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心態崩了

保康門,兵統局衙門。

蔡京路過李逵的官舍的時候,還駐足了一番。他因爲年紀太大,不適合出征,被李逵嫌棄了。這對於不服老的蔡京來說,簡直就是平地驚雷。

他怎麼就老了?

他去北線,也不是爲了拿刀殺敵的,而是混功勳。

只要腿還能使喚,他就不存在老到連跟上軍隊的力氣都沒有。再說了,他跑不動,難道就不會買一匹好馬當腳力嗎?

閒在京城的蔡京變得無所事事起來,去琉璃工坊參閱帳冊的心思都淡了。相比立功升遷,掙錢再多也不香了。

“蔡大人。”

花榮從皇城出來之後,就匆匆感到了兵統局衙門,看到蔡京在院子裡黯然神傷,真心不願意去打擾這位性格古怪,節操經常掉地上的老大人。可沒辦法,職責在身,而且時間很緊,他真不能浪費任何時間。

蔡京回頭看向了花榮,還以爲自己老眼昏花了,揉了揉眼睛,吃驚道:“花榮,你不是跟着局座去北線了嗎?怎麼回來了?”

“大人有所不知,局座在北線發現河東路邊軍不堪造就,從將領到校尉多有貪墨和營私。其中寧化軍主將陳儀最爲過分,爲了隱藏自己販賣軍械給遼國,將其屬下滅門,駭人聽聞。局座原本還想給他個爲國盡忠的機會,可沒想到他不知悔改,竟然叛變,帶着士卒投靠了遼國。”

“爲此,局座連夜命我將案宗和奏摺帶來京城,這不剛從皇城回來。”

蔡京聞聽,頓時氣咻咻道:“這幫蠹蟲,就該統統殺掉以正律法之威。”

聽蔡京說話的口氣,不知道的還真以爲這位有多大的正義感,實際上不過是他習慣了順着李逵的想法去發表評論。

當然,也有憂傷。

這麼重大的事情,他堂堂兵統局副座,竟然沒人告訴他。

朝堂開會都不叫他了,好憂傷!

不過,蔡京反應很快,他想到花榮是李逵的親信,派遣花榮來京城,肯定不單單是爲了向皇帝和諸公解釋寧化軍出現的變故。還有另外的事,要不然花榮也不會來找他。

“花榮,局座是否還有事情要囑咐老夫去辦?”蔡京立刻找準了自己的身份,對花榮和顏悅色道。

花榮將李逵給蔡京寫的手令交給了對方,躬身道:“局座令,將琉璃工坊的‘千里鏡’取走二十杆。另外,鐵監那邊的燧發槍也要全部帶走。還有彈藥,局座擔心一旦開戰彈藥不夠,需要鐵監加快打造,並且將彈藥源源不斷的送到繁峙。”

“行,老夫這就去辦。”

蔡京將手令貼身放好之後,就帶着花榮匆匆去了鐵監。

鐵監正鄭琦坐在官衙裡,冷不丁的有點心神不寧起來,兩個眼皮一個勁的跳起來。手中握着茶盞,自言自語道:“左眼跳財,右眼跳災。本官兩隻眼皮一起跳,是個什麼徵兆?”

正當鄭琦琢磨着自己運勢,手下有人跑來:“大人,不好了,兵統局來人了。”

“來的是誰?”

自從李逵離京之後,鄭琦的日子好過了許多。至少沒有個人在他面前堵着他,他還不敢生氣的存在。面對李逵,鄭琦是一點底氣都沒有。甚至咬碎了後槽牙,還得指望李逵在陛下和章相面前給他美言幾句,上趕着巴結人家。

好在李逵出征了,京城沒人在他屁股後面追着他要燧發槍,要彈藥,要火炮。

蔡京雖然來過兩次,但都是按照正常的需求,從府庫中拉走造好的武器彈藥。

已經很久沒有遭受過現實毒打的鄭琦有點得意忘形了,撇着嘴問:“來的是何人?”

