:“你敢抗旨不遵?”

“不敢,屬下不敢。”

“不敢還不快去!”

守衛易縣的遼軍將軍看到命令,氣地面紅耳赤的怒罵:“哪個混蛋下的命令?”

“是陛下!”來人輕聲告訴了對方,別亂說話,惹怒了皇帝你可吃住不起。

五大三粗的易縣守將,頓時蔫了,心虛道:“要我說還得是我們陛下高瞻遠矚,這肯定是爲了生擒宋軍主將而籌謀的計策。”

“算了,你也別拍馬屁了,陛下不在,你說的再好聽,他老人家也聽不到。”

韓資讓是來自於小部落的底層小貴族。而他不一樣,他姓李,叫李大毛。乍一看,中原的小夥伴們還以爲這個李大毛是漢人。其實不然,李大毛是真正的契丹人。

這得從天可汗李世民說起,當年李世民征服草原,契丹貴族帶着族人投靠了唐朝。李世民一高興,就將投靠大唐的契丹貴族賜李姓和孫姓。這也是契丹上層貴族很多都姓李和孫的原因。但是這些契丹人和中原的李氏和孫姓族人放在一起,特徵還是非常明顯的,一眼就能看出來。

至於契丹百姓,在太宗皇帝賜姓之前,契丹的貴族都沒有姓氏,老百姓隨便叫個名字就的了,還要什麼姓氏?

這麼說來,李大毛的名字雖然不咋好聽,但在契丹貴族圈內,算是祖上闊氣的權貴公子。

而韓資讓,在他面前根本就不夠看。

說起來,契丹人的姓氏真的很有趣,要說契丹皇族耶律家族。其實,遼國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因爲崇拜漢高祖劉邦,改姓爲劉。於是耶律在契丹話中,就有了劉的意思。

因爲崇拜漢朝的皇帝,而執意要改姓劉,這也就是契丹人了,全天下就這麼一個國家的皇帝會這麼幹。

老大改姓氏了,當小弟的瞪眼一看,也得改姓氏,隨即乙室、拔裡比兩個大部落的首領眉頭一皺,當即決定他們以後就不姓乙室和拔裡比這麼土氣的姓氏了,改成蕭。

有人問,這也有講?

當然啦,劉邦配蕭何,就像是白菜配粉條,這簡直就是絕配啊!

於是,契丹部落之中開始了轟轟烈烈的改姓行動,大部分都變成了漢人的姓氏,可是走起路來是草原漢子,開口也是草原的語調,穿着也是草原人的皮裘……可契丹人自信啊!自從改了姓氏之後,一順百順。

耶律阿保機順利統一了草原,各部的首領也覺得改了姓氏之後,智商都好像提高了,智謀一下子高到能夠理解中原權謀的精華了。當然也有死不悔改的,叫哈嘞,昆塔之類的姓氏,都是按照山川河流爲姓氏標準。不過這些都是不大的部落,大部落受到漢化的程度非常高。甚至擁有漢化姓氏的遼國貴族,會鄙視那些沒有漢化姓氏的同伴。

就像是高貴的貴族,看低賤的奴隸一樣,優越感油然而生。

對此,李大毛這樣的老牌貴族是不屑一顧的,他們有自己獨有的驕傲。他們甚至要比皇族更加高貴的存在。要不是在大唐末年,被耶律家族下手快了,說不定草原上的主人如今就姓李了。

雖說出身高貴,可是皇帝交代下來的任務,李大毛不敢耽擱。完不成,也得想方設法的完成。

五百人,面對兩萬人的時候,能否全身而退肯定是不太可能的。

但要是拖延一些時間,加上有城牆的保護,應該可以做到。可還是得死,李大毛覺得自己不該死,死了,啥都沒了。自己的妻子被兄弟霸佔,自家的兒女也不知道會恓惶成什麼樣子。他得活着,好好的活着。

想要活命,就得想辦法。

很快,辦法想出來了。易縣的防禦依託於一條河,易水。只要易水的渡口丟失,易縣的防禦就等於失去了一大半。加上守軍人少,撤退也就有了充分的理由。李大毛先命令手下,選拔出來五百人,準備守城。他帶着其餘的兵力,退守涿州。

被李大毛留下的校尉蓋天保氣地對着視線遠處的軍隊罵娘,卻也無計可施。

可上司的命令不能不服從,但如何能保住小命,還能找到足夠的藉口就要動腦筋了。突然,他站在城牆上,看到易水上的渡口。

已經是深秋了,易水上的水位下降的厲害,寬度也不及春汛時的四分之一。

渡船在河中散落在岸邊。

要是想要固守易縣,即便易水水位下降的厲害。但也應該保護好渡口,控制所有的渡河工具。但是蓋天保眼珠子一轉悠,先到了辦法。既能夠讓他的撤退找到足夠的藉口,還能保住自己的小命。

他對手下道:“將所有的船都運送到對岸,然後將對岸渡口的人都撤回來。”

這不是將好好的渡口全部讓給宋軍嗎?尤其是將船隻給了對方,豈不是幫着宋軍渡河嗎?這要是丟了易縣這個戰略要地,誰擔待得起?

手下懵了,這不是資敵嗎?

但是他敢反駁蓋天保的命令嗎?

蓋氏,可是大貴族,而他連個姓氏都沒有的平民。

不得已,只能埋下腦袋服從道:“屬下這就去辦。”

至於上司有可能資敵這種事,就不是他該去考慮的問題了。至少他可以保證,蓋天保不是宋國奸細,這就足夠了。

反正南下的廣順軍要是回來沒有渡口,也能通過別的辦法渡河。

且不說遼軍配合他們的皇帝賣力演戲。

再說宋軍。

飛廉軍主力騎兵斥候已經抵達易縣的那一刻,還真的有點傻眼,彷彿他們不是來打仗,而是來做客似的,遼人深怕宋軍渡河不方便,甚至連易水上的船隻都送到了宋軍的眼前。

這一刻,連李雲都吃不準了,只能命令斥候立刻聯繫中軍。

等到李逵帶着親衛抵達渡口的時候,就看到易縣方向突然城門打開,遼人爭先恐後的從城門口出去,一騎絕塵地往北逃跑。

李雲吞了口口水,艱難的問李逵:“二哥,這是什麼路數?”

李逵翻了翻白眼,心說:“我哪兒知道?”

遼人跑的快,李逵也不能無動於衷。命令李雲:“你帶着五百騎立刻過河,輕裝出發,儘量咬住遼人,能抓回個探子就更好了。要是見情況不對,立刻迴歸本陣。”

李逵琢磨了一會兒,又道:“我估計遼人不太有可能有伏兵,這連渡口和渡船都敢送出來,這契丹人肯定要的不是一個小小的偷襲,而是所謀甚大。你的任務就是要讓遼人覺得自己的計謀沒有被看破,追個幾十裡之後,就可以回來了。”

“得令!”

李雲命令而去,他還真的想要看看遼人到底是賣什麼關子。

隨着李逵帶着人渡河,立刻控制了易縣城內。

可讓他吃驚的是,縣衙好好的,倉廩好好的,就連房子都是好好的……就像是匆忙之中撤退似的,完全都像是一場意外。

但是這樣的意外,李逵說什麼也不肯相信。

因爲真要是意外,倉廩中的糧倉爲何是空的?府庫中的軍械,爲何被搬空了?這也是遼國早有準備。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李逵站在空蕩蕩的公廨之中,冷笑起來:“既然你們想玩,爺就陪着你們好好玩玩。”

站在李逵身後的魯達等人倒是坦然,他們跟着李逵時間久了,已經習慣了李逵的性格。包括,那種陰森森地冷笑,有點瘮人的感覺。

劉法可沒習慣,他如今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按照遼人的舉動,連他都看出來了,這明顯是個圈套。這麼明顯的事,難道李逵看不出來嗎?