“蔡京,還帶着李逵的親信花榮,像是來者不善的樣子。”鐵監的屬員頗有眼力的爲上司分析道,主要是看的多了,發現了規律。只要發現自家大人被兵統局的官員堵門,不久之後,就會一副衣衫不整,從賭坊出來的模樣。

衣衫不整肯定不是放浪形骸的放縱,而是兜裡輸乾淨之後,從爺爺輩降到了孫子輩,被人教訓了。

鄭琦蠕動了一陣嘴,有種不詳的預感籠罩全身。立刻放在手中的茶碗,騰地一下站起來,對屬下道:“你去攔住他們,老爺我先走一步。”

鐵監後門,鄭琦在奴僕的帶領下,慌張的看了看巷子,鬆了一口氣,空無一人。

頓時挺起胸,邁開走一步,退半步的老爺步,得意起來。

“鄭大人,好啊!”

突然,鄭琦眼前一花,有個人影從牆頭跳下來,落在了他的面前。還讓他沒來得及反應,就攔住了鄭琦的退路。

鄭琦雙手慌亂的橫在空中,面色尷尬地笑了笑:“我當是誰,原來是花榮老弟。聽說你去了河東路,怎麼來京城也不告訴哥哥一聲,好讓哥哥給你接風洗塵。”

這話也就是騙騙傻子,鄭琦堂堂四品文官,怎麼可能給花榮這個將門子弟接風洗塵?

花榮自然不信,但謝還是要謝的:“謝鄭大人厚愛,卑職愧不敢當。卑職來是奉了我家大人的令,將前線要的彈藥和武器清單給大人過目。”

正在說話間,蔡京也在鐵監官員的阻攔下來到了後門,遠遠的就朗聲道:“花榮,可截住了鄭大人?”

原來,花榮在後門堵人,還是蔡京的授意。

蔡京就怕鄭琦這傢伙躲着人不見,前兩次他差點沒見着鄭琦。這次事情從急,自然不能讓鄭琦給跑了。

“蔡大人,怎麼能說是躲呢?我這是正好出門,趕上了。”

鄭琦看到蔡京的那一刻,臉色多少有點尷尬。可他也不敢對蔡京甩臉色,別以爲兵統局離了李逵之後,對京城的衙門就沒了威懾力。李逵是強大,但在官場的資歷和蔡京相比差遠了。這位可是曾經朝堂上的風雲人物。

鄭琦和蔡京相比,雖說官階上如今要高一些。可真要比資歷和後臺,他差遠了。

蔡京也不多花,羞辱鄭琦對他來說一點滿足感都沒有。這樣的貨色,他當年風光的時候,給他提鞋都不配。他將李逵的手令給了鄭琦努嘴道:“我家局座手令,看看吧!”

“一月之內,發送後裝燧發槍兩千杆……”

鄭琦剛看了一眼,臉上的肉就忍不住的顫慄起來。這不是要他的命嗎?他哪裡給他淘換這麼多的燧發槍去?

“彈藥兩百萬。”

“這不可能,殺了我也辦不到啊!”

這就更不可能了,鐵監府庫裡的彈藥和燧發槍,都在半個月前讓蔡京給拉走發送去了河東路。如今的府庫,就那麼點剛入庫的武器。和李逵的要求相比,差老鼻子了。

鄭琦真想躺在地上,捶胸頓哭,讓老天爺一個雷劈死他得了,他就是天天在工坊裡盯着,也完不成李逵的任務。可是蔡京卻不打算放過鄭琦,幫着鄭琦從他腰間的印袋裡將私章給拿出來,印上之後,挑眉道:“鄭大人,你這算是知道了,要是完不成,咱可要去都事堂說事。

蔡京和章惇的關係不錯,相比章惇和蔡卞,蔡京的辦事能力更強。要不是因爲有貪財的毛病,還被抓了現行,章惇也不會揮淚斬馬謖。

可有這份交情在,說不定那天蔡京又被重用了,也不準。

而且蔡京的才名也很好,說不定那天蔡京就會爬到了鄭琦的頭上,成了其上司。

鄭琦面對兵統局,真的是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狠話不敢說,深怕得罪了吃罪不起的人。拉着蔡京的官袍就哭訴:“蔡大人吶!鐵監就這麼點人,哪裡能完成李大人的單子,你老幫忙求求情,給通融一二?”

“鄭大人,軍情如水火,下官也是愛莫能助啊!與其你求人,還不如求己。說不定你就辦到了呢?”

蔡京可不會替鄭琦說話。

李逵的利益,纔是蔡京一致的利益。兵統局要是連一個鐵監都收拾不了,還怎麼在朝堂上立足?

再說了,花榮說過,北線的情況非常危機,這種局面下,更不能網開一面。至少將來真要打官司的時候,也能找個墊背的分擔一些罪責。

本書由公衆號整理製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且不說鐵監的難處,鄭琦的無助。

再說京城之內也被攪動了起來。

北線一軍主將叛變,帶來的震動不僅僅是大宋禁軍的遮羞布被扯掉了,更多的是憤怒。大宋如此強大和富足,大宋的武將比文官的收入還要高,卻不思報國,營私舞弊也就算了。還敢通遼,這等卑劣之徒,一定要嚴懲。

最先引起震動的還不是官場,而是太學。

衆所周知,太學是文官集團的預備基地,而且基本上都是年輕人。

年輕人火氣旺,容易激動的性格,而且還一個個都傻呼呼地以爲自己代表着正義。這些人是最容易被煽動,同時也最關心國家大事的人。

相比官員的冷靜,太學生們可不管什麼謀略和穩重,他們懷揣着大義,聚集到了皇宮的德勝門前,要求皇帝嚴懲鄭氏。李邦彥被同窗裹挾着參加了聚會,他被熱地鼻尖子都是汗水,卻茫然不知爲何這幫人如此興奮。

即便不能殺了已經叛變的陳儀,也不能讓陳儀的家人好過了。

這個要求很容易被滿足,皇帝趙煦從善如流的聽從了朝臣的意見,讓宦官去宣讀了他的聖旨,好不容易將太學生們給糊弄走了。這才鬆了口氣。

不過,戰爭的陰雲已經壓在了大宋皇宮的上空。誰也不知道,傾盆大雨會什麼時候降落下來。

說實在的,趙煦已經有點後悔,當初爲何不讓遼國敲詐一下,或許大宋就不會面臨西夏和遼國同時作戰的困境了。

要不是章惇給他說:遼國中京叛亂剛平,不會舉兵南下的鬼話。他也不會真的以爲大宋和遼國最多在邊境衝突一下就完事的可能。

可李逵的奏摺一下子將大宋皇帝的筋給繃緊了。遼國的皮室軍進入析津府,遼國皇帝可能親征。這個壞消息,差點將趙煦給擊垮。遼國皇帝親征,倒是容易。反正遼國的皇帝連自己的皇宮都不怎麼住,整年整年的帶着他的皮室軍到處耀武揚威,遇到部落叛亂,直接順手就滅了。這已經和御駕親征沒什麼兩樣了。

但是大宋的皇帝就不一樣了,就難趙煦來說,他長這麼大,還沒有出過開封府。

出門追遠的距離是每年冬天和春天的祭天,他需要出一趟城門。除此之外,他就窩在大宋皇宮裡,幾乎連宮門都很少出去。

這樣的經歷,讓趙煦對御駕親征這個字眼非常的恐懼。

他甚至想要放棄對西夏的收復,但被章惇否決了。

平夏之戰已經開始,西軍士氣高昂,如果這時候退兵,不僅是功虧一簣,甚至還會面臨西夏的反撲。

這個結果,章惇想都不敢想。如果這時候抽調西軍,很肯能的結果只能是整個西北都被西夏攻佔。而宋軍又不可能攻入遼國。這樣一比,得失非常明顯。

所以,最後君臣只能指望李逵帶着北線的七個軍,不到十萬人馬,抗拒遼國。

可以說,這時候李逵是大宋的最後屏障,他要什麼,皇帝和都事堂都會給什麼。別說治罪一個陳儀,就是更過分的要求,也會有人滿足他。

比如說,李逵不是喜歡米芾的字嗎?