他更傾向於李逵已經看出來了,既然主帥已經看出來了,按照劉法的想法,涿州肯定是刀山火海般的地獄,還是不去的爲妙。按理說,打下易縣,也足夠緩解真定府的危機了。但是李逵接下來的反應,讓他看不懂了起來。

只見李逵接連下令:“派遣信使聯繫河北西路宣撫使安龍圖,讓他在遼軍撤軍之後,立刻派遣大軍北上。”

“立刻聯繫仁多保忠節度使,命令其部騎兵尾隨撤退遼軍北上。”

……

李逵所有的命令,都不像是要走的樣子,而是將他自己當成了誘餌。這時候劉法也坐不住了,低聲對李逵進言:“大人,不退兵嗎?”

“退兵!”李逵瞪眼道:“這多掃興啊!這樣的陣勢,至少也是遼國的南院大王搞出來的陣仗,甚至遼國皇帝親自指揮都有可能。他想要困死我,我要是不去囚籠裡一遭,豈不是讓他失望?”

第652章 大科學家李逵第053章 李爺面前耍大斧第148章 英雄膽第328章 差點名滿天下第483章 真的是親戚第606章 貌似忠厚第478章 子由,哥哥快罩不住你了!第807章 遲來的掛印辭官第406章 加猛料第035章 天下第一的兇名第019章 發財計劃受阻第522章 野路子第786章 山賊的春天第119章 扎心的高俅第508章 出塞第544章 黑旋風第088章 宮中來人第783章 來時好好的第208章 同行何苦爲難同行第602章 瘋狂的奴隸第073章 很有錢途的大生意第596章 不信邪第213章 準備告御狀吧第568章 大宋重工的開始第543章 賊叛軍第517章 手下太專業這麼辦?第077章 仙子夢第655章 陸海聯合作戰的宏圖第539章 混入護國寺第160章 外戚劉氏第363章 黑鐵貢士第307章 害人不淺第213章 準備告御狀吧第650章 姑爺被扣了第225章 首陽書院第550章 樑家的廢物第414章 關鍵時刻還得看李逵第439章 高俅的新技能第032章 貫日第354章 急公好義第078章 無中生有第706章 出人頭地武二爺第100章 讀書人爲難讀書人第692章 這不是一般的腦回路第326章 益智玩具第374章 這是爺們該乾的事?第009章 嫉妒第306章 攘死了第605章 中興之像第096章 大鬧臨沂城(4)第502章 比倒黴第456章 援軍被圍第192章 不對,這廝要跑!第801章 沒人要的遼東第261章 二姐夫第314章 蘇門敗類第134章 大宋商業鄙視鏈第234章 一年之後第749章 收復涿州第237章 近鄉情怯第213章 準備告御狀吧第216章 大宋好人第270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521章 李大師第203章 一言不合就開大招第424章 西出崤關第312章 你嫂子膨脹了第717章 是母機,不是母雞第464章 正義的小錘錘第534章 自帶光環第494章 心繫百姓,奈我何?第392章 晃眼已成龐然大物第386章 雙鞭將第139章 家財豐厚第765章 謹慎第150章 活出罐子般的氣質第562章 講道理的人最沒道理第458章 祭旗第795章 下套第293章 黑三郎第602章 瘋狂的奴隸第038章 送錢第392章 晃眼已成龐然大物第041章 大氣第076章 這弟子還能要嗎?第060章 刁民的氣質第313章 宰相了不起啊!第579章 猛將高俅第558章 壓力第322章 我家二哥是解元第675章 蘇門的以德服人第678章 自投羅網第432章 宋奸第812章 爭搶第056章 內鬥第426章 小子,你攤上大事了!第022章 大放厥詞第252章 雞飛蛋打第299章 立功心切第123章 自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