乾脆,都事堂裡章惇大手一揮,將米芾送去河東路前線,給李逵當參軍去。

甚至沒有人考慮,米芾的仕途經歷,是否適合當參軍。如今的米芾,正好在京城附近的蔡河做撥運使。是個小的不能再小的小官,在此之前,米芾在嵩山做中嶽廟監。說難聽點,就是個看守山神廟的廟祝。

“司錄參軍?”

這是個從六品的官職,屬於文官入軍隊系統。表面上看,這算是升遷了,可米芾堅信,這是大宋皇帝昏頭了!

他一個看守蔡河航運的倉廩的撥運使,突然被拉倒北線和契丹人交戰的軍中,這皇帝昏頭了不要緊,反正他也沒有沾多少光,可問題是這樣子下去,他米元章要完蛋吶!

米芾急忙拉住傳旨的小黃門,急切的問道:“公公,這是誰要害我?”

“狗膽!”

傳旨的宦官不僅沒有收到理想的跑腿錢,還差點被米芾拉個跟頭,怒氣衝衝地指着米芾的鼻子大罵:“米芾,你敢抗旨不遵不成?告訴你,這可是章相親自點的將,你小子這回是要走大運了,人家巴結還巴結不上的好差事,你卻說有人要害你?你這狼心狗肺的東西,還不快給我鬆開……”

米芾急忙鬆開了他的爪子,擔驚受怕道:“公公,我可只是個文弱之人吶!”

第725章 火神之怒第683章 人才吶第442章 殺俘第071章 被信仰武裝的山賊第127章 人傻錢多第178章 第一個破產的倒黴蛋第197章 攻城第450章 高級家丁無題第753章 心痛到想死!第564章 送瘟神第166章 錢生錢的遊戲第509章 黑水城第351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149章 千難萬難第025章 順杆爬第321章 惜敗第493章 針鼻大的心眼第195章 猛虎出欄——撲了第298章 兵敗九龍灘第538章 入虎穴第221章 逆子第422章 李直秘,涼了!第231章 千古奇冤第283章 小爺和你拼了第159章 商人的嗅覺第375章 吃你家大米了嗎?第632章 東京快運第046章 惡意滿滿的大宋文臣們第427章 他鄉遇故知第044章 幫人就是幫己第208章 同行何苦爲難同行第022章 大放厥詞第234章 一年之後第659章 王舜臣第601章 可怕的天賦第050章 忘了個乾淨第205章 個個淳樸可愛第790章 舉火爲號第553章 送太后,上路!第568章 大宋重工的開始第487章 暖心人第079章 太閒了第061章 誠實可靠老公公第754章 稀碎的大帝夢第592章 這是看不起誰呀!第324章 就醫第181章 神捕李逵第671章 這兄弟我認了!關於更新第756章 神一樣的男人第544章 黑旋風第274章 西貝貨第750章 連蒙帶騙第233章 定情信物第617章 這是信不過老夫啊!第573章 爆黑料關於更新第427章 他鄉遇故知第323章 李全的轉機第168章 交易所第146章 跋扈第443章 逼人送死第081章 軟肋第287章 舊識第721章 兇名赫赫第207章 三千破十萬第620章 和尚瘋了第187章 還是太年輕第081章 軟肋第648章 輸定的戰爭第537章 投名狀第517章 手下太專業這麼辦?第058章 不和傻子一起做生意第130章 反省第096章 大鬧臨沂城(4)第021章 說真話沒人信第744章 魚兒上鉤了第004章 志向遠大第271章 絕交第805章 揚帆遠航第175章 大宋府庫第028章 受僱巡檢第773章 欺負朕老眼昏花?第258章 孽緣第452章 出城第079章 太閒了第404章 殺手鐗第236章 蘇門下場第505章 大人,您就從了吧!第502章 比倒黴第497章 日行一善第256章 差點成神第433章 香不香?第029章 大郎回來了第015章 信譽破產風波第269章 送命題第693章 禽獸之學第692章 這不是一般的腦回路第245章 人黑,心更黑